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狂妻別逃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102評論第1章
大周朝,順啟八年,秋。
天下兵馬大將軍蘇晗出征塞北告捷,凱旋歸來。
這一日,燕京城萬民空巷,齊聚長安街,夾道相迎在外征戰(zhàn)數(shù)月的將士,亦為著一睹巾幗英雄的絕世風(fēng)采。
大軍進城,軍容整肅,目不斜視地走過十里長街。
蘇晗端坐在馬上,抬頭望了望天,碧空如洗,暖陽高照。
風(fēng)是故鄉(xiāng)清,月是故鄉(xiāng)明。
出征半載,終于安然無恙地回來了。
她唇邊溢出一抹淺笑,眸中寒氣消散,容顏仿若冰雪消融。觀者人人為之驚艷。
只是,那笑容一瞬而逝,初綻便已斂起。
皇帝因為龍體微恙,不能循例親率百官相迎,遣了人到午門外宣旨,賞蘇晗真金白銀,并犒賞三軍。
蘇晗叩謝圣恩,回將軍府,見過母親、弟弟、弟妹之后,進到正殿,召集幕僚議事。待幕僚散去之時,天色已近薄暮。
蘇晗回到日常居住的凌煙閣,靜靜喝完兩盞茶,到掌燈時分,換了夜行衣。
丫鬟紅玉出聲提醒道:“將軍,太夫人等著為您接風(fēng)洗塵呢。”
“無妨,片刻就回。”蘇晗頭也不回,出門而去。
紅玉追出門外,只來得及看到將軍越墻而出。她苦笑一下,走到院外翹首等待。過了些時候,聽到一陣馬蹄聲由遠而近。
蘇晗翻身下馬,把韁繩丟給紅玉,“帶到馬廄,好生照料。”
紅玉在她身邊久了,練出了幾分眼力,凝眸觀看,眼前竟是一匹汗血寶馬。招來小廝,把寶馬牽走之后,她追到寢室去問:“將軍,您不會是……”若是偷來的,將軍也太對不起自己的一世英名了。
“這是我出征時所得,回程中被人盜走了。我不過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蘇晗有些累了,指了指立柜,“幫我取衣物。”
“那您是從哪兒……”紅玉遲疑了一下,用了個不太刺耳的字眼,“從哪兒奪回來的?”
“攝政王王府。”
“啊?!”紅玉大驚失色,“您摸黑跑去攝政王府中盜馬?!”
蘇晗眉峰輕挑,“是他狐朋狗友盜馬在先。”
紅玉急得滿屋子亂轉(zhuǎn),“我的將軍啊,您有幾顆腦袋啊,攝政王您也敢惹?他若追究起來可如何是好?”
“啰嗦!”蘇晗依舊若無其事,“別晃了,更衣。”
紅玉勉強忍下了滿腹擔(dān)憂,心神不寧地取來衣物。
此時,有人在門外通稟:太后懿旨到。
太后在蘇晗心中,是洪水猛獸一般的存在,聞言神色一肅,命人去知會了親人,換上朝服,率眾到正殿前的四方院落接懿旨。見來宣旨的是王公公,她心內(nèi)稍安,以眼神詢問。以往,她曾有恩于王公公,若是壞事,王公公多少會給她點提示。
王公公唇角掛著苦笑,眼中有同情,微微搖了搖頭。他只恨自己的腦筋轉(zhuǎn)得太慢,想不出好主意能令蘇晗不接這道懿旨。
太后看中了蘇晗的文韜武略,更看中了她樣貌絕佳,這次極力說服皇帝,要把她指婚給自己的外甥……永寧侯時開。時開風(fēng)流成性,是個貨真價實的紈绔子弟,若此事成真,當(dāng)真就誤了巾幗英雄的一生。偏偏太后以蘇晗十八歲還待字閨中為由,硬說是給了她一個天大的便宜。
王公公暗自嘆息一聲,低頭看了一眼懿旨卷軸,只覺得手上沉甸甸的,卻在此時聽到驚呼聲,抬眼再看,蘇晗的身形直挺挺向后倒去,撲通一聲,重重地摔在了青磚地面上。待旁人趕到近前,她已昏迷不醒。
“我兒啊,你這是怎么了?”太夫人搖著蘇晗的身形,熱淚盈眶。
“奴才去請?zhí)t(yī)來。”一名小太監(jiān)很是伶俐,稟了一聲,撒腳如飛而去。
王公公等了大半個時辰,從許醫(yī)政口中得知,蘇晗心疾、舊傷復(fù)發(fā),仍在昏迷之中。既是如此,也就不能接旨,這宣旨之事,可以延后了。
同一時間,攝政王楚云錚身在王府馬廄,看著圍欄上用劍尖劃出的一句話:寶馬承蒙貴人照料多日,在此謝過。
王府總管恨聲道:“這是哪個吃了雄心豹子膽的?居然敢夜入王府盜馬!”語畢,偷眼望了望神色冷峻的王爺,又道,“都怪屬下辦事不力,請王爺責(zé)罰。”
能做出這種事的,能有這般好身手的,還能有誰。楚云錚曾聽聞蘇晗與男兒一般,喜寶馬,喜美酒,喜名劍。友人贈他寶馬之時,他便知道蘇晗不會善罷甘休,卻不曾料到她會用這種方式將馬奪回。
細想想,倒也合乎情理。此次出征塞北,若是循規(guī)蹈矩、忍氣吞聲之人,打不勝這一仗。
敵軍將領(lǐng),是出了名的狡猾、奸詐,善出損招、毒招,在蘇晗奉旨御敵之前,取了三名大周名將性命;在遇到蘇晗之后,吃盡了苦頭。
蘇晗比敵軍更損、更毒。或出其不意攻其側(cè)翼,或火燒、水淹其軍營,或斷其后路,決戰(zhàn)之前,更是截獲了敵軍翹首盼望的糧餉。之后,她按兵不動,每日最大的樂趣就是命炊事兵在軍營前殺豬宰羊,埋鍋造飯,只怕氣不死、饞不死敵軍。
總而言之,除了像模像樣的對戰(zhàn),蘇晗把壞事都做盡了。
“蘇晗就是個天字第一號的女無賴!”這是敵軍的心聲。正是這個女無賴,令他們最終全軍覆沒。
而這樣一個女無賴,想從她手里平白占到便宜,的確是難。
楚云錚從容轉(zhuǎn)身,淡聲道:“倒有些意思。”
有意思?總管百思不得其解,他原以為王爺會嚴查此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