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17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頁
- 前言
- 摘要
- 一 “十二五”時期的改革成就
- (一)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非公有制經濟已經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在各項主要經濟指標中超過了公有制經濟,不存在所謂“國進民退”的趨勢。同時,2008年以來公有制經濟的比重下降幅度逐漸收窄,并呈現趨于穩定的態勢
- (二)雖然公有制經濟在主要經濟指標中的比重下降,但是,它在資產總量上仍然保持著“主體”地位;更為重要的是公有制經濟的影響力并沒有下降
- (三)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在主要經濟領域基本上形成了一種分工協作、競爭發展的良好格局,在質和量的組合上都有了顯著的進步
- (四)國有企業的改革取得了重大進展,從而推動著國有經濟效率的改善
- 二 “十三五”時期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基本思路
- 三 “十三五”期間改革的重點
- (一)推動立法和司法改革,完善產權保護制度
- (二)以細致的分類,明確關鍵領域,優化國有經濟的布局
- (三)推進國有經濟薄弱環節的改革,改善國有企業的形象
- (四)改革國有企業的監管體制
- 四 結束語
- 作者簡介 更新時間:2022-06-06 18:59:32
推薦閱讀
- 中國經濟安全年度報告:監測預警 2015
- 創意營造學(文化發展學術文叢)
- 大浪潮:崛起的發展中世界
- 中國話語:中國政治經濟學40人論壇·演講錄
- 組織中的支配與服從:中國式勞動關系的制度邏輯
- 中國改革開放與發展實踐叢書:義烏商貿城改革開放與發展實踐
- 國外智庫看“一帶一路”(Ⅰ)
- 剛性泡沫(增訂版):中國經濟的增長和風險
- 生態文明視角下的自然資源管理制度改革研究
- 中國私募股權投資PE年度報告2012
- 技術創新、金融結構優化與供給側改革
- 西部發展研究(2019年第1期/總第11期)
- 中國新一輪對外開放:機遇與挑戰
- 超常增長:中國駕馭資本的奇跡
- 20世紀70年代農戶收入研究(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 智慧城市概論
- 2021—2022年中國工業技術創新發展及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藍皮書
- 中國經濟2025:結構筑底與化危為機
- 民國時期城市土地政策研究:以重慶為例
- 我國創業的資源基礎與社會扶持研究
- 中國與日本農業全要素生產率比較
- 產業組織評論·2017年·第4輯:總第32輯
- 基于產業集群理論的創新系統研究
- 2021—2022年中國軟件產業發展藍皮書
- 消費信貸與中國夢
- 區域發展戰略研究:以吉林發展為視角
- 東部產業轉移與西部優勢產業發展
- 建言資政在金融:一位政協委員的調研作業
- 與改革同行Ⅵ:中國改革開放和偉大復興
- 中國經濟增長的新源泉(第1卷):改革、資源能源與氣候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