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91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O’Reilly Media,Inc.介紹
- 譯者序
- 前言
- 第1章 釋出四個關鍵指標
- 1.1 定義和檢測
- 1.2 重構心智模型
- 1.3 捕獲和計算
- 1.4 展示和理解
- 1.5 討論和理解
- 1.6 自主權和改進
- 1.7 結論
- 第2章 適應度函數測試金字塔:架構測試與指標的類比
- 2.1 適應度函數和指標
- 2.2 適應度函數的類別
- 2.3 測試金字塔
- 2.4 適應度函數測試金字塔
- 2.5 示例及其完整分類
- 2.6 完整分類的頂層示例
- 2.7 開發適應度函數和指標
- 2.8 結論
- 第3章 演進式架構:由可測試性和可部署性指導的架構
- 3.1 學習和探索的重要性
- 3.2 可持續變革的工具
- 3.3 可測試性:創建高質量的系統
- 3.4 可部署性:擴展系統的開發
- 3.5 結論
- 第4章 使用模塊化成熟度指數改進架構
- 4.1 技術債務
- 4.2 技術債務的起源
- 4.3 使用模塊化成熟度指數評估
- 4.4 模塊化
- 4.5 層次結構
- 4.6 模式一致性
- 4.7 計算MMI
- 4.8 確定MMI的架構評審
- 4.9 結論
- 第5章 私有構建與指標:DevOps轉型工具
- 5.1 關鍵術語
- 5.2 責任轉移
- 5.3 重新賦能本地環境
- 5.4 私有構建
- 5.5 案例研究:不穩定的主干
- 5.6 案例研究:被阻礙的顧問
- 5.7 指標
- 5.8 實踐中的指標
- 5.9 結論
- 第6章 組織的擴展:軟件架構的中心角色
- 6.1 YourFinFreedom 打破了單體
- 6.2 實現一個分布式大泥球
- 6.3 尋找方向
- 6.4 從盡力而為到有意為之
- 6.5 以指標為導向,提高軟件架構的有意性
- 6.6 通過溝通來管理期望
- 6.7 學習和演進架構
- 6.8 那Anna呢
- 6.9 結論
- 第7章 度量在軟件架構中的作用
- 7.1 為軟件架構添加度量功能
- 7.2 度量方法
- 7.3 度量系統質量
- 7.4 入門指南
- 7.5 假設性案例研究
- 7.6 誤區
- 7.7 結論
- 第8章 從指標向工程演進
- 8.1 適應度函數之路
- 8.2 從指標到工程
- 8.3 自動化操作指標
- 8.4 案例研究:耦合
- 8.5 案例研究:零日安全檢查
- 8.6 案例研究:保真度適應度函數
- 8.7 結論
- 第9章 使用軟件度量指標來確保可維護性
- 9.1 使用指標的理由
- 9.2 為什么指標沒有被更廣泛地使用
- 9.3 收集指標的工具
- 9.4 有用的指標
- 9.5 架構適應度函數
- 9.6 如何隨時間跟蹤度量指標
- 9.7 改進軟件的幾條黃金法則
- 9.8 結論
- 第10章 用目標-問題-指標法度量未知
- 10.1 目標-問題-指標法
- 10.2 案例研究:學會預見未來的團隊
- 10.3 GQM工作坊
- 10.4 結論
- 作者簡介
- 封面簡介
- 封底 更新時間:2025-04-09 18:27:24
推薦閱讀
- 精通COBOL:大型機商業編程技術詳解(修訂版)
- 大前端三劍客:Vue+React+Flutter
- iOS App界面設計創意與實踐
- 現代C++軟件架構:方法與實踐
- 網絡空間測繪技術與實踐:讓互聯網情報服務于網絡安全
- 結構BIM應用教程
- 軟件開發生產率改進:軟件管理的有效領導力與量化方法
- 手機軟件測試最佳實踐
- 網絡DevOps平臺規劃、設計與實踐:基于企業架構(EA)和領域建模(DDD)的方法
- 基于Pro/Engineer Wildfire的直齒圓錐齒輪虛擬設計與制造
- 現代API:通往架構師之門
- 虛擬現實:科技新浪潮
- 軟件架構指標:度量軟件系統的性能和架構質量
- 鋒利的jQuery
- 軟件開發的201個原則
- TensorFlow+Android經典模型從理論到實戰(微課視頻版)
- 微信小程序開發詳解
- 物流倉諸配送系統技巧450問
- 點云配準從入門到精通
- 深入剖析Nginx
- 區塊鏈開發實戰:Hyperledger Fabric關鍵技術與案例分析
- 案例解說MATLAB典型控制應用
- 開源軟件供應鏈
- SoC底層軟件低功耗系統設計與實現
- 敏捷開發(紀念版)
- 站點可靠性工程(SRE)實戰
- 構建高可用VMware vSphere 5.X虛擬化架構
- Visual Basic從入門到精通(第2版)
- Android 開發入門與實戰(第二版)
- 軟件交付通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