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鄱陽立形
鄱湖白石浮一塊樂海浪花起千層南邊的宋朝在一一五五年發生了兩件讓人歡樂的亊。
饒州鄱陽城里熱鬧非凡:鞭炮聲、鑼鼓聲、歡歌聲、馬嘶聲、號角聲,一聲比一聲高!
人們沉浸于狂歡之中,大人們歌之舞之,小孩子們跟著跳著跑著!不停的鞭炮聲,響徹九天云宵;歡樂的鑼鼓聲,節奏、韻味叫人不得不欣喜若狂。人們的歡笑聲發自內心,猶如壓抑了很久的地熱,突然暴發,壯觀而美麗!是那么自然、那么爽朗、那么甜美。每個人的臉上好似牡丹花開放,漂亮而嫵媚,自然而高雅。
街上的鞭炮聲、鑼鼓聲、歡歌聲不知持續了多久,弄得一位老太太不耐煩。也許是歲數大了,經不得過分吵鬧與歡快,也許是不習慣突如其來的喧囂聲,也許是沒有明白街上的人們為什么嗚放鞭炮、敲鑼打鼓、歡歌勁舞。她對身邊丫環青竹說:“青竹跑一趟,去看看外面干什么?怎么這樣鬧得慌?”
“奶奶,說是朝廷死了一個什么大官!”坐在一旁的媳婦依兒子身份對婆說。
“死了人也這么鬧?這么歡樂?這么高興?真是變天了!”奶奶說。
“我還要去看嗎?”青竹問。
“不去了!讓他們鬧去!”奶奶說后對兒媳問:“佐霖到那里去了?”
“外邊瘋去了!”兒媳回答。
“黃菊,你去把佐霖找回家來做功課,他爸回來,若不見他,你們一個個都要挨罵的!”奶奶用拐扙指著黃菊說。
“媽,今天陽光好,老大佐澤向我保證過帶好弟妹的。”媳婦這時不叫奶奶而叫媽。“讓他們玩去,是我答應了他們兄妹三人的,說是到盤洲跟洪家兄弟在一起,不會有亊!”媳婦是用乞求婆婆的口氣對老奶奶說這番話的。
“陽光好?今天有點反常,我的腿很痛,只怕今年的小陽春會早到!”奶奶自言自語后又對翠松說:“那就讓他瘋去!”然后又自言自語說:“天柏也該回來了!”
“媽,您不要老念他,他知道回來的!”
“你都快要生了,他倒好!游山玩水、逍遙自在去了!”
“媽,他是到堯山參加“菊花詩會”去,他說了“這倆天就回來”的!”
“你老是護著他,到時候他把你賣掉了,你還幫他數銀子呵!”
婆媳的對話有些時間了,顯得是那么和諧、溫謦、親情。讓青竹、黃菊、紅梅、紫蘭四個丫環好不羨慕。他們也向望將來能嫁個好人家,有個這樣通情達理的婆婆。
突然,院子門與女兒門“拍拍”作響,街上的人群就了無聲息,鑼鼓聲也停了。
老奶奶又急了,她對紅梅說:“我說吧,天要變臉吧!讓張叔去買鞭炮來!順便接一下詩含他們!”
紅梅答應了一聲:“好!”就去后院了。
“拍”的一聲,女兒門踢開,幾個小家伙回家了!
街上不吵不鬧了,家里可熱鬧了!
“一個姓秦的宰相死了!”
“街上好多人!”
“放了好多鞭炮!我檢了好多呢!”
“有—個老人在跳舞時,突然喘不過氣來,幾十個人把他送醫坊了,不知死活!”
“當差的衣服可漂亮了,我長大要嫁當差的!”
“聽說他死了,天下會太平!”
“不要亂說活!”奶奶歷聲阻止。
“又不是我說的,是街上大人說的!”
“那也不能說!”
孫兒孫女果然消停了。
外面的北風越來越大,天也暗了下來!
“只怕要下大雨!”奶奶說。
“秋雨貴如油!下大點更好!”媳婦說著話,突然叫了一聲“哎喲!”
站在奶奶一旁的丫環紫蘭急著說:“少奶奶要生了!”
丫環黃菊馬上說:“我去叫李叔去請外婆!”她邊說邊往西廂房跑去。
稍停下來的小家伙們又鬧開了!
“我要弟弟!”
“我要妹妹!”
“弟弟好!”
“妹妹好!”詩含爭不過兩兄弟,跑到奶奶身邊,跪下抱住奶奶大腿告狀說:“奶奶!你看他們又欺負我!”
“哥哥不欺負妹妹,是你太強勢了,要爭個贏的,乖,他們敢欺負你,我會用拐棍打他們的!”奶奶用左手扶模著詩含的小臉蛋說完,抬頭對丫環青竹說:“把他們幾個帶去洗澡、吃飯。”
青竹帶著小家伙們去后院了。奶奶又吩咐紫蘭扶少奶奶去西房,她也跟在后邊進了西房。
少奶奶的腹痛一陣比一陣緊,她的叫喊聲也一聲比一聲高。
這亊發生在饒州鄱陽城東流水橋附近一家姓姜的府上。
鄱陽縣,春秋時楚番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置番縣,縣令吳芮始筑城池,縣治在鄱陽鎮。西漢因縣城地處番水之北而名番陽縣。東漢改鄱陽縣。建安十五年為鄱陽郡郡治,縣治遷至今古縣渡鎮。三國赤烏八年縣治還至今鄱陽鎮,晉咸寧六年三月遷治今石門街鎮,南朝齊中興二年還治今鄱陽鎮。隋開皇九年為饒州州治。鄱陽縣,素有“魚米之鄉”、“富饒之州”、“銀鄱陽”的美譽。
鄱陽湖因縣而得名,鄱陽縣的縣名比湖名早了800多年。鄱陽湖因鄱陽縣而得名,鄱陽縣因鄱陽湖而揚名。
鄱陽湖為中國最具有活力的淡水湖。在江西省東北部。在古代有過彭蠡、官亭湖、揚瀾湖等多種稱謂,在漫長的歷史年代有一個從小到大的演變過程。湖盆由地殼陷落、不斷淤積而成。遠在地質史“元古代”時期,湖區為“揚子海槽”的一部分,大約在距今八九億年前的燕山運動時期,湖區地殼又經斷陷構成鄱陽湖盆地錐形。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彭蠢澤”向南擴展,湖水進抵今鄱陽湖。在彭蠢澤大舉南侵之前,低洼的鄱陽盆地上原本是人煙稠密的城鎮,隨著湖水的不斷南侵,鄱陽湖盆地內的鄡陽縣城和海昏縣治先后被淹入湖中,而位于海昏縣鄰近較高處的吳城卻日趨繁榮成江西四大古鎮之一,因此,歷史上曾有“淹了海昏縣,出了吳城鎮”之說。
鄱陽湖匯集贛江、修水、鄱江、信江、撫河等水經湖口注入長江。形似葫蘆,南北長110公里,東西寬50~70公里,北部狹窄僅5~15公里。在平時水位時湖水面積為3,150平方公里,高水位時為4,125平方公里以上。但低水位時僅500平方公里,以致有“夏秋一水連天,冬春荒灘無邊”的描述。《漢書·地理志》“豫章郡彭蠡”條載:“彭蠡澤在西”。還有另一種說法:“彭者大也,蠡者瓠瓢也。”形容鄱陽湖如大瓢一樣;
謝靈運有《入彭蠡湖口》詩,詩曰:客游倦水宿,風潮難具論。洲島驟回合,圻岸屢崩奔。乘月聽哀狖,浥露馥芳蓀。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千念集日夜,萬感盈朝昏。攀崖照石鏡,牽葉入松門。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露物耾珍怪,異人秘精魂。金膏滅明光,水碧綴流溫。徒作千里曲,弦絕念彌敦。又有因湖旁有宮亭廟而得名宮亭湖。“揚瀾湖”是由一些親身經歷過鄱陽湖風濤險惡的人們而得名,宋李綱《彭蠡》詩:“世傳揚瀾并左蠡,無風白浪如山起。”宋余靖《揚瀾》詩:“彭蠡古來險,湯湯貫侯衛。源長云共浮,望極天無際。傳聞五月交,茲時一陰至。颶風生海隅,馀力千里噎。萬竅爭怒號,驚濤得狂勢。”
鄱陽湖是白鶴等珍稀水禽及森林鳥類的重要棲息地和越冬地。白鸛、黑鸛、白鶴、大鴇、斑嘴鵜鶘、白琵鷺、小天鵝、白額雁、黑冠鵑隼、鳶、黑翅鳶、烏雕、鳳頭鷹、蒼鷹、雀鷹、白尾鷂、草原鷂、白頭鷂、游隼、紅腳隼、燕隼、灰背隼、灰鶴、白枕鶴、花田雞、小杓鷸、小鴉鵑、藍翅八色鶇等都在這里過冬。
鄱陽湖,美麗的湖,神話的湖,傳奇的湖,充滿詩情畫意的湖,她象一個淡妝素抹的少女,含情脈脈地笑迎每一位光臨的游客神游翻陽湖。鄱陽湖中有一群起伏的山體,猶如一串綠球散落在煙波浩淼的鄱陽湖中。這些山體雖然為數不多,卻目睹了古彭蠡的變遷,經歷了鄱陽湖的無數次洗禮。如今屹立在鄱陽湖東部水面上,點綴這里的風光峰巒起伏,島石鱗峋,主峰尖峰嶺為141米高,南北走向,呈橄欖形,故稱長山,古時有稱鄱陽山的;又有被范仲稱之謂“小南海”的“鳥島”瓢里山。登島會頓使人感受到空氣新鮮,恬靜寧謐,塵囂遠離,身心舒爽。尤其是夏日,鄱陽湖清風徐徐,舟楫點點,極目遠望,浩波無際,會讓人倍感胸襟開闊,心曠神怡。若有興致與漁家一同下湖,感受尤為新奇,或輕波蕩漾,或驚濤駭浪,或漁歌唱晚,或波光掠影,給人以遐想和驚嘆。這兩個島看似孤單,卻出人意外。在長山島上,曾發現過唐代瓷窯,又有著天然洞穴。瓢里山上,百鳥爭鳴,百花齊花,樹木青翠,山竹挺拔,是為仙境。這些湖島是消除塵囂和繁忙的良好去所,還能回歸自然,讓你領略到大自然賦予你的各種情趣。鄱陽湖周邊也有高山。西接廬山、北望黃山、東依三清山、南靠龍虎山。
鄱陽湖豐水季節,水天一色,河湖一體,浩浩蕩蕩,一望無際,煙波浩渺,橫無際涯,山蒼蒼、水茫茫。人在其中,猶如置身于大海。枯水季,水落灘出,形成了廣袤的濕地草洲,構成了美麗的江南大草原;小河淼淼,在寬闊的草洲上蜿蜒,夜來徐汊伴鷗眠,西徑晨炊小泊船。每年春、秋、冬三季,芳草萋萋,草深過膝。一到冬季,則蘆葦叢叢,蘆花飛舞、候鳥翩飛、牛群倘佯,讓人流連忘返。是自然生態之旅的首選之地。被譽為“中國最美的草原”。
鄱陽湖煙波浩淼,氣勢磅礴,湖內河流眾多,溪水蜿蜒,農田蔓延,蘆葦片片。湖光山色,景色幽靜,環境優雅,空氣清新,溶山水之靈氣于一方,匯自然與人文為一體。集濕地文化、候鳥文化、農耕文化、飲食文化等人文景觀資源于一體,形成了融多種風格文化的壯美景觀。
鄱陽縣山美水好,自古人才輩出,地靈物豐富食,匯集吳楚文脈。東東湖墨池無底、南鄱江水動不止、北芝山高矗云端、西鄱陽湖煙波浩淼。古時商賈云集、水運直抵海外。湖水養育百姓、山色滋潤萬物。山青水秀勢大、人杰地靈韻高。
鄱陽人才聚集,引領江山風騷。吳芮異姓封王、雷義高風亮節、陶侃武能掛帥、陶母教子有方、郭璞彩筆畫丹、周魴智對曹休、天成自封為王、郭常杏林妙手、歐陽字點金碑、真卿留心薦福、明遠賣房置義、獻之書帖揚名、居易無住投兄、顧況中酒推才、吉孚才過江南、仲淹憂樂胸懷、洪氏父子賢良、汝礪文冠狀元、岳飛題雪詠勢等等。
鄱陽城為六門,東有永平門,南稱南門,西南謂月波門,西是蠙洲門,西門靈芝門,東北為朝天門。
今天要出生的主人翁就是住戶于縣城東臨東湖邊,北近朝天門,家靠東流水橋的姜府的小孩。東流水橋在承流巷與艮止巷中間處。橋為紅石主體,青石為欄桿,橋上有廊亭。橋下通道主要泄城北之水,通往東湖。傳說中的范仲淹“九箭射東湖”的第一箭當是東流水橋處。從縣城地形考查,東流水橋處是城中最為低洼,范仲淹開城墻治內澇,泄水患,該拿此地做試點。
姜府大院,座西朝東,木磚結構,兩進,中間有天井,青磚黛瓦,贛徽建筑風格,雕梁畫棟,刻花鏤圖。
姜府大院門內,南北各一棵百年桂樹,花開溢香院舍,叫人淘醉。今年的桂花開得特別好,朵朵豐滿,片片張揚。南邊桂樹旁有口古井,紅石井墻,青石井欄,井欄上刻有“承澤渭水”四字。北邊圍墻邊有一竹園,百拾支山竹挺拔,青翠。房前大門兩邊各一株梅花樹,梅花樹下是菊花,黃的,白的、紅的、紫的等多種顏色。今年菊花好象要與梅花爭艷似的,盡情出頭,個大片長,色澤鮮艷。菊花中有數棵月季,紅紅的象團火,賽過牡丹富態,勝過石榴光艷,奪人目光,惹人喜愛。
姜府大院,井旁潔凈、竹園幽雅、梅樹傲立、桂花葉暗、菊花燦爛、月季笑容、整個大院無雜草,收拾得讓人神怡。
姜府內這一天夠忙的,在姜家奶奶的安排下,又顯得是那么井井有條,紋是紋,絲是絲,一步步向前走,穩妥扎實。管家張叔,苦力李叔,廚娘劉氏,四個丫環也都能主動幫忙。什么燒開水,請外婆,點火盆等準備接生新生命的工作都提前做好。請外婆,是鄱陽人對從亊接生人員的尊稱。接生者稱之謂接生外婆。燒開水,點火盆,就是鄱陽地域流行的一種古老習俗。新生兒一定要用溫水洗凈“前世”所帶來的污垢;這還不夠,又一定要用火來燒盡“前世”的記憶。也有說是讓新生兒銘記人生中有“水深火熱”。還有一種法是讓新生兒懂得“人間煙火”。不管怎么個說法,這個“做”法就有點難。點火盆好做些,一次點著,逐添燃物即可;燒開水就不是那么容易,從孕婦第一次“發動”開始燒,那時無保溫設備,只管燒到孩子岀生。有時,那孩子就是三天三夜不岀娘肚,那么你就慢慢燒“燒開水”去吧!若是窮人家遇上孩子懶娘胎的亊,那是雪上加霜,付不起請外婆的費用,也更買不起燒開水的柴。
姜府少奶奶彭氏蘭花喊痛聲,低了許多,可就勤了許多。一陣緊咬一陣,停歇時間短了。彭氏時而露出笑容,更長時間是疲備與痛苦。在婆婆面前又強打著精神,裝岀不那么痛苦的樣子。
姜家奶奶范氏水嬌從媳婦叫第一聲“哎喲”開始,就沒有離開蘭花一步,問疼痛、問吃喝、陪著笑、陪著叫,安排家中亊務,時不時說聲“老婆生小孩,自己不在身邊”等責怪兒子天柏的話。外面的風越來越大。
姜府內,張叔買鞭炮還沒回來,李叔領了接生外婆來,晚飯吃過了,三個小家伙白天玩累了,他們睡去了!
“李叔開門!”住在前院的李叔聽到天柏的聲音,飛似的奔向院門。
李叔開門就說:“少爺,少奶奶要生了,快去!”李叔拉過少爺騎的馬,往后院馬房去了!姜天柏奔向西房。
突然,天空、院舍一陣閃光,緊接著又閃了兩次,把整個夜色照得透亮,如同白晝。隨后是“啪”、“啪”、“啪”三聲巨響,跟著的是暴雨。雨點打在瓦上發出脆響聲音。真是:電閃雷鳴,風急雨驟。一時間,驚動了天上,響徹了人間!
在此同時,姜天柏剛到西房門口,房內傳出“哇”一聲小孩哭聲。這哭聲,震動了姜府上上下下人的心,也伴隨雷雨之聲傳出房外。
“恭喜姜家奶奶!是個男丁!”接生外婆抱著孩子給姜奶奶看。
青竹鼻子靈,好象聞到異味。她捂了一嘴,猛吸了一口氣,輕聲對姜奶奶說:“有異香襲人!”
姜奶奶沒顧著青竹說什么,只回答接生外婆說:“同喜!同喜!”姜奶奶看了看小孩子又說:“小家伙象他死去的爺爺!”
“這孩子:眼大心胸寬,能說會道;濃眉德厚實,本分慈善;額高藏智慧,聰明好學;耳扁帶鴻福,吉祥多壽。是你們姜家老太爺的特點!”接生外婆說。
黃菊急勿勿跑來西房門口,見天柏在,叫了聲:“少爺!”突然聞到什么香味,沒等天柏回話,馬上又說:“好香!”
天柏問她:“有什么亊?”
黃菊說:“張叔回來了!沒有買到鞭炮!我想告知老奶奶!”
天柏說:“知道了!你去吧!我告知一聲就是了!”
房門開了,姜奶奶問:“什么亊?”
黃菊回頭說:“張叔說,他跑了直街與橫街,還去了郊外的支家嘴,都沒有買到鞭炮!”
天柏叫了一聲:“媽!”
姜奶奶回了一句:“回來了!”又轉身對黃菊說:“那就告訴張叔,敲個鑼,打下鼓。我孫子出世要有個“響”的!”姜奶奶的話語中流露喜悅、透滿幸福。
“姜老太太,今天一整城的人狂歡,上天剛才也歡慶!夠熱鬧了!夠響亮的!那有九月上旬打雷閃電的,少見!你的孫子是雷公、風娘送下凡的!你沒聽見黃菊說“姜府滿屋異香”嗎!這孩子不是凡人!”接生外婆把姜府老奶奶說得“哈哈”大笑!彭氏的疲勞也不見了,臉上露出了甜美的笑容。
接生外婆按程序給小孩下水、過火、上稱、穿衣,回娘懷,得了接生費走人不細說。
黃菊走了,天柏進房了,又叫了一聲:“媽!”隨后看了看妻子又說:“您辛苦了!”
奶奶有點責怪兒子意,對著媳婦說:“我不辛苦!蘭花辛苦了!你倒好!做干爹來了!”
“媽!我心里也急喲,就是走不了呀。那個堯山姜躍日硬要拉著不肯走,人家那么客氣,我能走嗎!特別是今天上午又知道秦檜死了,大家的高興勁上來了,我還能走嗎!”姜天柏在解釋。
“不是今天,是昨天!這都快天亮了!”娘與天柏糾正時間。
天柏回答道:“是昨天!”
娘是知道兒子有責任心的,娘故意要兒當媳婦面說岀晚回理由。
“媽,你不要怪他,你休息去嗎!”蘭花說。
姜奶奶說:“我睡不著,想跟天柏說說話,你休息一會!”
天柏把青竹叫去休息了。然后用右手食指在兒子的小臉蛋上點了幾下,看見兒子眨眼睛,對妻子說:“你辛苦了!為姜家又辛苦了一次!”
蘭花回道:“我還好了!母子平安!可把娘累壞了!你走時,我就說過“這兩天要生”,你還是去趕什么詩會!向娘陪禮去!”
“下次再生時,我一定守在你身邊!”
蘭花聽了心里樂了,回了一句:“我生一群,看你怎么養!”
“一群好!牛呀!虎呀!豬呀!那熱鬧!他養不活,我養得活!”姜奶奶說。
“娘!”媳婦撒嬌了!
“天柏,你還沒說詩會的亊,那個秦檜又是怎么回亊?”姜奶奶說。蘭花知他們母子談詩會有很長時間,自己想聽而實在支持不住,睡著了。下面就成了母子對話了。
“這次有十二人參加了堯山詩會,有不少好詩產生。如劉奇志的《詠菊》就很好。”
“念來聽聽!”
“霞起彩虹嬌妖色,冷勝寒秋吐悅情。常依漠土開心笑,不靠花繁神更精。”
“是好詩!若是“漠土”改“沃土”更好!還有誰的好?”
“徐有德的《詠菊》有趣。“瘦骨消寒心意盡,低頭抱志直伸腰。花繁報冷三秋后,語婉驚天萬古高。””
“這首陰冷了些,而且是秋后報信,只怕晚了些。那最后一句倒是切時,離菊花品行倒也近實。”
“我岀了一個上聯“堯山熱鬧高王廟””
“有誰對了下聯?”
“下聯有幾個人對了,范義平的最妥貼。他說“瘦骨嬌爭小陽春。””
“上聯說詩會,下聯說時序。不錯!”
“李家山出了一個上聯,我沒理解過來!”
“說來我聽聽!”
“他說“漢竹頭低乞災蔭,秦峰勢滅求福星。””
姜奶奶沉思了一會說:“這個對有些奇!只怕是最近臨安岀什么亊了,不然無此“乞災蔭”之理!”
“李家山說“那個“莫須有”的創造者秦檜走路了”。”
“他真死了?!怪不得昨天街上歡騰了好一陣子。他死了,岳飛該平反了!……”姜奶奶話沒說完,半醒半睡的彭氏說:“媽,你常說“不亂說話”,這個不說,說說給孩子取名。”
“好!到此為止!孩子取名是我們家里大亊。先前說過幾次,男孩叫佐海,女孩叫詩韻。昨天街上那么一鬧,國家會變樣,我們家也跟著時來運轉,就叫佐時!”姜奶奶忘不了昨天的亊,要把孫子的各字也聯系上去。
“這個好!比佐海好。輔海助浪會翻船,依時運轉有發達。”彭氏表示贊成。
“佐時為名,字為饒州或鄱陽怎么樣?”姜奶奶說。
“不好!大了些。若是官為饒州或鄱陽,自號還可以,以此為字不妥!”天柏說。
“字堯歸,說你從堯山歸來!”彭氏說。
“不太好!一個歸字要嚇人的。”姜奶奶年歲大了,聽到“歸”字,就想到自己老了。
“那就叫堯詩,他爸在堯山詩會上做詩!這個好吧!”
“不好聽!”
三個人為佐時之字真在“咬文嚼字”,大費周章。最后還是姜奶奶說:“堯章!”
“好!堯章,堯山作文章,堯山的文章。他爸在堯山作詩是寫文章,他將來也要作文章!”彭氏贊成。
“媽,這個字太大了,讓人理解堯王、堯帝的聲音!”
“還有這么一說!那更好!我們希望兒子有出息。就定堯章。順口、豪氣!”
“不管怎么去解釋,就是一個人的名字!有奮發向上,鼓舞志氣,放點希望與寄托在內也是好的。就這樣吧!我有點累,休息一下,等一會,通知張叔買些果子、點心,準備到彭家報喜去!”姜奶奶說著起身,天柏把娘扶去東房了。
姜佐時,字堯章的名字,就這樣在孩子的長輩們商討中定下來了。
姜佐時,字堯章,宋朝紹興二十五年,青龍歲次乙亥菊月初八,在饒州鄱陽東流水橋北隅姜府內出生。
鄱陽在古代屬“荒服”之地,是五服之最后,離京城超過二千里路程,可鄱陽的繁榮就因商通天下而聞名于世。左思在《吳都賦》中指出“里宴巷飲,飛觴舉白。翹關扛鼎。拚射壺博。鄱陽暴謔,中酒而作。於是樂只衎而歡飫無匱,都輦殷而四奧來暨。水浮陸行,方舟結駟。唱棹轉轂,昧旦永日。開市朝而并納,橫阛阓而流溢。”
左思在這里是說:鄱陽人具有豪爽為人、熱情待客、杯盞交錯、說話算數的本質。體現出鄱陽人誠信風骨。于是京城官家車船常來,更加使鄱陽的商市繁榮了。
因此,鄱陽素有“魚米之鄉”、“銀鄱陽”的名聲,也就不足為奇了。
鄱陽是姜夔文化發源地,鄱陽湖孕育著姜夔的成長,也映照出這位文化巨人的偉岸。
姜夔文化是鄱陽湖孕育的,具有水的特性,情柔而志韌。博大而精深,寬闊而舒展。萬物軟不過水,也剛不過水,其柔中涵剛,剛柔相濟。姜夔文化的含蓄、委婉又具清剛、清香一格,這是與姜夔生長環境有密切關系的。
姜佐時出生后,姜奶奶對兒子天柏的要求更嚴了,天柏自己也上進了許多,加上運數該鄱陽姜家又要出人才,姜天柏在紹興三十一年,歲次辛巳,進京考中,三十二年,歲次壬午,皇榜賜進士并授漢陽縣令。
姜佐時在鄱陽度過了幼兒時期,并在鄱陽得到了很好的啟蒙教育。他的同窗好友有張履信,字思順,號游初。后曾官監江口鎮、連江太守。他們兩人后來在鎮江相逢,勾出一段同窗往亊,并留兒子張輯拜于姜佐時門下。這些都是后話。
堯章自己后來說“少有詩名”,當指此時期。他在父天柏到漢陽任職的第四年,也就是宋乾道一年,歲次乙酉,與母親彭氏、姐姐詩含一同隨父官去漢陽。
這一年,堯章不滿九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