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期周刊分兩個部分,一是她理財的財蜜們對自己年代的回顧,屬于帶著自我色彩的年代秀;二是她理財近期對70后、80后、90后調查問卷之后的深入訪談,屬于比較偏報道類的年代探索。你以為70后的偶像是居里夫人就很可笑,其實真有人腳踏實地去做;你以為80后夾縫生存各種苦逼就悲觀了,其實逆風飛翔的人早就不在乎你給的“獨生子女”標簽了;你以為90后是腦殘一代不可理喻,其實人家也許早把你這種“老人家”哄得團團轉了。
她理財 ·女性理財 ·1.7萬字
心理學上有一種解釋,認為人類行為的三大動機是求生本能、性沖動和渴望偉大,放到網絡社交中,同樣適用——求生本能對應著無所不在的尋找機會的意識;性沖動在于約炮之類的荷爾蒙飆升的行為;渴望偉大很好理解,找認同感、刷存在感、求贊的心理無處不在。對照這三點看看自己po的自拍照、食物照、風景照、恩愛照……有木有想捂臉的沖動?本期周刊將教你利用社交網絡尋找工作機會、維護自己的人際圈;也跟你八卦一個“誰的荷爾蒙在飄”的故事。最后我們來嚴肅地談一談,渴望偉大沒有錯,想讓點贊來得更猛一點,先裝好你的逼格。別浪費時間刷屏啦,來,一起干點兒正事兒!
她理財 ·女性理財 ·1.5萬字
又是一年中秋,月餅界風云突起,五仁升級為十仁卷土重來、鏖戰群餅;韭菜月餅以其王八綠的外觀,雞屎黃的內核躋身月餅界的殺馬特;酸辣牛肉月餅更是立志于以老壇酸菜和老干媽辣醬的超級組合酸爽你的人生。小伙伴們表示月圓之日再也不想團聚了。與此同時,商務月餅界一年一度的包裝show也進行得如火如荼。普通人家出身的月餅,加個好外殼好logo,身價瞬間翻倍,雖然稻香村和威斯汀的月餅嘗起來差不多,但是身份懸殊得緊。大伙賣的不是月餅,而是故事,說得財經點兒,那就叫品牌價值。
她理財 ·女性理財 ·1.3萬字
人在職場飄,錢多少是道繞不開的檻。跟老板談加薪,往正規了說叫個人價值訴求,往隨意了說就是需要個認可,本質上就是“談判”。既然是談判,就由你和對方手中的籌碼來決定結果。所以呢,別擔心,想加薪先要做好充足的準備,不加薪也不必甩臉走人。溫馨提示:所有的跳槽都是源于更好的機會而不是賭氣。本期會有“工資班”的資深財蜜幫你弄明白自己的工資單構成;也會有妹紙指路如何摸清薪酬水平好談判;更有多位加薪狂人分享她們正常的、瘋狂的和歪打正著的加薪經驗。你和老板都在相互試探,尋找雇傭關系的最佳模式。所以,你并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在你身后有著歷史悠久、經驗豐富、百態千姿的職場女斗士走過的路……
她理財 ·女性理財 ·1.2萬字
本期七夕特輯,將引進高端大氣的商學院教學形式,手把手教你如何挑績優藍籌男。女合伙人都是這么挑暖男的:價值觀要高度一致,說俗點就是怎么看待錢和消費。人生目標是否一致,就是想過什么樣的日子啦!興趣愛好是否接近,畢竟一過上柴米油鹽的日子,多少都會覺得無聊啊、沒意思之類的!脾氣性格要合得來,因為脾氣不合可是相當痛苦的事情啊!生存技能互補,這個大家應該都懂的,就是他不會的你會,你不會的他會。生活習慣要相近,比如你習慣11點前就睡覺,結果對方是個夜貓子,你想碎覺覺時,人家還正亢奮呢!
她理財 ·女性理財 ·7945字
你接到過爸媽這種電話沒?“哎,我跟你說啊,你隔壁劉阿姨最近買了一種保健品,特別好啊,今天打折才賣2000塊啊,我趕緊買了兩套呢。真的很好用呢,你要不要?”雖然很想一聲吼過去,“老爸老媽,那是騙錢的!!!”但是聽到他們那喜滋滋的語氣又有點于心不忍。默默掛了電話開始有點神傷,如果我在父母身邊就好了,怎么也不會讓他們讓這種當啊。騙子無處不在,魚龍混雜的保健品只是冰山一角,還有各種街邊理財產品、電視導購、小區“理療醫生”、手機充話費的……本期《財蜜周刊》教你幾招,讓可惡的騙子,離咱爸媽遠點兒!
這年頭,誰沒點兒小癮啊?作為21世紀的現代女青年,抽煙成癮那叫文藝酷范兒;好吃成癮那叫光榮的美食家;再不濟,總得時不時承認自己購物成狂,歡天喜地加入“剁手黨”吧。花錢這件事兒,好的說辭是,賺錢是為了花的,千金難買我樂意;文藝一點那叫,人生苦短,有點沉迷還不孤單;勵志一點來說,還有人成癮致富呢,偉大的癮引領我們成功。往壞了說,爽是一時的,害處可能是一輩子的。無感消費不說,你為了口福之癮,時不時來點麻辣燙炸油條水煮魚,身體吃壞了誰買單?再討論深一點,現代社會里,你上癮的這些東西,是怎么一點點侵入你的生活的,你鬧明白了嗎?
每個女人都有一個鉆石夢……誰說的?咱財蜜的名字不叫“每個”,也不輕易做夢,所以還真不都是鉆石的擁躉。本期有妹紙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研究女人和珠寶的關系;還有個姐們兒擺明了不愛鉆石,分享了一場沒有珠寶的求婚;更有牛人本著普天同慶的心情傳播技能,告訴我們作為禮物的珠寶是不需要“還給前任”的。這些還不夠?那咱們從專業的角度跟你討論下珠寶的保值和投資;科普一下離婚時珠寶的分配原則。
財富能帶來生活安定、快樂與滿足,也是許多人追求成就感的途徑之一。適度地創造財富,不要被金錢所役、所累是每個人都應有的中庸之道。要認識到:“貧窮并不可恥,有錢亦非罪惡”,不要忽視理財對改善生活、管理生活的作用。
陳泰先編著 ·理財技巧 ·15.5萬字
本書分別從思想、理論和實務三個視角闡述了投資是一種思維這一觀點,是作者在從事證券投資過程中,經過大量的閱讀和思考,對自己在投資中遇到和想到的問題所進行的有益探索。本書層次清晰,故事生動而富有哲理,語言思辨性強,不僅對剛剛接觸投資的新手來說非常有啟發意義,專業投資人士也能從中體會到思維的藝術所在。
張榮亮 ·投資指南 ·10.6萬字
本書不是可以亦步亦趨完成投資的工作流程表,而是在深入分析國內商鋪投資現狀的基礎上,對商鋪投資的政策和法律、投資種類、投資技術、投資財務和后期經營風險,進行了系統的解析,并提出了應對和防范的措施,以幫助提高投資決策能力,規避風險,實現精明投資,不失為商業房地產投資操作的“金手指”!
李雯 ·購房置業 ·16.5萬字
《我為什么要投資你》是12位著名天使投資人的切身體會,他們在從事天使投資以前有都在各自的領域內有所建樹。我知道這些朋友的事跡,除了認識大部分以外,還有幾位是我多年的合作者。我想他們應該是不缺錢花的人,但他們愿意走創業投資這種有一定風險的路,愿意把自己磕磕碰碰中得到的經驗教訓總結出來寫成書,能讓更多有條件創業的人少走彎路邁向成功,動機是高尚的,行為是求實的。我真心地欽佩他們。
李曉艷 ·投資指南 ·14.2萬字
它是深深地影響歷代的股神包括格雷厄姆、巴菲特、索羅斯、彼得·林奇等,必將持續影響一小部分獨具慧眼的人!在對當代30位最杰出的證券交易員提同樣一個問題:哪一本書對證券交易員*有啟發?迄今為止,獨占這一名單的是偉大著作《大操盤手》!《大操盤手》是美國著名財經記者和作家埃德溫·勒費弗(EdwinLefevre)通過采訪華爾街傳奇的投資大師拉利·李文斯頓而整理撰寫的拉利·李文斯頓的回憶錄。
(美)埃德溫·勒費弗 ·證券股票 ·21.6萬字
投資是一門技術,更是心理較量。“投資者必須掌控自己的沖動,洞察他人的沖動”,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席勒在本書的序言中如是說。投資思維方式與日常思維方式不同,它要求投資者既活在當下,又活在未來。投資者必須時刻察覺自己內心的細微變化,在這兩種思維方式之間自如地切換;如此,才能將投資者最大的敵人——貪婪和恐懼,化為積極的力量。本書通俗易讀,通過大量發生在國內外金融市場的典型實例、生動故事,及有說服力的數據,解釋了許多令人困惑的金融現象,揭示了金融學的一般原理,并提出了許多專業投資者和散戶投資者在實踐中都應該予以認真考慮的建議。
朱寧 ·投資指南 ·26.3萬字
有錢的人不一定幸福,沒有錢的人多半不會幸福。對金錢孜孜以求的人,不一定得到財富。賺取財富,既需要機會,更需要智慧。認識到對待財富、善用財富以及贏得財富的基本法則,財富才能真正成為人生的幸福和快樂之源。
(美)喬治·克拉森 ·理財技巧 ·8.6萬字
每個女人都在追求幸福,幸福就是暢快的活著。而心態決定了口袋,口袋里的自由,決定了女人的幸福和臉上的笑容,財富就是一把通向幸福的金鑰匙,沒有屬于自己獨立的財富,就很難與幸福結緣。本書從各個角度,分析了如果女人沒有錢會面對的種種心酸和無奈,文中我們的筆觸可能會顯得有些苛刻,但是,這些犀利的語言足以讓每一個女人做一次深刻的反思,讓女人瞬間覺醒,讓女人更現實,讓女人更理智,讓女人更富有,讓女人意識到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陳泰先編著 ·女性理財 ·18.2萬字
購房要慎重,尤其是“80后”的年輕人。本書針對“80后”的性格特點和切身實際,對中國房地產現狀、購房程序、辦理貸款流程以及購房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一一表述,目的是讓“80后”年輕人對購房的各個環節更加清晰明確,幫助他們規避購房中的各種欺騙行為,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全書脈絡分明、通俗易懂,適合所有年輕人閱讀。
孫超 康瑞鋒 ·購房置業 ·12.6萬字
本書以簡潔、輕松的語言全面介紹了理財的方法和訣竅,從儲蓄、債券、基金、保險、股票、外匯、期貨、信托、黃金、房地產、典當、收藏、創業等不同層面闡述了理財的具體內容,旨在幫大家建立理財意識,掌握理財方法,教你將手中的財富快速穩健地升值。本書是為中國人量身打造的理財工具書,它就私人理財問題,在各個方面都進行了詳盡的闡釋一并且結合多年的理財經驗,給讀者提供了很多切實可行的方法,相信一定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李昊軒 ·理財技巧 ·19.3萬字
本書以當下的通貨膨脹可能中長期化、曲折化、反復化的經濟形勢為背景,指引讀者借力通脹,打贏這場錢包保衛戰。全書分投資和消費兩大板塊展開論述,內容涉及黃金、白銀、收藏品、股票、房產、基金、債券、保險等投資工具,并新增負債理財內容,幫助深受通脹困擾的您掃除理財死角,啃下理財難點,實現資產增值的目標!
紀永英 ·理財技巧 ·9.7萬字
投資大師紐伯格認為,彼得·林奇是當代社會最偉大的投資家之一。彼得·林奇在其數十年的職業股票投資生涯中,特別是他于1977年接管并擴展麥哲倫基金以來,股票生意做得極為出色,不僅使麥哲倫成為有史以來最龐大的共同基金,其資產由2000萬美元增長到140億美元,13年的年平均復利報酬率達29%,而且使公司的投資配額表上原來僅有的40種股票,增長到1400種。彼得·林奇也因此而收獲甚豐,驚人的成就使其蜚聲金融界。
吳芳 ·證券股票 ·13.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