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06:大分裂時代
最新章節:
11 宇文泰的崛起和北齊、北周的對峙
《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系列,一套全新的中國通史。不是為讀者介紹干巴巴的歷史事件和知識點,而是發掘中國歷史背后的深層邏輯,提供一套嶄新的讀懂中國歷史的認知方法。系列共4輯13冊,全景呈現“中國”這個獨特而頑強的生命體的演進。第6冊《大分裂時代》緊緊圍繞“分類時代的文化活力”,幫助大家重新認識所謂的“魏晉南北朝”這一段分裂時期,你會看到:中國歷史上流傳甚廣的“五胡亂華”這個說法,其實經不起推敲;《人物志》和《世說新語》這兩部奇書精彩呈現了六朝品評人物的風氣;南北朝文學在詩歌創新和聲韻結構上都有突出的成就,為唐詩鋪好了路;北魏是聯結秦漢與隋唐這兩大帝國的關鍵,理解隋唐,必須先理解北魏的制度創舉;梁武帝努力爭取寺院勢力,以便與門第莊園抗衡,卻未能如愿……
目錄(120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總序 重新認識中國歷史
- 第一講 中國中古史鳥瞰
- 01 用朝代講述中國歷史,有什么問題
- 02 西方歷史分期方法給我們的借鑒
- 03 為什么中國歷史需要一個中古時期
- 04 中古中國的關鍵特征
- 05 小型村落取代城郭
- 06 村莊與莊園并行
- 07 從屯田到均田的土地制度
- 08 中古時期的土地制度與人身關系
- 09 貴族對皇帝的限制是中古社會的獨特之處
- 10 中古時期的游牧民族政權
- 11 中古中國是一個貴族社會
- 第二講 《人物志》與《世說新語》里的中古中國
- 01 曹魏時代的《人物志》是怎樣一本書
- 02 什么是“才性”
- 03 如何品評人物
- 04 《人物志》的人物品評原理一直流傳
- 05 如何對人進行分類
- 06 “偏材”和“英雄”都是什么樣的人
- 07 與“偏材”對應的“理”型人
- 08 《人物志》的目的在于“識人”
- 09 從人物品評看魏晉時代的人生追求
- 10 《世說新語》是一部品鑒人物的奇書
- 11 《世說新語》的修辭方法很獨特
- 第三講 佛教東來與中國思想大變遷
- 01 佛教進入中國
- 02 佛教面對讖緯、黃老和清流
- 03 佛教初入中國時,依附于黃老之學
- 04 佛教的輪回觀念對中國的沖擊
- 05 “省欲去奢”的教導
- 06 佛教禪定的特殊方法
- 07 佛教與中國思想的沖突
- 08 佛教進入中國的幾個階段
- 09 從漢末佛教到中古佛教的轉變
- 10 對佛教的中國化解釋與佛教盛行中國
- 第四講 夸張而無節制的時代
- 01 “魏晉南北朝”這個表述是否恰當
- 02 偏材盛行和個性夸張
- 03 西晉“八王之亂”
- 04 邊疆民族趁亂進入中原
- 05 世族支持與偏安東南的東晉
- 06 東晉內部的兩股軍事力量
- 07 劉裕對世家大族也無可奈何
- 08 南朝更替
- 09 梁武帝與陳霸先
- 第五講 門第貴族與六朝經濟
- 01 魏晉南北朝的農業凋敝
- 02 農業倒退影響北方的生活方式
- 03 晉朝的占田令
- 04 朝廷鼓勵占田
- 05 佃客、蔭客與大莊園
- 06 自給自足的小王國
- 07 銅錢經濟變為絹帛經濟
- 08 莊園、絹帛與商業活動
- 09 僑姓都是打不倒的土豪
- 10 門第貴族的特殊地位
- 第六講 六朝詩歌的新形式與陶淵明
- 01 閱讀文學作品需要懂得“文類”
- 02 漢朝民歌《上邪》《有所思》對聲音的表現
- 03 樂府詩所表現的民間情感
- 04 別離是《古詩十九首》的主題
- 05 曹魏政權與五言詩的新形式
- 06 陳琳的《飲馬長城窟行》
- 07 曹操的四言詩《短歌行》
- 08 曹丕的七言詩和五言詩
- 09 曹植的《七哀詩》
- 10 玄理詩和游仙詩
- 11 陶淵明詩的新精神
- 12 承襲五言詩的形式,革新五言詩的內容
- 13 陶淵明的自然觀
- 14 田園詩傳統的深遠影響
- 第七講 重新認識六朝駢文
- 01 讀懂六朝文章,先從唐宋古文運動說起
- 02 死而不僵的駢文
- 03 劉琨《勸進表》賞析
- 04 劉琨《勸進表》賞析(續)
- 05 漢語音調的變革
- 06 駢文對音調有專門的要求
- 07 蕭統編撰的《文選》對文章性質的界定
- 08 貴族文化與用典習慣
- 09 從唐詩看音調的規矩限制
- 10 《與宋元思書》是駢文的典范之作
- 11 《登大雷岸與妹書》欣賞
- 第八講 重新認識“五胡亂華”
- 01 認識中國歷史需要知道的一條地理分界線
- 02 一條更重要的分界線
- 03 古代中國游牧民族與農業民族的互動
- 04 “五胡亂華”是一個錯誤的表述
- 05 匈奴人劉曜和氐人李班的事例
- 06 羯人石勒是一位怎樣的君主
- 07 北方游牧民族遷徙大拼圖
- 08 “五胡亂華”動搖了過去的“王朝系統”
- 09 十六國時代的政權更替
- 第九講 北魏入主中原及其統治
- 01 讀懂北朝,從陳寅恪的一部著作開始
- 02 鮮卑拓跋氏在中原邊境的早期發展
- 03 拓跋珪因禍得福,入主中原
- 04 吸納世家大族是外族政權的生存之道
- 05 崔玄伯和崔浩相繼參與北魏政權
- 06 崔浩的心態和理想
- 07 崔浩重整門第秩序
- 08 攻打涼州背后的政治路線之爭
- 09 攻打柔然和修筑長城
- 10 崔浩之死
- 11 孝文帝“吊比干碑”揭示的北魏時局
- 第十講 北魏的變革和瓦解
- 01 “均田令”是一項簡單卻意義重大的政策
- 02 “均田令”,用智慧解決土地分配的問題
- 03 兩個微小的配套措施帶來一個國家的改變
- 04 孝文帝遷都洛陽有深謀遠慮
- 05 孝文帝的激進改革舉措
- 06 改革官制與賜死反對改革的太子
- 07 孝文帝對鮮卑社會階層的改造
- 08 鮮卑貴族內部的分裂
- 09 內有“胡太后之亂”,外有“六鎮之亂”
- 10 爾朱榮登上北魏歷史舞臺
- 11 宇文泰的崛起和北齊、北周的對峙 更新時間:2019-04-16 16:37:45
推薦閱讀
- 悠悠南北朝系列(套裝共3冊)
- 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宋史演義
- 歷史掌故(中國文化史叢書)
- 塑造世界的1001天(第2版)
- 海洋與文明
- 拜占庭一千年:一部帝國興衰史
- 這個漢朝太有意思了(第四卷)
- 三國之狼覬天下:公元281—338
- 軟體動物
- 最后的輝煌:中古時代:明
- 改變歷史的飯局
- 蔡東藩少年中華史:南北朝
- 歷史謎案
- 鬼才是怎樣煉成的
- 拿得起放不下的大唐史·陸
- 關鍵十六天:白崇禧將軍與二二八
- 建炎南渡 宋金逐鹿
- 抗日援朝1592(下)
- 武則天無字碑之謎
- 劉基事跡考
- 中國歷史十五講(第二版)
- 大漢帝國全史(全5冊)
- 白話資治通鑒(5)
- 過一場風雅的宋朝生活
- 圖說民國風云人物(江湖卷)
- 雙重視域下中國傳統民居空間認同研究:以浙江溫州楠溪江古村落為例
- 治國安邦的歷代名臣(下冊)
- 上古神話演義(第二卷):五星出東方
- 世界歷史五千年(下)
- 史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