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61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引言 音樂,一種與歷史文化相通的藝術
- 音樂,一種與歷史文化相通的藝術
- 測一測 你對古典音樂的了解有多少?
- 1 什么是古典音樂
- 古典音樂的概念只是歷史的產物
- 錄音技術的發展讓“古典”越來越難定義
- 古典音樂的發展史,就是記譜法的發展史
- 古典音樂的價值是超越時代的
- 2 神圣之音:從中世紀到1600年
- 單旋律音樂:在歌詞清晰度與音樂豐富性之間拉鋸
- 復調:西方文化意識中的一次重大突破
- 世俗音樂:流浪藝人與宮廷歌手
- 作曲家崛起:新藝術時期成為藝術史上的分水嶺
- 音樂理論:音樂的核心是追求秩序感
- 記譜法:音樂思想得以記錄和實現的基礎
- 宗教改革對音樂的影響
- 3 人類之音:1600—1750年
- 音樂語言:從對上帝的崇拜到對自身感受的關注
- 音樂與意大利文藝復興:進入音樂新時代
- 牧歌:眾多情感表達方式的起源和縮影
- 歌?。禾剿魅祟惽楦械谋举|與界限
- 新興宗教音樂:表達人的情緒和主觀感受
- 器樂崛起:歌詞不再是音樂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 弦樂:成為古典器樂的核心
- 4 古典之范:1750—1810年
- 古典風格:音樂的平衡之美
- 古典音樂:理性主義的結果與反理性主義思潮的載體
- 獨立藝術家出現:啟蒙運動使人開始自由創作
- 歌?。宏P注普通人的喜與悲
- 鍵盤音樂:將理性的秩序與感性的情緒融為一體
- 弦樂四重奏:四個理性人之間的對話
- 交響樂:公開表達私人情感的載體
- 音樂會:作品需要保持通俗易懂
- 5 浪漫主義音樂:1800—1900年
- 浪漫主義音樂:無法表達的渴望
- 面向未來的音樂:引領未來藝術的發展
- 往昔的痕跡:現代性與早期音樂傳統相融合
- 追求宏偉巨制:在歌劇中的體現
- 向往精致小巧:表達理想與現實的割裂
- 浪漫主義晚期:深入剖析最根本的內在自我
- 6 現代音樂:1900年以后
- 地理上去中心化:對現實的不滿與對遠方的向往
- 科技的發展改變了與音樂有關的一切
- 對新興音樂技術的探索與研究
- 藝術音樂和流行音樂的兩極化
- 從強調表現到強調表達
- 音樂中的色彩
- 20世紀,多元而矛盾的音樂時代
- 附錄1 術語解釋
- 附錄2 音樂作品匯總
- 拓展閱讀與推薦音樂
- 1 什么是古典音樂
- 2 神圣之音:從中世紀到1600年
- 3 人類之音:1600—1750年
- 4 古典之范:1750—1810年
- 5 浪漫主義音樂:1800—1900年
- 6 現代音樂:1900年以后
- 譯者后記
- 延伸閱讀 更新時間:2020-10-13 16:30:45
推薦閱讀
- 雨宴:為九件民族樂器與打擊樂而作
- 肖邦與波蘭音樂家
- 基礎樂理練習題集
- 音樂筆記
- 外國名曲逸話
- 人為何需要音樂
- 音樂的故事(中小學生必讀叢書)
- 中國民間儀式音樂研究·東北卷
- 從中世紀到貝多芬:作曲家社會身份的形成與承認
- 誰都能學會:7天電子琴教程(圖解版)
- 20課輕松學會彈尤克里里
- 巴赫《帕蒂塔》
- 彈好電子琴必備的簡譜知識
- 辛豐年文集·卷四:音樂筆記
- 超簡單的簡譜圖解教程
- 二十世紀音樂:現代歐美音樂風格史
- 西亞音樂的歷史面影與當代回響
- 吉他小白的彈奏秘籍:指彈吉他入門教程
- 現代音樂論譯文選集
- 從零開始:兒童葫蘆絲圖解教程
- 小提琴啟示錄:24位小提琴家的經驗之談
- 老年大學實用教程:零基礎學簡譜樂理
- 爵士鼓基礎教程
- 法語藝術歌曲集3
- 瘋狂練指法:簡譜拜厄鋼琴基礎教程
- 憂傷的老板
- 古典音樂說明書
- 音樂·審美
- 木卡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
- 零起步流行鋼琴即興彈唱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