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樂論
免費

三國魏阮籍作。《樂論》繼承孔子以來儒家的音樂觀念。中國古代樂論正統思想的核心是“和”。《禮記·樂記》中說:“樂者,天地之和也;”宋代理學家程頤概括的更為明確:“禮只是個序,樂只是個和。”這個“和”并不單指狹義的和諧,它包括音樂的性質,音樂美的標準以及音樂的社會作用等等。而且儒家的論樂總是與禮相提并論的,只有禮樂同施,人與人的關系才能相親相敬。阮籍在《樂論》中完全繼承了這種觀點,他認為孔子只是開個頭,并未舉出大概,而他卻要細加考察。首先他指出“和”是音樂最高的審美標準,也是圣人、先王制樂的準則。只有合于這個標準,才能實現“移風易俗”的社會功能。在“昔者”與“其后”的比較中,他推出雅樂是“正樂”的范本,因為它“使人無欲,心平氣定”,甚至使孔子在齊聞《韶》,竟然“三月不知肉味”。最后歸結為“圣人之樂,和而已矣”。儒家之所以這樣推崇“平和”及雅樂,因為它符合儒家最高的道德標準——中庸思想;雅樂的內容多以演述文治武功為主,有利于維護統治者的權威。所謂“禮樂正而天下平”,就是要求禮不能逾其制,樂不能失其聲,這樣才能尊卑有序,定象平心。阮籍甚至認為,禮樂雖然與時俱變,但“和”的準則卻不能改,只要“改其名目,變造歌詠”就行了,其結果必然把雅樂引向公式化概念化的死胡同。與雅樂相對立的是淫聲,這是傳統音樂思想家所摒棄的“邪音”。值得重視的是,《樂論》正視淫聲是衰末之世的音樂,“樂廢則淫聲作”,而且這種音樂來自現實,題材廣泛,為“百姓”所“安服”。《樂論》說它“取于近物,同于人間;各求其好,恣意所存;閭里之聲競高,永巷之音爭先;兒童相聚,以詠富貴,芻牧負戴,以歌貧賤;君臣之職未廢,而一人懷萬心也。”淫聲雖然違背了和的宗旨,其感染力卻遠遠為雅樂所不及。

阮藉 ·國學 ·1953字

最新章節 第1章 2015-12-21 10:20:49
杜陽雜編
免費

唐蘇鶚撰。三卷。鶚字德祥,武功(今屬陜西)人。光啟進士。著有《蘇氏演義》。是編乃受王嘉《拾遺記》、郭子橫《冥洞記》及諸志怪小說影響,搜訪國朝故實,精選編成一帙。成書于乾符三年(876),因武功縣境有杜陽城、杜陽水,故取為書名。上卷十五條,中卷二十條,下卷十三條,共四十八條,約一萬六千余字。所記起自代宗廣德元年(763),下迄咸通十四年(873),凡十朝一百一十年唐代社會故事,雜記代宗迄懿宗十朝事,尤多關于海外珍奇寶物的敘述,其中頗多傳聞、虛構的故事。他用繁縟艷麗的文采,講說荒誕無稽的故事。可以看作是唐代傳奇文學的一個支流。書中材料,對于了解當時的政治、社會情況有一定價值,并可供研究時參考。《新唐書·藝文志》、《宋史·藝文志》、《郡齋讀書志》、《直書錄解題》、《四庫全書總目》皆著錄為三卷,五十二條。有《稗海》、《說郛》、《五朝小說》、《唐人說薈》、《唐代叢書》、《學津討原》、《古今說部叢書》、《廣四十家小說》、《筆記小說大觀》、《叢書集成初編》與1958年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排印本等版本。《太平廣記》采本書三十五條,條末注云“出《杜陽編》”,蓋簡稱或別稱。

蘇鶚 ·國學 ·1.9萬字

最新章節 第3章 2015-12-12 15:57:56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堡县| 临沧市| 岫岩| 宽甸| 台湾省| 宁武县| 敦化市| 衡阳市| 普格县| 淮阳县| 高唐县| 辉县市| 巴彦淖尔市| 营口市| 叶城县| 饶河县| 江西省| 介休市| 施甸县| 衡山县| 富民县| 巴林左旗| 马边| 壤塘县| 大足县| 大足县| 赣榆县| 克拉玛依市| 高尔夫| 祥云县| 平定县| 德惠市| 北流市| 永宁县| 牟定县| 荣昌县| 开封市| 登封市| 仁寿县| 新丰县| 蒙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