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曹衛東
全部作品
《跨文化研究》為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跨文化研究院組織編撰的綜合性學術集刊,其主旨是矚望人文,學宗博雅,拆解古今中西樊籬,匯通人文,“六藝”兼容;立足語言文學,卻無學科本位,嘗試將文學、歷史、宗教、哲學、語言融于一體。書中以跨文化的方法和視野審視人類古今精神問題,通過對話與交流,致力于推進以中化西、中學西傳和中國文化的現代化,為拓展中國文化世界化的渠道,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做不懈的努力。
曹衛東 ·理論 ·13.8萬字
中德思想文化彼此靠近的擺渡人曹衛東學術散文自選集。追溯法蘭克福學派的沿革史,繪就德國現代社會批判理論的思維圖景。在《遲到民族與激進思想》中,作者以《德國思想的他者視角》開篇,從著名學者卡爾·曼海姆、馬丁·格萊芬哈根、庫爾特·倫克的研究成果出發,考察了有關保守主義的不同定義,揭示了德國保守主義思想的發生語境,分析了德國保守主義的思想結構,發掘其背后隱藏的思想關聯、社會關聯,特別是政治關聯,揭示出德國作為后發現代化國家的激進思想;從宏觀上勾畫出德國保守主義的發展脈絡。
曹衛東 ·理論 ·21.1萬字
本書思索的是在中德文化關系中德國的自我認同與中國作為“異在”之間的張力問題,由此梳理出德國文化史中的中國形象發展歷程,即一個“異”與“同”從博弈到融合的歷史過程:由17世紀以前在德國文化中作為“異國”的中國,到17世紀作為“異教國”的中國,到18世紀“異國”和“隱喻”兩種中國形象的并存,再到19世紀中國作為“大寫的他者”,最后達到20世紀德國對中國認識的“自我化”。
曹衛東 ·文化研究 ·16萬字
《交往理性與權力批判》既是作者對法蘭克福學派發展沿革的小記、對哈貝馬斯個人及其思想關鍵詞的剖析,也同時闡明了作者自身如何從理論和思想上向哈貝馬斯靠近,涵蓋作者同哈貝馬斯的個人交往、哈貝馬斯與中國學界的交往、國人對哈貝馬斯思想理論的接受過程,等等;此外作者還專門梳理了著名的“1968”學生運動的歷史細節,重點凸顯了在此運動中法蘭克福學派與學生的各種互動及交鋒。
曹衛東 ·理論流派 ·21.9萬字
中德思想文化彼此靠近的擺渡人曹衛東學術散文自選集。追溯法蘭克福學派的沿革史,繪就德國現代社會批判理論的思維圖景。在《文化間性:記憶與反思》中,以“現代性”為范疇,作者探討了我國文藝學學科及文化領導權應如何重建,大學精神和大學學術評價制度應如何建構等問題,以及在朝向現代性的過程中,歐洲社會面對的群體自我認同、法律及文化教育制度設計等方面的問題;在這些話題之外,作者還整理收集了自己近幾年代表性的閱讀札記、時事評論及文藝評論。
曹衛東 ·外國隨筆 ·17.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