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酒之爵與人之爵:東周禮書所見酒器等級禮制初探
最新章節:
四 “卑”字來源臆測:低矮低賤之飲器?
這本論文集收有作者的8篇文章,主題相當集中,都緊密圍繞著先秦禮書中的酒器等級禮制展開。“酒器等級禮制”這個論題,此前幾乎無人問津。而作者在此發現了一處富礦,經精細考辨,澄清了若干舊有疑難,開掘出了若干前所未知的史實。例如,梳理了“爵”之概念變遷,揭示“五爵”是一套“容量化器名”,并把典禮用爵的等級架構公諸于眾了。除了通過具體考證提供了文史新知,本研究也有理論意義。在傳統時代,“爵”是最古老、最富連續性的一種品位,被用于賦予和維系的尊卑貴賤,同時“爵”又是飲酒器之名;而“尊”是古代最重要的身份地位用詞,同時“尊”又是盛酒器之名。“爵”“尊”二字在殷商甲骨文中就存在了,同時殷商的青銅禮器中,酒器竟然占到了70%—80%。周代青銅器中食器比例雖然大增,但重大典禮如祭祀、饗宴、射侯等,獻酒飲酒仍構成了核心禮數。而這一情況,被紀錄于東周禮書之中了。不難推知,酒器在先秦等級禮制中必定占有特殊地位,竟使爵、尊這樣的酒器之名,變成了人的等級地位用詞。在凝聚了先秦禮樂精華、作為歷代文化經典的禮書之中,可以看到各色人等、各個爵級,在不同禮典的不同環節使用著不同名稱的酒器,而這就是本書的研究對象。酒爵(與酒尊)等級用于維系人之尊卑,所以,本論文集題名“酒之爵與人之爵”。
目錄(45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作者簡介
- 當代學術總序
- 自序
- 禮書“五爵”的稱謂原理:容量化器名
- 一 禮書“五爵”與商周“五器”
- 二 “五爵”稱謂原理:容量化器名
- 三 容量化器名:政治需要
- 四 容量化器名:業務需要
- 五 漢宋禮家的“凡諸觴皆形同”之說
- 六 戰國宴樂圖所見筒形飲酒器
- 七 從酒器組合看爵名轉移
- “尊壺者面其鼻”辨——《禮記·少儀》一個文句的注譯問題
- 一 問題的提出
- 二 “尊鼻為壺嘴說”質疑
- 三 方壺之獸首與罍之環鼻
- 四 罍、□之嬗替與“尊壺者面其鼻”的時效
- 五 “尊壺者”“鼻宜向于尊者”與“尊鼻鄉君”
- 由《三禮圖》雀杯爵推論“爵名三遷,爵有四形”
- 一 《三禮圖》中的雀杯爵
- 二 說“爵名三遷,爵有四形”
- 三 “凡諸觴皆形同”,筒形杯變異與雀杯爵的“二合一”
- 四 余論:爵是什么
- 《儀禮·士虞禮》所見廢爵、足爵、繶爵辨
- 一 問題的提出
- 二 論足爵、繶爵為圓足有柄斗形爵
- 三 論廢爵為無足斗形爵
- 四 四種典禮之用爵推定
- 東周禮書所見玉爵辨
- 一 禮學視角中的諸玉爵形制
- 二 禮學視角中的諸玉爵用法
- 三 諸玉爵、“五爵”與“廢、足、繶”三爵
- 四 史學視角中的諸玉爵
- 五 圭瓚、璋瓚與“廢、足、繶”三爵:同形異名
- 削觚·觚名·觚棱——先秦禮器觚片論
- 一 削觚:青銅觚與漆木觚
- 二 從“五器”到“五爵”:器物組合與相對容積
- 三 觚棱與觚名
- “觚不觚”與“削觚”——《論語鄭氏注》札記一則
- 一詞二義:酒之尊與人之尊
- 一 “道在器中”:飲酒禮器的等級功能
- 二 崇高富麗與以小為貴
- 三 陳設曰尊與奉酒以獻
- 四 “卑”字來源臆測:低矮低賤之飲器? 更新時間:2024-04-22 18:14:04
推薦閱讀
- 中國歷史文摘(2020年第1期·總第1期)
- 先秦文獻探源
- “鐵帽子王”善耆與時代變局
- 帝制中國的女主與政治:關于女性統治的合法性探析
- 《尚書》新研(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 渤海靺鞨民族源流研究
- 南北朝選官制度與文運興變(全二冊)
- 殷商元圣:伊尹里籍·隱居·事功考實
- 國民閱讀經典:舊制度與大革命
- 歷史的證偽:波普歷史非決定論思想研究
- 治學的門徑與取法:晚清民國研究的史料與史學(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 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精裝版)
- 中國社會史
- 中國古代史史料學(第三版)
- 洪廷彥史學文存
- 中國史詩研究
- 楚辭與古代文明
- 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刊(2012年卷/總第10卷)
- 國際關系的歷史場景與思想映像(南京大學史學叢書)
- 秦漢兒童的世界
- 現代世界的誕生
- 史學方法導論(跟大師學國學)
- 南北望:明代中越文學交往研究
- 人類精神進步史表綱要
- 唐翰林學士傳論:全四冊(傅璇琮文集)
- 梁啟超啟蒙思想的東學背景
- 唐代衣食住行(插圖珍藏本)
- 巴勒克拉夫全球史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庫·歷史考古研究系列)
- 范式的引介與學科的創建:民國時期社會科學話語中的科學觀念
- 史林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