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阇世王授決經
又名《阿阇世受決經》。印度大乘佛教經典。北宙23。西晉法炬譯。一卷。首尾完具,共五十三行。謂阿阇世王以燈供佛,從宮門直點到祗洹精舍。一貧窮老母乞得兩錢,亦點一燈供佛。阿阇世王的燈雖有人看管,但或滅或盡。老母之燈卻光明特朗,更上照梵天,連神通第一之目連亦無法撲滅。佛為老母授記曰:三十劫后功德圓滿,當可成佛。阿阇世王又令園監采花,以備供佛。園監采花后,路逢佛行,便以花獻佛。佛為園監授記百四十劫后當得成佛。阿阇世王為自己未能獲得佛之授記而懊惱,大臣祗婆說:“王雖頻日設福,但用國藏之財,使人民之力,心或貢高,意或嗔恚,故未得決。”于是阿阇世誠心齋戒,往耆阇崛山中。其時佛已在拘尸那伽入涅槃。但由于阿阇世王至心至誠,佛顯身為其授記,八萬劫后當得成佛,曰:“凈其所部如來”。經中主張的誠信重于功德的思想值得重視。異譯本有東晉竺曇無蘭的《采花違王上佛受決號妙花經》,一卷。兩種譯本均為歷代大藏經所收,敦煌本可供校勘。
·180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