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太子朱標決心留下,李重九布置雷區,讓韃子們開花!
- 洪武帝師三百年,大明成日不落了
- 常陽山
- 2049字
- 2024-05-13 16:56:23
應天府,朱元璋憑欄遠眺,目光灼灼!
想著韃子隨時可能發兵,朱元璋就感覺一陣揪心。
要把標兒撤回來嗎?
然而這個念頭很快被他掐斷。
“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因病卒于應天。天上地下,能救朱標者,唯李重九一人耳!”
“標兒人在嘉峪關,現在才是洪武六年!可見,李重九這小子一定能守住嘉峪關,標兒一定沒事!”
正想著,中書省送來了奏章。
翻開一看,發現是馮勝來信。
“韃子正在調兵,標兒叫他集結兵馬,隨時準備應敵!”
“壞了!如今馮勝只負責在陜西練兵,無權進入甘肅!”
“如果嘉峪關遭到韃子重兵攻打,光靠甘肅衛所的兵馬,怕是難以招架!”
“尤其是,甘肅衛所高層似乎和李重九關系不和!”
朱元璋目光一凝,來不及多想,當即加封馮勝為征西大將軍,叫毛鑲取符牌連夜去了陜西。
“李重九!但愿你不負所望,能堅持到馮勝援兵抵達!”
不出幾天,太子朱標的書信又到。
看過內容后,朱元璋目露驚喜之色。
“火藥,原來還能這么用!”
“這要落在人堆里炮彈炸開,那鐵片、尖刺確實能給敵人造成更大的傷害!而且,是范圍性的!”
從前的大炮,用法就是火藥做助推,把鐵、鉛制成的實心大球推出去,主打一個撞的特性,真正的殺傷能力小的可以忽略不計。
“手榴彈?那咱得試試看!如果真這么好用,以后可以在各地衛所全部推廣使用!”
……
嘉峪關,李重九以千戶身份,暫時都督三個千戶所的兵馬。
三千多將士,還有一些本地的百姓,晝夜努力之下,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終于修成了一堵長約三十里的城墻!
南起文殊山,跨過討賴河,封住了寬闊的西面干道,越過北面的石關峽,最終和黑山相連。
如此嘉峪關西城墻全面竣工!
不過因為刺探到韃子集結兵馬的消息,李重九削減了其他三面城墻的長度。
原本應該在北面,把黑山東側的沙漠入口也給封住,再布置一些堡子構筑幾道防線,但現在直接從黑山和原來的嘉峪關小土堡連了起來。
南面也是一樣,也是直接從文殊山連接到了嘉峪關原來的土臺子這里。
原本應該是四四方方的關城,如今成了一個三角形。
嘉峪關原址成了這個三角形的頂點,西城墻成了底邊。
這樣三面城墻,不光縮短了工期,如果韃子退兵時,三角形的防御工事也便于防守。
不過也就在這時候,韃子那邊終于集結了各部兵馬,已經從沙州開拔!
“九哥,韃子究竟來了多少人?”
朱標聽說消息后,臉上明顯有些慌亂。
“保守估計,也有兩萬!這一次,這個韃子的岐王看來是想來拼命!”
李重九也心情凝重,沒有絲毫的松懈。
雖然多了兩個千戶所的人手,但現在依舊是孤軍奮戰。
“我今天就會派人把消息送給其他衛所,標弟,要不你跟著他們走吧!去陜西,或者直接回應天!留在這里,太危險!”
但他這么一說,朱標反而冷靜了下來。
“九哥,我不會走的!俗話說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這一戰,小弟陪你!不管生死,咱都在一起!”
這段日子的相處,讓朱標對李重九多了許多敬重、佩服,要他在這個時候走,他還真舍不得。
當然了,最重要的是,作為大明太子如果臨陣走人,以后也是個污點。
相反,自己留在這里,就算只是死守嘉峪關,那也是一筆功勞,足以傲視其他兄弟!
李重九心里頗有些感動。
來了大明朝,雖然有手下一些出生入死的兄弟,但那只是迫于糊口、軍威才和自己在一起的。
像這個小老弟這樣,出身不凡,卻愿意陪著他的,絕無僅有。
這兄弟,能處!
李重九重重地拍了他一把,朱標頓感肩膀一陣火辣辣的痛!
但他卻在這一巴掌中,感受到了李重九的心意。
“九哥!”
朱標深情地喊了一聲,甚至想給李重九來個抱抱,然而被李重九一個靈活的走位避開。
“你小子!別搞這些……肉麻!”
“走吧,為兄今天再帶你出去長長見識!”
李重九叫了幾十本部士兵出去,順著南北兩道斜墻,向東挖開了一條足有百步的溝。
隨即李重九親自示范,把一個陶罐放了進去,又在上面蓋了一層薄薄的土。
“九哥,這是在做什么?為何要埋陶罐?”
“這個,你九哥我管它叫地雷!陶罐里面都是炸藥!看到這引線沒有?只要點燃這些引線,就能百百步之外引爆地雷,炸死韃子!”
朱標恍然。
原來只是嘉峪關的又一道屏障!
“不知道這些地雷威力如何?陶罐,也能殺敵?”
朱標還是有些不懂。
李重九也不廢話,當即叫人引爆了兩個陶罐。
結果那陶罐炸開,周圍五十步立的竿子被打中不少,很多直接被碎陶片打成兩節!
這要打在人身上,必然是非死即傷!
周圍的將士很是驚喜,這東西一出來,眾人又多了些安全感!
朱標更是喜出望外,對李重九佩服的五體投地!
“九哥,這火藥、炮彈用了很多年了,可從來沒人這樣使喚過!也就是咱們人少,如果人多的話,韃子猝不及防一定會亂了陣腳,咱們殺出去一定可以大獲全勝!”
李重九輕嘆一聲。
“是啊,嘉峪關的兵力太少,不然我有一百種辦法讓韃子有來無回!現在這些東西,也只能嚇唬一下他們!但愿我挖空心思能夠拉扯住局勢,能夠撐到援兵到來!”
有了李重九的示范,其他士兵也照貓畫虎立馬行動起來。
所有的陶罐埋的嚴嚴實實,所有的引線,都拉到城墻下,只要不是專門查看,根本難以發現。
三天的時間,嘉峪關外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地雷,只要想從這邊攻打嘉峪關的,必定會踏足雷區。
到了這一步,李重九也感覺能做的都做了。
接下來能不能守得住,能不能把韃子困在里頭,全看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