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基地重大項目“西北地區災害環境與城鄉發展的歷史研究”的研究成果。基于過往十多年災荒史研究工作,分別從災害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歷史災害風險與糧食安全研究、中西方災荒史比較研究以及歷史災害與社會發展研究等四個方面論述了災荒史研究中的若干問題,故命名為《中國災荒史四論》。在每一個方面,都由數篇學術論文組成,這些文章都發表于專門學術期刊,且在災荒史研究領域產生一定積極影響。
卜風賢 ·環境科學 ·28.9萬字
面向未來全場景萬物智聯時代碎片化、極致化的應用需求,現有移動通信網絡資源調度主要針對單一場景采用人工設計資源調度策略,難以滿足全場景的按需服務的需求。為此提出知識定義的資源智能優化調度,利用人機賦能獲取網絡知識,由知識指導生成網絡資源調度策略,實現網絡資源與智能調度的實時適配和動態擬合,有望滿足6G全場景服務的需求。本書共包括8章,內容涵蓋了移動通信網絡演進及其對資源調度的需求、意圖與知識聯合驅動的內生智能網絡架構、知識增強的全場景流量感知技術、可增量學習的網絡知識獲取與表征技術、知識定義的多維異構資源調度策略、基于知識的網絡資源調度策略驗證技術、知識定義的網絡資源部署技術以及典型應用案例。
周一青 齊彥麗 楊靜雅 張華 陸璐 石磊 ·電子通信 ·21萬字
人類歷史上首個空間站禮炮1號于1971年成功發射升空。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艙由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搭載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標志著中國空間站在軌組裝建造全面展開。2022年底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全面實現了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目標。本書內容涵蓋:第一代到第四代空間站的發展概況;載人航天關鍵技術,包括運載火箭技術、飛船技術、空間交會對接技術、太空行走技術以及空間科學實驗技術;國際空間站的結構、主要艙段和主要科學研究方向;我國空間站的整體結構和主要科學實驗項目;以及空間站的未來發展方向。本書用簡明、有趣的語言,配合大量高清彩色大圖,將空間站涉及的科學知識和技術原理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并對實驗項目、科學實驗的價值以及與人類社會的密切關系,進行了詳細介紹,以便讀者了解發展空間站與人類生活、社會的發展的直接關系。本書可供航空航天愛好者和大中學生參考閱讀,也可作為相關研究人員的入門讀物。
焦維新編著 ·航/航天 ·7.7萬字
本書結合生活普及無廢城市與無廢生活相關知識,分為上下篇,上篇主要涉及無廢城市的相關概念、目標、案例,無廢城市與無廢生活等;下篇結合衣、食、住、行等為廣大讀者的無廢生活行動提供具體指導。本書可作為大眾讀者了解無廢生活和無廢城市的知識讀本,也可作為普及無廢城市和無廢生活知識的教材。
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組織編寫 ·環境科學 ·13.2萬字
《車聯未來:5G車聯網創新商業模式》在介紹5G車聯網總體情況、標準進展和產業發展情況的基礎上,探討了5G車聯網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商業模式,進一步分析了5G車聯網如何賦能G端智慧交通、C端智慧出行、B端行業應用及融合業務場景,最后還介紹了5G車聯網建設的核心評價指標。本書可作汽車行業、交通行業、信息通信行業、互聯網行業的管理人員、服務人員、資本金融人員的參考用書,也可作高校車輛、互聯網、通信專業及通信、金融相關培訓班的教材。
吳冬升主編 ·交通運輸 ·19.9萬字
隨著信息化、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形態各異的機器人正在走進人們的視野。浩瀚宇宙、廣袤天空、無垠大海、蒼茫大地,機器人無所不在。本書精選了滑雪機器人、快遞小哥機器人、三角形機器人、拉車機器人、大腳機器人、蟹腳機器人、爬行機器人、運動健身機器人、鴨子機器人、游泳機器人10個機器人進行制作,制作過程中必須手腦并用,其中處處體現數學、物理等知識。本書介紹的機器人制作成本極低,讀者卻可以了解真正機器人的工作原理,從中輕松學到數學、物理等知識,還能在制作過程中戰勝自我,磨煉意志,適合各個年齡段既愛“玩”又勇于探索的讀者閱讀。
楊艷紅主編 ·自動化 ·3.7萬字
探索浩渺宇宙是人類從誕生以來就孜孜以求的夢想。3D打印技術是近年來最重要的技術發展方向之一,被譽為“將改變二十一世紀人類生活和生產的重大技術突破之一”。這兩者的結合賦予了“太空中的3D打印”極高的科技含量、極強的應用潛力。本書從未來太空中重要的技術發展方向之一—3D打印技術出發,重點闡述太空中3D打印的定義、技術手段及其重要的應用場景。本書主要介紹了太空中的3D打印新技術、新應用和未來展望。怎樣在空間飛船中實現“廢物回收利用”?怎樣在月球表面打印“房子”?在深空探測任務中飛船的零部件出現故障了怎么辦?這些有趣的問題都將在本書中找到答案。本書結合了作者及其研究團隊多年來在衛星載荷新技術研究領域積累的豐富工程經驗和深厚的理論基礎,圖例翔實、深入淺出,兼具科普性與科研性。開卷有益,愿每一位翻開本書的讀者能以此為支點,撬動屬于自己的星辰大海之旅。
李韻 封國寶 李小軍編著 ·航/航天 ·6.6萬字
《電子制造業智能制造系統:工業互聯應用下的自動化解決方案》一書,由理論概述篇、實踐路徑篇、案例解析篇三個部分組成。其中,理論概述篇包括工業4.0、5G時代、工業4.0與5G對制造企業的沖擊和變革;實踐路徑篇包括智能制造及自動化解決方案、智能自動化方案的實施步驟、自動化解決方案的系統分類、智慧產權專利申請、智能制造與高新(國家)技術企業的推動;案例解析篇包括智能化生產及資源管理方式、創新突破的新科技應用、取代重復性基礎勞動力。本書可供電機、電子、機械、自動化、計算機、工業工程規劃相關專業學生閱讀參考,并可用于從事電子制造業相關智能方案研發、設計、執行的新進人員參考,使企業提前把握對科技人力的需求,使學習與實踐能更高效銜接。
張永泰編著 ·電工電器 ·14.3萬字
本書以幸福感為愿景,探討重工業情境下的工作體驗設計策略,將組織管理學的工作體驗研究、積極心理學的幸福感研究與體驗設計方法相交叉,提出重工業情境下的工作體驗設計目標構建與轉譯策略。并且結合35例國際體驗設計項目,聚焦幸福感愿景在工業情境中的映射,探索如何以工作幸福感為驅動,挖掘包括專業工具、社交平臺、服務觸點在內的新的設計機會點。本書適合于普通高校產品設計專業及其他藝術設計專業師生學習參考,也適合于相關從業者閱讀參考。
陸一晨 ·一般工業 ·11.2萬字
本書講解了尼康Z6Ⅱ/Z7Ⅱ微單相機強大的菜單、曝光功能及在各類題材中的實拍技巧等。按本書講解的順序,讀者可以先學習相機結構、菜單,接著學習曝光功能、器材使用等方面的知識,最后學習視頻拍攝技法及各類題材拍攝技巧,即可迅速上手尼康Z6Ⅱ/Z7Ⅱ微單相機。隨著短視頻和直播平臺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讀者開始使用微單相機錄視頻、做直播,因此本書專門通過4章內容來講解拍攝短視頻需要的器材、鏡頭運用方式、使用尼康Z6Ⅱ/Z7Ⅱ微單相機拍攝視頻的基本操作與菜單設置,讀者學習這些內容后即可拍攝出符合各平臺要求的視頻。本書不僅適合使用尼康Z6Ⅱ/Z7Ⅱ微單相機的攝影愛好者自學,也可以作為開設了攝影、攝像相關專業的大中專院校的教材使用。
雷波編著 ·一般工業 ·8.4萬字
本書以設計多元化發展趨勢為背景,從創意、版式、結構、工藝等角度對包裝設計進行解構,并結合前沿設計理念、經典案例,從定義、功能、分類等概念入手,詳細介紹包裝設計的流程方法、設計原則、創意原則、容器結構、印刷工藝等內容,涵蓋了包裝設計各要素,提出技術、材料、審美等多重因素融合共同構建現代包裝設計的觀點。本書除了對包裝視覺信息設計進行了詳細介紹外,還對包裝的創意構思、容器結構、印刷工藝、制作材料等相關內容進行了案例剖析,突破了以往刻板的概念性闡述的形式,形成對包裝設計立體的、多元的全新認識。本書可供大專院校藝術設計、視覺傳達等相關設計專業教學使用,也可供相關設計機構、設計師學習參考。
馬賑轅主編 ·一般工業 ·5.4萬字
自行火炮是同車輛底盤構成一體自身能運動的火炮。自行火炮主要由武器系統、底盤部分和裝甲車體組成。自行火炮越野性能好,進出陣地快,多數有裝甲防護,戰場生存力強。自行火炮的使用,更有利于不間斷地實施火力支援,使炮兵和裝甲兵、摩托化步兵的戰斗協同更加緊密。本書全面介紹了世界著名的自行火炮,從其性能、研發歷史、技術參數等方面進行了系統、全方位的介紹,讓廣大讀者對它的發展以及相關知識有一個整體的了解。同時,本書還配備了大量的實物圖片,能讓讀者朋友們對其的認識更全面、更直觀。本書內容豐富,圖例清晰,非常適合軍事愛好者閱讀,同時也可作為游戲、模型設計相關行業人員的參考書。
劉青山 楊宇 李元逸編著 ·武器工業 ·8.3萬字
本書精心選取了自問世以來300余款經典型號的飛機,涵蓋了通用航空飛機、商業航空飛機、軍用直升機、固定翼作戰飛機、作戰支援飛機等多個類別,著重介紹了每款飛機的研發歷史、使用性能、機型特點。通俗易懂的文字敘述,并且配有能直觀反映飛機特征的精美圖片,能夠讓讀者在第一時間鑒賞和識別這些飛機。本書內容結構嚴謹,講解透徹,且圖片精美豐富,適合廣大軍事愛好者閱讀和收藏,同時也可以作為廣大中小學生、愛國青年的軍事科普讀物。
《深度軍事》編委會編著 ·航/航天 ·14.5萬字
四軸飛行器是一種無人飛行器,也是一種智能機器人,“四軸”指飛行器的動力由4個旋翼式的飛行引擎提供。人們對于四軸飛行器的研究從軍用到民用、商用領域都有涉及。近幾十年來,隨著現代控制理論與電子控制技術的發展,運用現代控制技術,使用電機代替油動力引擎進行四軸飛行器控制研究。本書利用主流控制器STM32系列微處理器平臺,從設計的方案論證、器件選型、代碼調試的全過程對四軸飛行器設計透徹細致地講解,讀者可以根據書中給出的電路和代碼自行設計。本書可作為電子、通信及控制等相關專業的參考書,也可以作為相關技術人員的技術參考書。
馮新宇 ·航/航天 ·5.2萬字
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已經逐漸從實驗室走向大眾生活。互聯網企業為了提升行業未來的競爭力,也紛紛在各領域進行布局。人工智能技術的爆發,同樣對產品經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對于產品從業人員來說,人工智能時代既需要了解發生了哪些變化,又需要學會堅守不變的原則。本書將從產品經理角度出發,介紹AI的發展歷史、AI的基本知識、AI產品設計方法論等方面的內容,并結合實際的智能產品設計案例,讓讀者更加清楚地了解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并培養產品經理對于新技術的學習能力。
葉亮亮 ·自動化 ·20.5萬字
本書由淺入深地介紹了如何將深度學習技術應用到移動端運算領域,書中盡量避免羅列公式,嘗試從幾何含義去解釋相關內容。全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展示在移動端應用深度學習技術的demo,讓讀者形成直觀的感受。第二部分(第2章~第4章),講述如何在移動端項目中應用深度學習技術。第三部分(第5章~第8章),難度略大,主要講述如何深入地調整框架,適配和定制自己的框架。
李永會 ·自動化 ·8.4萬字
“數據”已成為企業的一項寶貴的戰略資產。為了使龐大的數據發揮更大的價值,企業必須著眼于數據治理和綜合利用。主數據驅動的數據治理是指從企業雜亂的數據中捕捉具有高業務價值、被企業內各業務部門重復使用的關鍵數據進行管理,構建單一、準確、權威的數據來源,從而提高企業的整體數據質量,提升數據資產價值,推動業務創新,全面增強企業競爭力。本書編者將近10年在數據治理咨詢工作中積累的經驗和知識進行總結,通過對數據治理的原理、技術、案例、發展趨勢等內容的介紹,為讀者進行數據治理、主數據管理實踐提供重要的參考。全書分為4篇,共14章。第一篇數據治理概念(第1~3章),面向數據治理組織管理者,從數據治理的必要性、可行性、應用效果等進行展開,回答管理者關心的數據治理的核心問題;第二篇數據治理實施(第4~8章),面向數據治理團隊成員,介紹數據治理工作的前期準備、工作步驟、治理過程、后期運維等內容;第三篇數據治理技術(第9~13章),面向IT工程技術人員,從技術視角展開數據治理的系統架構與模型、數據治理質量評估、數據安全保護、數據集成服務等內容;第四篇數據治理前景(第14章),對數據治理應用前景進行展望。本書可作為從事信息化建設的管理者、數據治理團隊、IT咨詢從業者、IT工程技術人員、相關專業在校師生的參考讀物。
王兆君 曹朝輝 王鉞 ·自動化 ·29.6萬字
《人工智能基礎教程:Python篇(青少版)》全書分為2篇—人工智能編程基礎篇、人工智能篇。人工智能編程基礎篇包括:初識Python、基本數據類型、Python的流程控制、數組操作、文件操作、繪制需要的圖表、函數、面向對象、異常、集合與概率、學點統計學、數據管理與分析;人工智能篇包括人工智能導論、初識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技術、計算機視覺、人工神經網絡。本教程是以人工智能為主線,融合學科特點進行編程能力的培養。讀者可以通過本教程結合我們開發的在線編程平臺完成課程內容和輔助內容的學習。也可在后期以我們自主開發的機器人為載體,進行進一步驅動人工智能的實驗。本書每章都配備了相關練習,幫助讀者鞏固所學習的知識。本書不僅講解了人工智能基礎,還包括了入門Python編程的必要知識。
丁亮 姜春茂 于振中 ·自動化 ·11.6萬字
在追求體驗為王的時代,用戶研究也成為了設計師、產品經理等人員需要具備的一項基本能力。兩位作者認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參與過眾多的互聯網項目之后,她們將十多年來的項目經驗與理論知識進行整合,最終形成了本書。本書從交互設計的角度出發,講述了用戶研究的基礎知識以及問卷、訪談、用戶畫像、數據分析等最常用的研究方法,同時輔以案例講解幫助讀者理解和運用這些理論。書中大量案例來源于作者曾經服務過的企業產品,具有豐富的實操性和落地性,同時本書贈送配套PPT課件。本書結構清晰,深入淺出,是一本難得的經典之作。書中融入了作者寶貴的職業經驗和專業思考,對于交互設計師,用戶界面設計師,用戶研究員,產品經理,運營、開發等用戶體驗相關人員具有一定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本書也適合交互設計、用戶體驗及相關專業的學生閱讀,還可作為相關專業培訓機構的參考用書。
陳抒 ·自動化 ·12.3萬字
個性化推薦能夠根據用戶的歷史行為顯式或者隱式地挖掘用戶潛在的興趣和需求,并為其推送個性化信息,因此受到研究者的追捧及工業界的青睞,其研究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及商業應用價值,已廣泛應用于大型電子商務平臺、社交平臺、新聞客戶端以及其他各類旅游和娛樂類網站中。本書內容豐富,較全面地介紹了基于協同過濾的推薦系統存在的問題、解決方法和評估策略,主要內容涉及協同過濾推薦算法中的時序技術、矩陣分解技術和社交網絡信任技術等知識。本書可供從事推薦系統、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模式識別和信息檢索等領域的科研人員及研究生閱讀、參考。
王建芳 ·自動化 ·9.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