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中小學校園安全作為公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所面臨的風險日益多元且復雜。本書從學校安全立法的角度探討法律規制對中小學校園安全風險規制的重要作用;從政府、學校、社會三個主體維度探討其各自在校園安全風險規制中的作用發揮和協同治理;從風險發生后的應對與化解角度,尋求學生傷害事故責任認定的規律,探索多元化的事故糾紛解決機制和風險分擔機制,從而建立和完善中小學校園安全風險規制體系。
方芳 等 ·經部 ·23.1萬字
目錄學相當于是學問的清單,摸清家底,才能心中有數,不至茫無津涯,有洞觀全局之益。歷代紀傳體史書、政書、方志等,將歷代或當代有關的圖書典籍,匯編成目錄,謂之“藝文志”。《漢書》中的《藝文志》正是目錄學中第一要籍。作者在講授《漢書·藝文志》時所寫的這部講義,廣泛參考了十余種批注、研究《漢書·藝文志》的文獻,同時也博采其他相關書籍、論文的意見,反復尋繹,間加己意于其中,對《漢書·藝文志》做了較為細致全面的梳理。
溫浚源 ·古籍整理 ·26.1萬字
易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倫理實踐的根源,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姬昌編著的《易經尚書》用現代白話對其進行了詳盡而又明白的解說。《尚書》是古代的重要文獻,西漢武帝時被列為儒家五經之一,是士子科舉進身的必讀之書。本書給供相關學者參考閱讀。
(商)姬昌 (春秋)孔子 ·古籍整理 ·24.5萬字
《楚辭》是我國詩歌的起源之一,是我國古典文學首屈一指的經典著作,是任何古典文學研究者、愛好者都不能不讀的作品。兩千年來,關于《楚辭》的注釋可謂汗牛充棟,琳瑯滿目;但對當代人來說,一則難以將數以百計的注本一一讀來,二則古人以文言所作注解,往往也已須“再注釋”了。《楚辭今注》以宋代洪興祖《楚辭補注》為底本重新作注,既取舊說之長,又采新說之精,頗能反映目前學術界楚辭研究的水平。其特點在于注釋簡明扼要,疏解融會貫通,符合當代讀者閱讀、研究的需要。
湯炳正 李大明 李誠 熊良智 ·國學普及讀物 ·20.5萬字
《警世通言》,白話短篇小說集。明末馮夢龍纂輯。完成于1624年(明天啟四年)。其題材或來自民間傳說,或來自民間宗教寶卷和小說。故事描述的時代包括宋、元、明三代。《警世通言》與作者稍前完成的《喻世明言》、以及稍后完成的《醒世恒言》一起,合稱《三言》,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白話短篇小說集之一。通常亦與凌濛初的“二拍”,即《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并稱,稱為“三言二拍”。《警世通言》是明末馮夢龍纂輯的白話短篇小說集。完成于天啟四年(1624),收錄宋、元、明時期話本、擬話本40篇。一般認為,這些作品都經過編撰者不同程度的加工、整理。題材或來自現實生活,或取自前人筆記小說。《警世通言》內容豐富,有反映市民生活的《崔待詔生死冤家》,反映婦女生活的《小夫人金錢贈平少》、《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及反映愛情生活的《樂小舍生覓偶》等作品。總體而言,《警世通言》的題材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婚姻愛情與女性命運。其二,功名利祿與人世滄桑。其三,奇事冤案與怪異世界。從各個角度呈現了當時生活中的社會百態。
(明)馮夢龍 ·集部 ·38.2萬字
這是一本介紹作者在美國從事人文教育的書,以作者對人文教育理念的認識、日常授課的教學經歷與體會、個人學術興趣和問題意識為出發點,可謂經驗之談。本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用一些教學實例來說明,人文教育的經典閱讀——基于教師和學生自由精神和獨立思考的經典閱讀——有兩個基本方面,一個是知識的,另一個是方法的。通過閱讀索福克勒斯、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修昔底德、蒙田等大師的著作,培養學生思考、提問、討論、表述的能力。第二部分是作者對人文教育重要的提倡者和實踐者列奧·施特勞斯的一些思考,集中在他對人文教育的理解。可謂方法論的指導。第三部分是西方古典的當代啟示,經典閱讀是學術和理論性的,但思考的背景和問題意識卻是現實的,在大力推行通識教育的今天,這本關于人文教育的著作很有啟發作用。
徐賁 ·經部 ·25.4萬字
《天人國學》邵雍說:“學不際天人,不足以謂之學。”“天人國學”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學術和修養混成體系。“天人”取義于“天人合一”;“國學”取材于“傳統經典”。“道”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基因,“天人合一”是“道”的基本命題,“傳統經典”是“道”的基本載體。“天人國學”從研讀中華經典繼承“道”、“德”精髓且構建體系,進而去指導研讀中華經典且發展和完善“天人國學”。“天人國學”以明道、修德、做人為根本,內容包括一個中心即“道體德用、道生德畜”;兩個基本點即“常道非常道”、“上德和下德”;五條原理即“無中生有、自本自根”的生成論,“有無相生、至大至小”的認識論,“存無守有、下學上達”的實踐論,“作君子、為圣賢”的價值論,“演繹仿真”、“數據挖掘”的方法論;兩個環節即“知行合一”、“天人合一”;一個目標即“歸根復命”、“萬物合一”。《天人國學書》:乾坤八卦源伏羲,文王周公演三易;老聃函谷闡道德,孔丘絕編著十翼。焦氏小黃吟易林,穎達潛心作正義;魏晉玄學談虛靜,天才少年算王弼。鐘呂超越秉伯陽,陳摶華山逢麻衣;太極圖說周敦頤,學際天人邵康節。程朱格致分知行,守仁龍場心即理;良知良能關鍵處,洞察道德大奧秘。天人國學承遠緒,道體德用定根基;有無常道非常道,善惡上德下德立。無中生有化生成,有無相生呈本體;存無守有在下學,君子圣人為價值。公式模式再趨勢,八卦甲子藏神機;知行和合齊身心,天人相諧自抱一。復命歸根形氣神,明修得道返聽視;熟讀箴言八千年,唯有金針乃克倚!
毛佩琦 徐昌強主編 楊郁 宿巋嵐譯解 ·古籍整理 ·35.4萬字
本書精選了四書五經中的精彩內容,加之圖文配合,使閱讀變為賞心悅目的視覺享受。閱讀四書五經,可通曉古今智慧,塑造完整人格,豐富美好情感,同時也可改進我們的生活態度、工作態度和思維方式,成就不一樣的人生。四書五經是“四書”和“五經”的合成。所謂四書,是指《大學》《論語》《孟子》《中庸》這四本書,它們為儒家傳道、授業的基本教材;所謂“五經”,是指《周易》《尚書》《詩經》《禮記》和《春秋》這五本書的合稱,經朱熹編定之后廣為流傳。
(春秋)孔子等 ·經部 ·24.4萬字
本書選清代著名文學家朱彝尊所作之賦、詩、詞、曲、文凡293篇,基本上反映了他的創作面貌。注文翔實,其于竹垞之行狀、交游、思想及當時史事、名物、制度等,莫不在釋詞出典的同時,一一予以辨析,是建國以來所出的有關朱彝尊詩文的第一個較具規模和質量的讀本。
(清)朱彝尊著 葉元章 鐘夏選注 ·國學普及讀物 ·31.3萬字
《大明律》頒布于明洪武三十年(1397),共四百六十條,分為七篇、三十門,它上承唐律,下啟清律,是我國古代法典沿革史上一部革故鼎新的法典,它的內容和立法技術既融合了歷代律典的成就,又為適應當時社會的需要進行了調整,是研究明代國家、社會、經濟、文化、軍事、教育等各方面的重要文獻。收入“三全”的《大明律》,以明萬歷七年(1579)張鹵校刊《皇明制書》中所收《大明律》為工作底本,參校他本,在盡可能保持古代律典原貌的同時,盡量用現代語言完整表達法律的本意。
懷效鋒 王旭譯注 ·古籍整理 ·30.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