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71章)
倒序
- 第1章 勇于任事
- 第2章 林則徐禁煙的背景和動機
- 第3章 林則徐禁煙的措施
- 第4章 另一個角度: 英國決定開戰的理由和線索
- 第5章 林則徐之被革職
- 第6章 鴉片戰爭沒能真正打開中國的大門
- 第7章 沒有做多大的官,卻做了大學問
- 第8章 從經世致用到“師夷長技以制夷”: 從危機中
- 第9章 從《圣武記》和《道光洋艘征撫記》看魏源的愛國
- 第10章 從《海國圖志》看魏源的“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
- 第11章 《海國圖志》對中國及日本的影響
- 第12章 宦海沉浮
- 第13章 與此土為安危
- 第14章 遭受冷遇的巨著
- 第15章 被誤解的對外主張: 神光寺事件和晚年徐繼畬
- 第16章 書生曾國藩
- 第17章 大帥曾國藩
- 第18章 洋務倡導者曾國藩
- 第19章 對外關系中的“忠 信 篤 敬”: 儒家倫理的國際化
- 第20章 天津教案對錯之辨: “外慚清議,內疚神明”
- 第21章 選送幼童出洋留學: 遺憾的結局
- 第22章 “湖南不可一日無宗棠也”
- 第23章 確立海防觀念,創建福州(馬尾)船政局
- 第24章 西北邊疆危機
- 第25章 左宗棠和“海防與塞防之爭”
- 第26章 湖湘子弟滿天山
- 第27章 主戰與“詘以求伸”
- 第28章 力勸曾 左出山的人
- 第29章 從“謝罪”大臣到首任駐外公使
- 第30章 郭嵩燾所受之攻訐及其“罪狀”
- 第31章 郭嵩燾的外交活動和外交思想
- 第32章 李鴻章 之興衰
- 第33章 李鴻章外交的困境: 中西外交觀念的差異及
- 第34章 李鴻章的時代感
- 第35章 李鴻章的國家觀念和開放的思維
- 第36章 李鴻章的現實主義外交(1870—1894)
- 第37章 對李鴻章的評價
- 第38章 大器晚成
- 第39章 曾紀澤的知識構成和思想傾向
- 第40章 兩宮召對,準備出使
- 第41章 考察西方民情風俗,尊崇獨特的中華文明
- 第42章 伊犁交涉,虎口索食
- 第43章 中法交涉,無力回天
- 第44章 綢繆宮府,定亂綏疆
- 第45章 從競爭皇位失敗到留守北京議和
- 第46章 創設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 第47章 開展近代外交,走向世界: 代價及成果
- 第48章 為御外侮,支持創辦海軍
- 第49章 坎坷的一生,蒼涼的晚年
- 第50章 太后的政治生涯
- 第51章 慈禧的身世之謎
- 第52章 辛酉政變: 慈禧登上歷史舞臺的決定性步驟
- 第53章 洋務運動時期的慈禧: 玩弄平衡技巧
- 第54章 從戊戌變法到義和團運動: 慈禧對內政外交的
- 第55章 為時已晚的“新政”
- 第56章 如何評價慈禧?
- 第57章 引言
- 第58章 天下觀念的歷史考證
- 第59章 朝貢體制
- 第60章 天下觀念的影響
- 第61章 近代中國研究的模式問題
- 第62章 以夷變夏:滿洲身份認同的演變及其對傳統價值觀的顛覆
- 第63章 明末遺民身份的迷失與重新認同
- 第64章 鄭氏集團的身份迷失與重新認同
- 第65章 南明身份的迷失:信仰和王朝利益瓦解了傳統
- 第66章 朝貢身份認同的瓦解:朝鮮和日本對明清易代的反應
- 第67章 韓國歷史敘述的選擇性:歷史悲情主義
- 第68章 身份認同的爭論
- 第69章 日本對朝貢體制的沖擊
- 第70章 晚清日本對中國的清醒認識
- 第71章 結語:似是而非的高調日本觀 更新時間:2015-04-22 00:20:13
推薦閱讀
- 清代春秋公羊學通論
- 最后一個鐵帽子王:愛新覺羅·奕劻的是是非非
- 驚撼世界的100場戰爭(下)(破解人類文明之謎)
- 老上海記憶
- 三國史話
- 拜占庭一千年:一部帝國興衰史
- 秦始皇的用兵之道
- 三國之天下三分:公元208—220
- 中國歷史讀本·叁
- 饑餓的盛世:乾隆時代的得與失
- 漫畫半小時中華上下五千年(套裝共4冊)
- 低徊狂放的中國音樂(上)
- 武則天3:從三歲到八十二歲
- 五代十國的梟雄們(套裝全8冊)
- 秦漢故事(青少版)
- 顧頡剛講國史
- 秦漢機密:飛龍在天
- 舞臺上的悲歡離合:世界戲劇史(上)
- 回望千年之春秋風雨4:吳越春秋
- 龍旗飄揚的艦隊:中國近代海軍興衰史(上)(插圖典藏本)
- 盛世:西漢 康乾
- 夕陽輝映的拜占庭文明(上)
- 聯大八年
- 朱元璋及其時代
- 細說史記三千年·漢初戰略
- 這樣讀資治通鑒(第1部)
- 榮祿與晚清政局
- 世界歷史百科:舞臺上的悲歡離合·世界戲劇史(上)
- 歷史常識通識讀本
- 經驗與教訓:中國歷史人物的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