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11章 總結:上海工人新村里的平凡故事
- 第10章 研究人員與受訪者互動的田野經歷
- 第9章 家庭與社區抗疫:以基層婦女為中心
- 第8章 女性譜系下的母女關系
- 第7章 工人新村婦女日記
- 第6章 工人新村婦女口述簡史:她們的生命歷程
第1章 序一:共情與參與式研究 紀錄平凡中的不平凡
郭良文
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
《海上凡花》一書的付梓,代表了一個重要研究成果的誕生。通常在臺面上、光鮮亮麗的成功社會人士被記錄得多,而在小角落生活的一般老百姓被關注得少,這些人的生活點滴與曲折故事,往往在繁忙的都會中被主流世界所遺忘。而這些人當中,位居底層的婦女更是弱勢中的弱勢,她們的生活經驗與故事,少見于學術研究、媒體報導或其他信息之中。本書的重要貢獻之一,即在透過共情與參與式的研究,紀錄了上海工人新村中的社區女性日常生活,考察與分析在城市化變遷的過程中,婦女們的日常生活、困境,以及她們面對與解決困難的方法,讓我們了解到平凡的上?;鶎計D女、不平凡的遭遇與困境的克服。
另一個貢獻,在于本書所應用的多樣態質性研究方法。為了能夠真正了解基層婦女的內心生活世界,以及堅毅不拔的行為表現,書中描述了家庭關系、子女教育、戶口、健康,以及生活點滴與攻略,呈現父權體制下的沖突、家暴、苦楚、磨難,以及各種人生風雨。本書作者們以平等與共情的態度,以深度訪談、口述歷史訪談、工作坊、日記回顧以及參與者溝通(參與式傳播)等方法,特別是通過三組母女六人的生命歷程回顧的創新手法,落實“互動互助”和“心連心”的“主體間性”,達到研究者與參與者感同身受、情感一體的狀態。書中“研究人員與受訪者互動的田野經歷”展現這些透過情感理論所產生的做法與心得,為質化研究方法樹立了一個新的典范——學者的反思、情感世界的融入與共鳴。
本書的研究發現也相當有價值,除了呈現出上海工人新村、刻骨銘心的女性家庭與生活樣態之外,更在理論上探討性別關系在家庭結構中的呈現,及其與國家社會主義政策、社會階層結構、城市與地域以及社區關系網絡扶持的關聯性。本書通過新冠疫情案例的研究指出,通過“社會再生產”進行“社會共同體”的營造,“基層家庭中女性的彼此支持和強大的聯結,是對巨大的社會壓力的一種抵抗,也是她們能動性的體現”。本書將這些婦女平凡、瑣碎的生活細節,轉換為“困境中婦女的勇敢、堅韌和樂觀精神所綻放的光芒”的研究發現,這種求真求實,為生活困難的基層婦女們“發聲”的研究,論述精彩、理論與實踐的意涵兼備,足以作為研究城市基層女性的良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