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人人都需要好心態》:知足方能常樂
一個人知道滿足,心里面就時常是快樂的,達觀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相反,貪得無厭,不知滿足,就會時時感到焦慮不安。用叔本華的觀點來說,就會使人生在欲望與失望之間痛苦不堪。
在開始心理學話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則小故事吧:
動物園里有一只剛來的小猴子,它被關在籠子里。
動物園的工作人員給它安置了一個很漂亮的“家”,每天都喂它喜愛的食物??墒撬€是不高興,它想念它的爸爸媽媽,想念它從前的伙伴。它很傷心,總是不停地大叫。結果吵得其他動物都跟著一塊叫喊起來。
一位工作人員看到這只猴子這么不老實,決定好好教訓它一番,他用電棒去擊打小猴子,可是小猴子叫得更兇了。
這時,另一位工作人員走過來,他對他的同事說:“讓我試試吧!”
他把小猴子裝進一個很小的籠子里,然后吊在關老虎的房間里。老虎還以為是給自己送上美餐來了,饑渴地盯著小猴子。小猴子嚇得歇斯底里地叫了起來。這讓老虎更加興奮,它跳起來撲向猴子。
小猴子以為自己完了,叫得越發尖利了。但老虎沒有碰到猴子,因為籠子離地面的高度是它達不到的。所以它的一次次嘗試只是在白費力氣。小猴子嚇壞了,它叫了一夜,直到第二天早上它才回到它的“家”里。
回到“家”的小猴子沒有了老虎的威脅,逐漸安靜了下來,很快睡著了。
有時候我們就像這個小猴子。為什么我們總是會怨天尤人呢?那是因為我們從未遇到過十分糟糕的情況。珍惜現有的一切,懂得滿足的人是幸福的。
一個人知道滿足,心里面就時常是快樂的,達觀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相反,貪得無厭,不知滿足,就會時時感到焦慮不安。用叔本華的觀點來說,就會使人生在欲望與失望之間痛苦不堪。
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不少鋌而走險而落得身敗名裂的人正是因為欲壑難填,貪得無厭而走上犯罪道路的??吹竭@些人的犯罪事實,很多人都會由衷感嘆說:“要是他早一點收手,大概也不會走到這一步!”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這些感嘆所流露的,正是“知足”的思想?。栴}是,一旦受貪欲支配,又哪里會知足,哪里會收得住手呢?
所以,“知足”不是沒有追求;“知足常樂”更不是平庸的表現。相反,倒是很難得修煉成的德行,尤其是在我們這個物欲誘惑滾滾而來,擋也擋不住的時代。
人是應該有更高的追求,但這與知足并不矛盾,做人要想有好的心態,就是要能將這二者有效地結合起來。實現了一個目標后,可以為下一個目標準備,但不能在這個目標還沒實現時就想得到更多,那就變成了貪婪,事實上,知足才是最好的追求動力。
知足常樂的人很容易被人們認為是胸無大志。因為這些人往往在競爭異常激烈的今時今日,卻不去爭,不去怨,不去嫉妒傷害他人,而是平和樂觀地生活著,這樣就導致別人以為他們沒出息、沒能力。這顯然是一種錯誤的觀點,知足并不代表不進取,無大志或拒絕與人競爭。它只是我們生活的一種態度而已,是一種看透世事無常后的大徹大悟罷了。
不與人比,堅持自己的成功原則,不用處心積慮地算計別人,懂得知足,那么你將擁有真正而長久的快樂。
再給大家講一則小故事。
兩個人同時在向上帝祈禱:“萬能的主?。∽屛以倌贻p一回吧……”上帝聽到后,召見了他們,要他們說出原因。
第一位說:“我是一名教授。盡管我腦子里裝的知識很多,受到不少人的尊敬,然而我從未感到有絲毫的快樂。因為,我那寶貴的青春年華全都是在無休止的學習和無盡的書本中度過的。我沒有足夠的時間享受戀愛的感覺,也沒有精力去舞廳尋求刺激。我所擁有的只有知識和迂腐,而我現在非常想過那種快樂瀟灑的日子——我想再年輕一回!”
第二位說:“我是個乞丐,這一生我從未有過快樂的感覺,走到哪都會受到別人的冷眼。在我年輕的時候,我把時間全都浪費在無聊的玩鬧中。我沒受到過知識的熏陶,也沒感受到勞動的快感。我所擁有的只有饑餓和愚昧,而我現在所羨慕的是知識和創造。主?。∽屛以倌贻p一回!”
“去吧,我會讓你們再年輕一回的。”上帝揮揮手,同意了他們的要求。
兩人又重新回到了人間,生命從18歲開始。
教授將所有的書本都扔在了一邊,每天沉湎于玩樂之中。
乞丐則沉醉于無盡的書本之中,在知識的海洋里暢游,不久,他便考入了自己理想的學府……
一眨眼的工夫,十年過去了,上帝又召見二人,詢問他們再度年輕的感受。
教授滿臉愧色,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因為,他已經變成了乞丐。
乞丐說:“感謝上帝!通過這么多年的努力學習,我成了一個備受人們尊敬的教授,終于感受到了生活的快樂。”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這樣的道理:不要總是埋怨自己的境況不佳,要學會知足,知足的人才會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