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菜根譚》是明代文人洪應明所著的一部格言體人生智慧書,內容主要包括如何做好自己,如何涉世待人,如何過好生活,如何面對命運等方面,從方方面面教導人們如何超越現實人生的苦難和復雜的人際關系,正心、修身、養性、育德,讓自己能夠正義有效而又悠閑從容地活在世間。本書以武進陶湘1927年序刻的《還初道人著書二種》之一的《菜根譚》刻本為底本,從中精選264條,進行注釋、翻譯和點評,以方便現代讀者閱讀理解。
楊春俏譯注 ·集部 ·13.5萬字
《水經注》是古代中國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酈道元。《水經注》因注《水經》而得名,《水經》一書約一萬余字,《唐六典·注》說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經注》看似為《水經》之注,實則以《水經》為綱,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中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該書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跡和漁歌民謠,文筆絢爛,語言清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本書融匯了陳橋驛先生60余年研治體會,以陳橋驛先生《水經注校證》為底本,約請陳先生選取每卷最精華的部分,增撰題解、注釋,譯文流暢自然,注釋力求精當,希望對讀者了解《水經注》一書有所幫助。
陳橋驛譯注 王東補注 ·集部 ·15.4萬字
《千字文》是迄今為止完整留存下來的產生最早、使用最久、影響范圍最廣的古代兒童啟蒙讀物。由于《千字文》涵蓋了天文、地理、自然、社會、歷史等多方面的知識,是啟蒙和教育兒童的最佳讀物,也是一部生動優秀的小百科。《千字文》流傳了一千四百多年表明,它既是一部流傳廣泛的童蒙讀物,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千字文》這一類古代兒童蒙學經典的受眾越來越廣。本書作者歷時十幾年,專心《千字文》的文化解讀,對《千字文》分節講解,分句題解,逐字逐句注釋、翻譯,并從中揭示出該書所包含的我國古代文化的傳統精髓,對廣大讀者理解《千字文》的文字和內涵多有幫助和裨益。
(南朝梁)周興嗣編撰 蔡國根譯注 ·國學普及讀物 ·17萬字
《智囊全集》,是明人馮夢龍編纂的子史經傳與筆記叢談中有關“智慧”的故事集,是一部反映了我國古代方方面面“智慧”的“集錦”,代表了當時人們對“智慧”的全面認知。《智囊全集》,顧名思義,其核心是“智”,也就是人的智慧,是對人的體察、對物的常識和對事的經驗,是一種使人清醒的才能,還是一種面對事物的態度,也是一種洞穿本質的眼光。《智囊全集》編纂格局極大。書中匯輯智慧故事1200余則,可以說包羅萬象。涉及人物上到帝王將相,下到販夫走卒;時間跨度從商周時期到馮夢龍的時代,上下三千年;內容上既有治國安邦的大智慧,又有機敏譎詐的小聰明。從引書范圍看,據大致統計,這些故事采自從《左傳》到明代筆記的數百種書,大部分為正史和筆記,這一方面顯示出馮夢龍的博覽群書、取材廣泛,另一方面顯示出他求全、求盡的編纂理念。從本書的結構看,馮夢龍設立了十部二十八類,將這1200余則故事分門別類地納入其中,頗有窮盡天下慧品類之用意。十部是:上智、明智、察智、膽智、術智、捷智、語智、兵智、閨智、雜智。專列閨智一部,跟商業經濟繁榮時代婦女地位的變化密切相關,這在當時是頗有進步性的。《智囊全集》不僅編纂格局大,而且編纂觀念正。馮夢龍重視對正史材料的選用與裁剪,重視對筆記叢談中史料的采選與類比,也喜歡對歷史事件與人物做評論,這都是史筆的一種體現。從中可見,他編纂此書并非為了獵奇,而有著鮮明的以史為鑒的色彩。
何漢杰譯注 ·古籍整理 ·114萬字
《新五代史》,原名《五代史記》,全書七十四卷,包括本紀十二卷、列傳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世家年譜十一卷,四夷附錄四卷。是唐代設館修史以后唯一的私修正史。本書的世家及世家年譜,大致相當于《舊五代史》的《世襲列傳》和《僭偽列傳》,明確將中原以外的割據政權分為吳、南唐、前蜀、后蜀、南漢、楚、吳越、閩、南平、東漢等十國。
尹小林校注 ·古籍整理 ·35萬字
《管子》,作者托名管仲,是戰國諸子中的重要著作,主要追尋、總結春秋早期政治家管仲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的歷史經驗。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他的“富國”主張和消費刺激就業的經濟論,不僅是中國思想史中的奇異一筆,而且至今仍有借鑒價值。
李山譯注 ·子部 ·15.5萬字
《周書》五十三卷,其中本紀八卷,列傳四十二卷,記述了從公元534年東、西魏分裂到楊堅代周為止四十八年的西魏、北周的歷史,是今天研究和了解西魏、北周歷史最基本、最原始的一部史書。
尹小林校注 ·古籍整理 ·31.8萬字
孫子兵法是一部兵學名著,孫武闡述了戰爭的用兵之道,是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它不僅是春秋晚期以前兵學思想的集大成者,更以其極具價值的思想創造,為后人的兵學思考開辟了無數法門。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兵家計謀的總結和軍事謀略學的寶貴遺產,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斗爭經驗總結而成的智謀書,以三十六為綱目,總領古今經典謀略,史論結合,充分發揮案例對計謀含義的形象詮釋作用,是計謀學圖書的一大創新。
(春秋)孫武 馮麗華注釋 ·子部 ·11.1萬字
本書收錄《博物志》、《穆天子傳》、《燕丹子》、《神異經》、《海內十洲記》、《古今注》、《南方草木狀》、《荊楚歲時記》共八種。
(晉)張華等撰 王根林等校點 ·集部 ·8萬字
《孝經》全文共分十八章,以孔子與其弟子曾參之間問答的形式,將社會上各種階層的人士——上白天子諸侯、下至平民百姓,分為五個層級,而就各種人的地位與職業,標示出其實踐孝親的法則與途徑,闡述了“孝”的意義。孔子編訂,金新編校的《孝經/中華經典誦讀》是我社編選的“中華經典誦讀”系列之一。以《孝經》為主體,附錄傳統的“二十四孝”故事。原文大字號、全注音;配以民間剪紙插圖,圖文并茂、生動有趣。版式秀雅大氣,賞心悅目,十分適合誦讀與欣賞。
孔子 ·經部 ·3.5萬字
本書是戰國末年著名唯物主義思想家荀況的著作,旨在總結當時學術界的百家爭鳴和自己的學術思想,反映唯物主義自然觀、認識論思想以及荀況的倫理、政治和經濟思想。荀子思想綜合了戰國道家、墨家、名家、法家諸家的成分,而對儒學做了創造性的發展,其中特別重要的是他關于人性、禮法、人的地位、名實關系的學說,這一學說構成他的整個思想體系的基礎。其思想資料主要保存在《荀子》一書中。
荀況 ·國學普及讀物 ·9.1萬字
《列仙全傳》從編纂之初就是一部面向市場和民眾的通俗讀物。它在《列仙傳》《續列仙傳》《廣列仙傳》基礎上收錄了神仙581人,起自上古,迄于明弘治末年,是我國古代神仙傳記中現存內容最豐富的一種。它的文筆簡潔,細節生動,博采群書,對傳說中的成仙者的生平事跡進行記載。《列仙全傳》還有193幅插圖,共繪制222位神仙,其線條勁健,氣韻生動,結構關系準確,人物姿態活躍,屬徽派版刻代表作,收入書中,有較高的欣賞價值。本書整理,以《中國古代版畫叢刊》影印國圖藏明初刻本為底本,校以現存多種明末清初翻刻本及和刻本,依本叢書體例,顯著訛誤徑行改正,不另出校記。其中日本寬政間刻本新增淡海竺常一序,今亦據此補入。需要指出的是,中華上編版影印本對原書作了較大改動,將原來傳記與畫像穿插之順序打亂,改為傳記集中在每卷卷前,圖像集中在卷末。后來的影印本或整理本多遵此體例,不僅容易造成誤解,也不方便讀者對照。今維持原書面貌,恢復其中傳記與圖像之順序,便于讀者圖文共賞。
(明)王世貞輯 汪云鵬補 湯志波校點 ·國學普及讀物 ·11.8萬字
《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該書編定是西漢禮學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選編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禮記》,在后來的流傳過程中若斷若續,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選編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禮記》,即我們今天見到的《禮記》。這兩種書各有側重和取舍,各有特色。東漢末年,著名學者鄭玄為《小戴禮記》作了出色的注解,后來這個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說經文的著作逐漸成為經典,到唐代被列為“九經”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經”之中,為士者必讀之書。《禮記全鑒》對《禮記》進行了翻譯、解讀,對艱深晦澀的文字注音、解釋,方便讀者閱讀理解并應用。
(漢)戴圣 ·國學普及讀物 ·21萬字
《臨川四夢》,又稱《玉茗堂四夢》。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牡丹亭》、《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四劇的合稱。因四劇皆有夢境,固有臨川四夢之說。臨川四夢作為戲曲文學及舞臺演出劇本的地位非常突出,其藝術造詣之高,對人生處境探索之深,對角色內心刻畫之細,可說在中國昆劇傳統中難有其比。臨川四夢雖是戲曲劇本,也是湯顯祖思考人世現實與生命意義的結晶,文辭優美,對人生的深刻反思亦超出了時代。
(明)湯顯祖 ·集部 ·26.8萬字
《國學備覽(套裝共12冊)》是一套中等規模的古籍叢書。該書精選了先秦至晚清二千多年中國文化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名著81部,按傳統的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編排,涉及文學、藝術、歷史、地理、科技、蒙學等,既有《大學》、《心經》等短篇名著,也有《史記》、《聊齋志異》等宏章巨制。全書所收均為善本全帙,并經海內外百名專家(龐樸、湯一介、白化文、馮其庸等)整理審閱,隨文配有1500多幅相關插圖,每部分均撰寫了簡明提要。這套電子書將以精裝精排精編為目的,不斷更新書中出現的各類問題,讓每一位擁有這本書的國學愛好者都能有更好的閱讀體驗。對于讀者的每一次反饋,我們都合理采納,精益求精。
趙敏俐 尹小林主編 ·古籍整理 ·764萬字
《滄浪詩話》是宋代最負盛名、對后世影響最大的一部詩話,也是中國著名的詩歌理論著作。作者嚴羽是南宋末年著名的詩文批評家,全書分為詩辨、詩體、詩法、詩評、考證五部分,并附錄“答出繼叔臨安吳景仙書”,系統性、理論性較強,對詩歌的形象思維特征和藝術性方面的探討,論詩標榜盛唐,主張“詩有別裁、詩有別趣”之說,重視詩歌的藝術特點,批評了當時經文字、才學、議論為詩的弊病,對江西詩派尤表不滿。全書理論以禪理喻詩,強調“妙悟”,對明清的詩歌評論影響頗大,其影響一直延續到現當代。本次評注由國內文學理論名家擔綱主持,重點注釋了相關名詞術語典故,并應用現代文藝理論闡發評析,配有相關詩意插圖五十余幅,幫助讀者領略原著思想魅力。
嚴羽 ·集部 ·4.4萬字
蘇軾為北宋杰出大作家,才贍學富。本書選蘇氏詩、詞、文各體代表作品,注釋翔實,考據詳確,頗具學術性,為近年來罕見之優秀選本,對欣賞、研究均極有用。末附《東坡先生年譜》,久已佚失,從日本復制,價值極高。
王水照選注 ·國學普及讀物 ·29.7萬字
《舊五代史》記載的是“五代十國”這段歷史。包括從公元907年朱溫代唐稱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的五十三年間,中原地區相繼出現的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過吳、南唐、吳越、楚、閩、南漢、前蜀、后蜀、南平、北漢等十個小國,周邊地區還有契丹、吐蕃、渤海、黨項、南詔、于闐、東丹等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習慣上稱之為“五代十國”。
尹小林校注 ·古籍整理 ·82.1萬字
《山海經》是中國古代最具神秘色彩的奇書之一,承載著上古時代豐富的神話傳說、地理知識與異獸奇觀。本書收錄了現今能找到的幾乎所有《山海經》圖文版本,并以白話全譯、逐字逐句解讀的方式,完整還原這部奇幻瑰麗的想象經典。書中詳述4830種異獸、2665株奇木,不僅是歷史學者的研究寶庫,更是文創設計師的靈感源泉。全書精選320幅珍貴古版插畫,取材自10部國寶級版本,并經全新彩繪著色,同時輔以基于張步天教授考據的地圖,使神話中的山川異獸有了地理坐標。讀懂上古奇幻巨著,盡覽遠古世界的神秘瑰寶,從這一本開始!
徐客編著 ·國學普及讀物 ·26萬字
《系辭傳》是對《易經》的通論,相傳為孔子所作。這本書通過對《系辭傳》的逐句講解,使我們看到,《易經》卦爻辭背后的天道,并更進一步,把天道轉為人道,使六十四卦成為六十四種德性的修養。可以說,《系辭傳》建立了一套占卜與天人之道及人性修養相融的《易經》的儒家哲學。讀過這本書,才真正理解了孔子思想的高遠和深廣。
吳怡 ·國學普及讀物 ·16.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