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交通風險語境下間接危害行為犯罪化研究
最新章節:
參考文獻
《刑法修正案(十一)》設置妨害安全駕駛罪以及實踐中出現的諸多交通犯罪,引起了理論界和實務界對交通領域犯罪的熱議。同時,自2011年2月25日通過的《刑法修正案(八)》設置危險駕駛罪以來,該罪已實施十年有余。有必要研究刑法應如何防止交通犯罪,尤其是如何設置交通風險管控法網,從而守護交通安全。本書借助于危害原則及其衍生的間接危害行為,對我國刑法規制沒有實害結果犯罪立法的完善予以分析。并引入英美法系的危害原則及其衍生的間接危害行為,對我國刑法應對交通風險的立法,尤其是沒有實害結果犯罪立法的完善進行研究,在此基礎上,根據交通犯罪領域的間接危害行為的種類、特征,提出完善我國交通犯罪刑事立法的解決路徑。
目錄(40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頁
- 導論
- 第一章 中國刑法規制交通犯罪的立法現狀及困境
- 第一節 我國刑法對造成實害結果的交通犯罪行為的規制現狀
- 第二節 我國刑法對沒有造成實害結果的交通犯罪行為的規制現狀
- 第三節 我國現行交通刑事法網的疏漏和缺陷
- 第二章 “危害原則”及刑法立法確定罪質的根據
- 第一節 “危害原則”學術發展史簡考
- 第二節 “危害”之概念和范疇
- 第三節 “危害原則”:刑法的道德底線及其法哲學意義
- 第四節 危害原則遭遇的其他原則挑戰
- 第五節 當代法治國家刑法立法確定罪質的根據:危害原則
- 第三章 間接危害行為:概念和犯罪化依據
- 第一節 間接危害行為的概念及與關聯概念的區分
- 第二節 間接危害行為的類型及其犯罪化的根據
- 第三節 間接危害行為犯罪化的必要性和依據
- 第四章 間接危害行為犯罪化的法治危機和公平歸責路徑
- 第一節 間接危害行為犯罪化對罪的要素的簡化
- 第二節 間接危害行為犯罪化誘發的法治困境
- 第三節 間接危害行為犯罪化歸責的各學說梳理
- 第四節 間接危害行為犯罪化的道德限制
- 第五章 交通犯罪領域的間接危害行為及其犯罪化思考
- 第一節 交通犯罪領域的間接危害行為之范疇
- 第二節 交通犯罪領域的間接危害行為類型
- 第三節 交通犯罪領域間接危害行為之犯罪化考量
- 第六章 規制交通犯罪領域間接危害行為的刑法立法完善
- 第一節 主要國家交通犯罪立法梳理
- 第二節 刑法規制交通犯罪領域“危險型”間接危害行為立法完善
- 第三節 “危險型”間接危害行為中的肇事逃逸和不救助行為犯罪化路徑
- 第四節 規制交通犯罪領域的“需介入干預型”間接危害行為立法路徑
- 第七章 交通犯罪領域間接危害行為犯罪化后的配刑
- 第一節 配刑的基本原則
- 第二節 實害犯配刑與危險犯配刑的區別
- 第三節 國外交通犯罪領域間接危害行為犯罪化后的配刑情況梳理
- 第四節 我國交通犯罪領域間接危害行為犯罪化后的配刑構想
- 余論
- 一、避免立法技術層面導致的不適當犯罪化
- 二、應完善規制交通犯罪領域的實害結果犯罪行為立法
- 參考文獻 更新時間:2025-05-14 15:58:59
推薦閱讀
- “首都法”前思:首都治理的法律保障
- 事實信息理論與證據法學
- 公司法論
- 京師同文館輸入的西方法學研究
- 司法實務若干專題探討與研究
- 羅馬法中的意外事故
- 中日韓自貿區競爭與反傾銷規則協調研究
- 民法典·繼承判解研究與適用
- 私法文化與民法典編纂
- 貿大法律評論(第2卷 2017)
- 類型思維與刑法方法
- 河南法學家論壇
- 界定公海保護區的國際法概念
- 數字法治:實踐與變革
- 徐道隣法政文集 (漢語法學文叢)
- 當代中國法學研究中的階級分析方法
- 網絡空間爭議解決的制度分析
- 中國傳統法律的損害賠償制度研究
- 財稅法學前沿問題研究8:事權與支出責任的法治化研究
- 中國保安企業開展海外業務的法律與監管研究
- 數字證據法:大數據時代證據法變革初論
- 遠游與慎思
- 政策性漁業互保法律問題研究
- 網絡反腐的法律規制研究
- 明代公罪制度研究
- 和解合同研究
- 馬峰講理論法學
- 民事立法與民法典編纂
- 中越涉外婚姻法律問題研究
- 刑法責任理論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