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血濺風波亭
大夏朝崇德七年。
在位于富饒的八百里秦川內地挺立一座宏偉的雄城,氣勢磅礴,如同巨人一般俯視著四方大地。這便是大夏王朝的國都------長安城。
長安,作為國都顧名思義,愿大夏朝長治久安之意。
今日的長安城,天色灰蒙蒙一片,陰氣沉沉,不見天日。還是在六月份,這種陰沉的天色并不多見。
可今天都城內的人卻是異常之多,人們三五成群,行色匆匆,面色凝重,都往著一個目的地而去-----大理寺。
大理寺乃是大夏最高的審判機關,院內樓閣不少,外圍高墻紅壁,大門口有著的兩尊石獅子,怒目而視,威風凜凜。顯示出這最高審判院威嚴,秉持,公正。
在大理寺外,一排排京城禁衛軍,將大理寺圍的水泄不通。一方面,防止著外面越來越多的百姓闖入寺內,另一方面,要更加嚴防有判將余黨來營救將要被押來的重犯。
想起這重犯,連這些冷血的京城禁軍,大多也心頭泛起陣陣漣漪,內心微微哀嘆。大夏朝國之倚重的大將軍,今日要命喪于此!
這位官拜右丞相,令胡人聞風喪膽的大將軍,便是軍神岳武穆。
此刻的岳武穆,頭發散亂披與肩部,雙手雙腳都鎖上了沉重的銬鏈,邁著堅挺的步伐緩緩向大理寺走去,一雙凌厲威嚴的銅鈴大眼,平視著前方。這飽經滄桑,從無數戰場中走出來的鐵血男子,臉上顯示出些許的疲憊。
是啊,他累了,身累,心更累!他率領著岳家軍北伐擊胡,數次破敵,就在準備一鼓作氣,直搗黃龍,立不世之功之時。大夏朝那位年輕的帝王卻連下十三道金牌召他回朝!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一連十三道金牌,從開始的規勸,到最后的問責。使他不得不班師回朝,沒想到的是回到京城,皇帝沒有對他在外浴血殺敵,保境安民的嘉獎,而是要他的項上人頭!
罷了,不想也罷。君要臣死臣不得死,他現在擔心的是在那嚴酷的西北邊疆上保家衛國的將士,擔心的是屢遭胡人侵擾的貧苦老百姓啊!
可敬!可悲!可嘆!這位大夏國的軍神,到死時也牽掛的是守衛邊疆的戰士和貧苦的百姓。
在岳武穆身后兩側,跟隨著兩排押他前往大理寺的禁軍,禁軍們默不作聲,小心翼翼,沒人敢冷眉橫目,喝罵督促。在他們眼中不僅是對岳武穆敬重,更多的是對他一身武學修為的敬畏。
一身大乘期的武學境界,他要想走,沒人能留的住!也是大夏朝軍中唯一一位大乘期高手!
或許也就是這身修為要了他的命!
從牢獄到大理寺兩旁站滿了來圍觀的百姓,禁軍們亮出刀劍,嚴陣以待,以免百姓們哄亂鬧事。他們對岳武穆不敢喝罵,可對付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百姓,到簡單多了。
岳武穆邁著沉重的腳步,所過之處,鴉雀無聲。終于走到了那兩尊象征著公平秉持,威嚴的石獅面前。百姓們不再說話,都看著這位夏朝的軍神。寂靜,寂靜使得威嚴的大石獅,顯得有些可笑。
岳武穆微微抬頭,看了看四周的百姓,眼眶有些濕潤,嘴角微動,卻又沉默不語。合了眼,轉身向院內走去。
“岳大將軍,忠君報國,何罪之有?我等不服!”不知誰在人群中喊道。
“就是我們不服!”
“岳將軍,佑我大夏,戰功赫赫,何罪之有?”
“岳將軍無罪!”頓時間四周呼喊聲如同煮沸了的水一般,翻滾沸騰,激昂慷憤。百姓們人多勢眾,逐漸突破禁軍的阻擋,向大理寺門口逼近。
四周百姓太多,禁軍們握著刀,只能拼命阻擋,沒有命令他們也不敢持刀傷人。
大理寺內,風波亭中。亭中擺放著一檀木大案桌。御史大夫秦會之坐于正上方,此刻正皺褶眉頭,翻看著文案。幾位陪審大臣坐于兩旁竊竊私語,也不知道在說些什么。
此時的秦會之也是頭疼萬分,他平時日雖然在朝堂上于岳武穆頗有不和,此人心直口快,口無遮攔,在朝堂上弄的他幾次都抬不起頭,對岳武穆他是懷恨在心。早在皇帝十三道金牌召岳武穆回朝,他就猜中了皇帝的心思,在皇帝身邊可是沒少煽風點火,高興的幾晚都合不攏眼。
可沒想到的是,皇帝卻暗下旨意,此事交于他全權處理,讓他火熱的心頓時被澆了冷水。
好一個全權處理,秦會之面色陰沉,疲憊的揉了揉太陽穴。岳武穆與他多年交惡,朝堂上下無人不知,由他親手處理岳武穆,所有的矛頭順理成章都指向自己。皇帝真是好深的權謀啊!岳武穆是死是活,由我來全權決定。可是岳武穆只能死,因為皇帝是要他死,我秦會之又怎么敢違背皇意。
岳武穆武勛卓越,幾次率軍殺入大漠深處,胡人聞風喪膽,“壯志饑餐胡擄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寫的壯詞垂髫小孩都能倒背如流,行軍作戰,與戰士同甘共苦,愛民如子,深得人心。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敬仰。這些他秦會之不是不知道,他不想背負這千古罵名,可他卻又不得不背負這千古罵名。
秦會之放下文案,拿起茶杯,緩緩的抿了一口香茶,拋下心中的煩心事,穩了穩心神,給人以氣定神閑之感。
“岳武穆,背主求榮,私通敵國,你可知罪?”秦會之面無表情的盯著眼前虎背熊腰,挺立于亭中的岳武穆,一字一句緩緩的道。
他沒有要求岳武穆下跪問審,對此案他只希望能盡快解決給皇帝一個交代,以免再生事端。而這位秦大人,不論在何時也都能不形于色,不言于表。
兩旁的陪審官員,聽見秦大人發話,都停止了交談,靜坐端正看著岳武穆如何回答。
“我岳武穆從小立志殺敵報國,幾次率軍攻入大漠,殺的胡人拋妻棄子,不敢南下牧馬。何謂私通敵國?我身為大夏的大將軍,官至右丞,出將入相,深受皇恩。何謂賣主求榮?”岳武穆冷哼一聲,凌厲的眼神直逼秦會之,毫不掩飾眼中的憎惡。
“你身為朝廷重臣,不心憂天下,不思治國安民。只會嘩世取寵,迷戀權位,貪圖享樂。奸佞小人耳!”最后幾句,岳武穆幾乎是大聲喝罵出來。手上的銬鏈被揮舞的砰砰作響。
坐右的陪審大臣,靜悄悄一片,聽任岳武穆在亭中與秦大人對峙,誰也不敢出聲插話,甚至有的人已經額頭冒出許多冷汗,小心用衣襟擦擦,低頭不知在看什么。他們不過逢場作戲罷了,這些事讓他秦大人去操心去吧,陪審大臣們心里都在暗想。
能做到今天的位子上,這些陪審大臣那個不是老狐貍一般,機靈的很。他們不會在眾多人面前有意結交秦大人,今天受審的是岳將軍,也說不準那天就輪他秦會之了,官場之中還是謹慎站隊的好。
“大膽,本官已經搜羅出你私通敵國的種種證據,由不得你胡言亂語!”秦會之面對喝罵倒也顯的沉穩,厲聲道。
岳武穆轉身背對秦會之,抬頭望天,不再說話。他心中也是清楚的很啊!他的命,豈是一個秦會之敢要的?只是從小苦讀圣賢之書,他邁不過去那個坎兒。
“稟大人,門外百姓鬧事,快要沖進院內,說是要為岳將軍申冤。”一禁軍校尉急匆匆的進來,向秦會之稟報。
“將滋事者轟出大理寺,不得踏入大理寺半步。”秦會之道。
“可是外面百姓越來越多,禁軍抵擋不住,是否可……”禁軍校尉連忙道。
“李大人,你出去安撫一下百姓,絕不能干擾到審訊。”秦會之打斷了校尉的話,向一旁的李大人吩咐道。
“秦大人,放心。”李大人說著起身,正了正衣襟轉身向外走去,校尉也起來緊隨其后。
秦會之看了一眼背對著他的岳武穆,猛的一頓,連忙又吩咐道:“記住,切不可傷了百姓。”
李大人頓了頓,領命而去。
“岳武穆私通敵國,以下犯上,結黨營私,有負陛下栽培。現時辰已到,監斬官問斬,以正王法!”秦會之正了正身子沉聲道。他不想在浪費時間,直接扔下監斬令,勒令斬首。
“斬!”天外之音,如驚雷一般在亭內回響,震驚了四座各位大臣。
一種不妙的預感涌上秦會之的心頭,秦會之猛的起身,只見長劍破空而來,甚至都看不清人影,眼中只閃現出一道劍光。
“咚……”人頭落地的聲響傳來,頭顱一直滾到一位陪審大臣的腳下,四周寂靜無聲,這突如其來的一幕,使得眾大臣都沒有反應過來。
“秦大人,死了!”一旁的陪審大臣看著眼孔還瞪著圓大的頭顱,驚聲道。打破了這片刻的寂靜。
“奸佞小人,死不足惜!”帶著陣陣殺氣的聲音傳來,所有人的目光才轉移到凌空而來的黑衣男子身上。
一旁的禁軍護衛面面相覷,緊握著刀劍不敢上前,這些護衛也都是高手,可剛才黑衣男子那破空而來的一劍,他們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甚至離他近的護衛握刀的手,都在顫顫發抖。
威壓,這就是強者的威壓!
黑衣男子直接無視一旁眾人,直徑走到岳武穆面前,沉聲問道:“有什么遺愿?”
從頭到尾發生的一切,岳武穆都沒有回頭。似乎他早就知曉黑衣男子的到來,此刻回頭看向黑衣男子道:“你不該來!”
“不過殺一豬狗罷了!”
“你這是在逼我?”
“我只是不想讓世間損失一位大乘高手罷了!”黑衣男子冷聲道。
“我意已決,只是可惜沒能戰死沙場!幫我將這岳家槍法交于有緣人傳承下去吧。”岳武穆從衣襟里拿出槍譜交給黑衣男子,男子疑遲片刻接過槍譜。
“愚蠢!”黑衣男子冷聲一哼,轉身飛奔亭上消失不見。
“這是劍圣獨孤求敗!”一旁的一位陪審大臣,似乎想起來失聲出口。
岳武穆仰天大笑,震碎雙手的鎖鏈,從禁軍手中躲過長劍。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長劍刎脖而過,血賤風波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