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啟航
26集電視連續劇——相約雙子城 Meet at Twin Cities
第一集啟航
場次:1-1肯尼迪機場日/內(3/12/07)
(拍攝注意當地日出時間8:12am,日落時間8:00pm)
人物:雨萱,建軍,機場工作人員,海關關員,背景群眾。
空鏡:紐約曼哈頓城市空景;紐約自由女神像空景。
字幕:2007年美國紐約
空鏡:飛機降落肯尼迪機場
空鏡(全):機場海關
△雨萱和她爸爸建軍一起來到了美國紐約,從此踏上了美國移民之路。下了飛機之后,來到陌生的環境,就像剛出生的嬰兒。面對海關官員,他們幾乎不懂英文,完全靠手勢比劃。幸運的是,海關并沒有刻意刁難,辦完手續后予以放行。
雨萱(近):(在機場向著出關口走去)飛了十三個小時總算到了,感覺頭好暈。
建軍(近):回去休息一下倒倒時差就好了。
機場工作人員(中):有綠卡的請到這邊來,其他人請走簽證通道。
海關(近):Welcome to New York! How long are you going to stay?
建軍(近):Three month.
海關(近):Are you visiting your mom?
雨萱(近):Yes.
海關(近):Okay. Please take a photo and fingerprint.
建軍(近):I don’t know.
海關(近)(指著攝像頭解釋):Look at the camera.(完成拍照之后把手指放在打指模器示范)Please put your finger right here.(完成打指模之后在護照上蓋個入境章)Okay, you are all set. Have a nice trip!
雨萱、建軍(近):Thank you.
△辦完手續后兩人往前走,去提取行李。
場次:1-2肯尼迪機場日/外
人物:晚霞,江叔,建軍,雨萱。
△江叔和晚霞在機場外面等候接機。飛機落地后晚霞等了好久還不見他們出來,有些焦急。她擔心兩人英語不通怕在機場走丟。于是跟江叔商量打算進去找人。此時他們出來了,懸著的心終于落下。雨萱很高興的再見到媽媽,此時已經分別一年半了。他們在機場搬行李,上車前在機場拍下了一張全家福,作為來美國第一天的紀念。
晚霞(中):怎么等了這么半天還不出來?不會是語言不通走丟了吧。
江叔(中):再等等吧,你看接機的都在這里。機場只有這一個出口不會走丟。(過了一會兒)你看,他們出來了。雨萱(中):媽媽。
晚霞(中):萱萱,這是江叔叔,今天他開車到機場接咱們。
雨萱(中):這就是經常從美國打電話的江叔叔?江叔叔好。
江叔(中):你們好。這么多行李啊。
建軍(中):是多了點兒,租了一個推車都不夠。
江叔(中):我來搭把手,咱們一起搬吧。(江叔和爸爸一起搬行李)
雨萱(近):媽媽,你不是說美國的空氣很好,天有多么的藍嗎?怎么陰暗暗的,看起來跟中國差不多啊。
晚霞(近):今天陰天。晴天的時候就能看見藍天,不像咱們那里天天霧霾。萱萱啊,今天是3月12日,記住這個日子吧。從今天起咱家的命運就會徹底改變,開始在美國的新生活了。
江叔(中):來來來,給你們全家拍張照吧。
大家(中):一二三,茄子(咔)。
雨萱畫外音:這是我們全家在美國留下的第一張全家福。那時的我認為綠卡只是一個可以永久往返美國免簽證的通行證。拿到綠卡之后回國可以在老師同學面前高人一等。我當時覺得三個月就能拿到綠卡,然后回國繼續讀書。每逢假期可以隨時到美國游玩。然而我并不知道我們以后要永遠的生活在這里,告別了家鄉的一切。更沒有想到的是申請綠卡之路是如此的漫長和艱難。
場次:1-3汽車里日/外
人物:江叔,雨萱,建軍(坐在后面),晚霞(坐在后面)。
△江叔正在開車將雨萱一家送往住處。他們邊開著車邊聊著天,講述著美國的一切。雨萱對美國有太多的好奇。當汽車駛出495公路時,江叔告訴他們這就是華人社區法拉盛。
江叔(近):過了這個大門你們就可以看到中國字了。這個地方叫法拉盛,是一個華人社區。到了這兒就感覺和家鄉沒太大差別了。所有人剛來美國都是從這兒開始的。
雨萱(近):叔叔,您在美國多久了啊?
江叔(近):小姑娘,我來美國已經14年了。恐怕那時候你剛出生吧。
雨萱(近):我15歲了。美國有什么好玩的嗎?
江叔(近):美國好玩的地方多了,有機會叔叔帶你去。(車子經過凱辛娜公園)你看,過了這個公園就快到了,這里每天都有人晨練。你們早上有空可以到公園散散步。
場次:1-4法拉盛家日/外
人物:房東,建軍,晚霞,雨萱,江叔。
△經過半小時車程,終于抵達了住處。當時的雨萱并不懂得什么叫租房。還以為這個別墅是媽媽買下的,而這個房東奶奶是鄰居。下了車之后開始搬行李,房東很熱情的歡迎他們到來。雨萱也感到了異常的親切。江叔跟著一起搬行李無臺詞。
晚霞(近):萱萱,到了快下車。(汽車停下,所有人從車里出來)叫奶奶。
雨萱(中):奶奶好。房東(中):你們好。這小姑娘長得真俊啊,要是我孫女好了。
雨萱(中):媽媽,這個就是你經常說的美國別墅嗎?
晚霞(中):是啊,你看周圍這些房子都是別墅。美國大多都是房齡100多年的老房子,你看人家100年前生活就是這樣。
建軍(中):來,趕快搬東西了。(一起拿著行李進屋)
場次:1-5法拉盛家日/內
人物:房東,建軍,晚霞,雨萱。
△進入了屋內,房東開始介紹住房的基本情況。完成交接之后,雨萱急忙的去睡覺。經過長時間奔波加上時差因素,雨萱已經累的疲憊不堪了。
房東(近):來,這就是你們的房間。給你們鑰匙。(打開房門,里面就是一間臥室,有兩張床和一個桌子)你們看著還可以吧,三個人住一起就是擠了點兒。你們沒事可以待在客廳,我們都沒關系的。這邊是廁所,廚房在樓下一起伙用。
建軍(近):回來在這兒裝個簾吧。箱子放哪兒?
晚霞(近):先放床底下吧。
房東(中):(一起下樓到廚房打開冰箱)冰箱這層就是你們的了。
晚霞(中):好,那我現在把租金和押金交一下吧。租金是650,加上押金再減去訂金,一共是1100對嗎?您數好。
房東(中):(點好鈔票然后寫收條)這個收據拿好。
晚霞(中):謝謝。
雨萱(中):哎呀困死了,我先上去休息了。
晚霞(中):去吧。
場次:1-6江家夜/內
人物:雨萱,晚霞,建軍,江叔,江奶奶。
△睡醒了之后,晚餐來到了江叔家。江叔家離雨萱住處很近。雖然是家庭聚餐,看起來更像是為雨萱準備的接風宴。家里有位八十歲的老奶奶,是江叔的母親。這個老奶奶之前從未謀面,這次見面僅僅是一面之緣。飯桌上談論著來美國以后生存的問題。
江奶奶(全):(在一起吃飯)來來來,大家先吃吧,你們這下了飛機還一直沒吃飯吧。
雨萱(近):不知怎么了,就是感覺不餓,吃不下飯。
晚霞(近):時差還沒倒過來吧。多少吃一點。萱萱,這兒有你最愛吃的黃花魚。
雨萱(中):(開始吃飯)媽媽,你不是說美國有很多好玩的嗎?讓江叔叔帶我們去吧。
晚霞(中):江叔叔要工作很忙的,明天媽媽帶你們去。
雨萱(中):好啊好啊(拍手)。
建軍(中):晚霞,你說我來美國能干什么啊?語言又不通。這里還有學舞蹈的嗎?
晚霞(中):要教私人學生估計很難找。要進舞蹈學校要考文憑和執照才行。再說語言不通考了也不行。既然來了就只能先打打工,其他的等辦完身份以后再說吧。
建軍(近):那我能找到什么工作啊?
晚霞(近):一般不需要身份的工作也就是餐館、指甲、和按摩。可以跟老板商量給現金,不用報稅。再說你們現在也沒有稅號不能報稅的。
建軍(近):聽說報稅好才能申請移民啊。
晚霞(近):我是你們的擔保人,我報稅高申請你們就行了。回來賺的現金我拿去找朋友公司換支票報稅。人家還巴不得呢。
建軍(近):餐館企臺我英語不行,其他又太累。指甲和按摩我又不會。
晚霞(近):可以先當學徒工,老板會教的,工資抵學費。做指甲只要學會簡單的幾句英語就行了,用不著跟客人有太多的交流。美國服務行業主要賺的是小費。明天買份報紙看看吧,上面有招工廣告。
雨萱(近):媽媽,什么是小費啊?
晚霞(近):小費就是客人給員工的獎勵,是員工的額外收入。客人來店里消費大費是給老板的,小費是給員工的。在美國服務行業是必須要給小費的,一般是消費金額的15%,除非員工服務的很不好。
江叔(中):好了,大家都趕緊吃吧。都累了一天了回去早點兒休息。
場次:1-7法拉盛家夜/內
人物:雨萱,晚霞,建軍。
△回到家以后,雨萱躺在床上卻怎么也睡不著了。因為時差因素美國的晚上是大陸的白天。她和媽媽躺在床上聊天。
雨萱(中):(躺在臥室床上)媽,咱這兒附近怎么這么僻靜,晚上走路都很害怕。
晚霞(中):這兒就相當于國內的郊區了。住在這里不就是為了圖便宜嘛,而且還有房東爺爺奶奶照顧。要是租個公寓,等爸媽都上班去了你自己一個人在家媽也不放心啊。
雨萱(中):我又不是小孩子了。不過從小到大我還是從來沒有獨自生活過。媽,咱們這兒離江叔家很近啊,閑著沒事串串門倒是挺方便。
晚霞(中):萱萱,在美國人家都很忙的,不能隨便串門,盡量別打擾人家。這里有很多生活習慣和國內不一樣,你要慢慢適應。
建軍(近):好了,天不早了,你們娘倆關燈睡吧。
雨萱(中):晚安。(關上臺燈)
場次:1-8法拉盛緬街晨/外(3/13)
人物:雨萱,建軍,晚霞,路人背景。
△新的一天開始了。一家三口走在法拉盛大街上,邊走邊聊天。他們聊著和中國生活不一樣的所見所聞。走著走著看見了前面有一家天津早點鋪,真的有一種到家的感覺。
空鏡:日出
雨萱(中):昨天一晚上都沒睡著。感覺挺累的就是睡不著。
建軍(中):我也睡不著。時差還沒倒過來吧,得需要幾天適應。
雨萱(中):這邊天亮天黑怎么這么晚啊?現在都八點多了太陽剛出來。
晚霞(中):這是因為地理位置問題,每個地區都不一樣的。這里跟天津時差十二小時,咱們的白天就是他們的晚上。前些日子剛開始夏令時。
雨萱(近):什么叫夏令時啊?
晚霞(近):夏令時就是在天亮的比較早的季節將時鐘撥快一個小時,為了讓人們早睡早起,充分利用早上的陽光。例如現在本來才七點半,實行夏令時就把七點半當成了八點半。天黑時間自然也就晚了一小時,這樣可以節省晚上的照明用電。到了冬天再把時間調回來,這樣早上就不會摸黑上班了。
雨萱(近):夏令時搞的像周扒皮似的讓人們半夜起來上班。這么一年兩次的調時間美國人就不嫌煩嗎?你不是經常說美國有多么的富有嗎,還有必要節省那點兒破電?
晚霞(近):夏令時在美國已經有90年歷史了,這個問題在美國一直有爭議,但是遲遲沒有得到解決。
建軍(近):你們看,那邊有個盛津小吃,咱在那兒吃早點吧。
晚霞、雨萱(中):好。
場次:1-9盛津小吃晨/內
人物:雨萱,晚霞,建軍,售貨員,其他顧客。
△進入盛津小吃,發現這里的顧客幾乎全是天津老鄉。然而東西卻貴的離譜。拋去匯率不算,就光看數字都比天津的價錢高。這就是法拉盛僅此一家,沒有競爭的因素。
空鏡:價目表特寫。
雨萱(近):媽呀,這里的東西怎么這么貴?先拋開匯率不說,光是數字都比家鄉貴。你看這個煎餅果子都要2.75美元,天津才賣兩塊錢。
晚霞(近):這里沒有競爭,想吃家鄉早點僅此一家。再說人家店面的租金和工資成本都很高。
建軍(近):能在異國他鄉吃到家鄉飯就不錯了。
售貨員(近):下一位。
建軍(近):來兩套煎餅果子,一根油條,一碗鍋巴菜,三碗豆漿。
售貨員(近):一共11.50。(交費、取餐)
建軍(中):(端著早點過來)早餐好了,大家吃吧。
雨萱(近):這一頓早餐就花了11.50,合人民幣90塊錢了。天啊,在天津咱們全家到飯店吃大餐都用不了這么多。在這兒就只能吃一頓早點?
晚霞(近):萱萱,你不能合人民幣算。咱們在這里掙的還是美金呢。要是咱們工資合人民幣算的話,在國內哪里有人能掙到這么高?
雨萱(近):媽媽,那您現在美國做什么呢?
晚霞(近):媽媽在做指甲,我想讓你爸爸跟我一起學做指甲。畢竟演出不是天天都有,咱總得有個正式工作維持生活嘛。
建軍(中):好了好了,快吃吧,一會兒都涼了。
場次:1-10地鐵車廂晨/內
人物:雨萱,晚霞,建軍,其他乘客。
△晚霞帶著雨萱第一次搭乘紐約地鐵。要知道當時的天津是沒有地鐵的,雨萱長這么大都沒坐過地鐵因此感到非常好奇。本以為紐約城市交通發達,地鐵速度很快,可是車速并不快,而且非常老舊,完全可以用臟亂差來形容。
空鏡:紐約地鐵車開來。之后雨萱和晚霞上車,兩人坐在車廂里面對話。
雨萱(近):這就是紐約的百年地鐵啊。我長這么大都沒坐過地鐵。咱們天津的地鐵才剛興建,人家100年前就已經四通八達了。從前咱們天天坐公家車通勤,人家坐地鐵。
晚霞(近):看出美國生活水平的發達了吧。不過經常有人往軌道里亂扔垃圾,時常看到大老鼠出沒。
雨萱(近):難道就沒有人管嗎?
晚霞(近):哪兒管得過來?站臺沒有工作人員,警察又不能時刻盯著。除非每站都安裝玻璃門,這就需要大量資金。
雨萱(近):美國政府不是很有錢嗎?
晚霞(近):紐約地鐵年久失修,光是維護每年都需要不少的費用。為了保持正常維護,每逢周末部分地鐵線路就改道或停運。有時候夜間也在進行。
雨萱(近):紐約的地鐵不是二十四小時運營嗎?
晚霞(近):是二十四小時運營,不通車的時候由免費公交車代替。你看,地鐵這一路經過好多社區。咱們華人社區在法拉盛。這一路上還有西語裔社區、非裔社區、亞裔社區、白人社區等。來自不同國家的人都住在自己的小社區。所以車上可以看到世界各地各膚色的人。
雨萱(近):哇,坐這一趟車就等于游覽世界各地了。
報站:This is 47-50 St Rockefeller Center.
晚霞(近):到站了,準備下車。
場次:1-11洛克菲茨廣場日/外
人物:雨萱,晚霞,路人背景。
△雨萱和晚霞走出地鐵站,來到了洛克菲茨廣場。雨萱被眼前的高樓大廈看著兩眼發暈,她從未見過這么多商業大樓。兩個人在地鐵出口附近對話。
雨萱(全):哇,美國這么多高樓大廈啊,看得直眼暈。
晚霞(中):這里是曼哈頓區,這個地方叫洛克菲茨廣場,就在前面。
雨萱(中):這些高樓大廈咱們可以上去嗎?
晚霞(近):人家都是辦公的寫字樓,一般人家不讓進。我就知道帝國大廈可以上去,需要買門票的。
雨萱(近):門票貴不貴呀?
晚霞(中):我也不知道。
△兩人到達洛克菲茨廣場后,晚霞指著那塊空地。
晚霞(中):圣誕節的時候這兒會有一棵大圣誕樹。它會在這里擺放一個多月,過完年之后就被拉走了。(指著滑冰場)你看那邊有個滑冰場,走,咱們看看滑冰。
雨萱(中):好。(走到滑冰場)這個怎么玩啊?
晚霞(中):需要買門票,然后租他們的滑冰鞋就可以玩了。你不會玩租了鞋也沒用,估計你站都站不住。走,媽帶你去逛逛街。
場次:1-12中央公園日/外
人物:雨萱,晚霞,車夫,路人背景。
△中央公園是紐約著名的一個旅游景點。晚霞帶著雨萱游覽到此。她們在公園中邊走邊聊,直到看見前面有馬車。
晚霞(中):這里就是中央公園了。
雨萱(中):是嗎?來美國之前就聽您經常提起,感覺挺有名的。
晚霞(中):這個公園挺大的,一天是逛不完的。其實里面也就是山山水水的沒什么特別的。你看公園里的這條馬路就是自行車專用車道。住在這附近的人們經常到這里騎車、跑步晨練。每逢馬拉松的時候這里就會集結很多人觀看,馬拉松的終點就在這個公園里。
雨萱(中):你看,那邊還有大馬。
晚霞(中):走,過去看看去。(走到馬車旁邊詢問車夫)How much to ride the carriage?
車夫(中):Fifty dollars.
晚霞(中):50塊錢,還要坐嗎?帶你圍著公園轉一圈。
雨萱(中):還是太貴了,算了。
場次:1-13時代廣場日/外
人物:雨萱,晚霞,路人背景。
△時代廣場是紐約的心臟。這里戒備森嚴,防止有人搞恐怖襲擊。此時兩人已經從中央公園南部一直遛到了時代廣場。晚霞就像向導一樣為雨萱一一的介紹。
晚霞(中):這里就是紐約的市中心時代廣場了。
雨萱(中):這里怎么這么多警察啊?
晚霞(近):因為這里是紐約的市中心。恐怖分子一般都會到這里搞破壞。
雨萱(近):怎么警察都帶著槍啊,看起來好可怕。
晚霞(近):這是因為恐怖分子手里都有槍。在美國的一些州槍支是合法化的。既然老百姓能買到槍,那么警察就必須配備槍。自打前幾年九一一事件之后紐約就禁槍了。雖然紐約禁槍,但不能排除有些人從外州買槍帶到紐約。記住了,在美國遇到警察一不能跑,二不能反抗,否則警察開槍打死你也是白打。遇到問題要找律師,在看守所里有權獲得免費法律幫助。
雨萱(近):嗯,記住了。你看,那邊是干什么的啊?
空鏡:時代廣場倒計時樓。
晚霞(近):那是時代廣場的標志。每逢新年的時候就會有數萬人聚集在這里迎接新年鐘聲。鐘聲敲響后水晶球就會落下,隨之開始綻放煙花。美國人是不過春節的,所以元旦就是美國最大的節日。
雨萱(近):這附近還有什么可玩的嗎?
晚霞(中):前面有個商場,里面賣什么的都有,走帶你過去看看。
場次:1-14商場日/內
人物:雨萱,晚霞,建軍,售貨員甲、乙、丙,其他顧客。
△二人走進一家商場,里面的東西可以說是琳瑯滿目。在這里買到的各種名牌絕對是正品,而且按匯率算都比國內便宜。她們在商場里面逛了很久。
△商場第一場戲:首先來到了一家服裝店。
晚霞(中):這邊都是賣衣服的。都是美國名牌賣的比大陸便宜。大陸賣的都是從美國運過去的,有運費和關稅。咱們平時買的便宜衣服都是假名牌。你喜歡哪件自己拿。
雨萱(中):要這件吧。
售貨員甲(近):Two hundred dollars.(媽媽結賬拿衣服)
雨萱(近):200美元一件衣服真不便宜了啊。
晚霞(近):萱萱,這可是北臉牌羽絨服,在咱們那兒要賣3000多呢。這可都是貨真價實的。你覺得咱們那兒衣服便宜那是因為媽從沒帶你逛過大商場。來,穿上試試。
雨萱(中):好好看呢。
晚霞(中):那邊有賣手機電腦的,咱們過去看看。
△商場第二場戲:接下來二人走進一家電腦商店。
空鏡:鏡頭對著筆記本電腦拍一圈。
雨萱(近):這兒的筆記本按匯率算跟國內價錢差不多啊。
晚霞(近):你自己挑一個喜歡的吧。
雨萱(近):來美國以后我發誓要把游戲戒掉,所以不用買電腦了吧。
晚霞(近):電腦是生活必備的,學習也要用。你在中國用的那個臺式機太重了所以沒讓你爸給你帶過來。買個筆記本吧,攜帶方便。
雨萱(近):那就要這個戴爾的吧。
晚霞(中):Can I get this one please?
售貨員乙(中):Six fifty [650元].(拿錢交易)Thank you.
晚霞(近):去那邊看看手機吧。
△商場第三場戲:二人走進一家手機店,此時建軍加入戲份。
售貨員丙(中):歡迎來到手機店,您有什么需要嗎?
雨萱(近):您會講中文啊。(看看手機)那我要這一款吧。
售貨員丙(中):這一款是最新諾基亞的,125元。
晚霞(中):建軍,既然來了你也挑一款,大陸帶來的手機在這也用不了。
建軍(中):拿這個好了。
售貨員丙(中):請問你們需要開臺手機業務嗎?你們需要開普通計劃還是家庭計劃?
雨萱(近):什么叫家庭計劃啊?
售貨員丙(近):家庭計劃就是開通成員之間接打電話是不計算分鐘的,和其他人通話才會計算分鐘。我建議你們還是開通家庭計劃吧。
建軍(近):那就開家庭計劃好了。
售貨員丙(近):好的,一共300。(交易過程)謝謝,歡迎下次光臨。
場次:1-15麥當勞日/內
人物:雨萱,晚霞,建軍,其他顧客。
△午餐全家在商場里吃了麥當勞。麥當勞在美國是最低檔次的飯店,到了中國卻成了高端快餐店。吃一頓麥當勞成了一件比較奢侈的事情。此時三人已點好餐,他們坐在麥當勞堂吃邊吃邊聊。
雨萱(中):好久沒有吃麥當勞了。記得上次還是過年的時候吃的。
晚霞(近):在國內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媽才帶你吃。麥當勞在中國是高級快餐店,在人家美國人眼里就相當于咱們那兒的包子鋪,美國人天天吃。雖然便宜,但是垃圾食品也不能多吃。
雨萱(近):哦,難怪美國人這么多胖子呢。原來他們天天吃垃圾食品。媽,下午咱到哪兒玩去?
晚霞(近):帶你看看自由女神吧。這可是美國的象征。自由女神是法國送給美國獨立一百周年的禮物。它象征著自由。美國是個移民國家,每個人來美國都有著不同的理想。有的只是為了賺錢回國享受。有的喜歡美國的環境,想在這里長期生活。有的為了留學,從而得到更好的教育。還有的是為了和家人團聚。
雨萱(近):那咱們屬于哪種呢?
晚霞(近):你們辦的是探親簽證,當然是最后一種了。
建軍(中):好了,都先吃吧。
場次:1-16史丹頓島渡船日/內
人物:雨萱,晚霞,建軍,售貨員,其他乘客。
△為了欣賞自由女神像,下午全家一起登上了史丹頓島擺渡。史丹頓島是紐約市的一部分,為了不讓它成為一座孤島,政府免費提供了通勤船。這是史丹頓島居民的福利,同時游客也跟著受益。
空鏡:史丹頓島渡船正在航行外觀。
雨萱一家正坐在艙內聊天。
雨萱(近):這個船怎么不需要買票啊?
晚霞(近):咱們坐的這個是南碼頭到史丹頓島的通勤船。史丹頓島也是屬于紐約市的一部分,本應建立一座大橋連接曼哈頓。由于建設成本太高,市政府又不能讓它成為一座孤島,所以才弄了這么一個免費的擺渡船來代替大橋。
雨萱(中):你看,船上還個小賣部,有賣飲料吃的,還有報紙。
晚霞(中):媽去買份報紙。(走過去對著售貨員)One World Journal newspaper please.(交易過程、拿回報紙)建軍,這份世界日報回去慢慢看吧,分類廣告那版有招工廣告。
建軍(近):(翻看報紙)這里這么多餐館、甲店,按摩請人的,拿筆來,我先圈出來,晚上回去再打電話問吧。
晚霞(近):給。
雨萱(中):(拿來一張報紙)這報紙怎么都是繁體字啊,好些字都不認識。
晚霞(近):美國的中文報紙都是繁體,可能這些報社都是老華僑辦的吧。
雨萱(中):你看,前面就是自由女神了。
晚霞(中):走,咱們出去到甲板上看看。
△此時一家走出船艙,來到了甲板上。
雨萱(中):海上風好大啊。咱們為什么不坐船到自由女神島上?
晚霞(近):登陸自由女神那個島的船是需要買票的。而且你們上去也沒用,自從九一一之后自由女神像內部就不對外開放了。還不如在這里看看呢。
建軍(中):這邊風大,還是進艙吧,別著涼。
雨萱、晚霞(中):好。
場次:1-17法拉盛家夜/內
人物:房東,雨萱,晚霞,建軍。
△全家出去玩了一天了,對紐約市也有了初步的認識。可以說這一天收獲很多。此時全家進門,房東看到一家人回來了打聲招呼。此時在客廳。
房東(中):你們都回來了。
雨萱、建軍,晚霞(中):回來了。
房東(中):吃飯了沒?
晚霞(中):我們都在外面吃過了。回來洗洗睡了。
房東(中):客廳有電視,你們可以過來一起看。
建軍,晚霞(中):不了,我們先上去了。
雨萱(中):我要看電視。
晚霞(中):先上樓換下衣服,等下再來看電視。
△在樓上房間內,建軍在打電話找工作,晚霞在收拾東西。
建軍(近):(打電話)您好,我在世界日報上看到您招指甲小工不會可教,請問現在還招人嗎?(停頓一會)好的,明天上午十點見。(掛掉電話)晚霞,我剛問了一家甲店他們還在招人,在上城,明天讓我過去。
晚霞(近):那你就先去試試吧。我跟老板請了幾天假,我先把孩子安頓好了,你就放心去吧。
△在樓下客廳,房東和雨萱坐在沙發上一起看電視。
房東(近):小姑娘怎么稱呼?
雨萱(近):我叫張雨萱,您就叫我萱萱就行了。
房東(近):今天你們出去一天了,感覺美國好玩嗎?
雨萱(近):感覺這里有太多跟中國不一樣的了。再加上語言不通,就像個啞巴。
房東(近):英語可以慢慢學的。你現在年紀還小,學習起來很容易。在美國生活的環境下學習起來要比在國內容易多了。
雨萱(全):為什么這里的電視臺都不一樣?
房東(全):我們沒有收錄大陸的電視臺。咱們現在看的這個是華語衛視,每天晚上八點到九點播放一集電視劇。
雨萱(近):這電視劇怎么每十分鐘就插三分鐘廣告啊,真煩,這廣告也太多了吧。
房東(近):中國的電視臺都是國家的,而美國都是私營的。所以他們需要大量廣告收入才能維持運營。要喜歡看以后每天晚上八點下來一起看電視劇,陪奶奶說說話,聊聊天。
雨萱(近):您就自己一個人在美國嗎?
房東(近):我女兒女婿一家都在外州,他們只有放假的時候才過來。我有一個外孫和一個外孫女。
雨萱(近):可以給我講講您在美國的故事嗎?
房東(近):好啊,那是二十年前的八七年,我們辦移民過來的,當時我女兒才十八歲,正好是上大學的年齡。那時候都挺不容易的,要打工攢錢買房。當時這房子20多萬買的,現在值60萬了。畢業后我女兒成家了,然后就跟著女婿一起搬外州去了。這些年我出租房屋一個是為了貼補一下房屋開支,還有就是為了家里圖個熱鬧,有個伴兒。
雨萱(近):房屋開支也用不了多少錢吧。
房東(近):美國房屋每年光是地稅就要5000多,這是必須要交給政府的。剩下水電煤還有收垃圾費每月也要幾百塊。
雨萱(近):那還不如租房劃算呢。為什么政府要收那么多地稅?
房東(近):地稅是交給地方政府的。居住在本學區內的所有公立學校中小學生都是免費的。這些學費就是從地稅里拿來的。沒有小孩在附近上學的其實就等于替別人交學費了。
雨萱(近):為什么要這樣呢?
房東(近):在美國所有的未成年小孩是必須要上學的。上學期間如果被警察看見小孩獨自在街上閑逛就會有麻煩了。由于法律的強制性,所以學費是免的。等于是讓有房的富人來養這幫小孩。
雨萱(近):那您買房豈不是虧了?那當初為什么還要買房子呢?
房東(近):買房其實也不虧啊。租金可以維持所有的開銷。旁邊那間小屋一直空著,要是租出去的話我還能有些剩余。租給你們你爸媽又不要。我買房是為了自己有個安穩的家,不用到處在外面租房。關鍵就是房屋升值。沒有人愿意把錢扔在銀行等著貶值吧。
△此時晚霞在樓上喊,讓雨萱上樓睡覺。
晚霞:萱萱,趕緊上來睡覺吧。明天還有一堆事兒呢。
雨萱(中):等我看完電視劇就上去。
場次:1-18法拉盛家夜/內(3/14)
人物:雨萱,晚霞,建軍。
△天還未亮,鬧鐘響起。此時全家躺在床上睡覺。
空鏡:鬧鐘響起,媽媽按下鬧鐘。
晚霞(中):老公,萱萱,趕緊起了。
雨萱(中):幾點了,天還黑著呢,再睡會兒。
晚霞(中):哎呀,現在都七點了,趕快起。一會兒還要去學校呢。
雨萱(近):咱們不是來探親旅游的嗎,干嘛要上學?
晚霞(近):現在又不是寒暑假期,你要是這樣玩三個月功課豈不是都落下了?到時候回去還得留級。
雨萱(中):好了,我起。(所有人起床)
建軍(中):(正在洗漱)老婆,今天上班穿什么衣服啊?
晚霞(中):(在臥室內收拾東西)這又不是什么正規場合的面試,不用穿什么西服打領的。就穿平時的衣服去就行了。老板要是對工作服有要求的話她會告訴你的。萱萱,東西收拾好了嗎?咱一會兒到外面吃早餐。
雨萱(中):快收拾好了。
場次:1-19面包店晨/內
人物:雨萱,晚霞,建軍,售貨員,其他顧客。
△住處附近有一家面包店,里面出售各種西式面包,小萱之前也從未見過。這天早上,全家走進這家店,在里面挑選面包。
晚霞(中):這些就是西式早餐面包,你喜歡哪個自己拿。
雨萱(中):咱怎么不去吃天津早點了呢?
晚霞(中):在紐約你可以吃遍世界各地的小吃,別老天天的煎餅果子鍋巴菜,吃不膩啊?(拿一些面包準備去結賬)再來兩杯咖啡和一杯珍珠奶茶。
售貨員(中):好的。(交易過程)
△買完東西之后,全家人坐下堂吃,邊吃邊聊。
雨萱(中):媽,學校在哪里啊?
晚霞(中):離家不遠,房東奶奶已經幫咱找好了。
雨萱(近):那里有中國同學嗎?在學校里面可以講中文嗎?
晚霞(近):中國同學肯定有,因為咱們住的這個是華人社區。不過上課的時候是不允許講中文的。學校里的老師應該會有中國人。
建軍(近):吃完我就不跟你們去學校了,我直接去上班了。
晚霞(中):好,你去吧。
場次:1-20學校辦公室晨/內
人物:雨萱,晚霞,辦事員,辦公室其他人員。
△晚霞帶著雨萱走進了學校辦公室。此時小萱心理非常害怕,周圍的一切實在是太陌生了。晚霞正在辦公室內辦理入學手續。
晚霞(中):您好,我來給孩子辦理入學手續。
辦事員(近):請問您小孩之前在哪個學校?
晚霞(近):她剛過來的,之前的學校在大陸。
辦事員(近):辦理入學手續需要孩子的出生證明,地址證明,身份證件,免疫接種卡,還有大陸的成績單。
晚霞(近):她還沒有申請紐約身份證,中國護照可以嗎?
辦事員(近):可以。
晚霞(近):好的,這些東西我都帶來了,您看下。
辦事員(近):您先填個表格吧。
晚霞(中):(接過來開始填表)好了。
辦事員(中):這孩子成績看起來還不錯嘛,就是英語差了點,我建議你們上下英語課后補習班。
雨萱(近):補習班有中國老師教嗎?
辦事員(近):你可以上中國老師的補習班。不過學校規定上課的時候老師只能用英文講,下課以后你可以跟他講國語。我幫你聯系一下補習課老師,你們明天跟他談。
雨萱(近):好的。
辦事員(近):入學手續已經辦好了,給你分到了903班,這是你的課表請拿好。
雨萱(近):這課表怎么看啊?
空鏡:課表給一個特寫。
辦事員(近):你就按照課表上標注的每堂課教室按時報到就行了。明天是星期四,你們班第一節是數學課,你來到學校后直接到203教室。
雨萱(近):好的。
辦事員(近):我們的上課時間為九點到三點,每天八堂課其中包含一堂課為午休時間。每堂課的鈴聲時間表貼在墻上。
空鏡:墻上的鈴聲表特寫。
雨萱(近):美國學習時間都這么短嗎?這可比國內輕松多了。
辦事員(近):其實課時跟國內都差不多。跟大陸比起來,美國學校沒有課間操,沒有課間休息時間,午休也僅僅45分鐘。所以縮短了在校時間。
晚霞(近):上課需要給孩子買哪些教科書?在哪里能買到?
辦事員(近):我們課上都是用統一教材的,學生不需要買教科書。課本都是上課時公用的,如果有需要可以跟老師商量借回家。平時的作業都是老師打印好發給學生的。你們就準備些紙筆還有筆記本就行了。
晚霞(近):那我們什么時候可以開始上課?
辦事員(近):明天就可以了,你們先回去準備下吧。
雨萱、晚霞(中):謝謝,明天見。
場次:1-21指甲店日/內
人物:建軍,老板,麥克,其他員工,顧客。
△建軍來到一家美甲店,這是他來到美國的第一份工作,也是美國職業生涯的起點。老板表面非常熱情,實際就是一個剝削階級。建軍走進門,跟老板開始談工作。
建軍(中):老板您好,我來應聘。
老板(中):你好。來這里坐吧。你之前沒做過指甲吧?我這兒有些指甲油,我先教你涂到這只假手上。(老板做示范)怎么樣?你來試試。
建軍(近):(涂指甲油)這樣可以了嗎?
老板(近):可以了。你覺得喜歡做這份工作嗎?
建軍(近):初來乍到,什么不都得學嗎。
老板(近):那就這樣,我教你小工需要做的全部內容。然后你邊學邊在這里工作。日薪40加小費,工資周結,先扣你前兩天的工資當學費怎樣?
建軍(近):可以。
老板(近):你今天可以留在這里上班了。不過你明天來的時候要穿一件白色的上衣。我們這里規定工作服男的穿白上衣,女的穿紅色。
建軍(近):好的。
空鏡:展示老板教建軍學美甲的過程。
場次:1-22法拉盛緬街日/外
人物:雨萱,晚霞,地攤賣家,保險員,路人背景。
△雨萱和晚霞走在法拉盛大街上,雨萱看到了前面長島火車的高架橋,好奇地問媽媽。
雨萱(全):媽,你看上面那個是什么(指長島火車)?
晚霞(全):上面那個是去長島的小火車,很貴的。它是分段計價的,不像地鐵兩塊錢一張通票。
△接下來雨萱看到街頭周邊有很多地攤,他們在地攤上買了些學習用品。
雨萱(中):你看,街上這么多擺地攤的。哎,這邊還有賣文具的呢。
晚霞(中):師傅,來一捆鉛筆橡皮,一個鉛筆袋和兩個筆記本。(交易過程)謝謝啊。學習用具買好了,學校的事也辦完了,這下放心了。
△此時在旁邊看到了保險員擺的桌子,桌子上有傳單,保險員還帶著筆記本電腦。他們在街上推銷保險。由于剛辦完入學手續,證件齊全,她們很順利的在街頭就辦理好了保險。從此就不用擔心美國看病貴的問題了。
雨萱(中):那邊有個臺子是干什么的啊?
保險員(近):您好,請問需要買醫療保險嗎?
晚霞(近):這需要多少錢啊?
保險員(近):要根據你個人報稅情況,低收入的可以免費。
晚霞(近):孩子沒有身份可以嗎?
保險員(近):未成年的小孩是不需要移民身份的。只要父母報稅不是特別高一般都沒什么問題。要辦保險的話請把護照和報稅單給我看一下。
晚霞(近):正好這些東西我都帶了,給。
保險員(近):來選一個家庭醫生吧。
雨萱(近):家庭醫生是到家里來看病的嗎?
保險員(近):家庭醫生就是你個人的主治醫生。生病了必須先看家庭醫生,這個醫生掌握著你全部的病歷資料。如果她治不了才會開轉診單,讓你去看專科醫生。
雨萱(近):要是情況緊急呢?
保險員(近):一般情況下可以去看急診,緊急情況才能叫救護車。
雨萱(近):那就選一個離家比較近的吧。
保險員(近):那就給你選曾醫生吧,她是專門看兒科的。
雨萱(近):好的。
晚霞(近):保險需要交費嗎?
保險員(近):你的資料沒什么問題,應該不用交費。我先幫你們申請,到時候保險卡會寄到你們家里。如果需要收費你們會收到通知的。這個是我的名片請收好,有什么問題請在工作時間內給我打電話或者到辦公室找我。我們的辦公室就在前面。
晚霞(中):(接過名片)謝謝你了,再見。
場次:1-23指甲店日/內
人物:建軍,麥克,老板,其他員工,顧客。
△建軍在美甲店認識了同是天津老鄉的麥克。他們是同事。他們利用空閑時間聊天。談話中互相了解了一下。
麥克(近):你是剛來美國的吧,怎么稱呼?
建軍(近):我叫張建軍,聽說你也是天津人吧。
麥克(近):哎,老鄉老鄉。我叫麥克。在美國工作總得起個英文名吧,這樣客人也叫著方便。
建軍(近):那你給我起一個吧。
麥克(近):我看就叫湯姆好了。
建軍(近):行,從今以后我就叫湯姆了。你在美國幾年了?
麥克(近):五年了。
建軍(近):你就自己一個人?
麥克(近):是啊,我就自己一個人在這邊打工。賺錢要寄回去養老婆孩子。兒子上大學需要一大筆費用。往后結婚更得需要用錢啊。你以前是干什么的?
建軍(近):我在國內是舞蹈老師。
麥克(近):舞蹈老師不錯嘛,鐵飯碗。干嘛還要來美國啊?
建軍(近):我那哪是什么鐵飯碗。就是個臨時工。雖然教了好多年了,就是因為我沒有大學學歷一直無法轉正。畢業的學生都盯著我這個坑,都等著調進去當老師呢。
麥克(近):真是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國內沒法混了才出來的吧。
建軍(近):是啊,那你呢?
麥克(近):我以前是國營棉紡廠的,廠子倒閉以后我們做過些小買賣,也不怎么賺錢。你知道在大陸找個工作哪兒有那么容易啊,后來就下定決心出來了。
建軍(近):這么多年你怎么不把家里人辦過來啊?
麥克(近):過來干嘛?怪受罪的。再賺幾年錢回去養老了。怎么,你老婆孩子都過來了?
建軍(近):是我老婆申請我們過來的。
麥克(近):那你孩子來這兒讀書?
建軍(近):我們剛過來,今天我老婆給孩子申請學校去了。
麥克(近):孩子多大了?
建軍(近):十五,上初三。
麥克(近)大陸的初三等于美國這邊的九年級,也就是高中了。別去錯了學校。
建軍(近):這我知道,我老婆給辦的。
麥克(近)你們來的還挺早的,有幾年的時間適應語言環境,將來不耽誤考大學。
建軍(近):我也是這么想的。你也知道大陸的高考有多難,申請留學還得考托福。早點過來就是不想給孩子太大的學習壓力。(客人進門)
老板(中):Welcome! How are you? How can we serve you today?
客人(中):I am fine. I just need a manicure.
老板(中):Please have a seat.湯姆,這個客人要做手指甲,你來給他做吧。
建軍(近):我去做工了,有空聊。
場次:1-24超市日/內
人物:晚霞,雨萱,其他顧客。
△晚霞和雨萱在超市買東西,剛搬了新家需要采購。剛來美國的雨萱不習慣,什么東西都折合人民幣算感覺很貴。她們推著購物車邊采購邊聊天。
晚霞(中):咱得在超市買點兒吃的了,總不能天天下飯館了。
雨萱(中):超市里的東西都這么貴。
晚霞(中):你就不要老合人民幣算了,讓人家看得笑話。你去那邊拿點喜歡的零食,媽去這邊買菜。
雨萱(中):好多零食都是從大陸運過來的啊,你看這兒還有方便面。(裝上購物車)
晚霞(中):買了這一車東西,夠吃一個禮拜了。就怕冰箱放不開。好了,結賬去了。
場次:1-25法拉盛家日/內
人物:雨萱,晚霞,房東。
△雨萱和晚霞采購后拎著東西回家。進門之后在客廳和房東打招呼。
雨萱(中):奶奶,我們回來了。
房東(中):今天回來的早啊。
晚霞(中):我們辦完事就回來了。從明天開始我們都上班了,孩子在這兒人生地不熟的,放學以后麻煩您照看下。
房東(中):孩子都這么大了,你就放心吧。
晚霞(中):我先去做飯了。
雨萱(中):我幫您吧。
房東(近):這孩子真乖。
△過了一會兒,飯好了,此時背景時鐘是晚上六點。雨萱走進廚房吃飯,房東也在旁邊。晚霞(全):開飯咯。
雨萱(中):不等爸爸了?
晚霞(近):你爸下班到家得九點了。我們上班都自己帶飯,以后只能等到休息日才能一起吃晚飯了。媽把明天的晚飯做好放冰箱了,晚上自己用微波爐打一下。
雨萱(近):那午飯呢?
晚霞(近):學校管飯,免費的。
雨萱(近):不是有句老話來著,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嗎?
房東(中):呵呵,美國就有。美國的福利還多著呢,以后你就慢慢知道了。
晚霞(近):阿姨,您也來一塊兒吃吧。
房東(近):沒事,你們先吃,我先把湯煮好了。
晚霞(中):您就別見外了。
房東(中):好好好。(一起吃飯)
【本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