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自強不息,做命運的主人(1)

命運如同掌紋,彎彎曲曲,卻把握在我們自己手中,只要不失去那個叫自立、自信、自強的支點,再困難艱險的條件下我們都可以寫就一個大大的“人”字。

1.做生活的強者

只有你才是自己命運的主人,只有你才能把握自己的心態,而你的心態塑造著自己的未來,這是一條普遍的規律。我們能夠把扎根于人的心靈中的思想和態度轉化成有形的現實,不管這種思想和態度是什么。

亨利曾寫過這樣的詩句:“我是命運的主人,我主宰自己的心靈。”

有些人也許會問:“老天生來就待我不公,我生下來就有生理缺陷,那我該怎么辦呢?”如果你屬于這類“不幸者”之列,那就想想海倫·凱勒的人生經歷吧!還有誰能比一個又聾,又啞,又瞎的女孩更為不幸呢?可她成了美國著名的作家。或許你覺得海倫·凱勒只是一個特例,并不能說明什么問題,但下面這個平凡人物的故事定能讓你有的感觸吧!

有一個名叫丹普賽的孩子,他生下來就是一位畸形人,四肢不全,只有右足和一只右臂的殘端。作為一個孩子,他想跟別的孩子一樣嬉鬧玩耍。他喜歡踢足球。他的父母親就給他做了一只木制的假足,以便使他能穿上特制的足球鞋。丹普賽一小時接著一小時,一天接著一天地用他的木腳練習踢足球,努力在離球門愈來愈遠的地方將球踢進去。努力終于有了回報——他成為了新奧爾良圣哲隊的一名球員。

當丹普賽用他的跛腿在最后兩秒鐘內、在離球門63碼的地方破網時,球迷的歡呼聲響遍了全美國。這是當時職業足球隊踢進的最遠的球。這次圣哲隊以3比2的比分戰勝了底特律雄獅隊。

底特律雄獅隊的教練施密特說:“我們是被一個奇跡打敗的。”對許多人來說,這是一個奇跡,這個奇跡就是對祈禱者的回答。

“丹普賽并不曾踢中那個球,那球是上帝踢中的。”底特律雄獅隊的后衛沃爾凱說。

丹普賽的故事對我們有什么意義呢?

不論你在生理上是否有殘疾,不論你是兒童還是成人,從丹普賽的故事中,你都能從中得到以下啟示:

一、只有那些對事物有著熱烈的愿望并要達到崇高目標的人,才能走向偉大。

二、只有那些以積極的心態不斷努力的人,才能取得并保持成功。

三、在人類的任何活動中,要變成一個成熟的成功者,就必須實踐、實踐、再實踐。

四、當你確立了一定的目標時,努力和勞動就會變成樂事。

人的一生,就像一趟旅行,沿途有數不盡的坎坷泥濘,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華秋實。如果我們的一顆心總是被灰暗的風塵所覆蓋,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機、喪失了斗志,我們的人生軌跡豈能美好?而如果我們能保持一種健康向上的心態,即使我們身處逆境、四面楚歌,也一定會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而且,就現實的情形而言,悲觀失望者一時的呻吟與哀號,雖然能得到短暫的同情與憐憫,但最終的結果是別人的鄙夷與厭煩;而樂觀上進的人,經過長久的忍耐與奮爭,努力與開拓,最終贏得的將不僅僅是鮮花與掌聲,還有那飽含敬意的眼神。

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際遇不盡相同,但命運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因為窗外有塵也有星,就看你能不能磨礪一顆堅強的心,一雙智慧的眼,透過歲月的風塵尋覓到輝煌燦爛的星星。先不要說生活怎樣對待你,而是應該問一問,你怎樣看待生活。

如果你對自己很有把握,充滿了自信,就會保持樂觀向上的心緒,相信自己能夠做成任何事情。患得患失以及根深蒂固的自卑心理都會影響到你的自我感覺,進而影響你獲得成功的能力。然而,在個人奮斗的歷程中,由于沒有把握好自己的心態,我們就容易犯各種錯誤。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下定決心去做一件能讓自己的生活發生重大變化的事,但卻未能堅持到底。如果有的話,那你或許體驗過對成功的恐懼。人們恐懼成功有各種各樣的原因:

第一種,害怕產生負面的結果。

南茜曾先后三次被列為同一個職位的提拔對象,但每一次她的某些行為都使她的老板不得不重新考慮此事。南茜的確想得到提拔,但如果真的如愿以償,她掙的錢將第一次超過她的丈夫,她擔心這會令她丈夫產生自卑感,進而感覺她不那么可愛了。

第二種,害怕最終會失敗。

許多人擔心一開始如愿了,可最終還是失敗了,這種心態也導致了很多人的失敗。吉爾很想去秘書處工作,但是內心深處又矛盾:很想得到了這份工作之后,又怕自己難以勝任。因此,她總是有意放棄掉獲得這份工作的機會。

第三種,擔心被束縛。

杰夫喜歡從事與計算機相關的工作,并且十分在行。他的老板打算提拔他到計算機部門,但每當老板就要拍板時,杰夫準會犯個大錯。他擔心如果老板真的把他調到這個部門后,一旦自己在那個部門對計算機的興趣減弱了,那樣他就永遠被困在那兒了。

如果真有類似的情形發生,你就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克服擔憂或恐懼,下列的辦法或許對你有所幫助。

一、弄清憂慮所在。找出你真正擔心的東西是什么。吉爾并不擔心經不起剛開始的考驗,她所擔心的只是一旦得到那份工作之后可能面臨的失敗。

二、消除恐懼。南茜擔心如果自己掙錢比丈夫多,會令他產生自卑感。對于她而言,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與丈夫開誠布公地商量這件事。

三、預測最壞的結局。問一下自己,“最壞的結果會是什么?”對杰夫來說,他擔心調入計算機部門。而最壞的結果不過是他不得不回到自己原來的崗位或者另找一份新工作罷了。

失敗會給人生帶來破壞性的影響,但它也可以轉化成為有益的經驗。把失敗當作經驗,不吃一塹,難長一智。

在生活中,失敗是使我們的各種計劃更趨完善的一種方式。比如你正在實施一項減肥計劃。成功促使你不斷地堅持下去。在最初的兩個月里,你平均每周能減輕兩磅。可后來情況發生了變化。你又反彈了一磅。這一小小的倒退是幫你完善你的減肥計劃的重要一環。只要你從此更加注意自己的熱量攝入,堅持鍛煉,你的體重會再次下降的。

失敗、風險和變革都是個人進步和事業發展的關鍵環節。如果不冒風險,那你永遠都不會前進。

規則解讀:一件事情上的失敗絕不意味著你的整個人生都是失敗的,失敗只是暫時的受挫,不要把它當成生死攸關的問題。永遠保持積極的心態,做一個生活中的強者,你將離成功更近一些。

2.不要陷入失望的泥坑里

西方哲學家藍姆·達斯曾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因病而僅剩下數周生命的婦人,一直將所有的精力都用來思考和談論死亡有多恐怖。

以安慰垂死之人著稱的藍姆·達斯當時便直截了當地對她說:“你是不是可以不要花那么多時間去想死,而把這些時間用來活呢?”

他剛對她這么說時,那婦人覺得非常不快。但當她看出藍姆·達斯眼中的真誠時,便慢慢地領悟到他話中的誠意。

“說得對!”她說,“我一直忙著想死,完全忘了該怎么活了。”

一個星期之后,那婦人還是過世了。她在死前充滿感激地對藍姆·達斯說:“過去一個星期,我活得要比前一陣子豐富多了。”

還有一個人,因為幼年時患了一場大病,命雖保住了,但下肢卻癱瘓了。他的父親是位郵局干部,在他中學畢業后父親設法在郵局給他安排了一份可以坐著不動的工作,工資及各種福利待遇都與常人無別。在這個崗位上,他干了三年。按說,一個重殘的人,能有一份這樣安穩有保障的工作,應該感到十分滿足了。他的許多身體健康的同學,都還在為謀一份職業而四處奔波求人呢。但他卻辭職了,因為他在人們的眼光中,不但看到了同情,更看到了憐憫還有不屑。他的自尊心在這種目光中一次次被刺傷,所以縱是父親的耳光和母親的哭求都沒能阻止他。

辭職后他先是開了一間小書店,但不到半年便因城市改造、房屋拆遷而不得不關門。之后,他又與人合辦了一家小印刷廠,也僅僅維持了一年多,便因合伙人背信棄義而倒閉。兩次經商,都沒成功,而且還債臺高筑,這時他的父母和朋友們又來勸他說:“你一個殘疾人,就別瞎折騰了,多少好手好腳的人都碰得頭破血流呢,何況你!”父親勸他趁自己還在領導崗位上,讓他還是老老實實回郵局上班算了。但他還是沒有回頭,而是又選擇了開飯店。這次他吸取前兩次的教訓,一年下來,小飯店竟贏利兩萬多元,于是他又開了兩家連鎖店。10年之后,他的連鎖飯店不但在他居住的城市生根開花,而且還不斷在周邊的大小城市一家家開張。他自然也就成了事業成功的老板,且娶了漂亮能干的姑娘。當有人問他成功的經驗時,他說了很多,但他說最重要的,就是千萬不要同情自己。

當我們在面對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病痛、損失、挫敗的時候,常常會因為將精力放在病痛、折磨、懼怕的本身,而使得日子更加艱難,甚至許多人因此覺得“活不下去了”,而走上輕生的不歸路。沒有人喜歡面對人生痛苦的部分,但只有那些明了自己的思想動力、愿意并成功自我掌控的人,才能夠避免將現有的苦痛不斷放大,才具備較佳的應對能力。

在現實生活中,不單是身有殘疾和病痛的人,就是健康的人,在遭遇挫折和失敗的打擊時,也會生出悲觀失望、自憐自卑的心情來。在這種情緒的籠罩下,人往往不是寄希望于他人的援手,就是一蹶不振,失去重新嘗試的勇氣。其實,不同情自己,對自己進行鞭策和批判,反省和檢討失敗的原因,才會走出懦弱心理的陷阱。

許多人抱怨自己命運不濟,因為缺少機會。那么機會對人生究竟有多重要呢?其實機會就像買彩票一樣,投入得越多,失望的概率就越大,因此,過分相信機會有時也是一種自欺欺人。

麥士是位成功的商人,卻不幸患上了白內障,視力嚴重受損,不要說閱讀寫作,就連駕車外出都極其艱難。與他一同患病的一位病友受不了這種折磨,每天不是喝得酩酊大醉,就是對著別人大發雷霆,僅僅過了半年,那位病友便離開了人世。目睹此景,麥士倍感凄涼。因為疾病,他已不得不結束原來的生意。他的生活漸漸陷入了困境。

在那段舉步維艱的日子里,書給了酷愛閱讀的麥士很大慰藉。因為患病,麥士深深體會到視力不良者的不便與需要,他決定尋找一種能夠容易閱讀的字體。

經過差不多一年的研究,麥士發現在紙上印有粗線條的斜紋字體,不但對視力有障礙的人大有幫助,也能提高一般人的閱讀速度。于是,麥士把自己僅有的15000元存款從銀行里取了出來,把這組新研究出來的字體整理妥當,計劃全面推廣,麥士在加州自設印刷廠,第一部特別印刷而成的書面市了。一個月內,麥士接到了訂購70萬本的訂單……。

當你遭受損失、挫折的時候。不要把焦點放在你無法挽回的部分,而要把焦點放在“生活里還有那些值得感謝”“還能為自己做些什么”的部分。當自己的情緒呈現負面或消極的時候,要確保自己的意念完全投注在解決辦法上,而非問題全身;學著即使在與不幸共存的時刻,還能夠積極向上、活在此刻。那么,即使面對再艱難的境況,我們都還能保持內心的寧靜;在苦難突然降臨的時候,我們能沉著冷靜地應付,從而主宰自己的命運。

規則解讀:別人同情你不要緊,若自己同情自己,就會成為懦夫,而沒有勇氣去奮斗。

3.丟掉恐懼,向前進

地球上的每個人都害怕某樣東西,大部分恐懼感都是遺傳的。但你必須先克服你的恐懼感,然后才能在你的生命中獲得有價值的成就。

地球上的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受到這些見不到的恐懼感的控制。要想消滅這些敵人,第一步就是找出它們究竟在何處,并認識它們。

它們通過兩個遺傳方式,占據你的身心。第一種是所謂的肉體遺傳(達爾文對此做過很多研究);另一種是所謂的社會遺傳。生存在黑暗時代的人們,用這種遺傳方式,把他們的恐懼、迷信及信仰,一代一代地往下傳,一直傳到現代。

首先,讓我們研究肉體遺傳在創造恐懼時所扮演的角色。從一開始,我們就發現大自然一直是個殘酷的創造者。從最低等的生命到最高級的生命,大自然一向默許較強壯的動物捕食弱小的生物。

魚類捕食蟲;鳥類捕食魚;較高等的動物則捕食鳥類,如此惡性循環上去,一直推展到人類。然而,人類不但捕食其他較低等的動物,甚至還捕食“人類”。

整個進化論就是弱肉強食的最佳例證。難怪比較虛弱的動物都會“恐懼”強壯的動物。“恐懼”的意識,天生就存在于每一個生物的腦海中。

大多數的恐懼本能,都是經由肉體遺傳到我們人類身上的。

現在,讓我們來研究社會遺傳,并找出它所扮演的角色。“社會遺傳”這個名詞指我們所學習的任何事項,也就是我們從其他人那兒觀察到或經歷到的每一件事。

你須先把自己的所有偏見拋開,那么你也許就能夠知道有關于你的“六個最危險敵人”的真相:

一、恐懼貧窮:要述說這個人類大敵的歷史真相,是需要勇氣的,而要聽取這個真相,更需要勇氣。貧窮的恐懼起源于人們習慣在經濟上捕食他們的同伴。只有本能,而沒有思想能力的動物,只會在肉體上捕食其他動物。人類擁有高度的感覺,并具有更具力量的武器——思想,因此,并不吃其同伴的身體:他從經濟方面“吃掉”同伴,可獲得更大的樂趣。

因此,社會上才會出現經濟犯罪,為了保護其中的受害者,每個國家也都出臺了相應的法律措施。

二、恐懼衰老:造成這項恐懼感有兩個主要的原因:第一,人們認為,衰老會帶來貧窮。第二個原因,則是來自神學方面的一些教誨。教導人們認識地獄的可怕情形,使人們認為,人在衰老之后,等于接近了另一個更可怕的世界,因此導致人們對衰老產生恐懼。

三、恐懼生病:這項恐懼是經由肉體及社會遺傳而來,每個人天生就有這種恐懼感。從出生到死亡,每個人的肉體內部即不斷進行永恒的戰斗——細胞群之間的戰爭。一群細胞是所謂有利的“身體建造者”,另一群則是破壞者,或稱之為“病菌”。恐懼的種子誕生在人類肉體中,造成這種結果的是大自然的殘酷計劃:允許強壯的細胞生命捕食較弱的細胞,因此,生病在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

四、恐懼失去心愛的人:這項恐懼使瘋人院中充滿瘋狂的嫉妒,因為嫉妒本身就是一種瘋狂的衍生物。它可能會導致離婚及其他形式的殘酷懲罰。它是上一代經由社會遺傳方式所傳下來的,因為,在石器時代,人類往往以武力搶走同伴的伴侶,使他人遭受到沉重的心靈打擊。這項方法到目前已有所改變,但其實施方式則沒有太大的變化。人們不再強行奪走他人心愛的人,而改以五顏六色的漂亮緞帶、快速跑車、醇酒、閃閃發亮的寶石,以及宏偉的住宅。

人類確實大有進步。以前強取豪奪的方式,現在改為“利誘”。在這種“利誘”面前,人們恐懼自己心愛的人抵不住誘惑。

品牌:大呂文化
上架時間:2014-09-22 16:37:00
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大呂文化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鹿泉市| 靖远县| 合水县| 雅江县| 佛学| 芦山县| 舟曲县| 普兰店市| 杂多县| 东城区| 安宁市| 高陵县| 黎平县| 黑水县| 临漳县| 常宁市| 成都市| 海丰县| 湖北省| 广汉市| 岑巩县| 嘉鱼县| 兴安县| 高州市| 遂溪县| 句容市| 西青区| 祁东县| 融水| 民丰县| 余庆县| 南岸区| 杭州市| 西林县| 漾濞| 石阡县| 海原县| 揭阳市| 彩票| 连平县|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