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全書內容豐富,重點介紹了醫學影像基礎、X線的臨床應用、CT的臨床應用、MRI的臨床應用、超聲的臨床應用等內容,針對各系統各部位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影像學征象、常見病變的診斷與鑒別診斷等均做了詳細介紹。在編寫過程中,力求做到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同時又能突出基本知識、基本病變和基本診斷,希望能為臨床影像科醫務工作者處理相關問題提供參考使用。
呂仁杰主編 ·醫技學 ·15萬字
全國高等學校放射診斷與治療學專業國家衛生計生委研究生規劃教材全部13本,學術定位于放射診斷與治療學領域層次最高、臨床實用、內容權威的規劃教材體系。與其他教材相比,該套教材更加注重臨床的實用性,強調臨床“診斷與鑒別診斷”。在注重解決臨床實際的前提下,強調診療現狀的剖析,同時輔以回顧和展望。
劉士遠 高劍波主編 ·醫藥教材 ·34萬字
一味藥養生類圖書是市場的常銷品種,具有簡單高效,服用方便的特點,列入系列叢書會更加權威,也能充分體現中醫藥圖書特色。該叢書是根據市場常態和開卷數據分析進行開發策劃。該叢書符合市場需求,四色印刷,文圖并茂。
余瀛鰲 陳思燕 ·中醫 ·4萬字
各分冊針對相關疾病在用藥咨詢工作中常遇到的藥理作用、用法用量、用藥療程、合理用藥、相互作用、不良反應、飲食及生活中的注意事項等問題,進行了歸納和梳理,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問題,通過文獻查閱結合工作實際,對這些問題逐一進行了標準化、規范性的回答。
寧華 ·藥學 ·4.1萬字
外治法是中醫學的一套獨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長期以來,在一些疾病的治療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優于內治法,具有作用直接、使用安全、廉便效驗等特點,非常適于在基層醫療單位推廣應用。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百余種病證及近千種有效的外治處方,分內、外、男、婦、兒、皮膚等科,分別詳細講述了處方組成、操作、方解等內容。本書內容豐富,簡明實用,可供醫學臨床、科研、教學工作者研究參考,也為廣大中醫藥愛好者和城鄉家庭的醫療保健提供了應急的外治方藥。
胡璘媛 林亞明主編 ·藥學 ·21.3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了任之堂主人余浩自創的針法――陰陽九針。該針法是將全息理論、中醫理論、道家修行法門結合起來,借用人體的大拇指來疏通人體的沖脈、督脈、任脈,運用奇經八脈中的先天之氣,來治療人體諸多疾病。扎針部位多在大拇指,不傷及臟腑,非常安全。陰陽九針共包括飛龍在天、通天徹地等九種針法,經臨床驗證萬余例,對多種疾病確有療效。作者將該針法無償公開推廣,免費培訓幾千人,受到廣泛關注。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陰陽九針基礎,介紹陰陽九針的由來、背景、原理、注意事項,詳解每種針法的進針部位、進針方法、功效、主治病證、注意事項、典型驗案和針藥互通。第二部分為陰陽九針應用與思考,介紹綜合運用九針治療部分常見病的經驗,以及對九針理論的一些思考。
余浩 ·中醫 ·3.9萬字
本次修訂全國高等學校醫藥學成人學歷教育護理學專業(專科)教材10種。本套教材將采用涵蓋紙質教材、數字資源以及網絡課程、平臺功能融為一體的“融合教材”編寫模式,堅持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思想性、科學性、先進性、啟發性、適應性,同時注重內容安排合理,深淺適宜,適應成人學歷教育教學的需求。注重遵循醫藥學成人學歷教育教學規律,體現醫藥學成人學歷教育的特點。堅持以人為本的現代護理理念,從理論到實踐努力做到與臨床接軌,堅持整體護理理念,注重教材內容的實用性。
劉雪松 ·醫藥教材 ·22.5萬字
《正確認識與科學治療抑郁癥》一書的編寫宗旨是,遵循為廣大患者服務的原則,滿足患者和民眾對抑郁癥的正確認識及掌握科學治療抑郁癥的方法。在撰寫過程中結合國情,以嚴謹的科學性、簡明的科普性為原則并加以闡述。抑郁癥的診斷、分類標準采用ICD-10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和臨床描述與診斷要點,注重與國際接軌,便于從事精神科臨床的醫生學習、操作、參考。在編撰過程中,既遵守目前對抑郁癥的科學診斷、分類、治療的規范性,又考慮科普性,并選編了我國歷代醫家先賢追求“寬心術”哲學觀的內容,從我國的民俗宗教和傳統文化角度探索心理治療方法,提倡“醫病醫心”“用佛療心”“以心療心”的心靈療法。以此,為紓解現代人的心理困惑,追求心靈安頓,塑造和維護心理健康做點貢獻,并倡議我國政府對防治抑郁癥進行支持和關注。本書追求科學性與普及性相結合,在內容編排中難免有重疊,加之水平有限,錯誤與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歡迎讀者、專家、同道提出寶貴意見或提供補充資料,以便本書及時修正更新內容,使之成為一本實用參考書。
李文奇 ·基礎醫學 ·11.1萬字
本書在內容方面,除了簡明扼要介紹住院醫生常規工作所需的基本藥物知識(藥品管理、處方常識以及藥名、適應證、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禁忌證、相互作用等)外,根據住院醫生缺乏臨床用藥經驗的現狀,重點介紹在藥物應用中應當特別注意的問題和同類藥物在使用中的選擇比較,因此,手冊中特別增加用藥提醒和同類藥物比較這兩個欄目,有別于市場上現有的藥物手冊類圖書。在開本設計方面,擬采用長32開,適宜放于白大衣口袋,攜帶查閱,隨時解決所遇問題。
孫淑娟主編 ·藥學 ·90.5萬字
本書作為《巴蜀名醫遺珍系列叢書》之一,是江老先生晚年根據自己一生的血證治療經驗,結合歷代善治血證之名醫對血證的認識、心得,精心整理而成。書中依血證的出血部位及方式,列為咳吐咯唾等出血、目耳鼻齒等衄血、便溺脫崩等下血,提綱挈領,條分縷析,理論引證與臨床治驗兼顧,對于中醫學者認識及治療血證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江欣然 ·中醫 ·5.3萬字
《本草綱目》是舉世聞名的博物學巨著,也是中華醫庫中一部食物養生學和藥物學大典,影響后世的食物養療學,飲食烹飪學、醫藥學、動物學、種植學,以及400年來人們對日常食物品味的選擇。影響中國人400年日常生活,中國藥物學的著作!白話文譯本,900張全彩手繪插圖,一物一圖,700多頁內文!內附7000多條生活附方,涵蓋吃穿住行,適宜男女老少,是居家常用的生活用書。
李時珍 ·中醫 ·75.8萬字
沈舒文教授系全國第四批、第五批、第六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脾胃病重點學科帶頭人。本書以中醫治法原創理論為基礎,以臨床制方的療效性為導向,積長期臨床實踐制方經驗,闡發中醫治法指導下的臨床遣藥制方的理論與技術,反映了沈舒文先生40余年的思考與探索。本書上篇二章,探討臨床治法的作用與特點以及構建臟腑臨床治法的原理與方法,下篇十二章,闡述個人臨床常用十二法制方用藥心得,臨床特色鮮明,對中醫臨床工作者有重要參考價值。
沈舒文 ·中醫 ·25.2萬字
作者精選了中醫治療不孕不育癥的1000余首特效良方,包括中藥內服、外治,以及藥酒、藥膳食療等,書中對于較難理解的病證名和醫學術語做了簡明的解釋,還簡要提示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調養護理方法。本書語言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在選方用藥上突出“簡、便、廉、驗”的特色,力求療效可靠,適合普通家庭配方使用。
王惟恒 董海燕編著 ·中醫 ·9.5萬字
超聲醫學診斷檢查指南叢書共5冊,包括《血管與淺表器官超聲診斷檢查指南》、《婦科超聲診斷檢查指南》、《超聲造影檢查指南》、《介入超聲應用指南》、《肌骨超聲診斷檢查指南》。編寫團隊由國內超聲醫學各亞專業領域的頂尖專家學者組成,對熱點關注的問題和新技術新方法進行明確的闡述,同時在借鑒與引用國外相關的指南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的國情,特別是基層醫療單位需要,對一些臨床常規的內容也進行了全面、仔細的論述。
中國醫師協會超聲醫師分會 ·臨床理論 ·17.8萬字
作者在中醫整體觀的基礎上對疾病有新的認識,認為每一種疾病,從其表現來說,均有表證、上焦、中焦、下焦、血分癥,治療疾病以和解少陽為主軸,充分考慮到各部分癥狀的實質及用藥,合小柴胡湯、桂枝湯、瓜蔞薤白湯、平胃散、五苓散等為一方,稱為全息湯,臨床治療多種疾病均以此方為基礎加減變化,用這種方法治療一些久治不愈的慢性病,明顯提高了療效。
薛振聲 ·中醫 ·15萬字
該書是一部關于創傷心理學的著作,為國內首創。全書共分15章,本書系統地介紹了創傷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和臨床診療,包括創傷心理學的研究歷史、定義、生物學機制及最新診斷和治療技術等。書中內容全面,介紹了創傷心理學在國外的發展現狀和有效的治療和干預手段,本書是國內第一本專門介紹和討論創傷心理學的論著,具有較高的學術和教學參考價值,將會推動國內創傷心理學的發展。
施琪嘉主編 ·基礎醫學 ·26.3萬字
“我是大醫生”王成鋼教你突發意外怎么辦!近100種簡單實用必備自救技能,不該只有醫生知道!一本給你和家人帶來安全感的急診常識書,哪怕你掌握一點急診知識,在救命時也能派上用場!感冒藥吃多了會暈厥你知道嗎?心梗發作第一時間需要什么?頭暈是緩緩就能過去的小毛病嗎?常吃海鮮的人也會海鮮過敏?中國人標配早餐豆漿也會中毒?怎樣包扎?怎樣止血?怎樣人工呼吸?急診醫生王成鋼對居家、外出等各種常見危急癥進行了有趣的解釋和實用的實操指導,此外作者還針對不同人群,如嬰幼兒、女性、上班族、老年人等,給出了他們最常遇到的健康問題的講解。
王成鋼 ·基礎醫學 ·12.5萬字
史琳娜 ·醫藥教材 ·19.1萬字
本書倡導“溯本求源、平脈辨證”,作者李士懋教授與其老伴田淑霄教授,對各類專病的具體診療做了深生動地闡釋和解析。本書所論述的專病,包括高血壓、發熱、肝風、咳嗽、頭痛、不寐、冠心病等常見病。本書以“溯本求源、平脈辨證”的學術思想貫徹其中,尤其突出三:一、精審病機:首分虛實,精細探討,必以規矩;二、平脈辨證:以脈解舌,以脈解癥;三、給邪出路:熱則發之,寒則散之。其中,本書在論述治療常見專病的過程中,尤其突出體現了“以脈診為中心”行辨證論治的具體方法,“平脈辨證,以脈解舌,以脈解癥”,脈診占全部診斷的比重高達50%~90%。尤其對一些疑難久治不愈的病人,常能另辟蹊徑,取得較好療效。本書以“溯本求源、平脈辨證”的學術思想貫徹其中,尤其突出三:一、精審病機:首分虛實,精細探討,必以規矩;二、平脈辨證:以脈解舌,以脈解癥;三、給邪出路:熱則發之,寒則散之。其中,本書在論述治療常見專病的過程中,尤其突出體現了“以脈診為中心”行辨證論治的具體方法,“平脈辨證,以脈解舌,以脈解癥”,脈診占全部診斷的比重高達50%~90%。尤其對一些疑難久治不愈的病人,常能另辟蹊徑,取得較好療效。
李士懋 田淑霄 ·中醫 ·34.8萬字
羅化云,字無極,號一眉,幼承家學,畢業于河南中醫藥大學本科,從醫45年。本書是羅化云主任中醫師臨床工作45年后向社會遞交的答卷。書中藥、方、病、案、醫話,一脈貫穿;內、外、婦、兒、五官、皮膚,各有建樹。既有家學私密介紹,又有國家名醫驗方鑒賞。狐筋古病、狐乳新疾,催芽種子,與時俱進;滑動寸口診脈法、經水為體液代謝、經筋系神經系統,獨出心裁。該書為實用性經驗薈萃之作,可供中醫臨床、教學、科研工作者參考,也可供廣大中醫愛好者閱讀。
羅化云 ·中醫 ·15.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