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懷瑾與彼得·圣吉:關于禪、生命和認知的對話
最新章節
書友吧 2評論第1章 編者的話
南懷瑾先生是近年來享譽國內外,特別是華人讀者中的文化大師、國學大家。先生出身于書香世家,自幼飽讀詩書,遍覽經史子集,為其終身學業打下堅實基礎;而其一生從軍、執教、經商、游歷、考察、講學的經歷又是不可復制的特殊經驗,使得先生對國學鉆研精深,體認深刻。先生于中華傳統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詣,更兼通諸子百家、詩詞曲賦、天文歷法、醫學養生,等等,對西方文化亦有深刻體認,在中西文化界均為人敬重,堪稱“一代宗師”。書劍飄零大半生后,先生終于尋根溯源返歸故里,建立學堂,親自講解傳授,為弘揚、傳承和復興民族文化精華和人文精神不遺余力,其情可感,其心可佩。
美國管理學大師彼得·圣吉(PeterM.Senge)是國際組織學習協會(Society for Organizational Learning,簡稱SoL)的創始人兼主席,是當代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管理大師之一。他的著作《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和實踐》被譽為過去75年中影響最深遠的管理學書籍之一。
圣吉博士對中國的儒釋道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頗有興趣,早在大學期間即開始修習禪宗,并有所證悟。自20世紀90年代起,他曾先后四次帶領團隊拜訪南懷瑾先生,就修行和人生中的困惑求教于先生。本書的上編是二人的問答對話,話題甚廣,既有關于安那般那出入息的問與解,也有針對生命起源及東西方文化差異的哲學探討,還有對某些問題的思與辯,比如關于中國企業的發展和學校教育問題,等等。在下編中,南先生給國際跨領域的知識分子和行業領袖講解了生命科學、認知科學以及中國傳統文化。南師從《易經》入手,指出“宇宙萬有隨時隨地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變”,而且,“變的法則是有一定規律的”,所以,只有認識變、領導變,才能智慧地處理各種問題。南師更以此為楔,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生命科學、認知科學聯系起來,并深入淺出地講解了人和萬物的關系以及東西方文化的溝通與融合。
我社與南懷瑾先生結緣于太湖大學堂。出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共同認識和傳揚中華文明的強烈社會責任感、緊迫感,承蒙南懷瑾先生及其后人的信任和厚愛,獨家授權,我社遵南師遺愿,對已在大陸出版過的簡體字版作品進行重新整理和修訂,陸續推出,力求貼近原講原述,還原作品原貌。作為一代國學宗師,南懷瑾先生“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畢生致力于民族振興和改善社會人心。我社深感于南先生的大愛之心,謹遵學術文化“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之原則,牢記出版人的立場和使命,盡力將大師思想和著述如實呈現讀者。其妙法得失,還望讀者自己領會。
東方出版社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