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為“禮俗之間——中國音樂文化史研究叢書”系列之一,共收錄七篇以中國河北、山東地區的民間禮俗音樂為研究對象的論文,包括房山地區北窖村音樂會研究、濟寧地區禮俗用樂、山東萊蕪吹打樂班考察等。七篇文章均運用歷史人類學研究方法,強調在田野考察基礎上接通歷史文化大傳統,史論結合,對研究對象所蘊含的音樂文化深層內涵進行挖掘,具有鮮明的特色。
孫茂利主編 ·音樂 ·21.6萬字
本書系統梳理了古琴八千年文脈,從三皇制琴說起,講到唐代古琴的發展,內容生動詳實。通過對中華文化的解析以及對重要歷史人物與古琴淵源的介紹,梳理大文化背景下的古琴文脈。本書具有普及性,適合大眾閱讀。
郭懷瑾 ·音樂 ·21.3萬字
本書為“禮俗之間——中國音樂文化史研究叢書”系列之一,共收錄8篇有關中國歷史上重要朝代的禮俗音樂研究,關于包括北朝禮樂觀念的探析、隋唐時期西域音樂的文化研究、唐宋教坊音樂研究、明代北曲的探究、聊城鼓吹樂研究等一系列禮俗音樂研究。通過從人、制度等層面切入,結合史料的輔佐,進一步探析各朝代禮樂的發展脈絡、職能、身份特征和承載的音聲形式。
張詠春主編 ·音樂 ·21.1萬字
本書是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流行音樂讀物,圖文并茂,可讀性強,適用于一般大眾和流行音樂愛好者。全書主要分為三部分:上篇,人物風云,通過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41位流行音樂代表人物,回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流行音樂發展;中篇,樂風流變,通過聚焦40個流行音樂關鍵詞,梳理我國流行音樂的變遷過程;下篇,金曲精選,通過400首優秀歌曲,回顧四十年來豐碩的流行音樂創作成果。
徐冰 ·音樂 ·8.7萬字
“字載其事”、“文如其人”,《中國樂評》中收錄的這些文論,一方面反映出當代中國日常音樂生活的基本狀況。另一方面也彰顯出書中樂評家本人的人格魅力和學術風格。書中的作者各自以不同的批評視角、相異的批評觀念、寬闊的批評視域,為關心音樂批評的讀者展現出一幅幅鮮活的學術面孔、一個個錚錚的批評風骨、一場場壯麗的文化圖景。這些文章讀來頗有口燥逢甘露、沉悶沐清風的心理感受。面對這些活靈活現、睿智幽默的批評文本與批評家,我不禁開始追問音樂批評的一些基礎性問題。因為,只有對這些問題作出一定的梳理與解釋以后,讀者才有可能將他們之所以如是的緣由搞清楚,也才有可能為有志于從事音樂批評寫作與活動的音樂愛好者、音樂從業者提供學理上的答案。
邵奇青 ·音樂 ·23.1萬字
本書為“禮俗之間——中國音樂文化史研究叢書”系列之一,以中國封建社會國家禮樂的一個特殊承應群體——"禮樂戶"為研究對象,是首部較為全面研究中國禮樂戶的正式出版著作。全書共四章,分別梳理了禮樂戶自萌發到解體的歷史,分析了該群體的"非賤民"特征、職能與承載之太常雅樂,以及管理、分布及影響。禮樂戶是一個特殊的用樂承應群體,承載特定的禮樂類型。研究中國禮樂戶,明確其主要特征,有助于全面認知禮樂戶所處歷史階段的中國音樂文化。
張詠春 ·音樂 ·19.6萬字
《學琴日記》以少女許雪青在跟隨陳樹哲教授學習鋼琴過程中記下的日記,以及作者對這些日記所作的注釋,闡述了少兒學鋼琴過程中必須注意的諸如手型、識譜、手指功夫、節奏節拍、觸鍵、音色、踏板、復調、練習曲等方面的運用原理,并對各種鋼琴流派的歷史沿革、藝術風格作了簡要的回顧。書末附有“學琴疑難問題索引”,可供初學者查詢參考。《學琴日記(增訂版)》內容深入淺出,文章生動流暢,既是一本別開生在的少兒學鋼琴入門輔導讀物,更以其散文性的優美文筆引人入勝。
林華 ·音樂 ·13.3萬字
本書為“禮俗之間——中國音樂文化史研究叢書”系列之一,以明清國家吉禮小祀之三皇先醫為切入點,一方面,把握小祀之全國“通祀”性質及官/民共同參與性,并結合京師宮廷、各級地方官府教坊機構體系之全國化存在,以及其中在籍官屬樂人為主承應小祀祭禮儀式用樂(鼓吹細樂)和場合用樂(戲曲、歌舞等)等情狀。另一方面,在把握禮制——儀式——用樂三者關系基礎上,通過將歷史上三皇先醫儀式及用樂與當下民間祭祀用樂進行對比互證,深入探究封建制度解體后,國家禮制儀式用樂轉化為民間禮俗儀式用樂的原因、條件和過程等問題,并以此進一步辨析在國家制度性傳播影響之下,官方、宗教(佛道)、民間三者之間的用樂關系,以及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呈現出的"整體一致性,區域豐富性"情狀的深層原因。
常江濤 ·音樂 ·19.3萬字
本書為供古箏愛好者練習、演奏使用的流行歌曲集,作者在簡要介紹古箏各種常用演奏技法的基礎上,選擇了當下受大眾歡迎的流行歌曲及古風歌曲,按風格進行分類,并對每一首曲譜詳盡地標注了指法,并編寫了演奏提示,用來引導讀者在正確演奏歌曲的同時,熟練掌握演奏技巧,增加學習興趣,并且逐步地提高演奏技術。本書使用簡譜進行編寫,更方便業余愛好者使用,能夠使演奏變得更加容易,更加直觀具體,讓讀者可以自學喜歡的曲目,演奏出美妙的旋律。
高陽編 ·音樂 ·3萬字
《約翰·湯普森簡易鋼琴教程》是一套著名的鋼琴教材,分為五冊。書上的內容提供了容易和最不費力的學習鋼琴的方法。教程的每一冊都保持各自的完整性,只是順序的編排,而非等級限定。每一節均包含書寫練習、視譜練習、復習曲目、技巧練習等。曲子雖小但都經過精心創作,每一首曲子都很有特點。
(美)約翰·湯普森 ·音樂 ·659字
喬建中,音樂學家,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研究員,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所長。主要社會兼職有《音樂研究》副主編、上音特聘教授、中國傳統音樂學會副會長等多職。本書一共收入了喬建中近年有關于當代音樂家創作、舞臺表演、學術著述的評論約三十余萬字,集結出版。論文集分別由民歌6篇、學術史3篇、教學4篇、人物9篇、序文6篇、活動10篇、其他2篇,7個部分組成,共計40篇文章。尤其對傳統音樂研究以及民族器樂創作等領域有深刻的感悟,對于從事音樂學研究的學者而言,該書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資料價值。系“西安音樂學院校慶七十周年”成果項目之一。
喬建中 ·音樂 ·29.6萬字
本書是當代著名鋼琴教育家所羅門·米科夫斯基的采訪錄,記述者為其博士研究生、韓國青年鋼琴家洪國姬。米科夫斯基教授至今培養了大量國際水準的鋼琴演奏家,如今許多活躍在鋼琴演奏一線的頂級演奏家都曾接受過米科夫斯基教授的指點,而周廣仁教授、鋼琴家郎朗也應邀為本書撰寫了序言或評論。本書作者為韓國青年鋼琴家洪國姬,她也是所羅門·米科夫斯基教授的學生。米科夫斯基教授生于古巴,定居美國,是享譽當代鋼琴教育界的鋼琴家、鋼琴教育家,他培養的來自全球各國的學生在各級別國際賽事上都有良好的成績和表現。近年來,米科夫斯基不但頻頻受邀來中國各大音樂院校擔任賽事評委,還與中國著名的鋼琴家、鋼琴教育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本書譯者:楊謝。
(韓)洪國姬 ·音樂 ·15.1萬字
流行音樂在一百多年的發展中,逐漸形成了有別于古典音樂與民族音樂的自身龐大的音樂體系。我們撰寫《流行音樂欣賞》這本教材,就是為了讓青年一代能夠比較系統地了解流行音樂一百多年的發展歷史與風格演變,了解各種流派的流行音樂風格特征,提升學習者對流行音樂的認知水平與流行音樂文化素養。
苑丁等主編 ·音樂 ·13.3萬字
本書將陸在易具有啟示和指導意義的音樂文論集結成冊,分為”藝術思考”“人物春秋”“直面音樂”“藝術訪談”四個部分,并收錄了部分評價他的文章,以文字的形式展現陸在易音樂創作的藝術內涵與價值,這對中國音樂的發展,尤其是中國音樂創作的發展具有現實意義。陸在易,又名梓鈞,當今中國樂壇著名作曲家。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上海音樂家協會主席、國家一級作曲。歷年來特別是在合唱及藝術歌曲創作領域所表現出的近乎癡情的執著追求和取得的藝術成就更深為音樂界所稱許。其中混聲合唱《雨后彩虹》被評選為20世紀世界華人音樂經典;藝術歌曲《祖國,慈祥的母親》等則早已流傳海內外,并被各音樂院校選入聲樂教材;
陸在易 ·音樂 ·14.7萬字
本書是寫給廣大音樂愛好者及琴童家長的一本培養深層次音樂素養的書。音樂到底是什么?音樂有什么用?怎樣給孩子進行音樂啟蒙才是有效的?成人也能學音樂嗎?音樂怎樣影響人、塑造人,甚至讓人感到幸福……本書作者在音樂教育行業一線執教十余年,致力于藝術普及工作,教授的學生年齡跨度從兒童至老年人。她針對多年教學中學生遇到的問題與困惑創作了這本書,旨在幫助更多的學習者與愛好者更深入、更高效地理解音樂。全書共6章,分別探討音樂是什么、如何進行音樂啟蒙、怎樣開始學習音樂、學會歌唱、音樂與人的潛能,以及如何讓音樂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全書話題廣泛,不但融入了相關理論,而且給出了很多欣賞、學習音樂和讓音樂為我所用的方法,實用性強,能讓讀者從全新的角度看待音樂。本書既適合音樂愛好者和琴童家長閱讀,也適合音樂培訓機構使用。
莫莫編著 ·音樂 ·10.8萬字
鋼琴練指法已成為鋼琴學習者必不可少的練習,這種練習將伴隨他們的整個鋼琴學習生涯。本書是針對訓練鋼琴初學者手指靈活性的專業教材,訓練內容包括哈農鋼琴練指法中的雙手靈活性的基本練習、音階及琶音的強化練習和重要技術難點的專業練習,車爾尼作品599中提高手指技巧和音樂表現力的專業訓練,拜厄中雙手固定位置的練習、技術相對復雜的進階練習和大小調音階、琶音的練習等。本書中的每一條曲目都帶有二維碼掃碼學習,視頻拍攝的角度是鋼琴的正上方,能非常清楚地展示指法和彈奏的音域范圍,便于初學者學習。在本書的學習過程中,請大家嚴格按照書中的指法進行練習,選擇正確的彈奏方法,分手、由慢到快地進行彈奏,從而提高手指的靈活性,這樣在演奏技巧上才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楊帆 ·音樂 ·3.4萬字
本系列教程為了更加接近于原著,希望將真實的版本展示給學生,故而在德國以及美國尋找了多個版本進行比較分析,在比較分析之后將一些表情術語以及分句進行了處理,并且將樂譜中的個別錯音進行了校正,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進行了些許修改。除此之外,為了更加適應中國人的生理特點,特地對指法進行了些許調整,中國人的手掌相對西方人較小,傳統的指法并不利于學生練習。所以,新的版本特地在此做了修訂,將跨度較大且不易彈奏的指法進行了調整,極大限度地方便東方人彈奏。
宋夢書注 ·音樂 ·2.2萬字
計曉華,沈陽音樂學院音樂舞蹈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音樂史、革命根據地音樂史、東北近現代音樂史等專業研究領域。該書是關于中國共產黨1938年在延安創辦的第一所高等藝術院校——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音樂歷史的研究。80年來,魯藝匯聚并培養了一大批優秀文學藝術人才,創作了《延安頌》《黃河大合唱》《白毛女》等大量膾炙人口、凝聚人心、弘揚革命精神的作品,作為中國高等藝術教育的奠基者,魯藝的辦學宗旨、人才培養模式、音樂創作是中華民族在特定歷史時期積累下的智慧寶庫,代表了中國藝術創作的最高成就。全書通過對延安時期藝術理論的實踐進行深刻闡釋,重視資料文獻研究和原典實證分析,并作細致、扎實、深入的研究,對其在藝術研究領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和概要性的呈現。展示在艱苦卓絕的歲月里革命文藝家戰斗生活的歷程,他們用文藝為中國革命作出貢獻,使魯藝優秀藝術文化和革命歷史更好地服務于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這是延安精神在新時代的體現與傳承,希望可以為當下中國音樂歷史的發展提供更多的經驗、資源、思路和啟迪。
計曉華 ·音樂 ·18.2萬字
《音樂評論的視域》集結了音樂學家、武漢音樂學院教授田可文近年來撰寫的音樂評論文章,具有“學院樂評人”的理論深度與專業素養,也不乏“社會樂評人”的隨性、率意與活潑風趣。作者精通音樂酷愛文史,用靈動的文字記錄著身邊的音樂,讓閱讀這些文字的你仿佛從字里行間“聽”到了那一首首經典作品。作者還將這些音樂投放在歷史的長河中參照比對,讓你有機會進一步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這對于想要學習撰寫音樂評論的你來說,無疑是一本絕佳的經典文集。
田可文 ·音樂 ·22.7萬字
《學前聲樂基礎演唱與教學》在內容編寫中注重教學與實踐相結合。1.結合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目標、學生發展需求和教學實際,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基礎性和實用性相結合,特別是注重聲樂演唱基礎知識與學前兒童歌唱教學實踐的內在關聯和有機統一。2.結合學前兒童歌唱活動特點,注重在演唱實踐中融入一定的教學技巧和方法,突出培養和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從而提高學前教育學生由知識素質向能力素質的轉化。3.結合學前兒童歌唱曲目自身特點,注重演唱曲目的基礎性、專業性和實效性,將由淺入深和循序漸進作為選擇教學曲目的原則,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系統性,使學生通過系統學習,實現與培養目標的一致性和達成度。
司瑞姿 周萍編著 ·音樂 ·4.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