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共分五章,除了第一章所具有的導論性質之外,主體部分的四章內容都可以分別對應于社會學的不同領域。其中,第二章立足于“政治過程”的研究,側重于政治社會學,可以視為關于憲法的政治社會學研究。第三章立足于“制度角色”的研究,側重于功能主義,可以視為關于憲法的功能主義研究。第四章立足于“歷史變遷”的研究,側重于歷史層面,可以視為關于憲法的歷史社會學研究。第五章立足于“研究方法”,偏重于方法論、知識論,為關于憲法的知識社會學研究。
喻中 ·綜合學科 ·19.6萬字
本書從公安人員破案的邏輯藝術、檢察機關查案的邏輯藝術、法庭三方審案的邏輯藝術、司法行政懲教的邏輯藝術、公民法人維權的邏輯藝術、權力部門法治的邏輯藝術六個方面入手,系統全面地介紹了法律人的邏輯藝術,旨在把邏輯作為思維的手段或思維的藝術,巧妙而全面地運用到政法實踐的各個環節中去,力求開辟邏輯應用的新領域,讓邏輯藝術解決政法實踐中的多種疑難問題,讓大眾感到邏輯是可懂可用、可親可近的。
王仁法主編 ·綜合學科 ·17.5萬字
《犯罪學(第2版)》保持“十五”規劃教材《犯罪學》的總體框架,以總論與專論的體例展開犯罪學的知識體系,但不拘泥于以往犯罪學的第一篇導論、第二篇犯罪現象論、第三篇犯罪類型論、第四篇犯罪原因論、第五篇犯罪防治論等一般性框架。在具體內容上,注重犯罪學基本知識的闡釋,總論包括犯罪學概述、研究方法、犯罪現象測量、致罪因素、犯罪預測與預防以及刑事政策等;分論包括暴力犯罪、財產犯罪、性犯罪、青少年犯罪、有組織犯罪、計算機犯罪等。這部“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犯罪學》(第二版),對此前我們主編的“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犯罪學》,作了較大幅度的修訂。作為國家級規劃教材,《犯罪學(第2版)》寫作的總體目標是:精品教材,權威著作。在寫作過程中,我們致力于做到:概念準確,表達清晰,闡述系統;體系完整,內容豐富,重點突出;論述客觀,說理透徹;理論聯系實際,總結實踐經驗;反映時代精華,力求創新開拓。
康樹華 張小虎 ·綜合學科 ·36.1萬字
很多企業申請了專利,但是無法變現,投入產出比很不合理。作為資深專利律師,作者推薦了兩條實現專利變現的途徑:高新認定和知識產權貫標。通過這兩條變現途徑,企業至少可以實現降低40%的稅負的目標,并且能夠從各級政府獲取高額補貼,同時能夠在借貸、買地、上市、融資等方面獲得綠色通道。此外,企業也可以通過這兩種變現方式反過來促進專利的良性布局。
朱健 ·綜合學科 ·7.8萬字
《犯罪現場繪圖實訓指導》是由甘肅警察職業學院和青海警官職業學院部分教師共同編寫的實訓教材。根據《現場繪圖》課程教學的教學目的和要求,教材以實訓項目的形式對教學內容進一步深化和細化,包括基礎知識和實訓部分。基礎知識部分主要介紹了現場繪圖的基礎知識、現場繪圖的分類和現場繪圖的步驟三方面的內容;實訓部份主要介紹了采用AutoCAD繪圖軟件繪制現場平面圖、現場平面展開圖、現場方位圖、汽車案件現場圖、野外案件現場圖、現場綜合分析圖的方法。該教材既適用于公安高等職業教育,也適用于對基層技術民警的培訓。本選題為公安高等職業教育實驗教材,也嘗試通過此行業培訓教材擴充大專教材品種。
閆志偉 王樹峰 ·綜合學科 ·3.8萬字
本書是對反壟斷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系統介紹。其特點大致如下:首先,在兼顧體系性的基礎上注重理論分析(因為該領域的法律實踐時間不長,國外相關經濟理論非常多,需要有效的內化到國內的法律框架中)。第二,內容的創新。包括探討了同類教材中未曾涉及的競合問題,互聯網不正當競爭問題等;法律不足問題的探討,例如俄羅斯法對行政壟斷規制的借鑒。第三,理論與實踐結合。相關知識或原理的表述中以簡要案例的方式加以說明。另外,結合國內外并以中國法律文中心展開相關表述。此次改版主要是因為今年底《反不正當競爭法》將要修訂推出,這次是自1993年頒布以來的首次修改。而反不正當競爭是競爭法兩個重要部分之一。而反壟斷方面也會根據理論研究和案例的一些發展作出更新。
劉繼峰 ·綜合學科 ·51.2萬字
本書以價值為理論視角,審視刑事古典學派和刑事實證學派的基本理念,揭示兩大學派之間在人權保障與社會保護這兩種刑法機能上的對峙與沖突,并從社會本體論的角度,基于個體與整體的統一性,提出了刑法機能二元論的原理。由此出發,本書分別考察了刑法的三大價值目標,這就是刑法的公正性、刑法的謙抑性與刑法的人道性。
陳興良 ·綜合學科 ·47萬字
由于犯罪學與公安工作與生俱來的聯系,犯罪學已成為公安學下設的二級學科。本書的主旨是實現犯罪學與公安工作的有效聯結,實現犯罪學理論研究成果在公安實踐中的運用。本書在對犯罪學學科發展歷史進行梳理基礎上,闡述了當前犯罪學與公安工作的勾連與疏離,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構建公安工作中犯罪學基本理論體系的基點:犯罪現象論及其在公安工作中的應用、犯罪原因論及其在公安工作中的應用、犯罪對策論及其在公安工作中的應用,并以此基點為中心全面擴展公安工作創新的方向和內容。
李曉臨等 ·綜合學科 ·24.8萬字
司法精神病學是一門新興學科,作者通過對西方和我國司法精神病學的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的分析,指出了司法精神病學的發展方向。作者對司法精神病學的鑒定活動進行了詳細研究,包括性質、原則、法律依據、基本內容等。作者還重點論述了司法精神病學鑒定活動中的技術分析,包括很多的司法精神病學鑒定活動的實務操作。最后作者還對各類精神障礙的法律問題進行了詳細論述,提出相關法律依據,對于司法精神病學的學科發展有重要推動作用。
陳立成 ·綜合學科 ·52萬字
本叢書就是旨在解決司法過程中最根源性的問題,是作者多年理論研究和司法智慧經驗的總結和分享:《司法哲學》分冊針對司法的“道”與“術”、司法哲學諸問題、屬性、司法的形式與實質、司法中的法律、政策與政治、司法的依法與能動、司法中的公平正義、司法與民意等進行了深入研究和闡釋。《法律解釋與適用方法》針對“找法”與審判依據、法律解釋體制和法律解釋權、法律解釋諸特性、法律解釋方法總論、法律解釋方法分論、特殊的法律解釋規則、法律解釋的目標、法律規范沖突的選擇適用、法律規范沖突的適用規則等進行了研究和分析。《法官如何裁判》一書則從裁判的邏輯標準與政策標準、疑難案件的裁判思路、法律的常規適用與非常規適用、裁判的效果取向、自由裁量與利益平衡、價值補充與法律原則的適用、法律漏洞、法律漏洞的填補、法律方法與裁判風格等角度對法官在司法過程中的裁判方法和價值平衡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
孔祥俊 ·綜合學科 ·39.1萬字
本書重點關注地方財政部門在債務的決策、債務的發行、債務的使用以及債務的償還等多個階段須承擔的公共責任和具體職責,深入剖析財政權力與財政責任的內在統一關系,在回應現階段我國地方政府舉債行為失范、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突出等問題的基礎上,旨在建立“權責統一”的財政內外治理法律規范。本書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地方政府債務的界定及在政府責任的衍生。第二,強化地方政府財政責任承擔的理論詮釋。第三,我國地方政府債務的歷史沿革與現狀評析。第四,國外地方政府債務治理財政責任立法評述。第五,我國地方政府財政責任立法的考察與檢思。第六,財政責任視野下我國地方政府債務的治理路徑。
王婷婷 ·綜合學科 ·18萬字
本書既是一部外國勞動法的教材,又兼具學術著作的性質,主要由大陸法系的法國、德國、日本和英美法系的英國、美國等經濟發達國家的勞動法,以及國際勞動法加以構成,每一部分主要以個別勞動關系法、集體勞動關系法以及勞動爭議處理法為基本框架。鑒于美國勞動法的特殊性,增加了反歧視法的部分。本研究不僅簡明系統地介紹了上述五個國家以及國際勞動立法,還吸收了國外研究成果和立法規定,介紹了當前本學科發展的理論和現實問題,并注重判例的研究,體現了系統性、知識性、創新性、前沿性。本書可作為本科生、研究生教學之用,也可作為學者和實務工作者的研究參考用書。
田思路 ·綜合學科 ·46.4萬字
本書以“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犯罪”等基本概念的爭議為起點,從犯罪學的角度對青少年犯罪的現狀、原因、預防等方面有代表性的議題展開論述,對“少年刑罰制度”“未檢制度”等少年司法制度中的問題進行探討,并結合國際準則在域外視角下審視美國、法國、日本的少年司法制度。本書融合犯罪學、刑法學、刑事訴訟法學的知識,對青少年犯罪問題和司法問題展開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王娜 計時俊 趙運鋒 ·綜合學科 ·22.1萬字
本書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產權制度、組織形式、組織治理等方面進行了重構;同時探討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重構與鄉村治理的關系,指出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重構的實現離不開政府轉變工業和城市優先發展戰略;最后在分析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內因與外因的關系基礎上,具體提出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重構的相關立法建議和措施。
何嘉 ·綜合學科 ·15.7萬字
本書直面當前監獄體制改革和管理中的重點、難點,就刑事執行、罪犯心理矯治、罪犯教育改造、監獄安防系統建設等方面,進行創新探索。以此類探索來推動和促進監獄學學科與專業建設,為相關教師和研究人員進行深入交流提供智力支持,使政法院校和司法警官院校真正成為監獄學理論創新研究的基地、司法警官教育培訓的幫手、實務部門經驗匯總提升的平臺,并為院校和監獄實務部門搭建交流的橋梁。
施柳周 ·綜合學科 ·14.3萬字
本書是一部以程序性違法的法律后果問題為研究對象的學術專著。作者運用經驗實證研究方法,對違反刑事訴訟程序的成因以及治理程序性違法行為的主要方式進行深入的反思和評論。作者討論了實體法律責任制度的缺陷,論證了程序性制裁制度的正當性和理論基礎,分析了現行的程序性制裁制度的主要不足,并就程序性制裁制度的完落以及與程序性制裁有關的程序性裁判、程序性辯護、程序性上訴等制度的重構,提出了系統的理論設想。
陳瑞華 ·綜合學科 ·29.9萬字
本書以“基本范疇”、“基礎理論”、“國際保護”的獨特架構,構建了知識產權總論體系,對知識產權研究中最抽象、最一般、最基本的問題進行學術概括和總結。其中,“基本范疇研究”以權利為基本內核,以知識產權的概念、性質、特征、主體、客體、利用、限制、保護等為單元范疇,述及知識產權構成要素與本質屬性、法律關系與運行方式、保護范圍與體系框架;“基礎理論研究”以制度為主要對象,以知識產權的歷史發展、學理基礎、文化意蘊、價值目標、政策功能等為基本內容,述及知識產權制度構建的科學性、正當性和合理性;“國際保護研究”則從國際視閾出發,分析知識產權保護體制的成因、發展與變革,對知識產權國際問題進行“中國解讀”。本書是為第三版,既保留有作者長期理論思考的結晶,也補充了作者近年最新研究的成果。
吳漢東 ·綜合學科 ·38.8萬字
本書是作者在北京大學開設犯罪通論公選課的基礎上,經過十余年的精心編排,編寫的這本通俗讀物。作者通過犯罪行為、犯罪人、犯罪心理、犯罪規律、量刑等各個方面對犯罪和刑罰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說,設計了大量生動的案例,對于非法學專業學生了解犯罪與刑法有重要作用。
白建軍 ·綜合學科 ·3.2萬字
本書選取了廉潔程度排世界前列的新加坡,通過對該地區的廉政制度與文化進行分析研究,以經典理論為依托和框架,作者團隊依托自身較強的外語能力,搜集、翻譯、整理大量各國最新的立法例、司法裁判案例等第一手文獻,力求在現有條件下做到資料最新、最全。在寫作安排和分冊內容設計上,以“全面”“深入”“點面結合”為思路,既有對新加坡廉政制度的框架式介紹,也有對具體案例的深入剖析,全面展現新加坡廉政制度和文化,可為各級政府和中央反腐倡廉提供理論支持和決策參考。
武光軍 顧國平 ·綜合學科 ·19.3萬字
漢代集議制,指漢代朝廷或各級官署通過合議的方式以立法建制、司法決事的機制,經朝廷或中央官署集議而形成的法律文件、司法判例具有最高效力。所以,集議制本身既是有漢一代之基本大法,又是研究漢代法制的樞紐所在。本書正是從這兩個方面進行考證、論析。全文六章,大體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序章、第一、二章,對漢代集議制本身進行基礎性的考察,以把握其運作的基本要素與程序。第二部分為第三、四、五章。將有漢一代的典章大制切割成立法、司法、行政來研究,無異于為混沌鑿七竅,七竅生而混沌死。所以在以三權分立為視角的法律史著作中難以看到“集議制”的身影。本書的第二部分即是以“集議”為漢代的基本制度,考察其立法建制、司法決事的兩大功能,從而窺探漢代法制的自身特點以及符合漢代人觀念的“法”世界。
秦濤 ·綜合學科 ·22.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