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6評論第1章 下山
花開花謝,年復一年,世事有常,卻道無常。
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羅浮有其名,山巒疊嶂、云煙茫茫。
其中某座山頭,有觀名曰:伏羲。
觀內唯有一少年常居。
少年晨起打坐靜心、煉精化氣;午時在跑、在跳、在漂亮的倒掛金鉤;傍晚盤坐高崖,俯瞰云起云落。
歲月如落花流水,春去也春來。
轉瞬之間十二年悄然而逝,當初的少年也成了風華正茂的青年。
張道誠于伏羲神圖之下,盤坐蒲團之上,周身散發出微微銀光,與從殿外照射進來的陽光對映,落在地上化作金色影子。
他并非這個世界的原住民。
十二年前,出門撞大運的他被迫來到這里,不僅身體被改重塑成少年模樣,還繼承此地道觀與腦海中的一部煉炁法門《太乙神華藏經》…
太易無極,神之始而無氣;
太初無形,氣之始而化炁;
太始無質,形之始而藏睛;
太素形兆,質之始而未分;
太極陰陽,物之始而化生。
《太乙神華藏經》,從無至有、自成周始、身化六合。練天地之靈精而化炁,入經脈、游百竅,歸于道(精)神(氣)御(神)。
得此法,張道誠早已無需進食,至辟谷之境。也是他獨一人常年生活在觀中最大的依仗。
至于未辟谷之前,多虧大自然的饋贈。
自從知道這個世界能修仙后,十二年來,日復一日,未曾懈怠。
從一個看*都拉進度條的人到如今能隨時隨地靜心養神,他都佩服自己!
修仙這事,是真能上癮啊。
于數年前,他的靈識已然可以出竅,曰:神游太虛。
故此,在這世界的角落,無人知曉多了一道來自‘世界之外’的視線。
下山的見聞中,張道誠也得知了這個世界的基本框架。
崛起之勢不可擋的天下會、正一魁首龍虎山、千年大派全性、上天入地那都通…
這才得知,居然是來到了《一人之下》的世界。
據他前世所猜測,這方世界貌似已經無法飛升,如:老天師張之維,憑那位的天賦,若非身存限制,理應能得道飛升,但卻因‘天師度’的限制而沒有得道飛升。
‘天師度’僅是限制了當代的‘天師’嗎?
以張道誠看來未必盡然,
‘天師度’具體是什么他不知道,但一定與當年讓那八人能悟得‘奇技’的東西有關。
而那東西,又絕非龍虎山專屬。且,雖然《一人之下》沒有明確表示,但張道誠猜測,諸如武當、少林這類有過疑似祖師飛升的門派,其掌門人應該也有類似‘天師度’般的限制。
如武當的掌門人周蒙曾言他沒有天師的魄力,這代表著他對其中因緣有著基本的了解。
張道誠無法得知其中奧秘,故而只能一直潛修,直至觸摸那片天際。
若是剛來那幾年,他還挺有興致去改變所謂的‘劇情’,但如今,他只想羽化飛升,見一見天上該是何種風貌。身外事、身外人皆是虛妄。
“……”
張道誠睜開雙眸,直視著前方,眼神渙散,顯然在沉思。
良久后,他緩緩吐出一口清氣,無言。
現如今,他的性命修為已至瓶頸,無關資質、無關術法,是因為他的‘世界’太小了。
一個人能攀登到何等的高度,取決于他眼中能裝下多大的世界。
前世,白活二十幾載,碌碌無為,沒有喜愛的姑娘、沒有沿途的風景、亦沒有付出一切的沖動,好似它的存在僅是書上的一筆,無所獲。
來到這方世界之后,又選擇自困于伏羲觀內。
雖能神游太虛,見到世界的酸甜苦辣咸,可是…見聞啊,‘世界之外’的視線,如掌中書、腦中念,不可親身而觸之。
張道誠自語:“還是得下山‘入世’一趟。不知我這修為,可稱得上優秀?”
自修道起,他便沒與人論道過,但他自信以如今的修為在異人的圈子中,應是鮮有敵手。
知行合一,做了決定后張道誠便不再拖拉,當即開始準備下山的事宜。
次日。
張道誠跪在蒲團上叩拜祖師:“弟子愚笨,今修為停滯不前,為此下山解惑,特告知祖師。”
三拜之后,張道誠望向供臺之上,上面擺放著一個刻有古素花紋、被符箓封住的瓶子,心情愉悅,道:“弟子曉祖師清閑,特備薄禮以解祖師之閑暇。”
里面是他連夜在山上抓的‘年貨’,想來祖師應該會喜歡。
欸,像他這般尊師重道的人已經不多嘍。
雖說伏羲并未給予過他實際的幫助,但既擺在那,張道誠便順勢尊其為祖師,祖師也是師嘛。
至于合不合理?
他上輩子又不是道士,這輩子也沒有人教過他道士的規矩,自然是以他所想為主嘍。
供臺上的瓶子倏然晃了晃,表示不服。
“嗯?”張道誠眼眸一瞪,不服?莫不是以為貧道的大逼斗在日間不夠響亮?
張道誠不語,只是開始卷起袖子…
瓶子瞬間安靜下來。
“善哉!”
拜別祖師后,張道誠來到院中,揮袖卷起落葉,一陣清風徐來,將它們歸還林間。
“我要出門一趟,或需些許時日,諸位可莫來此地枯等。”
他在對那些落葉說,也對一些‘友人’說。
這些年來,他非是一人獨居,隨著道行的提升,一些山精野怪也不再像起初般靦腆,紛紛現身,且喜歡呆在他身邊,學他打坐、入靜,如今倒也頗具幾分靈性。
隨后,張道誠入廂房換了身現代的衣物,扎起了長發。
他也不是一直呆在山上未曾下山,偶有‘閑’時,他也曾下山入俗片刻。
期間也曾化緣買了幾身日常的合身衣物。
背上行囊,張道誠踏出道觀正門,回首望去,回想起過往,曾在打坐的他、練拳的他、神游的他、觀天下大勢…
過往云煙并未隨著時間消逝,化作思念深藏于心。
張道誠揚起嘴角,不再回首。
不知此行多遠、不知此間多長、不知日落月升…
唯曉,此心至誠,唯道不悔。
周樹人說,世間本無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可下山的路無人走過,故而并不好走,但他身手不錯,倒是顯得游刃有余。
張道誠行于喧鬧的市集中卻能保持清靜,雜不入耳。
他在深思日后所行之道。
這次下山的目的不外乎是提升見聞,開闊眼界與…
普通人的世界倒還好說,最重要的是‘異人圈’。
該以什么‘身份’踏足異人圈?
首先哪都通不在他的考慮范圍之內,修仙前是個牛馬,修仙后還去公司當牛馬,那TM不白修了?
其次是各大派當客卿?
嗯~高級牛馬。
散人與全性…
權衡利弊后,張道誠選擇了全性。
張道誠打算與各大門派進行‘論道’,取其精華,驗證自我所行之道的同時開闊眼界,見一見別人家的術法。
雖說曾在漫畫中看過,但那時候哪懂什么,看得不過是誰的特效給力,誰的戰力高罷了。
全性這個身份很好,能讓他們沒有保留的出手。
‘兩豪杰’的丁嶋安已經提交了答案。
讓他們保證殺死他的念頭出手,更能體會他們術中的真意。
再加上,全性的理念很符合他的心境,
不拔一毛,不取一毫。
雖說如今的全性基本已經沒能堅守這個理念,只剩下不拔一毛。但他自認為可以做到不取一毫,同時也不會被無緣由地被他人拔出‘一毛’。
應該?
“哦?”
倏然,張道誠停下腳步,扭頭望向某個方向,
他感應到了,那邊有真炁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