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張伯淵茶錄
免費

明代茶書,張源撰,1卷。源字伯淵,號樵海山人。江蘇吳縣西山人。此地乃名茶碧螺春產地。據顧大典《茶錄·序》稱:其人“志甘恬淡,性合幽棲,號稱隱君子。其隱于山谷間,無所事事,日習誦諸子百家言。每博覽之暇,汲泉煮茗,以自愉快,無間寒暑,歷三十年。疲精殫思,不究茶之指歸不已,故所著《茶錄》得茶中三昧。余乞歸十載,夙有茶癖,得君百千言,可謂纖悉具備。”此書僅見《茶書全集》乙集本(刊于1613年),但屠本畯1610年成書的《茗笈》中已引用此書內容。今見明代姚可成輯《食物本草》卷一六輯入此書,改題中郎先生《茶譜》。考袁宏道(字中郎)萬歷二十三年至二十五年(1595~1597)間曾任吳縣知縣,則此書成書當在此幾年之間或稍前,約在16世紀末。此書共1500字左右,分為23則,多為自己的心得體會,是明代茶書中極為罕見的精審之作。如其言“選時精、藏時燥、泡時潔”的精、燥、潔三字經茶道,堪稱言簡意賅。又如品泉、投茶諸條,多不乏獨創之見。與轉相抄襲、人云亦云的明代茶書相比,實乃迥出流品,不同凡響。作序者,顧大典,字道行,江蘇吳江人。隆慶二年(1568)進士,為紹興府教授,歷南京吏部郎中,遷山東副使,改福建提學副使,請托不行,忌者追論,坐謫禹州知州,遂自請免歸。大典工詩善畫,長于音律。博學多才。有《青衫記傳奇》、《清音閣集》、《海岱吟》、《入閩游草》、《園居稿》、《北行集》等。

張源 ·國學 ·1874字

最新章節 第2章 2015-12-18 15:36:37
靜學文集
免費

一卷。明王叔英撰。生卒年未詳。王叔英,名原采,以字行,浙江黃巖人。洪武中,與楊大中、葉見泰、方孝儒、林佑并征至。王叔英固辭還鄉。后以薦官仙居訓導,改江西德安教授,遷湖北漢陽知縣。建文時,召為翰林修撰。燕兵至淮,奉詔募兵。行至安徽廣德,會齊泰來奔,知事不可為,乃書絕命詞,自經于元妙觀。邏捕其家,妻金氏及二女并殉。事跡具《明史》本傳。乾隆四十一年(1776)謚忠節。史稱王叔英在建文朝嘗上資治八策。又稱方孝儒欲行井田,王叔英貽之書曰:事有行于古亦可行于今者,夏時、周冕之類是也。可行者行則人之從之也易,而民受其利。難行者行則人之從之也難,而民受其患。是集三十篇,僅存序、記二體,而所上八策及貽方孝儒書并無之。案徐敬孚跋,稱楊士奇嘗欲纂集王叔英之文,求無完本,深悼之惜。成化年,謝世修曾欲募刻以廣其傳。蓋搜葺重編,非其舊本。卷首林佑序作于洪武中者,乃后人所錄入,非即為此本所作。王叔英嘗自云:“趙孟之貴非所慕,陶朱之富非所愿。使吾文如圣賢,是吾心也。”觀此集,如人所評:“大抵皆規昌黎,稍失之拘。而簡樸有度,非漫無裁制者比。”所存雖少,已可見其生平。前有黃綰所為傳,稱“其文章有原本,知時達勢,為用世之儒,蓋不誣。”此集有兩淮馬裕家本。

王叔英 ·國學 ·1.9萬字

最新章節 第5章 2015-12-28 17:16:31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州市| 通渭县| 肇东市| 隆昌县| 中江县| 沅陵县| 吴川市| 安达市| 都江堰市| 三亚市| 白城市| 英超| 弥渡县| 嘉禾县| 巴彦淖尔市| 南昌市| 巨鹿县| 洛阳市| 新竹市| 炎陵县| 墨玉县| 海安县| 南木林县| 图们市| 华坪县| 绥化市| 凌云县| 和林格尔县| 洛浦县| 老河口市| 怀仁县| 彰武县| 建瓯市| 昌邑市| 茶陵县| 青铜峡市| 锡林浩特市| 突泉县| 灵寿县| 横山县| 安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