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1評論第1章 導讀
每逢聚會(我盡量找借口推辭),總有人居心叵測,咧著大嘴,笑著握緊我的手,對我說:“您看,我一直都想寫點什么?!?
過去,我努力保持彬彬有禮的姿態。
這些日子,我依舊興奮而激動地回答:“您看,我一直都想當一名腦外科醫生?!?
他們一臉茫然。管他呢。最近,我的回答時常讓周圍的人感到詫異。
如果你想寫,你就寫唄!
學習寫作的唯一方法就是寫作。當然,這種方法不適用于腦外科的學習。
斯蒂芬·金一直想寫,他就寫了。
就這樣,他創作了《魔女嘉莉》《撒冷鎮》和《閃靈》,以及這本書里收錄的優秀短篇故事。除此之外,他還寫過其他許多短篇、長篇、片段、詩歌、散文和一些無法歸類的作品,但很不幸,大都沒有出版。
這就是作家的必經之路。
必經之路,別無選擇。
執著和勤奮是必不可少的,但還遠遠不夠。你必須愛好文字。你必須對文字癡迷。你必須如饑似渴。你必須閱讀成千上萬他人的作品。
你博覽群書,心懷極度的妒忌,抑或是無比的蔑視。
有些人為了掩蓋他們的無能而求助于華麗的辭藻、日耳曼風格的句型和牽強的比喻,他們的作品缺少合理的情節,節奏感不強,而且毫無個性可言。這樣的作家是你最為鄙視的。
接下來,你得開始了解自己;在此基礎上,你開始了解他人。在每一個走進我們生活的人身上,我們都可以捕捉到自己的影子。
嗯,很好。執著,勤奮,加上對文字的熱愛和感情的投入,從中可以生長出一定的客觀性,這種客觀性來之不易。
不可能達到絕對的客觀。
在這個脆弱的時刻,我敲打著我這臺藍色打字機的鍵盤,導讀部分已經完成了一頁零七行。我心里完全清楚,自己追求的風格和價值是什么,但是否已經接近這個目標還很難說。
我的寫作生涯是斯蒂芬的兩倍長,相比較來說,我對自己創作的認識更加客觀。
達到這種客觀境界的過程極其痛苦和漫長。
你把自己的作品交給讀者,但你對它們始終念念不忘。它們就是些任性、執著的孩子,不管遭遇多少障礙,都不肯放棄,想盡辦法獲取成功。而我寧愿它們都回來,挨個再把它們好好修理一番。從第一頁到最后一頁,研究、打掃、清洗、拋光,讓它們煥然一新。
斯蒂芬·金在三十歲的時候獲得的成就比我在三十歲甚至四十歲時的都要大。
按理說,我應該妒忌他。
我知道,在他的前方,有十幾個妖魔潛伏在路邊的灌木叢中,即使我有辦法提醒他,也無濟于事。他征服它們,或者被它們征服。
就這么簡單。
寫作就這些條件嗎?
勤奮、對文字的熱愛,以及和日漸增長的客觀性同等重要的情感共鳴。除此之外還有別的嗎?
故事,故事,該死的,還有故事!
故事指的是發生在某一個你關心的人身上的事情。故事可以發生在任何空間——物質的、思維的、精神的——或者是這些空間的集合。
沒有作者的介入。
作者介入表現為:“我的天哪!媽媽,你瞧,我寫得多么精彩!”
另一種介入表現為風格怪異。以下是我喜歡的一句話,摘自去年暢銷榜上的一部作品:“他的目光在她胸前從上到下滑過。”
作者介入是非常笨的做法,讀者一旦意識到這一點,會退出他正在閱讀的故事。他被嚇得從故事里撤退了。
作者介入的另一種形式是故事中嵌入的簡短說教。很不幸,這正是我的缺點之一。
畫面可以干脆利落,可以出人意料,也可以具有魔力。這本書里有一個短篇,標題是《重型卡車》,斯蒂芬·金描寫人們在一個卡車停車場等待時的緊張情緒。他寫道:“他是一個推銷員,展品包就放在身邊,像一只熟睡的寵物狗?!?
我發現這句話夠干脆,夠利落。
在另一個故事里,他展示了他超凡的聽覺、精準的描述,以及對對白的把握。一對夫婦外出旅游。車子行駛在一條鄉村公路上。她說:“我知道,伯特,我知道這里是內布拉斯加,但是,伯特,我想知道具體的位置?!彼卮鹫f:“你不是有道路圖嗎,查一查。你不會不識字吧?”
太妙了,就這么簡單,像腦外科手術。刀有刀鋒,你握住刀,往下切!
可能有人會說我是一個抨擊流行風的人,但此時我還是要說,對斯蒂芬感興趣的主題,我不叫好。他目前熱衷于描寫幽靈、符咒,以及地窖里蠕動的蛇蝎,依我看,這一事實意義不大,讀者很難將其與作家本人聯系在一起。
這本書里有許多蠕動的蛇蝎,還有一臺讓你我噩夢不斷的熨燙機。二月的每一個星期天,迪士尼樂園里滿是搞惡作劇的小壞蛋,可最主要的還是故事。
讀者因此而被感染。
請注意:最難進入的兩塊領地是幽默和神秘。在笨人的筆下,幽默變成了挽歌,神秘變成了滑稽。
然而,一旦掌握了要領,無論是何種主題,一樣游刃有余。
斯蒂芬·金不會永遠把自己局限在現如今被狂熱追捧的領域。
這本書中最容易引起共鳴、最讓人感動的莫過于《梯子最后一根橫檔》。一塊寶石。沒有來自地獄的低語,也沒有魔鬼的喘息。
最后一點。
他寫作的目的不是取悅讀者。他寫作的目的是自娛自樂。我也一樣。如果作家自己開心,讀者也一定會喜歡。本書中的故事,斯蒂芬·金都很喜歡,我也一樣。
我寫導讀的那一天,很巧,斯蒂芬·金的小說《閃靈》和我的小說《私人公寓》雙雙登上了暢銷榜。我們不是為了得到讀者的關注而相互競爭,我們,我想,競爭的對象是那些家喻戶曉的作家,他們無能、做作、嘩眾取寵,他們根本不愿意付出努力,以掌握相應的技巧。
就故事而言,就快樂而言,斯蒂芬·金的追求永無止境。
如果你從頭到尾讀了我寫的導讀,那么,你應該有足夠的時間。你很可能一直都在讀小說。
約翰·D.麥克唐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