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突厥是古代歐亞草原重要的游牧之一,曾一度成為雄跨歐亞草原的霸主,在歷史上有深遠的影響。本書在歐亞草原廣闊的歷史、地理和文化背景下,以通俗的語言介紹突厥民族的興起、發展和衰亡過程,及其與周邊各政權之間的關系,以及對于古代歐亞歷史的深刻影響。并利用最新的考古學、語言學成果,從多個側面展現突厥民族復雜多元的文化面貌。
陳凌 ·文化史 ·9.7萬字
本書是呂思勉《中國政治思想史十講》、《中國文化史六講》兩份講義的合刊。“十講”是呂思勉1935在上海光華大學的講義,“六講”是呂思勉1929-1930年在省立常州中學授課的講義,原為“二十講”,僅存其六。“十講”與“六講”大體涵蓋了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如先秦諸子百家等)和社會史(如婚姻、宗族、階層、財產等)的主要面貌,可讓讀者對中國歷史上各種政治思想、主張,各種社會、制度的源流和演變,有一個最基本的認識。
呂思勉 ·文化史 ·9.6萬字
本書記載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一名香港高級警官的傳奇際遇,透過輕松幽默的手記和一百一十幀珍貴照片,您可飽覽鮮知而想知的警方人世百態,包括防暴隊是如何布陣,以及“一哥”座駕內的保安設備等等;并從獨特的角度和典型的環境,去領略昔日香港警隊生活的方方面面。
黃奇仁 ·文化史 ·9.5萬字
本書是一本收集、整理和修改有關中藥的民間故事、傳說、詩詞、歌訣、對聯等中醫藥傳奇的著作。本書收集了人參等39種中藥故事及傳說,20篇藥苑漫談話,22首中藥文化故事,并附有原植物圖或墨線圖190余幅。其中第一部分為中草藥民間故事,講述人民戰勝疾病,戰勝自然災害的故事;第二部分為藥苑漫話,對十幾年常用中藥的來源、產地、性味、功效進行古今考證,便于讀者知其來龍去脈,是非真偽;第三部分為中藥文化,收集整理了中藥的命名、名稱、性味、功效、詩詞、歌訣、對聯、迷語等。
方磊等主編 ·文化史 ·9.4萬字
李長之先生是著名的學者和文藝批評家,他撰著的《西洋哲學史》同樣體現了他的鮮明的批評立場。這部哲學史不僅是依次介紹西方哲學發展的中各派哲人的思想,而是一部“主動”的哲學史,自始自終帶有作者認識事物的立場、主張和情感。本書成于一九四〇年,正是民族危亡存于一線之際,這部哲學史并不側重史料、檔案的挖掘考據,而是關照于當時中國“徹底現代化”的一切需要,鮮活生動,引人入勝。時至今日,本書仍然是西方哲學史的入門讀物。
李長之 ·文化史 ·9.2萬字
《宋元戲曲史》是王國維多年從事戲曲研究的一部總結性著作,被公認為中國近代古典戲曲研究的“開山之作”。它大大提升了戲曲在文學中的地位,把他從“托體近卑”的俗文學拉升到了文學藝術的范疇。全書共十六章,以宋、元兩朝為重點,徵引歷代有關資料,考察中國古典戲曲形成、演變、發展的過程,描繪出清晰的途徑和線索。對戲曲語言的藝術特點和審美價值作了具體的分析和發揮。是中國第一部系統研究戲曲發展史的專著,材料豐富,治學態度謹嚴,影響深遠。此次整理出版以1933年3月商務印書館《國學小叢書》本為底本,同時參考上海古籍出版社本,內容更加完善。
王國維 ·文化史 ·9.1萬字
什么樣的茶杯宜香,什么樣的茶杯適手?什么樣的茶杯宜在夏季使用,什么樣的茶杯又適合冬季?有能改變水質的茶器嗎?高溫燒造的原礦紫砂壺為什么可以一壺通殺六大茶類?一個適手且美的茶器,僅僅是適手且美嗎,有無其他的含義?器以載道,道傳籍器,當人類生物的需要開始向著文化的需要轉變時,茶器就逐步變得多姿多彩起來。其物雖微,這一路上它體現出的卻是人類科技的進步,載著的是對傳統之“美”的傳承。作者通過對茶器的鑒賞與品味,讓讀者身心得以愉悅,性靈得以滋養。茶器,不僅是美,也是文化、是人生、是境界。
耕而陶 ·文化史 ·9.1萬字
漢字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最偉大最重要的發明,漢語和漢字是中華文明的根基,中國的一些根本性的思想、理念、原則,可以從漢字及漢字所記錄的先秦文獻中窺見源頭,本書選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漢字,通過闡述其起源、演變、傳播和發展,以及漢字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密切關系,展現了中國歷史文化的豐富性和獨特性。通過對漢字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密切關系進行探討,為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方法。通過深入探討漢字的歷史和文化內涵,本書有助于增強人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信心,同時也為世界文化多樣性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郭永秉 ·文化史 ·9萬字
虱子、蚊子、螢火蟲,跟人關系最為密切的微蟲,與人類愛恨糾葛,綿延數千載,產生出了無數的傳說、故事、詩詞、典故、笑話、習俗……人類的歷史若缺少了這些昆蟲,恐怕會失色不少。人間小蟲,構成了一道道饒有趣味的文化和審美景觀。
王宏超 ·文化史 ·8.8萬字
接吻雖是一樁小事,卻是一樁無數人都在做的小事。接吻問題只是學術邊緣中的邊緣,國外關于接吻的著作本就不多,專門討論中國人接吻問題的論著更是幾近空白。但古代中國人之于接吻,雖不及西方人那么熱衷、那么高調,卻絕對不是不存在的,中國人自有中國人的“吻的文化史”。本書將中國人的接吻作為文化史問題進行探討,做了史料性的實證研究。作者隨時留意,有聞必錄,積久成多,獨立搜集了大多數材料并略作論述,寫成這本有趣味的中國接吻文化小史。
胡文輝 ·文化史 ·8.4萬字
本書以優美的文字、清晰的思路講述了西方美術史的發展軌跡與幕后精髓,詳盡囊括了史前時期、羅馬時期、哥特時期、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時期、洛可可時期、法國革命與帝國時期以及20世紀之后的人類藝術發展進程與風格特征,并結合藝術發展同期的社會、政治、經濟、人文背景進行深刻的評析,讓人們在輕松學習西方美術的相關知識同時,更能快速地捕捉其發展歷程的主線與深層根源。為了便于讀者的領悟,滿足人們更高層次的閱讀需求,更真切、清晰地介入房龍的創作思維與意境,書中在精準翻譯原著的基礎上,更附加了大量世界頂級藝術大師的得意名作以及詳細的資料、賞析文字。相信它在幫助讀者多方面閱讀、欣賞、研究西方美術史的同時,更能夠呈現出一個精致、絕美、鮮活的西方藝術世界。
房龍 ·文化史 ·8.2萬字
本書以優美的文字、清晰的思路講述了西方美術史的發展軌跡與幕后精髓,詳盡囊括了史前時期、羅馬時期、哥特時期、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時期、洛可可時期、法國革命與帝國時期以及20世紀之后的人類藝術發展進程與風格特征,并結合藝術發展同期的社會、政治、經濟、人文背景進行深刻的評析,讓人們在輕松學習西方美術的相關知識同時,更能快速地捕捉其發展歷程的主線與深層根源。為了便于讀者的領悟,滿足人們更高層次的閱讀需求,更真切、清晰地介入房龍的創作思維與意境,書中在精準翻譯原著的基礎上,更附加了大量世界頂級藝術大師的得意名作以及詳細的資料、賞析文字。相信它在幫助讀者全方位閱讀、欣賞、研究西方美術史的同時,更能夠呈現出一個精致、絕美、鮮活的西方藝術世界。
房龍 ·文化史 ·8.1萬字
從上古的原始煮飲,到陸羽改造過的煎茶;從早期民間的斗茶,到經過蔡襄等提煉過的點茶;從市井草莽的點茶、果子茶,演化成為明代以降的撮泡法;它們之間究竟存在著怎樣的次第關聯與相互影響?而這些,恰恰也是本書著力挖掘與探究的重點。本書從“秦取巴蜀茗飲始”,一直寫到“健康瀹飲是根本”,以歷代細碎、翔實的史料作支撐,以可靠確鑿的前賢瑣記、林下閑談等為依據,力圖從兩千余年的殘存歷史脈絡、余緒之中,相對準確地還原出那段中國的飲茶歷史,使之茶脈賡續,氣韻貫通。
靜清和 ·文化史 ·7.9萬字
古希臘神話中,人類邂逅神靈變為植物,通常是由于神靈對人類產生的情欲。達佛涅變成了月桂樹、敘任克斯變成了蘆葦、德律俄佩變成了忘憂樹、赫利阿得斯姐妹變成了楊樹、米拉變成了沒藥樹,而許阿鏗托斯變成了風信子、克羅科斯變成了番紅花、阿多尼斯變成了銀蓮花、那喀索所斯變成了水仙花……但為什么,在這些神話中,女孩變成了樹木,男孩變成了美麗的花朵?攜著這個疑問,古希臘神話專家弗朗索瓦絲·馮蒂希-迪庫把我們帶入一場流浪形式的探索。它將走入神話,穿過那些或虛構或真實的地中海植物。它將不憚于離題、旁逸,甚至打亂時代順序。專博的文章和著作,繞不過去的關鍵評論,它們不但助長了遐想,有時甚至指引著遐想的方向。
(法)弗朗索瓦絲·馮蒂希-迪庫 ·文化史 ·7.8萬字
從宮廷圖書館到世家大儒的傳道受業之所,中國書院傳承中華文脈,會聚天下英才,不僅成為官學的有益補充,更是古代學術精神的集中體現。每一座書院都浸透著創立者的風骨,象征著某個地區的文化傳承,千千萬萬個書院則匯聚成中華大地民族文化的獨特氣象。本書以書院為切入點,詳細講述了中國古代書院的發展演變及其所承載的傳播文化、培育人才的社會擔當。
王炳照 ·文化史 ·7.4萬字
說到中國功夫,大家并不陌生,無論是滿身肌肉的李小龍,還是憨態可掬的功夫熊貓,中國功夫一直都是影視劇里讓人津津樂道的文化元素。而武術不止于此。武術將攻防格斗與健身娛樂、身體運動與哲學道理自然結合,內容極其豐富,有各種各樣的流派,并逐漸發展成一個個豐富多彩、千姿百態的體系,成為中國古代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本書以武術為切入點,生動描繪了武術的前世今生,為讀者娓娓道來那些武俠傳奇背后鮮為人知的故事。
任海 ·文化史 ·7萬字
廢墟中誕生的包豪斯,驚艷世界百年,并成為塑造現代社會的藝術傳奇。本書收集了100個包豪斯核心關鍵詞,將包豪斯的理念、作品和藝術家交織在一起,追溯了那些大膽追求創新與富有開創意義的故事。讓我們追隨瓦爾特·格羅皮烏斯、保羅·克利、瓦西里·康定斯基等包豪斯大師的足跡,探索以色彩、原料和幾何元素為代表的設計理念,是如何在繪畫、編織、攝影、舞臺、建筑、廣告等等領域大放異彩,其藝術形式又是如何不斷演變、生發甚至時而矛盾,卻始終向往自由實驗與自由創新的。通過書中的文字與珍稀圖像,人們將感受到百年包豪斯所蘊含的理性、叛逆與先鋒精神。
(英)弗朗西斯·安布勒 ·文化史 ·7萬字
《毒藥手帖》是一本以“毒藥”為主題的西方文化史研究散論。全書主要圍繞毒藥的演變和歷史上以歐洲為主的毒殺事件,逐篇談及了古代巫術,古羅馬—中世紀政權更迭的秘密,毒殺者的性別、職業和心理特征分析,文學名著中毒殺橋段的史實由來,醫學解剖對法庭判決的影響,近現代生物化學的發展對解毒的促進作用與反作用等等。
(日)澀澤龍彥 ·文化史 ·7萬字
《趣說中國百年來的衣食住行》,作者為中國現代文學著名作家,鴛鴦蝴蝶派主將包天笑先生,本書是一本記錄中國近百年來社會生活方式變化的詳細寫真,是珍貴的文化歷史著作。本書通過作者的親身經歷和觀察,詳細記錄了百年來中國人在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的變遷,特別是在飲食文化上的變化。書中不僅回顧了食物從傳統到現代化的演進,還細致描述了地域間的飲食差異,如北方的小麥主食和南方的大米主食。書中詳細記述了中國在食方面的變化。作者提到,隨著西方文化的影響,傳統的母乳喂養逐漸讓位于牛乳和奶粉,這種變化反映了科技進步和文化交流的深刻影響。此外,作者還探討了食品制作和飲食習慣的演變,如家庭餐飲的變化、飲食制度的轉變(如共食制與分食制的討論)等。
包天笑 ·文化史 ·6.9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了中國古代建筑的發展,并將其主要分為六大門類,包括:宮殿建筑、陵墓建筑、宗教建筑、壇廟建筑、園林建筑、民居建筑及建筑小品。圖文并茂地展現了中國古代建筑的藝術之美,體現了代代相傳的工匠精神,天地合一的古老智慧,以時間為軸,精煉講解了各個時代的經典建筑極其功用。文字簡要,敘事詳明,充分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美!
樓慶西 ·文化史 ·6.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