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以全國高等中醫院校規劃教材《中醫內科學》為藍本,采用七字歌訣形式,概括了中醫內科學所載病證文精要。歌訣后有證候特征、病因病機、辨證要點、治則治法及分證論治,對歌訣所述病證進行充分地解釋說明,言簡意賅,便于理解記憶。書中另附有方劑組成索引,以利于前后互參,學用方便。本書執簡馭繁,薈精萃要,朗朗上口,使人樂于習誦,便于記憶,適用于中醫藥專業學生參考使用。
李興廣 林燕 ·中醫 ·7.5萬字
本書是以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中醫基礎理論》為藍本,采用歌訣形式,概括了該門課程的內容精要,并以注釋形式囊括了教學大綱要求掌握的全部內容,言簡意賅,便于理解記憶。本書執簡馭繁,薈精萃要,朗朗上口,使人樂于習誦,便于記憶。本書可作為中醫院校本專科學生的應試助學參考書,對于剛步入臨床的初級醫師也有很好的借鑒價值。
李興廣 張慧敏 ·中醫 ·6.8萬字
毛澤東說過:“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名醫經驗就是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寶庫,名醫經驗的總結整理,是中醫藥人才培養的重要形式,是傳承中醫藥學術思想經驗和專長的有效途徑,對推動中醫藥發展,提高臨證治療效果,提升人民保健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朱西杰教授從事臨床工作多年,特別在脾胃病的治療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提出通降止痛治標,保護胃黏膜治本,同時對功能性消化不良、腸易激綜合征等病證注重酸斂柔肝脫敏、增強胃腸動力;對膽汁反流性胃炎、萎縮性胃炎提出分期施治;對胃酸過多則以烏梅、山楂、白芍等以酸制酸;采用寧夏密點麻蜥為主的復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組合劑胃腸同治等等,在臨床上取得良好的療效。
李衛強 ·中醫 ·14.6萬字
本精選了近現代名老中醫治療肝膽病的良方驗方,由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和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的肝膽病中青年專家共同編寫。全書共分十章,以肝病西醫學病名分類,分別介紹了近現代全國名老中醫診治各種肝膽病的名方驗方,從方名、出處、藥物組成、功效、主治、用法、處方總結和來源方面進行了集中總結、述評和展示。包括傳染性肝病、肝硬化、肝癌、膽管癌、自身免疫性肝病、膽囊炎、膽結石等疾病。內容豐富,資料翔實,具有較高的學術參考價值和臨床指導意義。本書可作為廣大中醫臨床醫師、科研人員、中醫藥院校師生及中醫愛好者參考讀物和學習用書。
孫明瑜 陳蘭羽 ·中醫 ·16.8萬字
藍青強教授為全國名老中醫,廣西首批“桂派中醫大師”。本書由藍教授弟子整理編寫而成,全書共三部分,第一部分為各系統常見病的辨證、用藥和驗案;第二部分為藥對,對臨床常用的藥對進行了系統的總結;第三部分為藍老整理的治療各種常見病癥的經驗方,這些經驗方都是來自藍教授數十年經驗的總結,專藥專方,行之有效。本書內容精簡實用,有理論分析和醫案實例。該書適合中醫藥專業醫師、醫學生閱讀參考。
鄧鑫 ·中醫 ·16.1萬字
本書為廣西名老中醫黃英儒教授行醫70多年過程中,對自己學習中醫、行醫治病和保健養生過程中的經驗總結,包括對中醫理論、中醫診斷、中醫與西醫的結合、中醫對保健養生的作用等內容。該書適合中醫藥專業人士和中醫藥愛好者學習參考。
黃英儒 ·中醫 ·5.7萬字
本書在紹了火針療法的針具和刺法,燒針、力度、補瀉、留針及療程,操作程序,禁忌及注意事項,詳細講解120余種常見病的病因病機、取穴、方解、方法和注意事項,適于臨床專業人員、醫學院校學生、養生保健人員及廣大讀者閱讀參考。
向陽 向云飛 ·中醫 ·7萬字
本書屬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共衛生資金項目“民族醫藥文獻整理項目”廣西部分。廣西項目共出版15種圖書。本書進一步規范常見病證的名稱及其診療過程,內容涉及一百多種病證的診斷依據、治療原則、治療方法與療效標準。可供廣西各級中醫民族醫院及其他相關機構參照使用。
甘霖 鐘鳴 ·中醫 ·15.5萬字
本書屬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共衛生資金項目“民族醫藥文獻整理項目”廣西部分。廣西項目共出版15種圖書,分別為《實用壯醫學》《實用壯藥學》《壯醫藥學概論(中英文版)》《壯醫針刺學《中國壯藥材》《壯醫方劑學》《中國壯醫外科學》《壯醫基礎理論研究》《中國壯藥資源學》《廣西民族藥志》《抗腫瘤壯藥彩色圖譜名錄》《壯藥民間驗方集》《壯醫診療標準與規范》《壯醫常用診療技術操作規范》《瑤醫診療技術操作規范》,對廣西壯族和瑤族傳統醫藥學進行了系統整理。本套書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適合館配。
王柏燦 ·中醫 ·14.4萬字
本書屬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共衛生資金項目“民族醫藥文獻整理項目”廣西部分。為了更好地傳承與創新壯醫外科學,使之更好地為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本書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在大量收集壯醫文獻的基礎上,結合壯醫前輩的臨床經驗,經過系統的整理、總結和提煉匯編而成。本書系統全面地介紹了壯醫外科學的發展概況、疾病命名分類、辨病辯證以及治療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壯醫外科學發展概況、壯醫外科學范圍和疾病命名及分類、壯醫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機、壯醫外科診法及辨病辨證、壯醫外科治療方法、瘡瘍、皮膚病、性病、蛇蟲畜外傷、腹部外科疾病、周圍血管疾病、肛門直腸疾病、章筋病、傷科疾病。本書以其獨特民族性、實用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為壯醫臨床、教學、科研、開發、保健等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韋英才 ·中醫 ·18.5萬字
龐軍 李彤 ·中醫 ·11.6萬字
中醫是一門非常重視臨床的醫學,所以熟讀名醫的醫案是學習中醫的最好途徑。《名中醫治療眩暈醫案精選》收集整理近現代著名中醫,包括京城四大名醫、國醫大師、眩暈學科帶頭人治療眩暈的醫案,每一個醫案都精挑細選,要求必須有復診,而且有確切的療效,醫案最后還有分析總結,對于臨床中醫師尤其是基層中醫師有非常高的指導價值。
唐先平 鐘利群 潘險峰 ·中醫 ·18.2萬字
醫食同源,藥食同源。中醫食養食療歷史悠久,效果顯著。在我國最早的醫學巨著——《黃帝內經》中,不但指出了食物對養生防病的重要性,更明確指出了合理膳食對治病的意義。《素問·五常政大論》說:“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無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食養”,是中醫治病一直遵循的重要原則,本書依據中醫的理論知識,例如從性味歸經的角度分析事物的性質和作用,辯證地選擇食物。如能通過這些簡便易行的食養食療之法,達到預防疾病的發生和進展,促進身體健康,則達到撰寫此書的目的。本書由于編寫時間倉促,加之編者水平有限,經驗不足,編寫難免有不妥及錯誤之處,懇請同仁批評指正。
李祎晗 ·中醫 ·7.7萬字
阮士怡教授,國醫大師,中西醫結合血管病專家,我國現代中醫醫院及中西醫結合領域的開拓者之一。曾任天津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內科主任。擅長心血管內科疾患、老年病的治療。多次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榮膺“天津市優秀科技工作者”、天津市衛生系統“伯樂獎”等稱號,在醫療界德高望重,深受廣大同仁的認可和愛戴。阮老雖已期頤之年,仍思維敏捷,精神矍鑠,活躍在臨床一線。本書就阮老應用“益氣養陰”“益腎健脾,滌痰散結”大法治療心血管內科疾患、老年病等方面的臨證驗案整理集萃,以饗同儕。
張軍平主編 ·中醫 ·10.5萬字
阮士怡教授,國醫大師,中西醫結合血管病專家,我國現代中醫醫院及中西醫結合領域的開拓者之一。曾任天津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內科主任。擅長心血管內科疾患、老年病的治療。多次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榮膺“天津市優秀科技工作者”、天津市衛生系統“伯樂獎”等稱號,在醫療界德高望重,深受廣大同仁的認可和愛戴。阮老雖已期頤之年,仍思維敏捷,精神矍鑠,活躍在臨床一線。本書輯錄了阮老在內科疾患治療方面的學術精粹,以醫案、分析及按語的形式,對其內科尤其是心血管方面諸多疾患的診療思維與用藥經驗做了總結。
張軍平主編 ·中醫 ·10萬字
本書是全國名老中醫姜兆俊的臨床經驗集。姜兆俊教授是全國第二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吉成工作指導老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專家,山東知名老中醫專家,山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醫藥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山東中醫學會外科專業委員會、中西醫結合皮膚病性病專業委員會顧問。本書主要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介紹了中醫外科的治法選方、外科常見病(特別是乳腺、甲狀腺、周圍血管、皮膚等的疾病)驗方驗案;下篇主要介紹了名老中醫姜兆俊的學術思想,以及在治療外科常見病方面的治療原則和現代方劑、藥理學研究。本書是中醫外科最貼近臨床的名醫經驗集成,是中醫藥專業人士的必備圖書,也是為中醫愛好者推出的最具可讀性和實用性的中醫藥讀本。
楊毅主編 ·中醫 ·18.7萬字
本書由周翠英教授的弟子通過收集其多年來的臨證經驗、醫案等,并在此基礎上系統梳理其學術思想,從病因病機、辨證論治、理法方藥等多層次、多角度分析總結而成。內容涉及類風濕、干燥綜合征、系統性紅斑狼瘡、強直性脊柱炎、皮肌炎、硬皮病、白塞病、痛風、骨關節炎、口腔潰瘍等臨床常見病。
孫素平 李大可 劉英主編 ·中醫 ·19.1萬字
全書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于志強教授臨證經驗的理論基礎,包括從肝論治心系疾病及其他內傷雜病;第二部分是于教授臨床用藥經驗,善于化裁古方、善用藥對、精于配伍;第三部分是于教授臨證醫案精選,內容涉及各種臨床常見內傷雜病、各種外科和婦科常見疾病,如心悸、胸痹、眩暈、不寐、喘證、水腫、胃痛、胃酸、癃閉、脂肪肝、消渴、月經不調、帶下過多、乳癖、痤瘡、帶狀皰疹、糖尿病(消渴)、甲狀腺疾病等。
杜武勛 ·中醫 ·18.9萬字
痛風是近年來的一種多發病,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關。痛風病在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生。痛風并不是單一疾病,而是一種綜合征,是由體內一種叫做嘌呤的物質代謝紊亂所引起的。臨床上以反復發作的急性關節炎,合并痛風結石、血尿酸濃度增高、關節畸形及腎臟病變等為特征。尿酸在人體血液中濃度過高,在軟組織如關節滑膜或肌腱里形成針狀結晶,導致身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敏感)而造成炎癥。本書介紹痛風的基本概念、痛風的飲食及生活調護、痛風的藥物調護、痛風的物理調護、痛風的情志與運動調護。
陳建鋒主編 ·中醫 ·7.6萬字
本書借用了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來講述中醫理論。全書共分五章,內容包括:蝴蝶效應、無罪推定、五臟六腑、形體官竅、生命的組成——氣津液。
李杰 ·中醫 ·9.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