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編者的話
南懷瑾先生是近年來享譽國內外,特別是華人讀者中的文化大師、國學大家。先生出身于世代書香門第,自幼飽讀詩書,遍覽經史子集,為其終身學業打下了扎實的基礎;而其一生從軍、執教、經商、游歷、考察、講學的人生經歷又是不可復制的特殊經驗,使得先生對國學鉆研精深,體認深刻,于中華傳統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詣,更兼通諸子百家、詩詞曲賦、天文歷法、醫學養生等等,對西方文化亦有深刻體認,在中西文化界均為人敬重,堪稱“一代宗師”。書劍飄零大半生后,先生終于尋根問源回到故土,建立學堂,親自講解傳授,為弘揚、傳承和復興民族文化精華和人文精神不遺余力,其情可感,其心可佩。
本書是南懷瑾先生在新落成的太湖大學堂首次講課和訓練的輯錄。正如劉雨虹老師在前言里所說:“這一本書,是記錄一個新的開始。”這個“開始”至少有三層意義:第一,籌建大學堂是先生多年的心愿,歷經六年辛苦,終于初具規模;第二,作為試驗體驗式教育模式,修復優秀傳統文化的斷層,培養中國文化及精神后繼的基地,太湖大學堂的建成不僅是一次勇敢的嘗試,更是一個有著重要意義的標志性事件;第三,為紀念大學堂建成,南先生第一次開堂授課,所講內容及方式不僅重要,亦有著啟新、發端的特殊意義。先生一生著述等身,此書是先生用自己的視角關于如何實證佛法的基本闡述。
生命“原在呼吸之間”,而人們苦苦探求的禪則羚羊掛角,無處找尋,二者究竟有著怎樣的神秘關聯?南先生從儒、釋、道出發,結合現代生命科學的研究方式及成果,層層揭開了安那般那、六妙門、十六特勝、白骨觀、西藏密宗、禪宗、凈土、禪凈雙修等諸多修行法門的神秘面紗,用平實樸素的語言向普羅大眾講述了禪與生命的真相及意義。因先生一生勤于實證,故這次講座更多的是他個人的體驗和實驗,是“過來人語”,彌足珍貴。在探尋禪與生命的路上,孰可為,孰不可為?如何取舍?如何少走彎路,識破虛妄的假象并避免風險?相信有心的讀者在南師的啟發下自會意會。此次出版,依據臺北老古文化事業公司二〇〇八年七月繁體字版,承蒙南懷瑾先生獨家授權同意,我們保留了原書的一貫風格,僅就個別字句進行了修改。南先生對某些觀點和例證的反復說明及強調,皆出于闡明主旨和義理的需要,相信讀者諸君自能領悟。
我社與南懷瑾先生結緣于太湖大學堂。出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共同認識和傳揚中華文明的強烈社會責任感、緊迫感,承蒙南懷瑾先生的信任和厚愛,獨家授權,我社將陸續推出南懷瑾先生作品的簡體字版,其中既包括世已有公論的著述,更有令人期待的新說。作為一代國學宗師,南懷瑾先生“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畢生致力于民族文化的振興和改善社會人心。我社深感于南先生的大愛之心,謹遵學術文化“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之原則,盡力將大師思想和著述如實呈現讀者。其妙法得失,還望讀者自己領會。
東方出版社
二〇〇九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