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親美與反美
會員

在東亞地區(qū),日本長期穩(wěn)定的親美意識格外引人注目。這不僅源于日美安保體制、自民黨的長期執(zhí)政以及經(jīng)濟的快速增長,更與日本民眾對美國的多重認知有關。美國對于日本戰(zhàn)后社會大眾而言,既是解放者又是征服者,既是欲望的對象也是恐懼的源頭。盡管經(jīng)歷了1960年代反基地斗爭、安保斗爭以及日美經(jīng)濟摩擦,大多數(shù)日本人依然認為戰(zhàn)后經(jīng)濟的繁榮歸功于美國的庇護,美國的社會富足是日本發(fā)展的理想模式。這種背景下,日本逐漸忘卻與亞洲的聯(lián)系,通過“擁抱”美國來尋找新的自我認同。本書從社會文化研究和媒體研究的角度,深入探討了自19世紀“黑船來航”至20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在日本社會中的形象變遷。從幕末到明治大正時期的理想化憧憬,到帝國主義階段將其視為敵國,再到占領期及之后的復雜情感,這些變化也折射出了日本政治、社會、經(jīng)濟和國際關系的演變。作者指出了二戰(zhàn)時日本帝國主義與戰(zhàn)后美國在亞洲影響力的歷史連續(xù)性,強調戰(zhàn)后日本與美國的“擁抱”關系既是美國霸權體系的產(chǎn)物,也與日本大眾對自我認同的構建緊密相連,并認為日本應超越“親美”與“反美”的對立框架探索自身的主體性,深刻反思與亞洲、歷史以及多元復合自我的關系。

(日)吉見俊哉 ·文化研究 ·10.9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潮州市| 社旗县| 洛扎县| 香格里拉县| 莎车县| 武城县| 思南县| 淮北市| 揭阳市| 黑水县| 肇州县| 左云县| 稷山县| 集贤县| 阳新县| 高雄市| 青岛市| 洪泽县| 明星| 阜城县| 保亭| 伊宁县| 措美县| 奉化市| 库尔勒市| 道真| 元谋县| 墨脱县| 金昌市| 金溪县| 上虞市| 黄龙县| 钟山县| 扎赉特旗| 静宁县| 商河县| 木兰县| 华池县| 余干县| 新乡县| 阳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