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分為5章,通過不同環境下的聲音練習,讀者可以認識聲音的魅力,練就精致的聲音,塑造聲音氣質,說話更動聽、更有質感,擁有像主持人一樣美好的聲音。本書與專業人員閱讀的聲音塑造的書不同,并不是教你如何成為一個專業人員,而是介紹聲音專業領域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讓你一開口便獲得吸引力,增強人際溝通效果。
涂夢珊 ·音樂 ·10.7萬字
本書系統全面地對我國民族聲樂藝術與演唱技巧進行了闡述,內容包括:民族聲樂及其藝術特征、民族聲樂藝術文化的歷史沿革、民族聲樂藝術的文化內涵、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聲樂藝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民族唱法的藝術特征與分類、“三大唱法”的相互融合及交叉運用、不同民族文化的聲樂演唱風格、民族聲樂的歌唱理論基礎、民族聲樂演唱技巧、民族聲樂的舞臺表演技巧、民族聲樂作品的演唱技巧分析。
孟妍 ·音樂 ·10.7萬字
古琴藝術是中國傳統音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被看做是雅、正音樂的代表和禮樂觀的象征,位列中國傳統文化四藝“琴棋書畫”之首,被世人奉為“國樂之父、圣人之器”。本書探討了長安古琴藝術的起源、發展、鼎盛和衰落,對長安古琴藝術的概念進行界定,對長安古琴藝術的特征進行總結。并在此基礎上,對長安古琴藝術的歷代琴人進行考證,對長安古琴曲譜追本溯源進行梳理。旨在發掘和弘揚長安古琴藝術與古琴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復興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昭聞編著 ·音樂 ·10.7萬字
《絲綢之路上的新疆民歌》主要內容包括新疆亞克西,故鄉母性的語言,我愿跟她去放羊,長調胸腔飛出的歌謠,歌聲明月寄哈達,沙棗樹下的女性芬芳,松林下的小山羊,伊犁河月夜多美好,伊力特曲·老酒鬼,清泉純凈奶茶香,草原“花兒”美,可克達拉的夜色,塔里木河故鄉的河,歌聲里的石榴,艾里甫與賽乃姆,阿瓦爾古麗,詩人瑪依拉瑪依拉,半個月亮爬上來,新疆英孜西西那西嘎,葡萄火焰中的冰涼,玫瑰花的姑娘,歌聲里的達坂城,掀起你的蓋頭來,冰山上燃燒的火焰,打起手鼓唱起歌,穿透靈魂的黑眼睛,生命的力量牡丹汗,三道嶺生活的歌唱,哈拉布拉我的故鄉,高高的白楊排成行,阿麗坎姆,阿蓋碗茶,情人啊我的心,后記。
李凌 ·音樂 ·10.7萬字
《音樂人吉他課》,是吉他世界網聯手畢業于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的戴育廷Tim歷時三年打造的全新革命性的吉他自學教材,教材采用傳統書籍加視頻教程的方式,完整結合了兩種教學模式的優點。在內容的設計上,這本書沒有閹割掉任何一部分音樂的內容,每課之間循序漸進,一步一步帶你走進音樂的世界。
戴育廷 ·音樂 ·10.6萬字
劉永平著的《現代對位及其賦格(精)》通過探討20世紀現代音樂的復調思維、對位技術及其在賦格中的應用,力求從流派繁多、主張各異的“個性寫作”中,尋找出有規可循的某些“共性因素”。其目的在于試圖構建一種有一定理論高度,又有實際應用價值,并且相對完整的現代復調音樂技法體系,為我們的專業音樂創作、作曲技術理論研究和不錯專門人才的培養,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和借鑒。
劉永平 ·音樂 ·10.5萬字
合唱是一門技術,合唱指揮是一種技能,需要融入多個藝術,注重配合與協作,其中指揮者的藝術表現力成為了一大關鍵。本選題就合唱指揮的相關理論知識進行探討,并通過對合唱指揮表現力內涵進行論述,進而研究如何提高合唱指揮藝術表現力的方式。加強對合唱指揮理論和合唱指揮藝術表現力的研究,對進一步了解合唱藝術與合唱指揮應具備的素質,以及提高合唱指揮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合唱是一門技術,合唱指揮是一種技能,需要融入多個藝術,注重配合與協作,其中指揮者的藝術表現力成為了一大關鍵。本選題就合唱指揮的相關理論知識進行探討,并通過對合唱指揮表現力內涵進行論述,進而研究如何提高合唱指揮藝術表現力的方式。加強對合唱指揮理論和合唱指揮藝術表現力的研究,對進一步了解合唱藝術與合唱指揮應具備的素質,以及提高合唱指揮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
墨日根高娃 ·音樂 ·10.5萬字
本書以20世紀90年代至今,先后成立的13支樂隊的成長故事為主線,串聯了中國搖滾樂幾十年來的發展流變的過程。書里有新褲子、木馬、痛仰、達達、后海大鯊魚、海龜先生、刺猬、旅行團等樂隊跌跌撞撞的成長經歷和唱作記錄,也有樂隊成員們互相支撐,成為更好的彼此的漫長過程。作者作為中國搖滾樂發展的親歷者和觀察者。不僅掌握了大量的一手文獻資料、演出現場和幕后故事,她雙重身份的視角和細膩綿密的筆觸生動刻畫了這一代真實、熱血、崇尚自由的搖滾音樂人,他們對理想主義的堅守以及在現實世界的清醒與驕傲。這些真實的人生和經年流傳的作品,不僅呈現了中國獨特的樂隊生態和文化發展脈絡,也是一代青年牢牢掌控自己命運有跡可循的回溯與證明,搖滾樂不止是音符的律動,它本質上連接的是當下青年的精神狀態、理想生活的選擇方向,甚至時代的回聲。“他們是生而搖滾的人,反過來亦成立——搖滾就是他們的生活,他們的生命。”
郭小寒 ·音樂 ·10.4萬字
前輩樂評人黃牧從七十年代賞樂至今,經常到訪世界著名的音樂廳和歌劇院,現場聆聽赫赫大名的鋼琴家、提琴家、歌唱家、指揮家的精彩演出。本書跟讀者分享此等彌足珍貴的經驗和體會,引領大家走進古典音樂豐富的世界,感受音樂的歷史舞臺及當今樂壇的現場氣氛,領略大師的風采。
黃牧 ·音樂 ·10.4萬字
本書是聲音訓練與聲樂教學實踐的研究成果。內容包括鄺氏演唱演講訓練體系的六大唱法(真聲、假聲、咽音、嗚咽、美聲、喊唱)的基礎理論及應用,KSST少兒演唱教學法等。本書響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創立極具中國特色的聲樂教學體系,對推進中國的聲樂教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填補了中國聲樂教學體系的空白。
鄺賢妍 葉芷睿 ·音樂 ·10.4萬字
古典音樂中情感豐富、內容深刻、聞名于世的作品眾多,它們不僅可以讓聆聽者領略音樂的魅力,提高音樂素養,還能緩解壓力,放松心情。本書是為古典音樂愛好者聆聽古典音樂名曲而量身定制的音樂欣賞書。本書將125位古典音樂大師的366首作品按照作者地域和年代進行排列,介紹了巴洛克時期、古典主義時期、浪漫主義時期及現代主義時期等跨越了300多年的經典名曲,為讀者提供了一本系統欣賞古典音樂的工具書。書中不僅列出了可供欣賞的366首古典音樂名曲,還講解了曲目的創作背景及音樂家的小故事,讓讀者不僅可以成體系地欣賞古典音樂,還可以深層次地了解樂曲創作背后的故事。
薇薇安 ·音樂 ·10.3萬字
每一首音樂作品,都是一幅鮮活的游歷圖,訴說了音樂家自己的生活故事;每一首音樂作品,都是一次藝術思維碰撞的漫游,描繪了音樂家心中的千思萬緒;每一首音樂作品,都是一段令人難以忘懷的歷史,記錄了千百年來時代的變遷和發展。讓我們遨游在書中,感知這些音樂作品的美妙,來一場特別的音樂之旅。本書是一本穿越時空的音樂旅行游記,分為時間和空間2個主線。在時間的順序上,本書分為4個樂章,分別是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時期、古典主義時期和浪漫主義時期。在空間的順序上,書中的每一個樂章都記錄了在不同的國家和城市的音樂漫游,讀者可以一邊聽推薦音樂,一邊讀文字,同時可以看到作者在旅行中拍攝的美麗風景,云游那些夢寐以求的旅行目的地。本書適合音樂愛好者閱讀。
馬辰 ·音樂 ·10.3萬字
盧國沾的歌詞一直深受文學愛好者和廣大讀者的喜愛,但一直未有正式出版選集。適逢今年是盧氏入行寫詞四十年紀念,編者藉此機會編選一本,冀能方便讀者欣賞。
黃志華 ·音樂 ·10.3萬字
侯小聲,作曲家,滬上知名音樂家之一,專注從事上海民歌(尤以滬語歌曲)風格創作。代表作《上海謠》等。結集了作曲家侯小聲以上海本土民間風格創作為核心的作品,全面反映黨帶領人民在各行各業建設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表現廣大人民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講述豐富多彩的新時代上海故事,傳承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之魅力。本次出版以圖書附二維碼音視頻的形式展示作曲家侯小聲眾多音樂作品中精選出的一百首音樂作品,每首附一個小故事,緊扣上海本土民間音樂內容,抒發了作曲家對中國共產黨、對祖國、對上海本土特色及中國傳統文化的滿腔熱忱及深厚情感。
侯小聲 ·音樂 ·10.2萬字
本套書系精選辛豐年先生曾經出版并具有廣泛影響力的8本音樂文集,經重新編輯排版,再次出版,包括:《樂迷閑話》《如是我聞》《音樂筆記》等。辛豐年的音樂隨筆在國內樂迷和書迷中享有很大的名氣,受到諸多名家喜愛與推薦。辛豐年先生的隨筆深入淺出,即適合深度的古典樂迷閱讀,也適合入門級的讀者。
辛豐年著 嚴峰編 ·音樂 ·10.2萬字
《樂迷閑話》是辛豐年的第一本音樂隨筆著作,對于許多樂迷來說,本書既是古典音樂的啟蒙書籍也是與辛先生的邂逅伊始。在此之后,辛豐年這個名字成為一代古典樂迷心中的集體記憶。辛豐年從一個普通樂迷的視角出發,以“檻外人”身份漫談音樂文化,涵蓋從樂器、樂人到樂史的方方面面。這些生動悠閑的文字蘊含了一位半生跋涉樂海的“老樂迷”對音樂淵博精深的理解與赤誠之心。
辛豐年 ·音樂 ·10.2萬字
辛豐年著 嚴峰編 ·音樂 ·10.1萬字
本書是著名樂評人、資深樂迷辛豐年于1999—2005年間談論音樂的隨筆結集,此次在原版基礎上增補《中樂尋蹤》,從傳統的深處尋覓中國音樂的韻味。辛豐年將音樂鑒賞與歷史文化和人生感悟融匯貫通,樂人掌故佳話娓娓道來,敘述生動易懂而不時有靈光閃現,其音樂隨筆為一代人開啟了欣賞古典音樂的門徑。
辛豐年 ·音樂 ·10.1萬字
河南墜子在河南生成,流布全國,具有自然、質樸、親切、生活化等特點,是具有河南地方審美特質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作者結合多年的教學、表演實踐,研究河南墜子的唱念方法與技巧,全面解析了河南墜子唱念的語音、發聲、呼吸、吐字、歸韻等方面的基本功與技巧,包括五音和四呼,字的頭、腹、尾及十三轍,藝術節奏、聲音化妝及特殊潤腔手法等。豐富了中國曲藝、河南墜子的理論體系,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出版價值。
盧臻編著 ·音樂 ·10.1萬字
道情是中國民間曲藝中的一種類別,其植根于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農耕文化以及地域文化之中,歷史綿長,最早可追溯到唐代,現散落于中國的陜西、山西、河南、湖北、廣西等地區。清澗道情是陜北道情的源流,它吸收了本地多種曲藝類型,其特點以道情教化為主要內容,此曲種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道情之鄉樂堂堡》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了樂堂堡村道情的活動,以此可觀陜北道情之全貌,為道情班樹碑,替道情人立傳,書中留存了大量珍貴資料,圖文并茂,可讀性強,是一本宣傳道情的好書。該書的出版為中國道情藝術的交流學習以及共同保護與傳承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促進意義。
陜西省榆林市群眾藝術館 ·音樂 ·10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