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理解與適用
最新章節:
附錄 新聞報道與答記者問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已于2015年5月1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51次會議通過,并于6月1日起實施。本書由基本理論、案例選編、理解適用與新聞報道、法規匯編等四部分組成。本書不僅是廣大刑事司法工作人員案頭工具用書,也是廣大律師、法學教學人員以及法學院系學生的有益資料用書。
目錄(46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編寫說明
- 第一編 基本理論
- 第一章 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歷史沿革和比較研究
- (一)我國古代刑法史上贓物犯罪的沿革
- (二)新中國刑法中贓物犯罪的演變
- (三)國外贓物犯罪立法概況
- 第二章 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本質
- (一)國外關于贓物犯罪本質的學說
- (二)我國關于本罪犯罪客體的爭議
- (三)本書的觀點
- 第三章 犯罪構成具體內容的認定
- (一)“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理解
- (二)“掩飾、隱瞞及其他方法”的認定
- (三)明知的認定
- 第四章 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罪量要素
- (一)罪量要素概念的提出——本罪構罪與行政違法行為的界限
- 二、關于本罪的數額標準問題
- 三、本罪犯罪數額的計價方式
- 第五章 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犯罪形態
- (一)本罪的未完成形態
- (二)本罪的共同犯罪問題
- (三)本罪的單位犯罪
- 第六章 罪數問題、此罪與彼罪的區分
- (一)罪數問題
- (二)本罪與洗錢罪的關系
- (三)本罪與窩藏、轉移、隱瞞毒品、毒贓罪的關系
- (四)本罪與窩藏、包庇罪的關系
- (五)本罪與其他罪名的關系
- 第七章 刑罰的具體運用
- (一)本罪“情節嚴重”的司法適用
- (二)“親親相隱”在本罪量刑中的運用
- (三)收贓自用的情形
- 第二編 理解與適用
-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的理解與適用
- 第三編 案例選編與裁判指引
- 第一部 分指導性案例
- 第二部分 案例點評
- 第四編 法律、法律解釋、規范性文件及域外規范摘編
- 一、刑法有關條文
- 二、治安管理處罰法有關條文
- 三、立法解釋
- 四、司法解釋
- 五、域外規范摘編
- 附錄 新聞報道與答記者問 更新時間:2021-05-12 17:24:47
推薦閱讀
- 職務犯罪案件立案、定罪、量刑標準解讀與適用
- 環境犯罪刑法治理的早期化問題研究
- 刑法實用全典
- 減刑、假釋制度改革實證研究
- 刑事證據規則論
- 刑事法律政策全書(第六版)
- 尖端醫療領域刑法理論及立法對策研究
- 刑事政策視野下的刑法教義學:探索中國刑法教義學與刑事政策的貫通構想
- 刑事案件事實認定過程研究:基于法官審判實踐視角
- 刑事司法精神醫學與刑偵實務
- 刑事法治若干問題研究
- 金融犯罪的刑法治理:以刑法謙抑為視角
- 刑法一本通(第三版)
- 論刑法中的“明知”
- 刑法學(第五版)
- 刑事法治發展研究報告(2014-2015年卷)
-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立法背景與條文解讀(下冊)
- 刑事公訴權原理
- 學生常用法規掌中寶:刑事訴訟法(2017—2018)
- 實質犯罪論
- 刑法教義學的案例進路
- 全球視野與本土架構:秘密偵查法治化與刑事訴訟法的再修改
-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及司法解釋指導案例全書:根據刑法修正案(九)編定
-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十)解讀
- 高銘暄王作富刑法學文選:九十華誕自選集
- 排除合理懷疑的中國敘事
-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2012年版)
- 刑事法治論(第二版)
- 刑法全厚細(第三版)
- 犯罪故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