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各分冊針對相關疾病在用藥咨詢工作中常遇到的藥理作用、用法用量、用藥療程、合理用藥、相互作用、不良反應、飲食及生活中的注意事項等問題,進行了歸納和梳理,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問題,通過文獻查閱結合工作實際,對這些問題逐一進行了標準化、規范性的回答。
劉秀平 ·藥學 ·3.2萬字
本書分為耳解剖生理學簡述、臨床聽力檢查及診斷、小兒耳聾、助聽器四篇,內容涉及聽覺物理學概念、聽覺器官的臨床解剖學和生理學基礎、聽力檢查方法、小兒聽力檢查、聽力學有關基礎知識、配助聽器前的聽力檢查等。
鄒宇 蘭麗瓊 段傳新 王智南 徐忠強 楊柳主編 ·臨床理論 ·18.8萬字
《黃帝內經》的成書是對中國上古醫學的第一次總結,是僅存的戰國以前醫學的集大成之作。所引用的古文獻大約有50余種,其中既有書名而內容又基本保留者有3種,以“經言”、“經論”、“論言”或“故曰……”、“所謂……”等方式引用古文獻而無法知其書名者也很多。這些古文獻對了解先秦時期中醫發展的狀況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
黃勇編著 ·中醫 ·5.5萬字
本書針對男性早泄患者最關心的問題,采用談話的方式向讀者介紹早泄的相關知識,并配以插圖,將較為枯燥的醫學知識轉化為趣味性強的內容,使讀者更容易理解。全書共分為3篇,即入門篇——了解“快槍手”、進階篇——識別“快槍手”、實戰篇——打贏“持久戰”。本書對如何認識早泄以及早泄的病因、診斷、中醫療法、西醫療法、飲食療法和預防措施等均做了詳盡的解說。古人云“三分治療,七分調養”,本書在強調醫學治療的同時,更強調患者從心理、飲食、生活方式等方面對自身疾病的綜合調理。
袁軼峰 易睿主編 ·外科學 ·2.8萬字
本書為任之堂主人余浩的臨床中藥學講稿。所謂“精通單味藥,用藥如有神”,書中詳細講解了臨床常用的百種中藥,講授中不拘于以某一課本照本宣科,而是旁征博引,緊密聯系臨床實際,以藥物功效為核心,上聯性能,下推主治和證候禁忌,分析入微,將中醫理論精髓、臨床用藥心法、辨證論治思維有機融為一體。全書以口語的形式娓娓道來,既有對中醫經典、中藥理論的真知灼見,也有對象思維、道醫理論的深入思考,既有精彩的醫案,也有獨到的臨床用藥經驗,可讀性佳,實用性強,尤其適合中醫初學者閱讀。
余浩編著 ·中醫 ·14.2萬字
《神農本草經》,簡稱《本草經》或《本經》,相傳為神農所作,但并非出自一人之手。本書共3卷,記載了藥物365種,分上、中、下三品。一般從別名、產地、生長環境、性味、功用、主治、配伍及采集、貯藏等方面進行論述。
(魏)吳普等述 ·中醫 ·8.1萬字
地方性砷中毒是居住在特定地理環境條件下的居民,長期通過飲水、空氣或食物攝入過量的無機砷而引起的全身性慢性中毒。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地方性砷中毒流行與防治、地方性砷中毒臨床診斷、地方性砷中毒病理和地方性砷中毒鑒別診斷的等章節。編撰內容科學、實用,適合基層防治工作者的實際工作需要。可供教學、科研和防治人員參考和借鑒。
孫殿軍 于光前 孫貴范 ·臨床理論 ·3.8萬字
20堂課中醫入門。將中醫的基本概念(陰陽、五行、臟腑、氣血……),人體生病的原因(六淫、五邪、飲食、情志……),中醫的治病手段(中藥、方劑、艾灸……),以20堂課的形式呈現,每課只講1個主題,講透講明白,讓零基礎的讀者一看就能懂。學會這20課,你就能掌握數千年的中醫診療智慧,正確地自我測病治病,真正地從零基礎愛好者成為中醫高手。
馬可迅 ·中醫 ·9.5萬字
本書囊括了這30位“國醫大師”的長壽養生法,選錄了他們積多年心血研制的保健診療方,是一本既權威,又實用、有趣的健康寶典,讓現代人盡享一種綠色的養生方式。
王耀堂 焦亮 ·中醫 ·17.7萬字
本書選《玉函經》書中精要之方,重點選取常見病、急性病的簡便治療方藥,編撰成書,以備臨證急用。第一卷到第四卷為“內病”,主治方包括中惡、心腹痛、傷寒、時氣、中風、水病、黃疸、虛損、上氣咳嗽等疾病,大約相當于內科疾病,第五卷到第六卷為“外發病”,主治方包括癰疽、瘡毒、癬疥、耳目等疾病,大約相當于外科類疾病,第七卷為“他犯病”,主治方包括蟲獸傷、中毒等疾病,第八卷為百病備急丸散及牲畜病等。
葛洪 ·中醫 ·10.3萬字
《本草綱目》所述內容實用,涉及知識廣博,不僅對中國古人的飲食養療產生了很大影響,而且對現代醫學、現代飲食學、現代養生學、現代保健品的開發,也發揮著重大的作用。因此,本書在參考了多種版本的《本草綱目》基礎上,以面向大眾、經濟實用為目的,以盡可能展示原著的全貌和完整為前提,并適當地刪去了一些怪異難得的品物和一些缺乏科學性的醫方,以利于讀者更好地掌握日常飲食養療的知識,以便讀者更好地結合實際生活進行參照學習運用,真正獲得保健養生的幸福生活。
李時珍 ·中醫 ·3萬字
主要內容:兒童多動癥是兒童期最常見的疾病,學齡期患病率約3%~11%,在早期影響兒童的學業、伙伴關系和人格發展,成年后部分人會出現違法犯罪、反社會性人格或各種精神障礙,影響成材。本書修訂書針對患有多動癥或者懷疑自己的孩子有多動癥的家長,深入淺出的介紹了兒童多動癥的新的病因學說,對其評估、診斷和治療的方法,幫助家長正確認識此病癥,正視自己的孩子,進行行為矯正,提高學習成績、改善同伴關系,以及正確的藥物治療的方法。同時也為家長講解了相關的兒童其他行為問題,例如對立違抗、網絡成癮、厭學等的家庭解決方案,為家長提供指導和幫助。
蘇林雁 ·綜合 ·12.1萬字
本書為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第四期,即“藥物篇”。《醫學衷中參西錄》全書共八期,該書緊密結合臨床,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深奧為淺顯。其為文直抒胸臆,酣暢淋漓,縱橫捭闔,新意頻出,而又生動活潑,親切感人。《中藥親試記》乃張錫純畢生藥物研究與臨證經驗的總結。尤其可貴的是,對于很多藥物,張錫純堅持親身試藥甚至親口嘗藥,“故欲審定藥性,須一一自家親嘗;或臨證時檢對證之藥但以一味投之,以觀其效力”。“皆幾經嘗試,確知其藥之能力性質,而后敢放膽用之,百用不至一失也。至于猛烈有毒之藥,雖不敢輕施于人,亦必自少少嘗試,漸漸加多,以確定其藥性何如”。本書適合中醫臨床醫生、醫學院校師生、中醫研究人員閱讀。作者簡介:張錫純(1860—1933),河北鹽山縣人,近代具有革新精神的著名中醫學家。張錫純所處的時代,西醫學剛傳入中國,張錫純采擷參驗,取其長處,力圖溝通中西兩種醫學體系,名曰“衷中參西”。他把畢生精力投入中醫學術的研究和實踐,深入鉆研《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又廣搜博采后世諸家之說。他一生的學術經驗,薈萃于《醫學衷中參西錄》。
張錫純 劉觀濤 ·中醫 ·13.9萬字
《黃帝內經》的成書是對中國上古醫學的第一次總結,是僅存的戰國以前醫學的集大成之作。所引用的古文獻大約有50余種,其中既有書名而內容又基本保留者有31種,以“經言”、“經論”、“論言”或“故曰……”、“所謂……”等方式引用古文獻而無法知其書名者也很多。這些古文獻對了解先秦時期中醫發展的狀況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
黃勇編著 ·中醫 ·5萬字
呼吸系統疾病作為常見病和多發病在臨床中占居重要地位,嚴重影響著廣大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而廣大群眾對呼吸系統疾病的認識理解還十分有限,常導致延遲診病,給患者個人和家庭帶來了極大的甚至不可挽回的損失。本書以問答的形式全面地講解了常見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方法、用藥注意事項等,以糾正在普通百姓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錯誤觀點和認識,從而幫助大眾正確認識呼吸系統疾病、科學防治,更好地配合醫護人員進行疾病的治療。
鐘小寧 高占成 ·中醫 ·13.5萬字
古老、齊全、安全的巧治常見病的經典老偏方。王淼主編的《中華傳世老偏方治病一本通》從美容抗衰、瘦身塑形、婦科疾病、男科疾病、內科疾病、外科疾病等多方面來介紹老偏方,針對不同病癥“開”出了不同的方劑。本書內容全面,針對性強,可以作為家庭治療常見疾病的實用手冊,對于西醫上難以查出病因,難以對“癥”治療的慢性病也有針對性的調養方法,可以說非常迎合大眾的需求。
王淼主編 ·中醫 ·13.6萬字
《血證論》是清代著名醫家唐容川所著的一部醫學專著,是我國首部有關血證治療的專著,具有深厚的學術底蘊和廣泛實踐應用,對中醫血證的治療和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書對書中的疑難術語進行了注釋,在文字編排上也盡量讓讀者更易于閱讀。不管是否懂得中醫,這本書都能給人以基礎的醫學啟蒙。全書共八卷,內容涵蓋血證的總論、各部位血證的詳細論述以及治療方劑等,系統總結了中醫學對于血證的認識和實踐經驗。該書強調血證與水火氣血、臟腑功能的密切關系,提出治火即是治血、瀉火即是止血等治療原則,并總結出止血、消瘀、寧血、補血四步治法,對后世治療血證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血證論》條理清晰,結構嚴謹,為讀者提供了全面而系統的知識框架。同時,書中對方劑的解析也極為詳盡,有助于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從實踐應用上看,《血證論》所提出的止血、消瘀、寧血、補血四步治法,已成為近現代治療各種出血證的經典方法。該書所載方劑多數至今仍然為中醫人員所常用,或被制成各種劑型的成藥應用于臨床,取得了顯著的療效。
唐容川 ·中醫 ·11.2萬字
本書據清?光緒二十年甲午申江褒海山房石印本整理。全書共8卷。主要圍繞血證機理,表現、鑒別和治療進行論述。本書特點有二:一是內容及議論多由心得而起,發明醫理有自己獨特見解。其二是本書體例條分縷析,務精且詳。本書問世以來已成為醫者治療血證的必讀之書。本次整理新增方劑索引,便于讀者查閱。
(清)唐宗海 魏武英 李佺 ·中醫 ·11.6萬字
本書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干細胞的最新概念、理論、技術和知識。書中不僅涵蓋了干細胞的基礎科學內容,還結合了生動有趣的實例,如蚯蚓腰斬再生、蜥蜴斷尾再生等神奇生命現象,揭示了其中干細胞相關的科學道理。此外,書中還探討了干細胞在臨床應用中的進展,包括干細胞藥物、組織工程醫療產品、干細胞護膚品等新興領域的應用,并對未來干細胞產品的研發趨勢進行了預測。同時,作者結合國內外干細胞研究與應用的監督管理政策,為讀者提供了全面的政策解讀。
王佃亮 ·基礎醫學 ·10.6萬字
鄭虎占著的《中藥臨證備要十六講》介紹的97味常用中藥臨床應用要點,是作者長期研究中藥的心得、應用中藥的經驗,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可供中醫師、中藥師、中醫藥院校在校學生以及中醫愛好者參考。
鄭虎占 ·中醫 ·12.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