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新鮮的香菜

小貼士

香菜新鮮的好吃,但是買回來存放不久就會打蔫了,現吃現買又太麻煩。可以一次買很多,切碎了,用食用塑料袋裝好,放一小塊新鮮的蘿卜,把塑料袋口扎好,放到冰箱的冷凍室里。如果蘿卜干了,就再換一塊新鮮的。要吃香菜的時候,直接抓一把放到鍋里就好了。

菜小學問深哦——西紅柿雞蛋湯

西紅柿雞蛋湯本身沒有什么難做的,就像西紅柿炒雞蛋一樣屬于入門級的菜,只要會做西紅柿炒雞蛋的人基本上就等于會做這湯了。然而就在這簡單的菜里,其實也包含著不少有趣的學問。

西紅柿是一種很受人歡迎的食物,它既可以生吃又可以做菜,富含豐富的水分和營養。然而它剛剛被引進到歐洲的時候,歐洲人吃的是它的葉子而不是果實。但那時西紅柿葉子中含有毒素,吃了會中毒,再加上西紅柿本身嬌艷的外表,人們都以為這是一種不能吃的植物。據說是有一位想要自殺的人當眾吃了西紅柿以后,才發現這種水果不但沒毒,而且味道好吃。隨著多年的栽培,如今的西紅柿的葉子也不含毒了。

西紅柿拿來洗洗就可以直接吃。但是為了提防可能存在的農藥,還是剝皮比較好。這個技巧前面介紹過,找一個比較薄的金屬勺子在西紅柿的表面均勻的刮一遍,然后再用手撕皮就很容易了。順便說一下,你知道西紅柿到底是水果還是蔬菜嗎?美國人知道。1893年,美國商人們為了避稅,堅稱西紅柿是水果而不是蔬菜。為了這件事官司打到了聯邦最高法院,最后法院是判的西紅柿屬于蔬菜。

切好西紅柿以后,用蔥花熗鍋,放西紅柿炒,炒到比較爛糊了,在鍋里放熱水。把一個雞蛋打散,等水開了以后把雞蛋液到進去,打蛋花。然后加上鹽、味精、胡椒粉、香菜之類的,就算做好了。

別看制作過程這么簡單,西紅柿雞蛋湯里面還有大學問呢,那就是,怎么能把蛋花打的又大又散。在湯菜里,蛋花主要起的就是美觀的作用,雞蛋不用打的多,蛋花能打的盡量散才好。飯店里的西紅柿雞蛋湯或者酸辣湯的蛋花都非常大,滿滿的一層,但本身又很稀。這樣的技術在不會做飯的人看來恐怕是高深的匪夷所思。其實只要肯琢磨,很多事情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復雜,運用最基礎的知識就可以挖掘出其中的秘密啦。

打雞蛋花的核心思想,就是怎么弄能夠把雞蛋液在接觸水面之前盡量分散開,所以人們在打蛋花的時候,都不會一股腦把雞蛋液全部到進去,而是一點點的倒,邊到邊在鍋里劃著圓圈,盡量增加雞蛋液和水的接觸面。

知道了這個技巧,那么就應該能想到它的進化版本:在淋雞蛋液的時候,我們先按照一個方向攪動湯,讓湯旋轉起來,然后按照相反的方向淋雞蛋液,效果不就更明顯了嗎?

然后呢,我們還可以從控制傾倒雞蛋液的速度上下手。我們不用碗來倒它,我們把雞蛋液通過漏勺淋到湯里。這種辦法不需要什么技巧,不會做飯的人也可以熟練使用。

既然是讓湯里的雞蛋越稀越好,那我們在打蛋花之前直接稀釋雞蛋液不就可以了?在攪拌好了雞蛋液以后,在碗里倒上差不多和雞蛋液等量的涼水——注意一定是涼水。然后再去打蛋花,效果也是不錯的。

最后,我們還可以用增加湯里粘稠度的方式來增加打蛋花的效果。用涼水稀釋一些生粉(團粉)倒在湯里,讓湯變得更加粘稠,這樣打出的蛋花也會更分散。

最厲害的是這幾個技巧同時使用,那么你打出的蛋花沒準也可以像飯店里的那么好了。

小貼士

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鈉,能起到增加鮮味的作用。雞精在味精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工,味道比味精更好一些,有一定的雞肉味道。家庭做菜一般用雞精,如果講究烹飪的味道,則還是用味精,避免雞精干擾食物原本的味道。

我要大泡泡!——奶油玉米濃湯

小時候看動畫片,特別喜歡巫婆煉藥的鏡頭。只見戴著尖尖高帽,有著鷹鉤鼻子和翹出來的尖細下巴的老巫婆,一邊念著咒語一邊往大鍋里倒進去各種稀奇古怪的材料,鍋里粘稠的液體咕嚕嚕的冒著大泡,不斷變化著顏色,時不時的還冒出濃煙。那鍋液體讓我產生了無限的遐想,覺得把不同的材料放到一起期待它們互相反應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我后來怎么沒去學化學呢?那時候我常去看媽媽做湯,然而每次都失望的發現,媽媽做的湯又清又淡,一點都沒有巫婆鍋里的那種大泡泡。

我不管!我就要大泡泡湯!

真正能起大泡泡的,是西餐里的濃湯,它的粘稠是靠奶油、黃油、面粉、蛋黃、牛奶做出來的。

奶油濃湯的做法并不復雜,難點只在于炒面粉和準備原料上。把黃油涂抹在鍋底,倒入面粉,快速的翻炒,火小一點,避免糊鍋。把面粉炒到金黃色,加入高湯、牛奶、和打散的雞蛋。沒有高湯的話,就只能倒水了。水不要倒的太多,否則就不夠稠了。向面粉里倒高湯的時候要注意,要一點點的倒,同時還要不斷的攪拌,這樣才能減少出現面疙瘩的情況。倒好配料后繼續一邊攪拌一邊煮,直到煮成粘稠狀。這時候大泡泡就出來了吧?多欣賞一會,然后關火,過濾掉沒化開的面粉顆粒。有專門的篩子用來過濾,但一般人都不會有這種設備的,那樣只能用勺把比較大的顆粒一個一個的盛出來了。這樣我們就做好了最基本的奶油濃湯。

利用這些濃湯,可以通過放不同的配菜做成不同種類的湯。奶油玉米濃湯加入的是玉米糊或者玉米醬(沒有的話,玉米顆粒也行),放入蘑菇丁之類常見的蔬菜,再加入鹽和胡椒粉就做好了。必勝客的雞茸蘑菇湯呢,是在濃湯里放的炒熟了的碎雞肉、蘑菇,以及鹽和胡椒粉。如果是奶油南瓜濃湯呢,把上面的玉米或者雞肉改成打散的南瓜就可以了。看,規律很明顯吧?只要是奶油某某濃湯,基本上都可以按照這樣的規律制作。

但要是為了體驗當巫婆的感覺,更有意思的做法是守著一大鍋冒著泡泡的濃湯,把各種自己喜歡的配菜統統扔到鍋里,看能做出什么味道的湯來。特別是平時在家里做菜,很難準確掌握每次準備的蔬菜種類。很多時候沒法嚴格按照菜單上的要求來選擇配菜,而是因地制宜的改變菜譜。與其記住大量的食譜,不如記住配菜的基本原理,然后自由發揮就可以了。在廚房里,很多人一開始是那個準備嚴格按照配方煉藥的巫婆,最后卻成了抱著好奇之心有什么材料都放鍋里的頑童。這不一定是壞事,最早的化學家不就是這么出現的么。

小貼士

除了蜘蛛、蜈蚣、蝎子這些毒物外,巫女會用很多植物配置湯藥。比如百里香、薄荷、、石南花、茴香、艾蒿、甘菊、薰衣草、馬鞭草、康乃馨,有很多都是我們日常烹飪中能用到的哦。

廚間找樂,菜里尋歡——疙瘩湯

無論生活在什么環境下,人都要有給自己創造樂趣的能力。在學校里每當有無聊講話的時候,坐在座位里的我就望著桌面發呆。那些桌面有很多都掉了油漆皮,斑斑駁駁的。我把那些桌面想象成有趣的圖案:一個猙獰的人臉,或者是翱翔在太空中的飛船,在想象中自得其樂。長大以后跟別人說這件事情,才發現有很多人有同樣的經驗。

小學的時候,那種同一個漢字被要求反復抄寫好幾遍的作業實在是煩人。特別是那種一整頁讓你反復抄上好多排的生字。那時候的我想到一個把無聊作業變得有趣的辦法:我先在生字本的最左邊寫上一豎排生字,作為每行的標桿。然后從這頁的某一個角落出發,斜著寫生字,寫著寫著寫到邊上的時候,就像玩反彈球游戲一樣,讓生字的軌跡反彈。這樣,單調枯燥的生字抄寫就變成了有趣游戲。

還記不記得小時候的玩泥巴。和面就和玩泥巴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能給做疙瘩湯的過程平添了不少的樂趣。疙瘩湯的關鍵步驟在于怎么做出疙瘩來。準備一碗面粉,然后打開水龍頭,把流出來的水調節成小細流。一邊用面盆接水,一面用筷子不斷的在面粉中攪拌。很快,盆里就會出現很多小疙瘩,塊大還是塊小,都憑你自己掌握。如果不小心和出了比較大的面塊,就用手把它撕碎。還可以發揮小時候玩泥巴的技巧,隨意捏自己喜歡的造型。

疙瘩湯的配菜和做方便面一樣隨意。可以放菜葉,可以放胡蘿卜絲,也可以放雞蛋或者肉。坐一鍋水,等水開了把面疙瘩放進湯里,煮開之后放進其他的配菜。放鹽、雞精、胡椒粉來調味,等水再開一會,就做好了。具體需要的烹飪時間和面疙瘩的大小有關,越小需要的時間就越短。疙瘩湯這種東西,熱乎乎的一大碗湯,吃著香甜,易于消化,特別適合在冬天吃。

疙瘩湯是窮人的飯食,日子苦的時候吃不上白面,玉米面是主食。如果想吃湯食了,玉米面的粘合程度做不成面條,只能做成面疙瘩來煮。就這樣的食物也不能想吃就吃,有的時候,只有病號才有資格吃疙瘩湯,一般人只能吃到玉米面粥。中國老百姓苦日子過了不少,誰也沒有只手變天的能耐卻都有一身苦中作樂的本事。《四世同堂》里的祁老太爺遇到打仗只消存夠三個月的糧食咸菜,拿破缸把大門頂上,這就叫萬事大吉了。有人說這是不問天下事只顧一己私的小市民心態,我卻覺得這是普通老百姓們最厲害的武器。天下興亡匹夫是有責,但在天下興之前,匹夫自己找找樂也沒有錯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肥市| 南汇区| 宁夏| 屯门区| 兴化市| 东安县| 舞钢市| 邢台县| 罗江县| 衡山县| 丰镇市| 古浪县| 鲁山县| 岳普湖县| 大方县| 汝州市| 论坛| 天等县| 南宫市| 右玉县| 韩城市| 肥西县| 邓州市| 洛南县| 铅山县| 长顺县| 车险| 安徽省| 南康市| 蒙自县| 巨鹿县| 宜良县| 恭城| 温州市| 临澧县| 永平县| 越西县| 莎车县| 横山县| 平武县| 岱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