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荀子》一書的核心在于人文精神,即如何根據我們的思想,貫通國家、社會組織和個人觀念,樹立起整幅的人文世界,從而解決中國現在的問題,并使自然世界的天地與自然的人性均得到條理化。“中信國學大典”之《荀子》,學者方世豪在進行導讀和譯注的同時,還加入了現代化的解讀,令古老的經典有了現代化的韻味,別有新意。
饒宗頤 ·國學普及讀物 ·10.6萬字
《列子》,道家學派著作,相傳為列子所撰。列子,生卒不詳,名御寇,戰國時期鄭國人,主張虛靜無為,獨立處世,善于修身養性。《莊子》中有其事跡傳說,西漢劉向《列子傳》謂“其學本于黃帝老子”,屬道家學派。《列子》共八卷,《漢書·藝文志》有著錄,今本已非原書,約成于晉太康二年后。內容形式多為神話、傳說、寓言,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等成語便均出自其中。《列子》把“道”融匯于故事之中,入乎其內,出乎其外,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并包含深刻的哲學思想,以《天瑞》、《力命》、《楊朱》三者為最。主旨為萬物生于無形,變化不居,人要掌握并利用自然規律。《列子》有晉人張湛作注。唐天寶年間詔號為《沖虛真經》。北宋景德年間加封“至德”,號曰《沖虛至德真經》,列為道教重要經典之一。
葉蓓卿譯注 ·子部 ·13.8萬字
葛洪所撰《神仙傳》是一部志怪小說集,共10卷,是其所著道教經典《抱樸子?內篇》的案例輔教之作,以具體人物事跡闡釋他的“神仙實有”“仙學可致”的主旨。其中的故事,情節大多復雜、奇特,想象豐富,記敘生動,體現了魏晉時期的神仙觀念及魏晉文士風氣。其中不少人物常為后世養生文獻所引用,一些成語和文化典故,如“滄海桑田”“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杏林”“橘井”等,大眾耳熟能詳,已成為中國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
謝青云譯注 ·古籍整理 ·26.6萬字
這部可以稱得上是里程碑式的巨著,以詼諧、尖刻的筆調刻畫了生活在克闌弗鎮的人們荒誕、悲劇性的人生。1842年,地處柴郡的小村莊克闌弗正經歷著大時代的巨大變化,曼徹斯特通往克闌弗的鐵路開通了,隨著大量勞動力的涌入,帶來就業的壓力,法律和秩序被打破。有人找到自己的愛情,有人找到發展的良機,其他人則是害怕面對社會秩序的崩潰。克闌弗是一場深刻的人間悲喜劇:隨著工業革命時代的巨變,所帶給人們的命運與情感上的沖擊。它是那個時代所有英國小鎮的真實寫照的縮影,死亡和不可預期的顛覆、幸福和悲傷頻繁地交替出現,所以當你看完整部小說的時候,甚至不敢相信自己和書中的人物一樣,經歷了如此跌宕起伏的人生。
(英)格士克 E·C·Gaskell ·古籍善本 ·65字
《四書》又稱《四子書》。四書中,只有《論語》從漢代即被尊為經典;《大學》《中庸》原是《禮記》中的兩篇,不獨立成書,跟《孟子》一樣,并無特殊地位。隋唐時期,三書才逐漸受到重視;至宋,朱熹承襲“二程”(程顥、程頤)的觀點和做法,大力推崇此三書,使之與《論語》并重。從三十歲開始,朱熹便對四書下功夫,并分別做注。《大學》《中庸》的注稱為“章句”,《論語》《孟子》的注,因為引用程說和他說較多,稱為“集注”。1182年,朱熹正式將《大學章句》《中庸章句》《論語集注》《孟子集注》四書合刊,稱為《四書章句集注》,簡稱《四書集注》。經學史上的“四書”之名才第一次出現,并從此開創了漢唐崇《五經》,唐后重《四書》的時代。
(宋)朱熹編撰 ·經部 ·33萬字
本書為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元代古籍集成經部詩類》的第二冊。《元代古籍集成經部詩類》收錄現存元代詩經類文獻。在文獻整理中,選擇一個好的底本,旁搜現尋各種版本進行校勘、標點,同時撰寫成各個著述的內容提要,對該著述作者、著作內容、特點及在《詩經》研究史上的地位,做全面的介紹。本套叢書是收錄現存元代經部文獻的大型叢書,有助于推進元代政治、經濟、文化各個領域的學術研究,以及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史等不同專門史的研究。
李山主編 ·經部 ·55.3萬字
越來越多的家庭將孩子送到國外讀高中,特別是教育資源為發達的美國高中,美國高中到底有什么優勢?哪些孩子適合出國?在出國的準備過程中會面對哪些困難和問題?隨著信息的逐漸透明,越來越多的家長了解到,申請那些有著讓人羨慕的各種優越條件的名校實際非常難,各種機構宣傳的上了國外名高中的孩子,往往本身就是“牛娃”,到哪里都差不了。而那些學習習慣和成績的孩子出了國也很難去好學校、取得好成績。但是,占大多數的那些小“青蛙”(普通孩子)們,到底適合不適合出國?作者通過一個普通小“青蛙”的申請美國高中經歷和切身體會,以及家長從迷茫糾結到理性思考的過程,告訴這些準備出國的孩子和家長們,在準備出國的過程中需要考慮什么,會遇到什么樣的困難和問題,該如何來解決。書中有對留學思路的梳理,有對實用方法經驗的介紹,有對出國留學的真正意義的思考,是一本給準備(或將來有可能打算)將孩子送到美國高中的家長看的非常實用的參考書。
鄺薇 呂樂琪 ·經部 ·10.6萬字
北京城_周作人、老舍、郁達夫等散文大家關于北京城的散文小品的合集,由開明圖書公司1942年出版;作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他們以北京為背景,體驗構筑了集社會、文化、教育、民俗等方面廣闊的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社會生活場景,和這一場景中包含著他們開闊的文化視野和深邃的思想內涵。綜觀這些散文創作,都與北京城有著血脈相連的關系,北京城不僅為他們提供了相對寬松的文化空間,也為他們提供了廣闊的文化和政治視野與語境,通過對作品的閱讀,讀者會加深對當時北京城的生活認知,從他們對二十世紀初期式微的北京文化的焦慮和對北京時政、市民生活狀態及精神面貌、教育現狀以及家庭變革所引發的社會現象批判中,我們看到了這些文學大師的眼中的北京城及其文化的具體面貌。
周作人 老舍 郁達夫等 ·古籍善本 ·59字
《莊子》是戰國至漢初道家莊子一派的作總集,由莊子及其后學所。《莊子》一書繼承和發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觀點,要求人們安時處順,逍遙自得,順應世俗,隨遇而安。其內容博大精深,涉及哲學、人生、政治、社會等諸多方面,在中國哲學史、思想史、文學史上都具有極大影響。
莊周 ·國學普及讀物 ·13.9萬字
國學備覽8(墨子·荀子·孫子兵法·呂氏春秋·尹文子·新書·揚子法言·鬼谷子·顏氏家訓):《墨子》戰國·墨翟編著,武振玉(吉林大學)審定。戰國時期墨家學派的代表著作。《荀子》戰國·荀況編著,鄧球柏(長沙學院)審定。先秦儒家學說集大成之著作。《孫子兵法》春秋·孫武編著,李零(北京大學)審定。我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述。《呂氏春秋》戰國·呂不韋編著,李昌集(徐州師范學院)審定。綜合百家學說,建構一統理論。雜家學說代表作。《尹文子》戰國·尹文編著,白奚(首都師范大學)審定。“宋尹”學派始祖,先秦論法術和形名的專著。《新書》漢·賈誼編著,劉剛(鞍山師范學院)審定。漢代杰出的政論文集,魯迅譽為“西漢鴻文”。《揚子法言》漢·楊雄編著,劉寧(北京師范大學)審定。首部儒學批判專著。《鬼谷子》戰國·鬼谷子編著,武天富(第二炮兵指揮學院)審定。縱橫家始祖,兵家法寶。《顏氏家訓》北齊·顏之推編著,李偉國(上海人民出版社)審定。古今家訓,以此為祖。
尹小林 趙敏俐主編 ·古籍整理 ·44.5萬字
《曾國藩家書》是晚清名臣曾國藩的書信集,成書于清19世紀中葉。該書信集記錄了曾國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達30年的翰苑和從武生涯,所涉及的內容極為廣泛,是曾國藩一生的主要活動和其治政、治家、治學之道的生動反映。曾氏家書行文從容鎮定,形式自由,隨想而到,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蘊育真知良言,具有極強的說服力和感召力。盡管曾氏留傳下來的著作太少,但僅就一部家書中可以體現他的學識造詣和道德修養。曾國藩作為清代著名的理學家、文學家,對書信格式極為講究,顯示了他恭肅、嚴謹的作風。
檀作文譯注 ·集部 ·16.2萬字
該書為道善文化公司“人與經典”叢書之一,在于闡發經典的現代意義和對初學者的接引。《韓非子》是我國傳統經典,是中國法家思想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先秦哲學史的縮影,它還是一部最佳的哲學與文學作品,它思想深刻、內容豐富、論說有力、案例詳實,不只會讓讀者在思想上得到啟發,同時也能欣賞一流的文學內容,一舉數得。高柏園教授對先秦文化研究多年,對《韓非子》的解讀深入淺出,更難能可貴的是與時代緊密契合,可以讓讀者借助經典的智慧,有更多的能力與信心,來面對、改造、提升我們的世界與未來。
高柏園 ·國學普及讀物 ·13.7萬字
本書是打開佛學世界的入門指南佛教何以有學,有人說佛法系哲學、有人說佛法即宗教,本書將佛學分為四種。教、理、行、果。教者即佛獻身于世間所說之法。說法渡人,教化有緣者。本書上編分為:釋迦摩尼略傳、印度佛學略史、中國佛學略史、各國各地佛學略史;下編為:學理,分為:因緣所生法、三法印、一實相印。本書精探了佛學的本質,并詳盡介紹了佛學修煉的方法:第一種是戒,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第二種是定,世間定,三乘定,大乘定;第三種是彗,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
太虛 ·古籍善本 ·82字
《聲律啟蒙(套裝上下冊)/快樂國學經典讀本》從《聲律啟蒙》中精選了二十韻,在每韻的三首對子文中選擇一首編寫教學內容。在傳承《聲律啟蒙》中優秀傳統文化觀念的同時,還將其中的歷史典故和優美風物作為美育的重要內容,為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和進行對聯和詩歌創作打下基礎。
張小寧 ·國學普及讀物 ·5萬字
中國古籍浩如煙海,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此為世界所公認。本書不僅于浩如煙海的典籍中指示其重要的著作,而且從博大精深的思想中梳理其精華之所在。除了基本國學常識的介紹外,本書對中國文化結構的解析也有涉獵。我們希望對國學作有根據的、平實的、認真的闡釋,正本清源,去偽存真。
傅庚生 ·國學普及讀物 ·7.4萬字
《湘山野錄:續錄·玉壺清話》包括《湘山野錄》、《續錄》和《玉壺清話》三部文言筆記小說。其中:《湘山野錄》三卷、《續錄》一卷,宋文瑩撰,黃益元校點。此書是記載北宋見聞雜事的一部隨筆,共一百六十五條,涉及北宋太祖至神宗六朝間政治經濟、軍國大事、外交活動,以及不少名人軼事,有較高的史料價值。以《津逮秘書》本為底本,校以《四庫全書》、《學津討原》、《學海類編》、《說庫》等本。《玉壺清話》,又名《玉壺野史》,宋文瑩撰,黃益元校點。全書十卷,內容體例與《湘山野錄》相仿,前八卷雜記北宋開國至神宗朝百年間君臣行事、禮樂憲章、詩文軼事、市井見聞等,第九、第十卷詳記五代后期南唐政權的情況。此外書中談詩論文之語亦頗有價值。以《知不足齋叢書》本為底本,校以《筆記小說大觀》、《說郛》、《四庫全書》等本。
(宋)文瑩撰 黃益元校點 ·集部 ·9.5萬字
明隆慶六年初刻版《傳習錄》是后世《傳習錄》的母本,因未經后人妄改,擁有極高的權威性和珍藏價值,被已故哲學家陳榮捷先生稱為“最完備而可靠”的版本,是陽明心學的首選讀本。《傳習錄》是明代哲學宗師王陽明的論學語錄和書信集,集中體現了陽明心學的核心觀點,是了解陽明心學最經典的入門必讀書。
(明)王陽明 ·經部 ·21.6萬字
孔子修身以禮、從政以德、待人以恕,他的哲學思維深度,通天達地,寬厚宏博,令人贊嘆,堪稱“一支妙筆,戰勝七雄五霸;幾卷詩禮,流傳億萬斯年”。孔子以生命影響生命,散發著巨大的感染力,潛心書中,猶如站在圣賢的身旁,聆聽他一字一句的傾談和教誨,實為人生一大樂事。“中信國學大典”之《孔子家語》,由潘樹仁撰寫導讀,并對精彩段落、經典語句加以賞析與點評,因此這是一個版本權威、評點精準、特色鮮明的《孔子家語》新注,尤其適合普通國學愛好者閱讀。
饒宗頤 ·國學普及讀物 ·12萬字
《顏氏家訓》是中國最名、最有影響力的一部“家訓”,全書共七卷二十篇,內容廣泛,涉及儒學、史學、文學、音韻、訓詁、風俗習慣等。其核心主要是以傳統儒家思想教育子弟,尤其注重對孩子的早期教育,探討如何修身、治家、處世、為學等,其中有許多獨到和具有積極意義的見解。作為傳統社會的典范教材,《顏氏家訓》直接開后世“家訓”的先河,是我國古代家庭教育理論寶庫中的珍貴遺產。
顏之推 ·國學普及讀物 ·11.6萬字
《國學要義精講讀2》依托高水平學術講壇,集結國內知名專家學者,講解魏晉文學、李白詩歌、古典小說、傳統美學等,溯本清源,揭示國學要義;探討歷史上中國文化對別國哲學研究、宮廷禮儀、民間文學、風尚潮流的影響,以及跨文化視域下的中西文學互鑒等,開枝散葉,展現國學生命力。傳承國學精粹,普及人文通識。展卷而讀,掩卷而思。
錢婉約主編 ·國學普及讀物 ·15.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