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中國素以飲食聞名于世,卻沒有一部完整的,從文化的角度、生態的角度、族群的角度、人類學的角度進行分析和闡述的著作。這是中國第一部飲食人類學的專著,集介紹、評述、梳理國際學術界的相關理論和知識譜系,同時,也是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對中國飲食現象進行深度討論的著作。填補學科空白并非作者全部用意,而是希望通過一種學理反思的致力,即對中國飲食的博大精深進行提綱挈領的拓荒性研究帶動對知識的全面思考。
彭兆榮 ·地方美食 ·27.6萬字
《識茶·泡茶·品茶》詳盡講述了茶的起源、歷史、典籍、人物、品類、茶道、茶藝、茶俗、茶食、茶療方等諸多內容,涉及茶的科普知識、歷史文化、社會人文、品鑒收藏、行業才藝、保健養生等方方面面,力求將茶的內涵與魅力全方位、多層次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徐馨雅 ·茶酒飲料 ·29.3萬字
徐馨雅編著的《茶道茶藝茶經》是一本為想學茶或正在學茶的愛茶人士提供的入門圖書,也是一本集茶道、茶藝、茶經于一體的精品茶書。將與茶相關的細節一一展現在眾人面前,就像是帶大家走進了一個有關茶的清凈世界,為大家的健康生活增添一道靚麗的茶韻風景。全書圖文并茂,可以讓您在邊品讀文字的同時,也欣賞到精美的圖片,既能感受到茶的無窮魅力,同時又獲得精神的愉悅與滿足,從而找到清凈平和的心境。
徐馨雅 ·茶酒飲料 ·24.9萬字
從穿行節令的私房美食,順應天時的四季養生,到親手復刻國宴菜,重現國禮級味道。從入門到進階,重塑家宴、宴客文化和菜肴原生至美。套裝包含:《國宴》《節氣廚房》《咖啡咖啡處處開》《隨園食單》。
姜晟穎 袁枚等 ·飲食文化 ·46.2萬字
肉需要腌多久才能入味?喝脫脂牛奶比較不容易長胖?為什么豆子吃多了會放屁?天然調味料真的天然嗎?反式脂肪到底是什么?本書為《廚房實驗室:食物的物理化學奧秘》續作,書中收錄的143個關于食物與烹飪的迷思,都來自沃爾克的報紙專欄“食物101”的讀者。如果你常常因為五花八門的產品和廣告而無從選擇,如果你想精進廚藝、選對食品、吃得安心,不妨在匹茲堡大學教授、知名化學家羅伯特.沃爾克的帶領下,開啟一場追尋真理,探索農場、食品市場和廚房的旅程。
(英)羅伯特·L.沃爾克 ·烹飪理論 ·22.9萬字
《3000道從小愛吃的家常菜》是中國烹飪大師金彪根據自己的成長經歷,精心挑選、強力推薦的3000道從小愛吃的家常菜,每道菜肴本著取材簡單、營養搭配合理的原則。全書圖文詳解,著重介紹每種食材的口味變化,同樣的食材多種不同的做法,讓您輕松掌握大師的烹飪絕技。
金彪 ·菜譜 ·41.4萬字
《走進云南茶樹王國》從茶樹的起源、茶樹種類、中國茶文化、飲茶健康、茶藝茶道等多方面,對茶進行了全面系統地介紹,打開現代人對茶的全面認知。
《走進云南茶樹王國》編委會編著 ·茶酒飲料 ·20萬字
本套書包含2本入門級茶書,包括《茶味初見》、《懂點茶道》。《茶味初見》茶路無盡,作者卻似拋開了塵務,時刻在尋茶的“道”中漫游。西雙版納、武夷山、龍井,不同的季節,雨中、雪里,春日、秋陽,只見他初心不變地樂在其間。懷抱浪漫的茶人夢想,一步步在茶山行走。偶爾喝著他分享的茶,一甌色味俱全的茶湯背后,芬芳的是茶人不變的初心和樸實執著的茶人本分?!抖c茶道》本書以科學常識為本,結合作者多年的習茶實踐,引經據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簡潔明了的文字、形式多樣的精美茶類圖片,把茶及生活中與茶相關的小知識在書中娓娓道來,向讀者生動地再現了茶之本來面目。
耕而陶 靜清和 ·茶酒飲料 ·21.6萬字
茶是全球廣為普及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而中國是茶的故鄉,飲茶風習的發源地,茶文化的大觀園。茶從中國傳播至世界各地,并對整個人類社會的經濟貿易、社會文化等方面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v觀中國茶葉發展史,唐代是一個無可替代的歷史時期,茶興于唐且盛于唐。本書以唐代飲茶風習、茶產業、茶制度、茶技藝和茶思想文化等為研究核心問題,對唐代茶史進行綜合性的研究,系統闡述唐代茶史的歷史地位。
宋時磊 ·飲食文化 ·25.6萬字
《古今酒事》是作者胡山源花了多年心血,將古今有關酒事之文獻,集成一書。分三輯,第一輯專著,輯入古代重要酒文化專著如《酒經》《酒名記》等十九種;第二輯藝文,輯入古代重要酒文化有關的“辭賦””詩““詞”“青蓮觴詠”,以及歷代“酒詞”;第三輯故事,分十三類:“方法、文學、功效、行游、店肆、官政、品名、飲令、禍亂、器用、諫戒、禮俗、癖習”。洋洋大觀,是愛好、研究酒文化讀者必讀經典匯集。國內目前關于傳統文化中酒文化的圖書尚少。本書由世界書局于1941年初版。1985年,上海書店曾出版復印版本,并于1992年重印。但目前市面上很難找到本冊圖書。并且目前所有已出版版本均為右起豎版,不符合現代閱讀習慣。
胡山源 ·飲食文化 ·27.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