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塞利格曼自傳
最新章節:
注釋
這本書是塞利格曼的首部自傳,呈現了塞利格曼的傳奇一生。本書為我們呈現了一個不一樣的塞利格曼,通過本書,我們可以了解塞利格曼這位傳奇的心理學家方方面面的一生,了解他如何始終與焦慮為伴,如何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如何帶領心理學沖出黑暗,奔向光明,引導心理學面向未來,而不再是被過往所驅使。這還是一部積極心理學史和半部當代心理學史。本書再現了積極心理學的創建、應用及發展背后的故事,直擊塞利格曼如何推動整個心理學領域轉向。正是因為塞利格曼,心理學進入了全新的時代。這本書能讓你更加深入的了解當代心理學尤其是積極心理學;如果你也想追求幸福,那么這本書能教你如何找出自己的優勢和生活的意義,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幸福。
目錄(43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獻詞
- 推薦序 希望開創“人類第二個軸心時代”的心理學巨匠
- 引言 希望之路
- 測一測 關于積極心理學,你了解多少?
- 第一部分 起點:初識心理學
- 第1章 童年:我是父母的樂觀主義宣言 (1942—1955)
- 第2章 青春:階層割裂下的無助與自卑 (1955—1960)
- 第3章 普林斯頓求學生涯:淪為悲觀主義者 (1960—1964)
- 第4章 心理學界最轟動的鬧劇 (1964)
- 第5章 對習得性無助的研究 (1964—1967)
- 第6章 邁向臨床心理學的第一步 (1967)
- 第二部分 成長:從研究狗到研究人
- 第7章 康奈爾大學:創造力的孵化器 (1967—1969)
- 第8章 賓夕法尼亞大學:確立精神病學的研究方向 (1970—1972)
- 第9章 實驗心理學:聲名遠揚,但無法用于現實生活 (1972)
- 第10章 聲域:認識自己,接納自己 (1973—1974)
- 第11章 英格蘭:到一流學府學習臨床心理學 (1975)
- 第12章 高級研究中心:研究痛苦,更要研究幸福 (1978—1979)
- 第13章 抑郁癥:精神健康遠比沒有罹患精神疾病更重要
- 第14章 臨床心理學:只有將心理學應用到人身上才有意義 (1980—1983)
- 第三部分 成就:積極心理學的創建
- 第15章 曼迪:一生摯愛 (1988— )
- 第16章 活出最樂觀的自己 (1989—1993)
- 第17章 當選美國心理協會主席 (1995—1999)
- 第18章 創建積極心理學 (1998—2001)
- 第19章 優勢與美德:召喚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2000—2004)
- 第四部分 蓬勃:積極心理學讓世界大變樣
- 第20章 耳順之年:持續的幸福 (2002)
- 第21章 積極心理學的進步和批評 (2001—2011)
- 第22章 積極教育:教出樂觀的孩子 (1992— )
- 第23章 中央情報局:我絕不會幫助使用酷刑 (2002)
- 第24章 軍隊:打造一支心理健康的軍隊 (2008—2017)
- 第25章 身體健康:樂觀會帶來健康和幸福 (2007—2017)
- 第五部分 展望:從無助到希望的變革
- 第26章 人類,永遠不會停止憧憬未來 (2008—2016)
- 第27章 大腦中的希望回路 (2016)
- 第28章 讓心理學成為建構幸福的學科
- 致謝
- 注釋與參考文獻
- 譯者后記
- 注釋 更新時間:2020-12-18 17:15:49
推薦閱讀
- 戎馬書生 柔情慈父:大師光環下的真實魯迅
- 梁漱溟口述實錄
- 真希望我20幾歲就知道的公關策略術
- 我國中學外語教師身份認同研究
- 香江鴻儒:饒宗頤傳
- 當代嶺南文化名家·劉陶
- 文學、文化理論建構與中國學術的國際化:慶祝王寧先生六十壽辰文集
- 變遷社會中的農村養老問題研究:關于山東省平陵村的個案分析
- 郁達夫在情愛之途
- 當代嶺南文化名家·馬鎮坤
- 蕭統與《文選》
- 當代嶺南文化名家·范以錦
- 馬衡文存
- 歷史中的人生:霍布斯鮑姆傳
- 伊本·赫勒敦:天才的一生(索恩系列)
- 人心有對立的本能和欲望:精神分析與弗洛伊德的釋夢人生
- 三大師
- 吉安民俗
- 非如此不可:顧準傳
- 當代嶺南文化名家·廖冰兄卷
- 傅斯年研究
- 當代嶺南文化名家 劉斯奮
- 謝里曼(名人傳記叢書)
- 馮其庸畫傳
- 文妖與先知:張競生傳
- 奧普拉魅力養成日記
- 那些遠去的堅實身影:民國著名文人性情檔案
- 當代嶺南文化名家·紅線女
- 我們仍然熱愛生命:愛的藝術與弗洛姆的孤勇人生
- 名人傳記叢書:施韋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