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生命的七種跡象
最新章節:
譯后記
悲傷,憤怒,歡樂,恐懼,分心,厭惡,希望。人們期待能在一生中體驗所有的情感。然而,如果每天都是這樣呢?如果你管理它們的能力,就意味著生與死的區別呢?對于重癥監護醫生來說,它們是工作的一部分。這本書探討了醫生工作生活中具有情感的一面。在身患絕癥的病人懇求你不要讓他們死去時,恐懼涌動在他們的眼中;當你犯了一個可能致命的錯誤,悲傷會向你襲來;當你照顧一個已被定罪的強奸犯,必須忍住厭惡。但也有快樂的時刻,比如癡呆患者罕見的清醒時刻,或者病房里突然響起了歌聲。奧菲·艾比醫生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醫生通過醫院的旋轉門看到的人性,并帶領我們超越純粹的醫學視角?!渡钠叻N跡象》通過七種情感講述了活著意味著什么,以及關心生命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另,本書所記述的事件,是根據作者多年來的親身經歷,從十多個不同的居民單位和醫療機構收集而成。盡管所有描述的都是對真實事件的記憶,但患者、親屬、同事等人姓名(如果使用的話)都已更改。此外,個人身份的細節也做了一定改變。任何年齡、性別、職業、國籍、外貌、家庭關系、病史和診斷的雷同都將是巧合。
目錄(19章)
倒序
推薦閱讀
- 實證社會科學(第六卷)
- 災后重建與社區減災政策研究
- 景觀革新:公民實用主義與美國環境思想
- 浦東新區經濟社會發展熱點問題研究(2016)
- 巢暖鳳來:高層次人才流動與軍事院校人才引進研究
- 碎化與整合:中國社區發展與基層治理
- 不平等,我們能做什么?
- 智能社會建構邏輯
- 喧嘩的大多數
- 新時代社區治理創新:理論與案例
- “氣”與抗爭政治:當代中國鄉村社會穩定問題研究(新社會學文叢)
- 社會工作與社會問題:中國本土化理論與實務的探索
- 藍圖:好社會的八大特征
- 改革開放后上海社會組織創新發展研究
- 醫療聯合體背景下城市基層醫療服務質量研究:基于標準化病人法
- 中國土地制度變遷研究
- 迷思印度:七座圣城和她們的神話故事(知乎「一小時」系列 HOUR:076)
- 中國人在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歷史篇章(1870~1938年)
- 夾縫生存:不堪重負的中產家庭
- 香港電車(1904-1998)
- 矩陣分解學習及其網絡社區發現方法
- 社群的進化
- 邊緣地帶的治理
- 美國精神的封閉(人文與社會譯叢)
- 職業抉擇:產品和運營求職實戰攻略
- 禁放風波:警示中的實踐與思考(上、下)
- 中國第三部門研究(第14卷)
- “赤腳醫生”與中國鄉土社會研究:以河南省為例
- 數字經濟下的新就業與勞動關系變化
- 人道主義的呼喚·第四輯(2006~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