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中華國學博大精深、包羅萬象,是數千年來中國人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提煉和總結。千百年來,國學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方面,深入到每一個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當中,影響著人們的思想、意識、倫理、道德和行為。學習國學,了解國學,繼承和弘揚中國文化,是每個中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一個現代人,不能不知道傳統;作為一個中國人,不能不了解國學。
夢遠 ·中國文化 ·33.2萬字
《國學常識隨問隨(白金版)》是一部囊括國學知識的百科全書,書中介紹了國學名家、國學典籍、名典名句、哲學思想、傳統宗教、政治軍事、古典文學、禮儀民俗、藝術美學、醫學科技等多方面的內容,為讀者輕松掌握國學知識提供了一條捷徑。為了方便閱讀,《國學常識隨問隨(白金版)》采取一問一答的形式,為讀者提供最想知道的、最需要知道的、最應該知道的國學知識。同時,《國學常識隨問隨(白金版)》將需要數干字甚至數萬字才能闡述清楚的問題壓縮在數百字之中,深入淺出,提綱挈領,傳達出豐富的信息,讓你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盡可能多的知識。閱讀《國學常識隨問隨(白金版)》,你將走進博大精深的國學長廊,領悟國學的精髓,感受國學的智慧,把握傳統文化的脈搏,成為文化達人。
夢遠 ·中國文化 ·37.4萬字
本書是宋朝時出現的一部在我國圍棋發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著作,是第一部系統論述圍棋理論、全面探討圍棋戰略的作品。《棋經十三篇》總結了歷代下棋的經驗,全面繼承和發展了我國古典的圍棋理論,是圍棋史上最重要的理論著作之一。同時本書收錄有班固的《弈旨》、馬融的《圍棋賦》等七篇經典篇目以及《圍棋近譜》,對讀者了解圍棋文化,有現實意義。
張擬 ·中國文化 ·2.7萬字
“哄堂大笑”出自一項有趣的制度“私淑弟子”究竟是什么樣的弟子?“高足”原來指驛傳制度中的駿馬“無它”原來是古人相見的問候語100個日常詞匯,如果追根溯源,能發現怎樣更迭變化、出其不意的故事?詞匯的變遷隱含著什么樣的真實生活細節?歷史嚴肅的面孔下,有多少有趣的風俗被人遺忘,又在多大程度上能被還原?《100個漢語詞匯中的古代風俗史》以舉重若輕的筆法,寫我們生活里耳熟能詳的詞語,在輕松起步的閱讀中,不經意地走向歷史的深度;而100幅與詞匯既相關又參差互補的圖畫,仿佛支撐起一座紙上美術館,讓人流連于審美之旅中,感受綿密的歷史質地和人情風物變遷。
許暉 ·中國文化 ·14.5萬字
作曲家張宇樺先生以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為主題,創作《春信》《仲夏》《秋實》《冬藏》四張樂曲專輯,療愈身心。每個節氣對應一首琴曲,將古琴的韻味與鋼琴的旋律相融合,匯聚自然之聲,詮釋節氣變化。使聽眾徜徉于自然山川之中,任歲月流淌。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講解古琴的入門知識和古琴曲譜,第二部分為配套鋼琴伴奏曲譜。書中古琴指法編排簡潔,使初學者能夠通過簡單的樂曲熟練指法,并通過鋼琴伴奏,更好地掌握音樂的旋律和節奏,增強信心。本書古琴譜和鋼琴譜可以獨立使用,方便愛好者自由選擇。
張宇樺 陳思 ·中國文化 ·6599字
江湖、寒門、新郎官,五福、宇宙、分餐制……在這些生活中耳熟能詳的詞匯背后有著怎樣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涵義,我們一時還真難以說得清楚,問題的答案本書會為你一一道來。《文化精華(下)》從漢語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稱謂文化、孝悌文化等方面擷取中華文化中較為宏觀的基本觀念、基本現象以及具有普遍文化意義的人物或事跡作為基本的知識點設題,問題設計既貼近實際,又強調趣味性,同時又與《文化精華(上)》的框架體系形成互補,使你在短時間內能窺傳統文化全豹之一斑,吸收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養料為我所用。
尹日高 何余華 文孟君撰寫 ·中國文化 ·8.2萬字
說到“學習教育”,你會聯想到什么?是再熟悉不過的校園,最親密不過的同學,還是可親可敬的老師?在書中,我們陪你穿越時空,走進古人的學堂,一起探訪古代的私立學校,拜會古人的家庭教師,了解那時的同學們如何給漢字注音。我們也會把你帶回現實生活,告訴你“大手筆”的用法,“斗大的字不識一個”的典故,老師何以稱“老”……學海無涯,我們以“樂”為舟!
牛冠恒撰 ·中國文化 ·7.8萬字
本書以問答的形式介紹了我國人文思想領域的代表人物、主要觀點和經典著作。上至儒、道、法、墨等先秦諸家,下至晚清洋務運動、三民主義,對我國歷史上的重要思想流派和社會思潮作了簡明而清晰的介紹。以歷代典籍為依據,詳實可靠;由讀者熟知的人物、成語、故事入手,深入淺出。全書語言活潑通俗,每題篇幅短小精悍,并附插圖近百幅,將抽象的思想觀念以圖文并茂的生動形式呈現給讀者,是一部適合青少年和廣大傳統文化愛好者的讀物。
喬天一 張輝等撰寫 ·中國文化 ·7.7萬字
誰家的槐樹會有罪?哪里的石頭會敗家?赤壁緣何分文武?西湖可曾有胖瘦?紫禁城為何非紫色?懸空寺是否真懸空?一書行盡千里路,閑來細品五千年。本書將帶你行走在祖國的遼闊疆域,了解山川地理、尋訪名勝古跡,一起品讀它們背后的歷史典故和人文傳說,守護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
李強 ·中國文化 ·6.6萬字
中華傳統藝術門類繁多,精彩紛呈。本書以趣味問答的形式介紹了與傳統藝術相關的知識、趣聞、故事等,涵蓋音樂、舞蹈、戲曲、器物、書畫、非物質文化遺產等門類。在形式上采用一問一答式,提問生動活潑,發讀者心中之問,易于激發讀者興趣。例如漢代美女趙飛燕以跳“掌上舞”著稱,她真的能在人的手掌上翩翩起舞嗎?“唐三彩”包含哪三種基本色彩?它真的只有三種顏色嗎?“顏筋柳骨”常用來形容書法剛勁有力,那書法中的“筋骨”具體指什么?唐代書法家張旭的傳世名作《肚痛帖》真的是在肚子痛時創作的嗎?《韓熙載夜宴圖》中為什么會出現五個韓熙載?……解答問題時不僅介紹了相關的藝術知識,而且穿插了生動的逸聞趣事。每個問題還精心選配了精美圖片,圖注信息量豐富,活潑有趣,大大提高了圖書的趣味性與可讀性。
徐樑 孫晉諾 許友超撰寫 ·中國文化 ·7.4萬字
復雜的機械能測算出群星的軌跡,石頭上的地圖可以準確地描繪山川河流,水羅盤指出通向海洋深處的航線。陽燧點燃火苗,魚洗噴出浪花,木牛和流馬輕松地翻越山嶺,復雜的數字和公式證明世界的豐富和多元。遙遠的古代,這些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古人擁有哪些聰明才智?他們的智慧怎樣啟發著我們?這正是《中華文化十萬個為什么?科學發明》要呈現給讀者的世界。
舒銀霞 ·中國文化 ·7.6萬字
嬰兒出生滿一個月,家人要為孩子辦“滿月”,那么滿月儀式都有哪些呢?……《新白娘子傳奇》中白素貞稱許仙為“官人”,“官人”在古代是丈夫的意思嗎?……古人“席地而坐”是坐在席子上還是坐在地上?……女人戴花是為了漂亮,而宋代的男人戴花卻是種禮儀,這是怎么一回事?……古代老師給學生寫信,稱其為“某某兄”,這是為什么?……李白被稱為李十二,韓愈被稱為韓十八,“十二”和“十八”指的是什么排行?……這些問題你都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嗎?在各種歷史劇亂入熒屏的當下,古代的不少禮儀和稱謂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不過,這些禮儀稱謂又有多少是靠得住的呢?讀讀這本書,你會發現許多歷史劇的細節等著你去“找茬”呢!
鐘潔撰 ·中國文化 ·8.4萬字
《山海經》是一部充滿神奇色彩的中國古代經典著作,既是人文、自然地理的知識寶庫,又是中國神話寓言的集大成之作,深受古今眾多名家如司馬遷、陶淵明、魯迅、賈平凹等的推崇。魯迅在回憶童年的《阿長與》一文中,把繪圖的《山海經》稱為“最心愛的寶書”。知名青年作家小巖井譯注版本,立足于郭璞、袁珂等名家的校譯版本之上。分為原文、注釋、譯文、插圖四部分,精校原文,精簡注釋,逐句直譯,通俗易懂,是更適合年輕人閱讀的版本。插畫師日月引在參考幾百幅古版插畫基礎上全新繪制全彩插圖,畫風傳神,復原上古神奇異獸風貌,零距離感受東方鬼怪之美。這是一部集古典韻味與現代審美于一體的絕美《山海經》。
小巖井譯注 ·中國文化 ·12.5萬字
本書是“東方美學口袋書”系列以敦煌紋樣為主題的圖書,共收錄了61種敦煌紋樣,如忍冬紋、海石榴紋、寶相花紋、蓮花飛天紋、雙鳳紋、蓮花瓔珞紋、卷草團花紋、蓮花團花紋等。書中不僅展示了紋樣的高清圖片,還詳細介紹了紋樣的歷史來源、結構特點。本書內容豐富、開本小巧,讓讀者可以隨時隨地了解紋樣知識,享受傳統文化之美。本書適合作為專業設計師、插畫師隨身攜帶的工具書,也適合喜歡傳統文化,對紋樣感興趣的讀者閱讀、學習。
紅糖美學 ·中國文化 ·3.1萬字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滋養著燦爛的文化和悠久的歷史,支撐著中華民族代代相傳、自強不息,成為人類文明史上燃燒的火炬。而要認識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感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就需要做好中華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闡釋工作。本書通過盤古開天辟地、女媧造人補天、西王母掌瘟疫、燧人鉆木取火等十個神話,分析闡釋中華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學思考、勇于探索的科技觀念、敬畏生命的價值關鍵、發明創造的文化傳統等十個特有精神,從而展現神話如何形塑中華文明的歷史邏輯。
畢旭玲 ·中國文化 ·8.1萬字
時間的長河奔騰不息,人們對色彩追尋的腳步也從未停歇。那么,每一種色彩的歷史命運如何?人們的色彩觀念又有著怎樣的文化演變?中國傳統色背后的歷史文化與故事值得我們探索。本書共四章,分別從大自然、動物、礦物和生活4個方面講述了100多個中國傳統色背后的歷史文化與故事。書中以顏色為核心,結合可愛的插畫,用詼諧的文字講述了顏色的由來、相關的名人故事、制作工藝和文學詩詞等文化知識,讓人們在感受美的同時,也能了解與顏色相關的文化知識。全書圍繞中國傳統色拓展自然科普、歷史人文知識,與人們身邊的萬事萬物密切結合。內容豐富,語言詼諧,圖片有趣,適合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懂懂鴨 ·中國文化 ·2.9萬字
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是優秀文明成果的典范,具有豐富的文學和文化價值。本書以詞為載體,借二十四個詞牌貼合各節氣的典型特征,詠唱萬物之靈秀,賞析節氣之多樣性,科普節氣之基本知識。二十四節氣揭示了天文氣象變化的規律,經由文化與科學的結合,展示自然之美。本書以詞為媒,激發人們品讀節氣詞的興趣,幫助人們多角度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成為本書真正的“作者”,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邵澤華 ·中國文化 ·7.1萬字
本書是“東方美學口袋書”系列的中國傳統色主題圖書。本書選擇了92種傳統色作為主色,每種主色延展出3種相關色,共360多種中國傳統色。書中提供了各種顏色的相關實拍照片、來歷、普及知識、顏色展示以及配色方案,每種顏色都有相應的色值,開本小巧但內容豐富,便于隨時隨地閱讀。本書是傳統文化和美學的普及書,也是專業設計師、插畫師可以隨身攜帶的工具書。本書適合喜歡傳統文化、喜歡中國傳統色的讀者閱讀。
紅糖美學 ·中國文化 ·8216字
《易經》被稱為無字天書,其本源和精髓在于無字部分,即陰爻、陽爻,這不僅是卦的基本符號,也是宇宙的基本符號。本書與古今中外對《易經》的各種解讀區別之處在于,作者提供了一個全新解讀《易經》的視角,即提出了陰陽比的概念。作者通過反復推演,算出各個卦系的陰陽比,揭示了宇宙中各個層次都有一定數的陰陽體,因陰陽比不同,陰陽體也各不相同,但在每個層次的總體上,所有陰陽體是對稱和平衡的,同時也是對立和互補的。本書適合對傳統文化感興趣者閱讀。
謝文緯 ·中國文化 ·9.9萬字
為了進一步宏揚中醫文化,促進中西醫文化的交流,本書以中醫發展歷史為經,中醫文化事件做緯,分別從起源發展、基礎理論、治療方法、名醫經典、中醫諸科、文化交流、現代中醫等七個方面,對中醫歷史、文化、醫療、教育、產業、交流等各個方面進行介紹,對中醫發展歷史中的理論、名醫、名著、重大事件、發展前景等方面中的重要內容配以精美插圖,并附以簡短的文字說明。圖精言簡、通俗易懂,本書主要供中醫工作者參考、中醫愛好者閱讀。
王富春 李鐵主編 ·中國文化 ·4.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