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筆桿子修煉36堂課:公文寫作精進之道
最新章節:
后記
本書是《公文寫作32講:從思維構思到筆法語言》的姊妹篇,旨在破解公文寫作理論與實踐的“相約難題”。作者將自己20年一線寫作經驗加以升華,圍繞“洞見”“學習”“修改”“修煉”,打造成36個寫作專題,靶向式“撓癢癢”。本書最大特點是跨界思考、迭代思維、激活思想,來自實踐、拿出實招、指向實戰,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以靈動的思維、生動有趣的語言,循循善誘,揭示寫作的“底層原理”,具有思想性、啟發性、實戰性,不禁讓人感慨:原來,公文寫作還能這樣學!與其說本書是“公文寫作技法”,毋寧說是“思維訓練心法”,適用于所有從事文字工作的職場人士參考。如果你是愛思考的人,本書非常解你的“渴”。
- 后記 更新時間:2023-08-25 10:49:35
- 5.有感而發
- 4.結構不要太復雜
- 3.不拘一格地練習
- 2.從不缺寫作素材,只缺敏銳的眼睛
- 1.寫作無處不在
- 第36課 30分鐘即興寫就的感言——一次課后感言引出的5點感受
- 4."優劣"之眼
- 3."快慢"之眼
- 2."多少"之眼
- 1."有無"之眼
- 第35課 腦中有窗口,文里有亮光——發現工作亮點的“4只眼睛”
- 3.寫作實例:在培訓班總結會上的發言
- 2.應景講話的6個訣竅
- 1.應景講話的5個特點
- 第34課 應景講話的寫作技巧——5個特點+6個訣竅
- 3.激發靈感的4種策略
- 2.激發靈感的4種方法
- 1.什么是靈感?有啥用?
- 第33課 寫公文也需靈感加持——如何在寫作中激發靈感
- 3.擦亮"套子"方能美化"面子"
- 2.搭穩"架子"方能裝實"里子"
- 1.定準"調子"方能彈準"曲子"
- 第32課 工作報告年年寫,怎樣出新意?——從實戰中復盤的3點經驗
- 6.一段時間后又有新想法
- 5.從五個維度表達"瘦"的意象
- 4.從管理學中另辟蹊徑
- 3.偶然獲得"修剪"靈感
- 2.從人減肥想到文稿"瘦身"
- 1.初次歸納了10條方法
- 第31課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一篇文章構思過程的復盤
- 5.如何養成復盤思維?
- 4.復盤的5種方法
- 3.復盤的6個對象
- 2.復盤的6種形式
- 1.什么是復盤?為啥復盤?
- 第30課 寫前有“沙盤”,寫后有復盤——寫作要有“復盤思維”
- 8.跟稿機制:跟著稿子走
- 7.模仿機制:在模仿中借鑒
- 6.師徒機制:跟著師傅學習
- 5.推稿機制:在推稿中訓練
- 4.溝通機制:注重全過程溝通
- 3.團隊機制:跟著團隊進步
- 2.分享機制:相互分享范文
- 1.學習機制:不間斷學習
- 第29課 在寫作中學習寫作——筆桿子精進的“8大機制”
- 4.筆桿子的劍要亮出意志
- 3.筆桿子的劍要亮出水平
- 2.筆桿子的劍要亮出勇氣
- 1.筆桿子的劍要亮出情懷
- 第28課 狹路相逢勇者勝——筆桿子也要有“亮劍精神”
- 3.如何使"寸勁"求"寸進"?
- 2.寸勁的3點啟示
- 1.何為"寸勁"?
- 第27課 使“寸勁”,求“寸進”——筆桿子的長期主義復利
- 6.道德力修煉
- 5.意志力修煉
- 4.創新力修煉
- 3.語言力修煉
- 2.思維力修煉
- 1.學習力修煉
- 第26課 寫作力是多種能力的“化合物”——筆桿子的“6項修煉”
- 第四篇 修煉 人在事上磨,文從心里走
- 4.以時為尺
- 3.以文為尺
- 2.以事為尺
- 1.以人為尺
- 第25課 心中有尺度,筆下才有限度——文稿篇幅“控制論”
- 5.遣詞造句時語言像鋼鐵一樣精練
- 4.敘事說理時筆法像打針一樣直白
- 3.選材用材時標準像挑刺一樣嚴苛
- 2.謀篇布局時結構像板凳一樣簡潔
- 1.立意構思時主旨像小孩一樣單純
- 第24課 切莫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文稿篇幅“系統論”
- 4."減肥"不等于"只做減法"
- 3."減肥"不等于"只減字句"
- 2."減肥"不等于"胖了再減"
- 1."減肥"不等于"越瘦越好"
- 第23課 “減肥”不能帶偏見——文稿篇幅“不等式”
- 3."軟傷"的4種防治方法
- 2."軟傷"的15種病癥
- 1.什么是公文的"軟傷"?
- 第22課 公文也怕有“軟傷”——公文病癥的“內科診斷學”
- 4."硬傷"的3種防治方法
- 3."硬傷"的4種病因
- 2."硬傷"的4種癥狀
- 1.什么是公文的"硬傷"?
- 第21課 公文最怕有“硬傷”——公文病癥的“外科診斷學”
- 10.語氣不順讀一下
- 9.表達不當換一下
- 8.材料不和并一下
- 7.語言不精刪一下
- 6.內容不實加一下
- 5.數據不準對一下
- 4.脈絡不通順一下
- 3.情況不熟翻一下
- 2.主題不明想一下
- 1.背景不清問一下
- 第20課 審稿得有“幾下子”——審稿“資本論”
- 6.數字"3":扮好三個角色
- 5.數字"4":用好四種方法
- 4.數字"5":聚焦五個要素
- 3.數字"6":用好六大招法
- 2.數字"7":改出七種境界
- 1.數字"8":牢記八個過程
- 第19課 改稿要心中有“數”——“數論”改稿技巧
- 4.改章難于造篇
- 3.修改里面有學問
- 2.修改是寫作的關鍵一招
- 1.修改是寫作的題中之意
- 第18課 文章不厭百回改——如何正確看待修改?
- 第三篇 修改 好文章都是改出來的
- 5.借辭表意:模仿思想觀點
- 4.借瓶裝酒:模仿篇章結構
- 3.借石攻玉:模仿方法技巧
- 2.借風駛船:模仿風格特點
- 1.借題發揮:模仿情景主題
- 第17課 “姿勢”對了,模仿就成了——模仿借鑒的5種策略
- 3."抄"的6種誤區
- 2."抄"字包含哪些動作?
- 1."抄"的本質是什么?
- 第16課 有一種學習,叫模仿——關于模仿的3個問題
- 5.學會"儲存"時間
- 4.學會"折疊"時間
- 3.學會"交換"時間
- 2.時間是什么?
- 1.搞懂什么叫讀書
- 第15課 筆桿子的讀書時間從哪里來?——發現“暗時間”的方法
- 4.煥發精神
- 3.涵養氣質
- 2.塑造思想
- 1.攝入知識
- 第14課 寫作沒有白讀的書,每本都算數——寫作“營養學”
- 7.三天不練手生:筆力是練出來的
- 6.始終保持一顆好奇心
- 5.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 4.習慣于用筆記錄
- 3.像蜜蜂一樣多方采集
- 2.當個謙虛的傾聽者
- 1.常態化閱讀
- 第13課 寫作沒有永遠的神,只有日積月累的人——送給學習者的“7個錦囊”
- 6.提問式閱讀
- 5.應用性閱讀
- 4.研究性閱讀
- 3.要點式閱讀
- 2.框架性閱讀
- 1.禮節性閱讀
- 第12課 看了那么多年文件,你真的會看嗎?——文件的“6種打開方式”
- 5.運籌帷幄,把好統籌關
- 4.效率為先,把好用材關
- 3.質量至上,把好加工關
- 2.逢進必查,把好挑選關
- 1.需求導向,把好計劃關
- 第11課 選材如征兵,用材如統兵——5道關口:選好用好寫作素材
- 8.要素維度
- 7.文種維度
- 6.空間維度
- 5.時間維度
- 4.事理維度
- 3.作者維度
- 2.業務維度
- 1.形態維度
- 第10課 你不理材,材不理你——8個維度:素材分類“管理學”
- 6.超前規劃,管理要"順"
- 5.分門別類,建庫要"專"
- 4.鉤沉發微,思考要"深"
- 3.博觀約取,積累要"厚"
- 2.因材施治,工具要"利"
- 1.未雨綢繆,行動要"早"
- 第9課 工夫在詩外 運籌于心中——6個要訣:素材積累“運籌學”
- 6.養兵千日用在一時
- 5.工夫在詩外
- 4.未雨綢繆好過臨渴掘井
- 3.撿到籃里都是菜
- 2.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 1.池水經不住慢瓢舀
- 第8課 為什么你沒長期積累的動力?——長期主義下學習積累的“6種算法”
- 第二篇 學習 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
- 8.用平常心對待工作
- 7.在大格局下思考
- 6.像吃飯喝水一樣學習
- 5.在總結中迭代升級
- 4.把寫作當成一種修煉
- 3.在戰爭中學習戰爭
- 2.能從失敗中站起來
- 1.從不投機取巧
- 第7課 跟著歷史人物學寫作——解鎖曾國藩身上的“8條寫作密碼”
- 3.如何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 2.高效率寫作的10個習慣
- 1.什么是寫作效率?
- 第6課 所謂高效,其實是一種習慣——高效率寫作的10個習慣
- 4.筆桿子如何修煉"牘德"?
- 3.登徒子背上"好色"的千古罵名,根本原因在哪里?
- 2.登徒子因何得罪了宋玉?宋玉又如何懟登徒子?
- 1.宋玉是什么人,憑什么能讓登徒子"遺臭萬年"?
- 第5課 能寫的人有多厲害?——從宋玉懟登徒子看寫的重要性
- 2.被動塑造作用
- 1.主動塑造作用
- 第4課 寫作雖苦不堪言,但也妙不可言——寫作也有"溢出效應"
- 7.關鍵時刻難脫身,奈何只得繼續干
- 6.登堂入室談何易,不慎即成門外漢
- 5.心理壓力如山大,一顆文心須勇敢
- 4.寫作過程如磨墨,能力耐心靠修煉
- 3.學成出師非一日,久久為功耗時間
- 2.冷靜冷落又冷清,板凳太冷坐熱難
- 1.肚中之貨不易得,博學多識融通貫
- 第3課 因為難能,所以可貴——筆桿子的7種難能可貴之處
- 9.學著把文字當朋友
- 8.越難啃的骨頭營養越好
- 7.袖手于前始能疾書于后
- 6.大稿子要有大格局
- 5.跨界是創新之源
- 4.好文章是改出來的
- 3.想得清楚,才寫得明白
- 2.寫作,寫的是思維
- 1.文無定法但有一定之法
- 第2課 你若參透,便是高手——精進寫作的“9句箴言”
- 10.越是沒人干,越要頂上去
- 9.精進需要長期主義
- 8.不能不會寫,不能只會寫
- 7.不是會了才寫,而是寫了才會
- 6.貼個標簽又何妨?
- 5.別怕當幕后英雄
- 4.表面樂此不疲,實際都是責任
- 3.天賦是塊擋箭牌
- 2.寫作不是簡單的文字工作
- 1.你有你的計劃,世界另有計劃
- 第1課 懂得寫作,才會愛上寫作——筆桿子的“10大心法”
- 第一篇 洞見 認識寫作,才能愛上寫作
- 自序
- 作者簡介
- 內容簡介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
- 自序
- 第一篇 洞見 認識寫作,才能愛上寫作
- 第1課 懂得寫作,才會愛上寫作——筆桿子的“10大心法”
- 1.你有你的計劃,世界另有計劃
- 2.寫作不是簡單的文字工作
- 3.天賦是塊擋箭牌
- 4.表面樂此不疲,實際都是責任
- 5.別怕當幕后英雄
- 6.貼個標簽又何妨?
- 7.不是會了才寫,而是寫了才會
- 8.不能不會寫,不能只會寫
- 9.精進需要長期主義
- 10.越是沒人干,越要頂上去
- 第2課 你若參透,便是高手——精進寫作的“9句箴言”
- 1.文無定法但有一定之法
- 2.寫作,寫的是思維
- 3.想得清楚,才寫得明白
- 4.好文章是改出來的
- 5.跨界是創新之源
- 6.大稿子要有大格局
- 7.袖手于前始能疾書于后
- 8.越難啃的骨頭營養越好
- 9.學著把文字當朋友
- 第3課 因為難能,所以可貴——筆桿子的7種難能可貴之處
- 1.肚中之貨不易得,博學多識融通貫
- 2.冷靜冷落又冷清,板凳太冷坐熱難
- 3.學成出師非一日,久久為功耗時間
- 4.寫作過程如磨墨,能力耐心靠修煉
- 5.心理壓力如山大,一顆文心須勇敢
- 6.登堂入室談何易,不慎即成門外漢
- 7.關鍵時刻難脫身,奈何只得繼續干
- 第4課 寫作雖苦不堪言,但也妙不可言——寫作也有"溢出效應"
- 1.主動塑造作用
- 2.被動塑造作用
- 第5課 能寫的人有多厲害?——從宋玉懟登徒子看寫的重要性
- 1.宋玉是什么人,憑什么能讓登徒子"遺臭萬年"?
- 2.登徒子因何得罪了宋玉?宋玉又如何懟登徒子?
- 3.登徒子背上"好色"的千古罵名,根本原因在哪里?
- 4.筆桿子如何修煉"牘德"?
- 第6課 所謂高效,其實是一種習慣——高效率寫作的10個習慣
- 1.什么是寫作效率?
- 2.高效率寫作的10個習慣
- 3.如何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 第7課 跟著歷史人物學寫作——解鎖曾國藩身上的“8條寫作密碼”
- 1.從不投機取巧
- 2.能從失敗中站起來
- 3.在戰爭中學習戰爭
- 4.把寫作當成一種修煉
- 5.在總結中迭代升級
- 6.像吃飯喝水一樣學習
- 7.在大格局下思考
- 8.用平常心對待工作
- 第二篇 學習 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
- 第8課 為什么你沒長期積累的動力?——長期主義下學習積累的“6種算法”
- 1.池水經不住慢瓢舀
- 2.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 3.撿到籃里都是菜
- 4.未雨綢繆好過臨渴掘井
- 5.工夫在詩外
- 6.養兵千日用在一時
- 第9課 工夫在詩外 運籌于心中——6個要訣:素材積累“運籌學”
- 1.未雨綢繆,行動要"早"
- 2.因材施治,工具要"利"
- 3.博觀約取,積累要"厚"
- 4.鉤沉發微,思考要"深"
- 5.分門別類,建庫要"專"
- 6.超前規劃,管理要"順"
- 第10課 你不理材,材不理你——8個維度:素材分類“管理學”
- 1.形態維度
- 2.業務維度
- 3.作者維度
- 4.事理維度
- 5.時間維度
- 6.空間維度
- 7.文種維度
- 8.要素維度
- 第11課 選材如征兵,用材如統兵——5道關口:選好用好寫作素材
- 1.需求導向,把好計劃關
- 2.逢進必查,把好挑選關
- 3.質量至上,把好加工關
- 4.效率為先,把好用材關
- 5.運籌帷幄,把好統籌關
- 第12課 看了那么多年文件,你真的會看嗎?——文件的“6種打開方式”
- 1.禮節性閱讀
- 2.框架性閱讀
- 3.要點式閱讀
- 4.研究性閱讀
- 5.應用性閱讀
- 6.提問式閱讀
- 第13課 寫作沒有永遠的神,只有日積月累的人——送給學習者的“7個錦囊”
- 1.常態化閱讀
- 2.當個謙虛的傾聽者
- 3.像蜜蜂一樣多方采集
- 4.習慣于用筆記錄
- 5.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 6.始終保持一顆好奇心
- 7.三天不練手生:筆力是練出來的
- 第14課 寫作沒有白讀的書,每本都算數——寫作“營養學”
- 1.攝入知識
- 2.塑造思想
- 3.涵養氣質
- 4.煥發精神
- 第15課 筆桿子的讀書時間從哪里來?——發現“暗時間”的方法
- 1.搞懂什么叫讀書
- 2.時間是什么?
- 3.學會"交換"時間
- 4.學會"折疊"時間
- 5.學會"儲存"時間
- 第16課 有一種學習,叫模仿——關于模仿的3個問題
- 1."抄"的本質是什么?
- 2."抄"字包含哪些動作?
- 3."抄"的6種誤區
- 第17課 “姿勢”對了,模仿就成了——模仿借鑒的5種策略
- 1.借題發揮:模仿情景主題
- 2.借風駛船:模仿風格特點
- 3.借石攻玉:模仿方法技巧
- 4.借瓶裝酒:模仿篇章結構
- 5.借辭表意:模仿思想觀點
- 第三篇 修改 好文章都是改出來的
- 第18課 文章不厭百回改——如何正確看待修改?
- 1.修改是寫作的題中之意
- 2.修改是寫作的關鍵一招
- 3.修改里面有學問
- 4.改章難于造篇
- 第19課 改稿要心中有“數”——“數論”改稿技巧
- 1.數字"8":牢記八個過程
- 2.數字"7":改出七種境界
- 3.數字"6":用好六大招法
- 4.數字"5":聚焦五個要素
- 5.數字"4":用好四種方法
- 6.數字"3":扮好三個角色
- 第20課 審稿得有“幾下子”——審稿“資本論”
- 1.背景不清問一下
- 2.主題不明想一下
- 3.情況不熟翻一下
- 4.脈絡不通順一下
- 5.數據不準對一下
- 6.內容不實加一下
- 7.語言不精刪一下
- 8.材料不和并一下
- 9.表達不當換一下
- 10.語氣不順讀一下
- 第21課 公文最怕有“硬傷”——公文病癥的“外科診斷學”
- 1.什么是公文的"硬傷"?
- 2."硬傷"的4種癥狀
- 3."硬傷"的4種病因
- 4."硬傷"的3種防治方法
- 第22課 公文也怕有“軟傷”——公文病癥的“內科診斷學”
- 1.什么是公文的"軟傷"?
- 2."軟傷"的15種病癥
- 3."軟傷"的4種防治方法
- 第23課 “減肥”不能帶偏見——文稿篇幅“不等式”
- 1."減肥"不等于"越瘦越好"
- 2."減肥"不等于"胖了再減"
- 3."減肥"不等于"只減字句"
- 4."減肥"不等于"只做減法"
- 第24課 切莫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文稿篇幅“系統論”
- 1.立意構思時主旨像小孩一樣單純
- 2.謀篇布局時結構像板凳一樣簡潔
- 3.選材用材時標準像挑刺一樣嚴苛
- 4.敘事說理時筆法像打針一樣直白
- 5.遣詞造句時語言像鋼鐵一樣精練
- 第25課 心中有尺度,筆下才有限度——文稿篇幅“控制論”
- 1.以人為尺
- 2.以事為尺
- 3.以文為尺
- 4.以時為尺
- 第四篇 修煉 人在事上磨,文從心里走
- 第26課 寫作力是多種能力的“化合物”——筆桿子的“6項修煉”
- 1.學習力修煉
- 2.思維力修煉
- 3.語言力修煉
- 4.創新力修煉
- 5.意志力修煉
- 6.道德力修煉
- 第27課 使“寸勁”,求“寸進”——筆桿子的長期主義復利
- 1.何為"寸勁"?
- 2.寸勁的3點啟示
- 3.如何使"寸勁"求"寸進"?
- 第28課 狹路相逢勇者勝——筆桿子也要有“亮劍精神”
- 1.筆桿子的劍要亮出情懷
- 2.筆桿子的劍要亮出勇氣
- 3.筆桿子的劍要亮出水平
- 4.筆桿子的劍要亮出意志
- 第29課 在寫作中學習寫作——筆桿子精進的“8大機制”
- 1.學習機制:不間斷學習
- 2.分享機制:相互分享范文
- 3.團隊機制:跟著團隊進步
- 4.溝通機制:注重全過程溝通
- 5.推稿機制:在推稿中訓練
- 6.師徒機制:跟著師傅學習
- 7.模仿機制:在模仿中借鑒
- 8.跟稿機制:跟著稿子走
- 第30課 寫前有“沙盤”,寫后有復盤——寫作要有“復盤思維”
- 1.什么是復盤?為啥復盤?
- 2.復盤的6種形式
- 3.復盤的6個對象
- 4.復盤的5種方法
- 5.如何養成復盤思維?
- 第31課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一篇文章構思過程的復盤
- 1.初次歸納了10條方法
- 2.從人減肥想到文稿"瘦身"
- 3.偶然獲得"修剪"靈感
- 4.從管理學中另辟蹊徑
- 5.從五個維度表達"瘦"的意象
- 6.一段時間后又有新想法
- 第32課 工作報告年年寫,怎樣出新意?——從實戰中復盤的3點經驗
- 1.定準"調子"方能彈準"曲子"
- 2.搭穩"架子"方能裝實"里子"
- 3.擦亮"套子"方能美化"面子"
- 第33課 寫公文也需靈感加持——如何在寫作中激發靈感
- 1.什么是靈感?有啥用?
- 2.激發靈感的4種方法
- 3.激發靈感的4種策略
- 第34課 應景講話的寫作技巧——5個特點+6個訣竅
- 1.應景講話的5個特點
- 2.應景講話的6個訣竅
- 3.寫作實例:在培訓班總結會上的發言
- 第35課 腦中有窗口,文里有亮光——發現工作亮點的“4只眼睛”
- 1."有無"之眼
- 2."多少"之眼
- 3."快慢"之眼
- 4."優劣"之眼
- 第36課 30分鐘即興寫就的感言——一次課后感言引出的5點感受
- 1.寫作無處不在
- 2.從不缺寫作素材,只缺敏銳的眼睛
- 3.不拘一格地練習
- 4.結構不要太復雜
- 5.有感而發
- 后記 更新時間:2023-08-25 10:4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