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

第1章 口水能定匯率嗎?

匯率者,不同貨幣之間的市場價也。譬如近來又吵得沸沸揚揚的人民幣匯率,無非就是多少人民幣換一美元的市價問題。從變化的趨勢來看,用比今日之匯價更少一點的人民幣就可換得一美元,人民幣就是升值了。反過來,要用更多的人民幣才換得同樣的一美元,人民幣匯率則是貶了。

市價有什么好吵的呢?在日常生活里,你我不是天天要進市場、時時要與市價打交道嗎?經驗很真實:早餐之價不要吵,鉛筆文具之價不要吵,衣帽鞋襪之價也不要吵。市場之道,可以討價還價,但不需要吵。講不成價錢也好辦,買賣不成仁義在,還有下回哩。從沒見過“白菜升值派”,隆重其事寫下白菜應升值的理論及其政策主張的——賣白菜的只要對其他買家的光顧信心滿滿,不改口自己的出價就足夠了。

是不是匯率涉及與老外的生意,所以就非吵不可呢?也不盡然。今年1月到達沃斯開會,來回搭乘德國漢莎航空的班機。作為購票者,我的立場擺明是希望自己口袋里的人民幣對漢莎機票升值的。無奈尋來比去,同等條件下沒有他家航空公司可選,只好屈從漢莎公司——那分明可惡的人民幣貶值派。相比之下,成都遠郊的農民比我本事大:他們也是人民幣對可口可樂汽水的升值派,卻足不出村,就可以在那里的小賣店購得只有城市銷價五分之一的可口可樂。勝利可不是吵來的,那只是因為其他競爭者逼得可口可樂不敢多要一分錢!

市場之價為什么無須爭吵?我的理解,市場其實是一套靠行為定價的游戲。天下買家大同小異,差不多個個天生都是自己持有貨幣的升值派。賣家也大同小異,都是顧客手持貨幣的貶值派。問題是,市場里的升值貶值不需要吵,各方出價就是了。橫豎買家與買家爭、賣家與賣家爭。至于升值派能不能贏,決定的因素是賣家營壘的競爭程度是不是壓過了買家營壘的競爭程度。若是,吵也沒有用,買家所持貨幣終究要升值;若不是,吵得再兇,買家的貨幣也擋不住對賣家的商品貶值。

這是說,凡能夠以行為定價錢的,吵鬧就多余了。從這點看,市場就是以出價競爭的行為代替口水爭議與政治辯論的一套制度。是的,古往今來,自發的市場熙熙攘攘,但絕不吵吵鬧鬧,一般不是好勇斗狠之士喊打喊殺的好去處。不是在市場里沒有利害關系,無論中國人與中國人,中國人與外國人,還是外國人與外國人,買賣各方的利害分歧,與生俱來并亙古不變。但是,有了市場制度,可以出價定勝負,吵鬧就多此一舉了。

人民幣匯率究竟中了什么招,要這樣吵了又吵的?遠的不提,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過不了多久就傳來“國際聲音”:人民幣不要貶。五年后,國際呼聲轉為“人民幣要升值”,而同情中國的老外學者,一般說人民幣升值絕不可取。國際上開吵,國內也跟著吵,升值派與不升值派營壘分明。也有學者開始主張人民幣絕不能升值,等到政府決定于2005年7月開始小步升值,又說緩升也許是必要的。再過三年,全球金融危機橫掃神州大地,人民幣升值之聲讓位于全球救市。不過還真有人倒回去算,說人民幣升值是比美國金融危機還要厲害的中國經濟殺手!又過了一年,“后危機時代”幡然來臨,人民幣升值的呼聲重起。這回動靜可大了:從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百多位美國議員,直到美國總統,一起放話要人民幣升值。冷眼看去,正派反派的論據無數,卻不見有人問出纏繞我心頭好幾年的一個問號:他們為什么吵架而不出價?

我的這個問題是沖著升值派去的:你們要是真的主張人民幣升值,何不帶頭——然后帶領所有贊同升值主張的人們——大手以美元買人民幣呢?此處的經濟邏輯很簡單:大手以美元買人民幣的“買壓”,總比大呼小叫人民幣必須升值的“言壓”管用吧?眾君子動口不動手,難道人民幣匯率真可以靠叫喊升值?我的問題也是沖著人民幣絕不升值派去的:要是真主張人民幣不升值,大手拿人民幣買美元不就得了?!更一般地,我的問題是沖著所有“有匯率主張”的人們去的:請用出價行為,而不是犀利的言辭來表達閣下的主張。

說來不容易相信,我的問題來自一次令人尷尬的經驗。那時聽一位朋友講述人民幣絕不應升值的理由,他講得實在頭頭是道。我知道他海外歸來,便問他自己是否多持一點美元。不料他很吃驚:早把美元賣掉了呀!受此刺激,我以后聽到“主張”就非聯想到“行為”不可。蒙代爾說人民幣匯率不可升,我想問他為什么減少在美國的時間到中國來領北京綠卡?克魯格曼說美國唯有壓迫中國升值,我想問是否他也接受以人民幣計價的美國薪酬?130位美國眾議員聯名要美國財政部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我想問他們干嗎不來點真格的,干脆拿美國的黃金儲備換他個幾十萬億人民幣?看來,人們還真的不太把經濟學當回事。這門以解釋行為為己任的經驗科學,最起碼的堅持就是把人們的行為——而不是人們的言辭,尤其是人們關于自己行為的言辭——作為研究的對象。

我的問題說到底是沖著自己來的:在熱烈地爭論人民幣匯率應該這樣、應該那樣之前,我們搞清楚人民幣匯率實際上究竟是怎樣決定的了嗎?容我強調一句:不是這樣或那樣的“匯率主張”,而是在每個平常交易日早上9點15分,由“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那個“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2010年4月12日為1美元對人民幣6.8259元),實際上到底是怎樣形成的?

2010年4月14日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時間:2015-09-08 17:54:19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潘县| 准格尔旗| 北碚区| 资兴市| 囊谦县| 张家口市| 馆陶县| 临城县| 伊川县| 东乡县| 利津县| 宁安市| 太康县| 安庆市| 通榆县| 桦甸市| 论坛| 五台县| 湾仔区| 黄陵县| 盐边县| 高唐县| 肇源县| 阿图什市| 诸城市| 西昌市| 黎川县| 策勒县| 绩溪县| 汾阳市| 益阳市| 辽宁省| 屏山县| 蒙城县| 开江县| 福贡县| 库尔勒市| 保德县| 台安县| 渭南市| 灌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