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草學是以古代中國藥草學為開端發展而來的學問,后來其對藥草之外的自然產物也有了廣泛的擴散,逐漸成了研究物種形態和性質等方面的博物學。本書精選日本首部大型植物圖譜《本草圖譜》里的百余幅精美本草圖繪,輔以歷代《本草》著作中對應物種的產地、性狀、屬性及功用等文字,再現《圖譜》藝術魅力的同時,也向讀者傳播相關的博物學知識。意圖讓讀者在閱讀欣賞中,感受先民對天地萬物的理解與表達,喚醒更多讀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關注與熱愛。
李時珍等著 (日)巖崎常正繪 ·文化研究 ·4.7萬字
《茶之書》是岡倉天心的名作,有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瑞典語等多種譯本,并入選美國中學教科書,為岡倉天心贏得了世界性聲譽。他考察茶道之種種,如歷史、流派、茶室、插花等等,對茶道的藝術與精神做了鑒賞,并借此闡述自己對東洋美學之理念與思索。作者文筆清雅雋永,蘊藏文人氣息,帶領讀者一窺日本古典美學的世界,呈現出東方不同文化傳統的心緒。
(日)岡倉天心 ·文化研究 ·4.5萬字
本書乃陳柱先生為暨南大學及大夏大學兩校講授《中庸》時的成果。作者多以自家心得注解《中庸》,其別無新意者則仍采鄭注,并選錄各家之說,尤于近代戴震、康有為、馬其昶及業師唐蔚芝先生之說,錄之甚眾,以備參考。同時,本書附有陳柱昔日講學南洋大學時所著《中庸通義》,實乃研讀《中庸》的經典文本。
陳柱 ·文化研究 ·4.5萬字
本書收錄了討論中國古代書冊制度的論文若干篇,如《書冊裝潢考》、《中國書籍制度變遷之研究》等,對于了解古代書籍的裝幀頗有益處,而隨文插配相關圖片,更便于讀者的理解。全書由馬衡、余嘉錫等著。
馬衡等 ·文化研究 ·3.9萬字
本書為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以《新華日報》刊發的抗戰木刻版畫為主線,匯集《新華日報》刊發的抗戰木刻版畫史料以及抗戰木刻版畫研究性文章,系統地呈現了老一輩版畫家創作的具有時代印記的經典版畫作品,揭示了在艱難的戰爭歲月里,版畫家們以新興的木刻藝術形式反映抗戰的悲壯,呼喚民族的崛起。對激勵民族解放的信心、鼓舞抗戰的斗志起到了重大作用。本書的當下意義在于回望歷史,不忘初心,銘記我們的信仰,鼓足前行的力量。
魏長健 ·文化研究 ·3.4萬字
岡倉天心以一己之力,縱橫捭闔,為我們闡釋了東方文化尤其是日本茶道文化所蘊含的美妙意境。——《紐約時報》在所有講述茶道的書中,這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岡倉天心的著述不僅是空前的,今后也很難有人超越他。——《東西》雜志我們可以欣賞日本茶道的美,我們可以共同品味藝術殿堂里的人類思想與藝術的精華,然而,當岡倉天心滿懷深情地守護“大和之心”時,難道我們不也應當好好守護我們的“中華之心”?——蔡春華(學者,岡倉天心研究專家)《茶之書》,是使日本文化走向世界的書,能讓日本人以及東方人認識自己的文化。——李長聲(學者,日本文化觀察家)
(日)岡倉天心 ·文化研究 ·3.3萬字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古代詩歌總集:<詩經>》生動介紹了《詩經》的產生、收集與流傳、周民族史詩和怨刺詩、《詩經》中的愛情詩、《詩經》的情感和思想、《詩經》的特色和地位影響等內容。書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
金開誠 ·文化研究 ·3萬字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中國書籍發展簡史》以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向你介紹了文字的起源與書籍的產生,書籍的發展和演變,書籍的制作方法,書籍的維護與收藏等有關內容。
金開誠 ·文化研究 ·2.9萬字
函谷關是我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因其建于谷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關。這里曾是戰馬嘶鳴的古戰場,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稱;這里是古代西去長安、東達洛陽的通衢咽喉,同時也是中原文化和秦晉文化的交匯地;這里流傳著許多膾炙人口的歷史典故,“紫氣東來”“雞鳴狗盜”“公孫白馬”“一丸泥”等等,使這里彌漫著神奇的色彩。常米樂編著的《函谷關》生動介紹了函谷關的軍事文化、老子文化、民間文化與人文文化、函谷關的歷史典故、函谷關的名勝古跡與出土文物等內容。
金開誠 ·文化研究 ·2.4萬字
《明清時期的“官當”》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點點滴滴的文化知識仿佛顆顆繁星,組成了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的天穹。能為弘揚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各民族團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盡一份綿薄之力。
金開成 ·文化研究 ·2.4萬字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叢書:<四庫全書>》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的同時,結合社會發展,注入了時代精神。書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點點滴滴的文化知識仿佛顆顆繁星,組成了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的天穹。
用通俗有趣的文字對山海經中的一百余種珍奇異獸按所居場所、外貌特征、習性等進行全方位梳理和考證,其中把博物科學與神話相結合,生動傳神地描摹出我國上古神話中諸多傳奇形象以及神話背后的科學現象。同時,為更直觀地展現這些異獸的魅力,本書特別選取古代《怪奇鳥獸圖卷》和《山海經圖鑒》中的彩繪圖片作為插圖,文圖對應,以增強可讀性和觀賞性。
李愛國 ·文化研究 ·2.3萬字
這本書從經典國學著作《論語》《孟子》《周易》《大學》《中庸》等中選擇了一百句左右的名句,并且做了簡要注釋,力求使有中等文化程度的讀者都可以看得懂。這些名句及簡要注釋采用書法的表現形式,形式新穎獨特,力圖吸引讀者,尤其是青少年及愛好書法的讀者,使其在學習國學精粹的同時提升自身的書法水平文化道德修養。
郭振有 ·文化研究 ·2萬字
甲骨文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成熟文字,它與金文一起,構成了漢字書寫的基石。現代社會大大削弱了這些古代文字作為交流工具和信息符號的功能,但并不妨礙我們從中窺見遠古先人的生活痕跡,體會漢字的發展變遷。本書精選甲骨文、金文中出現的常用漢字877個,對文字的釋義解說是基于白川靜的《字統》《字通》,簡要地介紹了古代文字的構成。古文字體則由著名書法家重新書寫,并編寫筆畫筆順,方便讀者描紅臨摹。甲骨文、金文是文字,是圖景,通過親手書寫,希望每個人都能打開通往古代世界的大門,感受三千年前我們的世界、宇宙、自然、生命。
日本文字文化機構編著 ·文化研究 ·2531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