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要被誅十族的明朝渣男
如果給那些穿越老哥們排個比慘的排行榜,那方愈一定是排第一位的。
見過吃不上飯的、被人退婚的、還有開局坐牢吃國家飯的,但像方愈這樣開局就要被誅十族的,上下五千年僅此一個。
也正是因為歷史上的獨一份,所以方愈對書上的記載記的特別清楚:
1402年,建文四年六月二十五日,燕王朱棣在南京奉天殿即皇帝位,下旨車裂“逆臣”方孝孺并夷其十族,方家株連坐死者高達847人,在南京聚寶門外殺了整整七天七夜。
別說方家自己家里人了,就連門生故舊、街坊鄰居都殺了個干干凈凈。
作為方孝孺的直系親侄,至今還住在同一個院子里的方愈,是完全沒有可能,也沒有理由可以躲開這一刀。
所以方愈可以非常自信的講:誰都別和我比,我就是最慘的!
大明帝國,南京,方家大宅南跨院。
現在已經是六月二十二日,離朱棣的登基大典還有三天。
方愈完全沒有吃飯的胃口,草草的扒了兩口飯就放下了碗筷,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坐對面的父親方孝友和母親劉氏對望了一眼,方孝友搖了搖頭表示不清楚,劉氏則兇狠的瞪了他一眼。
方孝友知道不得不開口了,慢騰騰的端起茶碗漱了一口,磨蹭良久這才開了口:
“我兒有什么心事,可與為父說說?”
劉氏也一臉關切的看著方愈,話說這個兒子絕對是方家的異類,好吧,也可以說敗類,劉氏知道外頭的人,特別是方家親朋都是這樣的評價。
從老家臺州府到這京城里,方家都是有名的書香門第,特別是現在的二伯方孝孺,是這大明朝鼎鼎有名的儒學大家,就連太祖皇帝朱元璋都曾要求皇太孫以后要重用他,尊重他--“此莊士,當老其才。”
儒學所謂的有才不只是指你的文章好,還說明你這個人講忠義,重禮儀。
方家三兄弟,還有滿堂的兒孫輩都是這樣的人,可偏偏……
偏偏到了自家方愈這里就走樣了,他不愛讀書,更不關心什么禮儀,和王家那個孽生子(沒有名份的私生子)整天在街頭閑晃。
平時惹事生非不說,小小年紀就染上了貪花的毛病,大庭廣眾之下都敢調戲良家女,為這些事不知道給家里惹下了多少麻煩。
最讓人頭疼的是,不知道在哪讓他見到了魏國公家的三妹,回來以后高興的搖頭晃腦,說什么“徐家女,實乃我方愈之良配也”,還說了些“前挺后翹,好生養”之類的混賬話。
他不只在家里說,就連外頭也搞得人盡皆知。
那可是大明朝開國功臣,已故中山武寧王徐達的三女兒!還是現在的燕王王妃、未來皇后的親妹妹!
你說這樣的貴胄之女是你能惹的嗎?就是她的哥哥魏國公徐輝祖,雖說得罪了燕王,但依然執掌著中軍都督府,那脾氣也是很不好的!
也就是看在他二伯又是天下大儒又是帝師的份上,徐家才一再忍耐,沒有帶兵打上門來吧,唉……
劉氏這邊還在痛心疾首,那邊的方愈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打上了家門敗類、貪花渣男的標簽。
就算知道也顧不得這么許多了!現在的關鍵是要保命。
聽到老爹的話,方愈有點猶豫該怎么講。
這時候跟老爹講三天后我們全家就要被殺頭了,還是最最兇殘的誅十族?
他是肯定不信的,哪怕是二伯方孝孺自己怕也是不信的。
古往今來最可怕的刑罰也就是誅九族,誅十族這事沒有先例啊。
所以這些事還是爛在肚子里比較好,但其它的可以探討一下,說不定老爹這里就有什么辦法呢?
方愈嘆了口氣,說道:“三天之后,我方家怕是有一場大難啊。”
方孝友一愣,顯然沒想到方愈是為了這種事煩憂,本以為他又是在外頭惹了誰家閨女,被人找麻煩呢。
這可是好事啊!
方孝友心中有一種兒子終于長大了的欣慰,臉上也浮起了笑容,呵呵笑道:
“我兒可是擔心燕王登基之后,會對我方家這等建文舊臣不利?”
“難道不應該擔心嗎?”方愈反問了一句。
“呵呵”,方孝友神態輕松,指指門外道:
“你沒看到這幾天宮中都有來人嗎?昨天還帶來了燕王的親筆書信,信中對你二伯百般籠絡,新朝初定,燕王招才納士之心溢于言表啊。”
方愈點了點頭,除了破南京城那天緊張了一會,方家上下這些天都是一片輕松,想的也都是和老爹一個樣。
雖說二伯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帝師和心腹,還出過很多主意和朱棣做對,但朱棣入主南京也有些日子了,完全沒有要為難方家的跡象。
甚至多次邀請二伯入宮議事,加封官職的使者是來了一波又一波。
看起來朱棣是為了盡快穩定天下,于是對于建文舊臣也百般籠絡,畢竟,他這皇位是搶了自己侄兒的,別管起兵打的旗號有多么的義正嚴辭,但得位不正是事實。
所以不管是為了控制朝堂,還是為了安撫天下讀書人的心,二伯這個大儒都是不能殺的。
再加上朱棣的頭號心腹姚廣孝曾經囑托過,說南京城破之日,方孝孺肯定不會投降,不要殺他,因為殺了他的話,天下的讀書種子就滅絕了。
后世所謂的“讀書種子”一詞也就是從這里來的。
姚廣孝的這個提議,也是得到了朱棣的公開允諾的。都是要做皇帝的人了,金口玉言懂不懂?怎么可能會說話不算數呢?
而且只要二伯方孝孺一松口,一個重臣的位置是肯定跑不了的。
再樂觀一點想,說不定這建文帝師立馬就要變成永樂帝師,兩朝帝師,這可是了不得的榮耀!
不只是方家人這么認為,外頭的親朋故舊這些天也活躍的很,上門道喜的或者說拍馬屁的家伙絡繹不絕。
可是……自己老爹和方家人,還有外頭那些人,所有人都不知道二伯方孝孺是多么的能作死!
根據《明史·方孝孺列傳》里面的描述,三天之后,也就是1402年6月25日,方孝孺先是當著皇帝的面拒絕起草即位詔書,然后坐在金殿中間放聲大哭。
你想啊,皇帝登基這是多么隆重、多么喜慶的事,文武百官還有蕃國使臣匯聚一堂,你不光當庭抗旨駁了皇帝的面子,這會兒又哀悼起了建文皇帝,還有比這更能作死的嗎?
最離譜的還在后面,朱棣可能是不想在這樣的好日子里搞得朝堂血糊糊的,畢竟不太吉利嘛。
看到方孝孺坐地上大哭,他還離開寶座,親自上前安慰方孝孺。
朱棣那是什么人?當燕王的時候就是頂在蒙元最前線,打仗的時候屬于上馬砍人,帶頭沖鋒的那種,絕不是明后期那種造糞機器式的藩王可以比的。
這樣的人脾氣自然是很不好的,平時殺個人怕是和殺只雞的感受差不了多少。
他都忍到這個地步了,說實在的,不管換做是誰,哪怕是魏征那種鐵蛋子,也是時候該順著臺階爬下來,納頭大喊萬歲萬歲萬萬歲了。
然而……要不怎么說二伯是天字第一號作死小能手呢?要不怎么會被誅十族呢?
他不但不領情,還對著大明永樂皇帝破口大罵!
你知道讀書人那張嘴罵起人來都特別毒,更何況這位還是天下大儒……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