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介紹了珠江河口區河網與河口灣整體聯解潮流、泥沙、鹽度數學模型的建立過程,對河口區泄洪輸沙納潮體系及河網節點、汊道、主要節制閘、洪潮調蓄功能、洪潮遭遇等問題進行了研究探討,并對河口區涉水項目防洪影響、泥沙、咸潮等工程性問題進行舉例分析與論證。全書共分10章。本書可供從事河口治理與研究的相關技術、科研人員參考學習與借鑒。
劉俊勇 ·水利工程 ·7.6萬字
本書重點介紹了當前在堤壩潰決水流數值模擬領域比較流行的基于有限體積法的Godunov數值離散格式。詳細介紹了基于Godunov格式的一維模型和二維模型的構建過程,對該格式應用的一些關鍵問題做了深入細致的說明。同時,書中還交待了一些其它相關內容,如潰口模型的構建、Godunov格式的河網模型構建、一維模型和二維模型的耦合技術以及城區洪水模擬中建筑物的處理方法等。
張大偉 ·水利工程 ·7.5萬字
本書描述了中國干旱形成的自然背景條件,并從自然條件出發進行了中國干旱區域劃分。書中論述了1950年以來中國干旱災害的特點及時空演變規律,分析了全國當前農業干旱、因旱人畜飲水困難的主要特征,對中國的城市干旱缺水狀況和應急能力進行了討論;分析評價了中國農業和區域抗旱能力大小及分布,點出了各地抗旱能力存在的弱項所在,并且通過對中國現有水利工程和應急備用水源工程的建設情況,工程供水對國民經濟發展對水需求的滿足狀況的分析,指出抗旱工作所面臨的嚴峻形勢和挑戰,提出了中國抗旱減災的戰略對策。
顧穎 倪深海 戴星 劉靜楠 ·水利工程 ·7.5萬字
本書是一部論述大孔隙介質滲流特性理論的專著。全書共分5章,主要內容包括緒論、大孔隙介質的滲流試驗裝置、粗粒石的滲透特性、無砂混凝土板的滲透特性、無砂混凝土板和粗粒石組成的滲流系統中的滲流特性。本書較系統的總結了近年來國內外在大孔隙介質滲流方面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及最新進展,并重點研究了粗粒石和無砂混凝土板兩種大孔隙介質的滲流特性。本書可供水利工程、巖土工程、道路工程、土木工程、礦業工程領域等專業的教師,研究生及工程技術人員閱讀參考。
李永業 ·水利工程 ·5.9萬字
本書主要圍繞微咸水滴灌土壤水鹽運移規律和微咸水滴灌對西葫蘆生長的影響進行論述,主要內容包括單點源和兩點源條件下微咸水滴灌土壤水鹽運移特性、微咸水膜下滴灌條件下西葫蘆生長及水鹽生產函數、微咸水膜下滴灌西葫蘆土壤水鹽運移數值模擬和西葫蘆產量模擬。
郭向紅 ·水利工程 ·8.1萬字
本書按現行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最新規范編寫,主要講述水電站進水塔結構動力特性方面的相關研究內容,以動荷載作用下分層取水進水塔的結構特征為中心,以結構和水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為基礎,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重點研究了大型水電站薄壁式高聳進水塔結構在動荷載作用下的響應特性,分析水體與薄壁式結構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并針對不同的問題給出了相關的解決方法。全書共分6章,內容包括緒論、進水塔的靜力分析、進水塔的動力分析、進水塔群的響應分析、進水塔的開裂及破壞模式研究以及流激振動作用下進水塔的結構響應研究。其中,流固耦合作用下進水塔的動力特性研究、地震行波效應對整體塔群的影響以及進水塔破壞模式的研究等內容可為大型水電站設計提供相關的依據。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水利水電工程以及結構抗震等相關專業的用書,也可供相關大專院校本科生、研究生、科研院所及水電行業設計研究院等有關專業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黃虎 ·水利工程 ·8.1萬字
本書共分為四篇,全書以無損射流插拔樁設計為主題,詳細介紹了無損射流插拔樁專用設備的設計過程。設計內容主要包括:第一篇無損插樁機具設計、第二篇水上快速定位裝置設備設計、第三篇水上插樁施工平臺設計、第四篇無損拔樁專用機具設計。
吳林峰 ·水利工程 ·7.4萬字
本書是作者對河口物理模型的研究成果,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物理模型幾何變率影響研究,分別通過概化河口物理模型和數學模型,研究幾何變率對流速、波高、河床沖淤和局部沖刷的影響;第二部分是物理模型時間變態影響研究,通過典型河段泥沙物理模型試驗和數學模型,研究了不同流量和輸沙量控制條件下時間變態的影響。
竇希萍 高祥宇等 ·水利工程 ·8萬字
本書為高職高專院校水利水電專業國家級教學資源庫工程力學教材的配套用書。遵循“以必需夠用為度,突出工程應用,注重提高質量”的原則,按照標準化習題的命題模式,按教學要求編排練習題目;是與教學內容吻合、與教學進度相同步的材料力學實驗冊。全書共分3部分,第1部分是工程力學綜合測試習題(上半部分8套,下半部分8套測試題),第2部分是工程力學實驗(材料的拉伸實驗、材料的壓縮實驗、測定鋼的彈性模量、圓軸扭轉實驗、電測應力分析),第3部分是實驗報告冊。
管欣 成全之主編 ·水利工程 ·4.7萬字
“水庫信息化”是一個跨學科、跨專業的新型專業方向,主要涉及水文、水資源、通信、控制、計算機、軟件工程及自動化專業領域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本書以水庫工程為平臺,以信息、計算機等多學科技術為手段,重點介紹水利信息化方面的多學科專業知識,以土石壩自動化系統開發研究為重點,共包括:水庫流域水情自動測報系統、水庫庫區視頻監測系統、水庫水資源調度系統、信息中心管理系統等。
高英利 韓建忠編著 ·水利工程 ·8萬字
城市化所引起的天氣氣候變化,尤其是區域性氣候變化,是目前備受國內外關注的研究課題,城市化對降水的影響則是該領域的熱點及難點。本書以我國的主要城市群為研究對象,通過開展數值模擬試驗研究了城市化效應對城市及其周邊地區天氣和氣候特征的影響,尤其是對夏季強降水天氣的影響,對其物理機制進行了深入探究,并且比較了城市化帶來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蓋變化和大氣污染影響天氣氣候變化的相對貢獻,最后還研究了城市化效應對東亞夏季風氣候特征的影響,并從低頻振蕩的角度對其形成機理進行探討。
鐘時 萬弘超 ·水利工程 ·7.9萬字
本書重點介紹城市水生態系統的遙感應用研究,以Landsat為遙感數據源反演城區的土地利用分類和景觀格局的時空變化;利用ArcGIS的緩沖區分析法設置城區水體岸線周邊的三級緩沖區,并分析水體岸帶的LUCC時空特征;基于MODIS數據運用SEBS模型反演典型日的日蒸發量,推算年蒸發量并進行空間疊加分析;利用層次分析法建立城市水生態系統服務價值修正模型并進行計算分析。
劉萍 ·水利工程 ·7.2萬字
本書是院校重點專業建設規劃教材,是為適應現代高職教育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結合示范建設對專業改革發展的要求,按照教育部頒布的堤防工程設計課程標準編寫完成的。本書共分6個項目,主要內容包括:堤防工程設計概述、堤防工程設計工作內容及步驟、堤線布置及堤線選取、堤基的處理、堤防結構設計、堤防穩定計算等。本書為高職高專水利工程施工、水利工程監理、水利水電建筑工程等專業的通用教材,也可作為其他專業教材或教學參考書,還可供從事水利工程設計與施工的技術人員學習參考用書。
田明武 張松主編 ·水利工程 ·7.9萬字
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水利工程基本建設投資管理的需要,提高概(估)算編制質量,合理確定工程投資,根據《建筑安裝工程費用項目組成》(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建標[2013]44號)等國家相關政策文件,結合近年水利工程自身行業特點,在水利部水總[2002]116號文頒布的《水利工程設計概(估)算編制規定》的基礎上,修訂形成了本編制規定。本規定主要用于在前期工作階段確定水利工程投資,是編制和審批水利工程設計概(估)算的依據,是對水利工程實行靜態控制、動態管理的基礎。
水利部水利建設經濟定額站主編 ·水利工程 ·3.5萬字
本指南是在貴州省重大科技專項計劃項目“黔中水利樞紐工程重大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子課題4“峽谷山區高墩大跨連續剛構渡槽技術研究”的成果基礎上總結歸納而成。全書結合貴州省4座高墩大跨連續剛構渡槽新型渡槽結構的建設經驗,對結構的設計、施工、質量控制、充水試驗等內容進行了規定,以利于在今后的推廣應用中提高設計、施工技術水平,保證工程質量與安全。本書采用了水利行業標準的表述規則和編排格式,并附有條文說明,適合水利水電工程領域技術人員參考,也可供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閱讀。
向國興 徐江 羅亞松 羅代明 楊洪潔等編著 ·水利工程 ·7.8萬字
本書系統梳理了干旱災害風險評價及應對的國內外研究進展,以“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環理論、自然災害風險理論等相關理論為基礎,初步提出了變化環境下干旱災害風險評價與綜合應對的理論技術與方法;并選取灤河流域作典型案例分析,利用原型觀測、數值模擬和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從水循環的角度定量識別流域干旱及其風險;考慮不同未來氣候變化情景,對未來干旱風險進行預估;以“流域海綿化”和“三次風險評價”為基礎,構建風險應對方案集,提出最優方案并給出其效果,在旱災風險評價與管理方面實現了創新。本書可供水文水資源學科的科研人員、大學教師和相關專業的研究生,以及從事水利工程規劃與管理專業的技術人員參考。
袁喆 楊志勇 于贏東 翁白莎 尹軍 ·水利工程 ·7.8萬字
本書通過對降水量、溫度等氣象數據的特征提取與指標的計算,分析了貴州喀斯特地區旱情特征;通過數據內部變化規律的挖掘與模型計算,預測了旱情特征未來變化趨勢,為解決旱情特征分析和趨勢預測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徑。依據貴州喀斯特地區51年的日降水量、日平均溫度等氣象監測數據,用Palmer指數、降水距平百分率和Z指數分析了貴州喀斯特區域旱澇特征。提出了包括NNBR與蒙特卡洛算法相結合,馬爾可夫、神經網絡、小波分解與灰色系統理論相結合的4種降水量預測模型。同時,開展了基于CI指標的近50年干旱時空分布規律研究。最后,探討了貴州抗旱減災保障管理體系建設。
張和喜 楊靜主編 王永濤 周浩副主編 ·水利工程 ·7.1萬字
本書結合國內外相關研究,對河北省北部山區水資源、土壤資源、水土保持等作用機理進行了理論分析和評價,提出了適用于北部山區水土資源協調利用與經濟發展、資源與環境保護、發揮綜合效益等研究目標,為該區水土資源的科學利用提供技術支撐和宏觀指導作用。通過水土資源協調技術研究不僅能充分了解北部山區水土資源基本規律,并能對北部山區坡地改善水土資源環境,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了解降雨存蓄、還原綠色山林環境等具有巨大的社會、經濟及生態效益。本書內容全面,資料翔實,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具有很強的適用性和操作性,為發展我國水土資源可持續高效利用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周亞岐 于京要 劉艷民 ·水利工程 ·7萬字
本書是浙江省第一次水利普查成果之一,系統介紹了浙江省第一次水利普查關于灌區基本情況普查的主要成果,包括灌溉面積總體情況、灌區總體情況和大、中型灌區情況等內容。全書匯集了浙江省灌區基本情況普查的第一手資料,許多數據都是首次公開發表,全書結構清晰、內容豐富,同時附有大量圖表,深入淺出、簡明扼要、方便查詢,可供從事水利規劃、管理、科研、生產的工作人員使用,也可供大專院校師生和社會公眾閱讀參考。
浙江省第一次水利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編著 ·水利工程 ·7.7萬字
本書根據生產實踐經驗、田間試驗和研究,并結合國內外噴滴灌發展情況和研究成果,詳細地講述了噴滴灌的特點、專用設備性能、規劃設計方法。全書內容豐富,簡明實用。本書可供高職及以上各級水利技術人員和大專院校師生參考使用。
奕永慶等編著 ·水利工程 ·7.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