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武帝師三百年,大明成日不落了
最新章節
- 第50章 徐達:上位對我有意見了?
- 第49章 一年已過,這次窺探誰?
- 第48章 給隔壁老哥引薦下我八叔!
- 第47章 西北好消息傳來!棉花成熟!
- 第46章 徐達回朝,原來是鄰居啊!
- 第45章 多才多藝還有德,馬大腳愛了
第1章 洪武六年,窺視命格,我兒朱標壽剩無幾,這李重九是何人?
大明洪武六年,甘肅衛所治下沙河堡。
日漸黃昏,城頭士兵正在厲聲呼喝。
“馬上要關城門了!都快點的別磨蹭!”
“尤其你們幾個,擱這聊半天了,到底進還是不進?”
下面一伙人頓時齊刷刷抬頭,眼神凌厲,然而馬上又收斂神色低下頭嘀咕起來。
如果是熟悉他們的,自然可以認出來,為首的倆人,赫然是當朝的皇帝朱元璋和太子朱標。
至于后面的布衣青壯,其實是些忠心不二又身手過人的親兵。
“父皇,過了沙河堡就是嘉峪關,嘉峪關外,可就完全是韃子的地界!這一帶,不安全啊。”
說話間,太子朱標眼里涌起了一絲憂色。
自古以來,新朝開國,天下不穩,除了始皇這種異類,一般沒有那個皇帝敢隨便亂跑。
但朱元璋開國這幾年,卻經常微服出巡。
當然,他不是在學始皇鞏固自己的皇權。
他外出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找一個人。
此人,關系到大明太子朱標的性命,也當然關系到大明社稷的安穩。
“父皇,要不兒臣代您繼續找那人,您先會陜西等消息?”
“畢竟大明朝,可以沒有太子朱標,但不能沒有您坐鎮!”
朱元璋心里一暖,有些哽咽。
多好的兒子啊!
可是,可是,他怎么就會死在咱前頭?
目光微轉,朱元璋就看到太子朱標身邊出現了一些別人看不到的信息。
【大明太子朱標生平】
【龍鳳元年九月,生于太平府】
【龍鳳十年,朱元璋自立為吳王,朱標同時被立為世子】
【洪武元年,朱元璋稱帝,朱標被立為太子】
【洪武十年,朱標開始監國,輔佐朱元璋搭理朝政】
【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因病卒于應天】
【天上地下,能救朱標者,唯李重九一人耳】
右邊有個虛擬的相框,不用問也知道,那里應該是朱標命里的貴人、所謂李重九的肖像。
然而實際上那里面只有一個騷黃色的滑稽狗頭。
我特碼的……
每次看到這張狗頭,朱元璋都氣不打一處來。
但凡這里貼上李重九的頭像,咱至于這么勞心費力,還找不到人?
李重九……
這個名字也很招老朱的恨。
咱從前不是叫朱重八的?
為什么叫重八?
因為咱爹兒子太多,又文化水平不高,后面名字都起不來了,索性直接拿數字敷衍了事。
而天底下最不缺的,就是沒文化又兒子多的大冤種們。
可想而知,大明朝內叫重一二三四六七八九的不在少數。
李又是個大姓,想從大明朝廣袤的疆土里找出能救朱標的那個“重九”,無異于大海撈針。
實際上,朱元璋的這種異樣去年已經出現。
當時,徐達、馮勝、李文忠三人奉命北伐,朱元璋正為大軍踐行。
冷不丁的,就聽到一個神秘的聲音,說自己激活了窺視命格的系統,每一年都會獲得一次窺視他人命格機會。
朱元璋還當是自己出現了幻覺,隨手就把這個機會用在了宋國公馮勝身上。
結果,還真看到了馮勝的生平。
里面前半截內容,和朱元璋知道大大差不差。
然而未發生的那部分,讓朱元璋很是吃驚。
【洪武五年,馮勝、徐達、李文忠奉命北伐,徐達、李文忠皆敗,唯馮勝屢破元軍,繳獲牛羊無數,收復甘肅,全勝而歸】
當時大軍將行,不好無緣無故更改軍令,而且朱元璋也不太相信這種神神叨叨的事情,于是北伐依舊開展。
結果打了大半年仗,戰果和自己窺探到的內容分毫不差。
徐達、李文忠果然大敗,大明精銳損失殆盡。
唯獨馮勝在西面大獲全勝,大軍甚至一路殺到瓜州,甘肅果然得以光復。
朱元璋這才意識到,那神秘的系統真的存在,且窺探到的內容真實有效!
今年得了第二次窺探的機會,朱元璋就用在了自己最在意的朱標身上。
結果不光知道朱標會死于洪武二十四年,還意外發現了李重九的存在。
過去的半年時間里,朱元璋詔令太醫及天下名醫給朱標治病,然而人人都說太子沒病。
無奈朱元璋只好開始著力于尋找李重九。
然而叫李重九的人太多,微服半年,朱元璋跑遍了大江南北,卻始終沒有找到符合預期的那個人。
如今到了西北邊塞,其實老朱的心里已經有些絕望。
此時,城上士兵已經不耐煩,于是喝令關門。
朱元璋見此,直接把朱標推后一把。
“你不懂,你就是見到那人,也根本認不出來!”
“你回臨洮等咱的消息,若韃子真的來犯,咱真的出了事,你就立刻趕回應天即位。找人這事,誰都替不來!”
朱元璋態度決絕,然而城門關閉的那一刻,朱標毅然閃身進來!
“父皇!大明皇子何其多,能繼承基業的大有人在!兒只愿隨侍父皇身邊,縱死無憾!”
朱元璋見此大怒,然而手抬的老高,卻愣是扇不下去,甚至,還背過身去抹了一把眼淚。
“哎,癡兒!你將大明基業置于何地?”
“不過你既有此心,也不枉咱為你四處奔波!”
“也罷!既然你都說繼承大明基業的大有人在,那此番若還找不到那個李重九,咱爺倆干脆不回去了!”
父子情深,二人的眼里都閃著淚光,明顯真有找不到人不罷休的決心。
過了幽深的城門洞,里面變豁然開朗。
和父子二人想象中不同的是,這里雖為邊陲要塞,理應是一座軍事重鎮,然而放眼望去,堡子里道路開闊干凈,街邊店鋪林立,軍民穿梭其間。
沒有荒涼,沒有緊張,此起彼伏的吆喝聲,洋溢著濃濃的生活氣息,這一度讓父子倆以為回到了應天府。
兩人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里的驚訝。
就是后面的禁軍,也都是一臉懵逼!
布店,酒館,飯莊,客棧!
鎮子上都未必能見到的,這里居然應有盡有!
“聽說前面嘉峪關才剛建成,不過是個兩百來丈長的小土城,駐守士兵也不過幾十人!離這么近,這堡子里的人怎么看著一點都不擔心的樣子?”
太子朱標忍不住低聲發問。
朱元璋聞言,頓時重重地哼了一聲,臉上滿是冷色。
“上梁不正下梁才歪!”
“士兵這么松懈,此地的守將必是個無能昏庸之輩!”
“哼,既然李重九找不到,咱就順手治治這里的歪風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