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宋元學案
免費

《宋元學案》,共100卷,最早為明末清初黃宗羲整理。康熙十五年(1676年)黃宗羲完成《明儒學案》后續修此書,僅成17卷并序而卒,其子黃百家續作,又成8卷,后由弟子全祖望、楊開沅、顧諟等人于乾隆十二年至二十年(1747年—1755年)補述,全祖望于逝世前一年完成,未刊刻而卒,后來底稿歸鄞縣盧氏抱經堂的門人盧鎬(月船)保管,殘本歸宿愿蔣氏。宗羲六世孫黃征、七世孫黃直垕又補充為86卷,道光年間流入浙江學政陳少宗手。道光十八年(1838年)王梓材、馮云濠受督學何凌漢委托,整認訛鐘,始成《宋元學案補遺》100卷,共補遺約有七、八百條。王梓材《宋元學案補遺》序云:“余與五橋廣輯《宋元學案》之遺,凡得四十有二卷……五橋篤信好學,家有醉經閣,經史子集四部各歸其伍,宋元儒文集不下百數十家,藉是以詳校《學案》,無待旁借,即《補遺》之輯,亦是閣有以成也。”稿成之后存于屠用錫家中。《宋元學案》共分87個學案和2個學略(《荊公新學略》、《蘇氏蜀學略》),以及2個黨案(《元祐黨案》﹑《慶元黨案》),全書以安定、泰山兩學案開篇,至卷九五以蕭同諸學案為殿,共記宋元學者超過2000人,其中以司馬光為首的《涑水學案》、邵雍的《百源學案》、周敦頤的《濂溪學案》、程顥的《明道學案》、程頤的《伊川學案》、張載的《橫渠學案》、朱熹的《晦翁學案》、葉適的《水心學案》等都用2卷的篇幅詳述。道光十八年(1838年)刊于浙江,卻毀于鴉片戰爭。光緒五年(1879年)張汝霖再次主導,翻刻于長沙,成通行的100卷《宋元學案》,從草創到成書、刊印、通行,前后歷經200余年。胡適撰寫“《宋元學案補遺》四十二卷本跋”。此書為初步了解宋、元二代理學家、哲學家的生平,思想大要,全書首冠《考略》,歷敘成書始末,次《序錄》,次學案正文。并節錄了宋、元二代諸儒思想的文章。

黃宗羲 ·國學 ·153萬字

最新章節 第368章 屏山鳴道集說略(全氏補本)(3) 2015-12-27 05:16:03
紀效新書
免費

中國古代軍事、武術典籍。戚繼光著。新版本由馬明達點校,中國武術協會審定,人民體育出版社1988年出版。朝鮮以此書為基礎編寫了《武藝圖譜通志》;日本除平山行藏翻印外,改名《武術早學》·《軍法兵記》·《兵法奧義書》于江戶時代出版。本書除卷首、附錄,共18卷,約18萬字。卷首有《或問》篇,闡述兵法、武藝之概要;卷1論述選兵、授器、束伍;卷2論述緊要操敵號令簡明條款;卷3論述臨陣連坐軍法;卷4論述諭兵緊要禁令;卷5論述教官兵法令禁約;卷6論述比較武藝賞罰;卷7論述行營野營軍令禁約;卷8論述操練營陣旗鼓;卷9論述出征起程在途行營;卷10論述長兵短用法;卷11論述狼筅、藤牌用法;卷12論述短兵長用法;卷13論述射法;卷14介紹拳經捷要;卷15論述布城諸器圖;卷16論述旌旗金鼓圖;卷17論述守哨;卷18論述治水兵。每卷各附圖說明,其中長兵、牌筅、短兵、射法、拳經等篇記述了長槍、藤牌、狼筅、棍、鈀、弓矢、拳法等武術,收錄了“楊家梨花槍”(六合八母槍),俞大猷《劍經》等。本書是中國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頒布的第一批待整理古籍之一,并納入中華武術文庫古籍部。書中論述的軍事、體育理論和實踐,對研究古代軍事史、武術史,練兵習武有重大影響。

(明)戚繼光 ·國學 ·7.4萬字

最新章節 第19章 2015-12-19 16:57:55
春秋列國志傳
免費

八卷(有刊本為十二卷)。又名《周朝秘史》明余邵魚撰。余邵魚字畏齋,建陽(今福建建陽)人,生卒年不詳,明嘉靖末年在世,萬歷時余象斗呼為“先族叔翁”。所作《春秋列國志傳》又名《列國志傳》,長篇歷史小說,敘述自商紂王即位選美女得妲己至秦統一天下的一段歷史故事。宋元話本中就早有講述列國故事的,如《秦并六國平話》、《七國春秋平話》等。余邵魚在這些創作的基礎上,又依據歷史典籍的材料,摻雜了一些如“蘇妲己驛堂被誅”、“穆王西游昆侖山”等民間傳說,較全面地演述了春秋戰國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在開頭部分,還用很大篇幅演述了商周歷史,以顯示治亂興亡的歷史發展軌跡。書中暴露了殷紂王、周厲王、晉靈公等統治者的殘暴失政,亦有封建正統說教和少量神怪荒誕描寫。該書是宋元平話之后較系統完整地演述春秋列國故事的歷史小說,在文學史上有一定地位,是馮夢龍《新列國志》的創作基礎。有明內府抄本,八卷。明萬歷丙午(1606)三臺館余象斗重刊本,亦八卷,藏上海圖書館和日本篷左文庫。日本內閣文庫藏有明萬歷間十二卷龔紹山刊本。北京圖書館藏有萬歷乙卯(1615)龔紹山刊本,亦十二卷。

余邵魚 ·國學 ·36.4萬字

最新章節 第113章 李信以眾征楚國 王賁詐巡撫燕地 2015-10-10 11:24:50
醫學心悟
免費

綜合性門徑醫著。五卷。清程國彭撰。成書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程國彭,字鍾齡,號普明子。生卒年不詳。天都(今安徽歙縣)人,清代醫家。程氏以醫術名噪于康熙、雍正年間。《醫學心悟》為其代表作。本書是程氏積三十年之醫療心得,并融會《內》、《難》、《傷寒》等理論,以及歷代醫家臨證之精華編撰而成。本書內容,卷一載“醫中百誤歌”、“經腑論”、“內傷外感致病十九字”、“寒熱虛實表里陰陽辨”、“醫門八法”等醫論四十篇,總論四診八綱及汗、吐、下、和、溫、清、補、消八法等理論及其應用;卷二論傷寒,分述傷寒六經證治;卷三則論述內科病證的辨證施治;卷四則主要論述眼、耳、咽喉等病證治,并附有外科證治;卷五為婦科經、帶、胎、產等病證的辨證施治。上述各證分別論其病源、病狀、診斷和治法、并附有程氏自擬的經驗方,使人一目了然,頗為切合臨床實用。程氏主張,學貴沉潛,務求對醫理有所悟解,其臨證,首重病因,且辨證精當,頗得要領。如說“病有總要,寒熱虛實表里陰陽八字而已”。這是對八綱辨證方法所進行的簡明扼要、提綱挈領的總結。本書文字簡煉,易讀易記,亦是其特點之一。另外,書中根據《傷寒論》所歸納的治病八法,亦頗有深意,素為后世醫家所采用。如論“和法”時說:“傷寒在表者可汗;在里者可下;其在半表半里者,唯有和之一法焉。仲景用小柴胡加減是已。然有當和不和誤人者;有不當和而和以誤人者;有當和而和,不知寒熱之多寡、稟質之虛實、臟腑之燥濕、邪氣之兼并以誤人者,是不可不辨也。”所論確屬深刻而全面,可謂詳而不繁,簡而能備。此外,書中所列各科病證,分類清楚,論述詳明,脈因證治,環環相扣,所用方藥簡便易行。綜觀全書,確是學習中醫登堂入室的重要參考書。本書現存有清雍正十年(1732年)本、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本、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本及《中國醫學大成》本等主要版本。一九五五年人民衛生出版社曾有影印本出版。

程國彭 ·國學 ·13.4萬字

最新章節 第31章 2015-12-31 11:04:20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修水县| 揭西县| 清新县| 霍山县| 神池县| 乐昌市| 和顺县| 确山县| 突泉县| 丹巴县| 吴桥县| 兴城市| 普格县| 阿坝| 潜山县| 广汉市| 黑河市| 武城县| 辽中县| 宜黄县| 汉川市| 临城县| 大丰市| 城市| 金溪县| 越西县| 雷山县| 隆子县| 临洮县| 临潭县| 泸溪县| 宜都市| 广州市| 延边| 德令哈市| 贞丰县| 桦甸市| 泽普县| 屏山县| 无棣县| 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