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4 展示和理解

那么怎樣才能改變范式呢?你需要持續地留意舊范式中的異常和失效之處;對于新的范式,需要持之以恒地、自信而大聲地進行宣講并付出實際行動。

—Donella Meadows,《系統之美》

每當我部署這四個關鍵指標時,我通常會從最小可行儀表板(Minimal Viable Dashboard,MVD)[14]開始,它名字叫得響,但實際上是一個wiki頁面,包含以下內容:

· 四個關鍵指標的當前計算值;

· 每個指標的定義,以及計算它們的時間段;

· 歷史數據。

我還標記了數據源,以便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其中。

1.4.1 目標受眾

就像所有的統計數據一樣,指標也在講述某些故事,而故事要有受眾。那么,這四個關鍵指標的目標受眾是誰?首先是軟件交付團隊,如果他們希望看到指標得以改善,就必須做出實際的變更。

因此,要確保無論選擇在何處以何種方式進行展示,它都需要處于這些個人和團隊最容易訪問的地方。“容易”非常重要。受眾需要能夠非常容易地看到這些指標,并向下鉆取,找出更多他們擁有的特定服務的數據點。

這四個關鍵指標也有其他受眾,但他們都是次要的。次要受眾可能會是高級管理人員或執行管理人員。他們可以看這些指標,但指標需要被聚合起來,并且是只讀的。如果執行管理人員想了解更多細節,那么他們就會到團隊那里去獲取,而這正是你想看到的。

理想情況下,一旦MVD設置好了,就可以開始自動化收集和計算的工作了。在我寫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有很多選擇。也許你最終會使用Google的Four Keys(https://oreil.ly/BPRaw)、Thoughtworks的Metrik(https://oreil.ly/1EDTb),或者各種平臺的擴展,比如Azure DevOps(https://oreil.ly/vMSBR)。它們中的任何一個我都沒用過,不過我確信它們都能實現我們的目標,我將分享我手動制作的經驗,希望它能幫助你評估到底想使用現成的東西還是花時間和精力去定制。

1.4.2 可視化

我花了些功夫自制了我所用過的特性最齊全的儀表板。它是用微軟PowerBI構建的(因為客戶端使用了Azure DevOps)。在日期和時間的選擇上進行了一番努力之后,我們捕獲了原始數據,進行了計算,并著手創建了圖表和其他可視化展示元素。

部署頻率

對于該數據,我們選擇使用柱狀圖(見圖1-7),橫軸為日期,縱軸為部署數。每個條柱都代表當日部署總數,并且我們將關鍵統計數據拉入匯總圖中。

圖1-7:部署頻率,右下角的方框表示達到了“DORA(DevOps Research and Assessment)精英”級別的軟件交付表現

每天的平均部署數就是部署頻率關鍵指標,并且我們在關鍵指標中突出顯示了Accelerate軟件交付表現等級中的“精英”[15]。為了更加清楚,我們顯示了當天的部署數和圖表展示區間(31天)的部署總數。最后,我們將平均值、95分位值和整體數據趨勢繪制為虛線。

變更前置時間

圖1-8所示的柱狀圖展示了變更前置時間數據,橫軸上還是日期,而現在縱軸的條柱顯示了給定日期的平均前置時間。

圖1-8:變更前置時間,右下角的方框表示達到了Accelerate評級量表上軟件交付表現的“DORA精英”級別

和前面一樣,我們突出顯示了該關鍵指標,即圖表展示區間內的平均前置時間,并突出顯示為“精英”級別[16]。我們還發現,突出顯示最長前置時間很有用(見左下角的方框)[17]

后來我們發現,該問題一直在被追問:“那天我們做了很多次部署嗎?”因此,我們沒有添加更多的趨勢線,而是將部署數(淺灰色陰影)與前置時間繪制在了一起。

變更失敗率

圖1-9展示了變更失敗率的柱狀圖,但是這個指標表現得非常不同。從縱軸上可以看出,在給定的24小時內,通常不會發生變更失敗或只有一次失敗[18]。因此,當出現問題時會非常明顯。

圖1-9:變更失敗率,右下角的方框表示達到了Accelerate評級量表上軟件交付表現的“DORA精英”級別

圖1-9中包含了所需上下文。一并繪制出部署數可以讓我們快速回答該問題:“這可能是因為當天有很多次部署活動嗎?”

最后,與前面類似,圖的底部給出了關鍵指標:變更故障數占圖表展示區間內部署總數的百分比。與此同時,還有一些其他重要的統計數據:展示區間內正在發生的故障數和部署總數。

服務恢復時間

對于最后一個指標(即服務恢復時間)的展示,我們花了大量時間來適應,然而隨著我們對部署頻率和前置時間指標理解的不斷加深,以及這兩個指標的值趨于穩定,服務恢復時間指標就成為我們的主要關注點[19]。同樣,我們通過時間序列柱狀圖來展示(見圖1-10),但是其時間尺度更長(120天,為了引入更多上下文),這樣就更容易通過比較來看出我們是如何基于這個數據點少得多的指標來進行改進的。同樣,我們將變更前置時間共同繪制出來,以提供一些額外信息。

最后,與前面類似,圖的右下角給出了關鍵指標:給定展示區間內所有故障恢復時間的中位數。與此相伴的是其他關鍵統計數據:展示區間內正在發生的故障數和已恢復故障的總數。

1.4.3 首頁

至此還沒結束。我們的PowerBI報告還包含一個“四個關鍵指標”的首頁,其中包括來自每個單獨統計頁面的關鍵指標數字,以及部署頻率和前置時間的圖表。它的目標是讓人們實時、快速、準確地了解統計數據。隨著關注點的改變,首頁可能會推出其他圖表。

正如我所建議的,我們現在可以釋放這四個關鍵指標的真正力量。如果想從中獲得真正的好處,那么讓團隊能夠訪問這些指標,并確保他們理解這些指標以及支撐它們的模型和系統是至關重要的。這使團隊能夠討論、理解、擁有和改進所交付的軟件。

圖1-10:服務恢復時間,左下角的方框表示正在發生中的故障數是0(這不屬于DORA指標,但了解它很重要),右下角的方框表示軟件交付表現為“DORA高”級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驻马店市| 湖州市| 印江| 武城县| 伊通| 太仆寺旗| 河东区| 青田县| 钦州市| 揭西县| 兴仁县| 乌拉特后旗| 桂阳县| 广州市| 内乡县| 泌阳县| 阳新县| 张北县| 安龙县| 明溪县| 扎赉特旗| 盐池县| 金川县| 界首市| 镇巴县| 子长县| 柳州市| 仁化县| 吴桥县| 田东县| 勃利县| 门头沟区| 开平市| 府谷县| 盘山县| 兴义市| 精河县| 寿光市| 白银市| 嘉义县| 阿荣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